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的分析

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的分析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朱熹将程颐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概括简称为“因材施教”。各个时期“因材施教”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因此,其思想和内涵也是不同的。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主要思想可以诠释为如下方面[18]。随着自我教育和教育中学生主体性认识的发展,因材施教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自我教育与自我生成的主体,这是因材施教对学生全面关注的一部分,即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

关于“因材施教”这个成语,《辞海》的解释是:教育工作的一种原则,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针对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两者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工作原则,是由孔子倡导的,并且他是实践的先行者。据历史资料考证,孔子特别注意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他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方法,又为后来的孟子、唐代韩愈、北宋张载、南宋朱熹、明代王守仁、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等人所继承和发展。后来朱熹将程颐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概括简称为“因材施教”。各个时期“因材施教”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因此,其思想和内涵也是不同的。

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主要思想可以诠释为如下方面[18]

1.依人的资质等级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次也;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他认为学生存在资质上的差异,将学生按资质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并根据人的资质与等级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育(主要是不同的教育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孔子还说:“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教他高深的东西,使之“学而优则仕”;中等以下的人,并不需要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也无需施与过多的教育,只需使其习得一般的伦理规范,成为平民即可。

2.因个性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

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善于根据学生所处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主要是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相同的教育目的。在吸收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君子之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学生有5种不同的类型,要采用5种不同的教育策略施教,即:对才能高者,教师只需及时提醒点化他们;对于才能较高者,教师要善于指导;对于才智一般者,教师可答其所问,以消除疑惑;对于条件所限不能及门受业者,则采取“私淑弟子”的方式。朱熹还主张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段教育,他指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年龄特征会存在很大差异,兴趣、习惯、经历等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因人的年龄特征而施教。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进,因材施教的内容、对象、实施依据及性质上都得到不断延伸,其内涵不断扩大,表现如下。

(1)因材施教的内容对象上有了新的发展:因地制宜,因教师能力风格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2)在实施依据上,因学生的学习风格、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智能倾向施以不同的教育,并对学生的特点持发展的观点,走向对“人”的全面关心。

(3)为了顺利开展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真正关心,因材施教由一种教育手段、方式上升为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学校内部,要有适当、合理的分组作为因材施教的场所;要有灵活机动的教育管理作为因材施教的具体保证;要有合理的考核评定制度来衡量。

(4)学生成为因材施教的主体。随着自我教育和教育中学生主体性认识的发展,因材施教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自我教育与自我生成的主体,这是因材施教对学生全面关注的一部分,即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