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材施教式

因材施教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将学生分科,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有差别、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在不同方式下的最好的发展。这是孔子最著名的因材施教的个例。由此可见,对他们三人的教育,可不能同样对待,只能因材施教。所以,因材施教,必须因人而异。由此观之,因材施教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这就是“四科十哲”。孔子将学生分科,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有差别、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在不同方式下的最好的发展。

为什么必须因材施教呢?

从理论上讲,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他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在德育、智育、军事体育、美育及劳育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有教无类”,所招收的学生必然是参差不齐的,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出身地位不同,年龄大小不同,过去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等等,都不可能施行同等性的教育,必须进行有差别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可能使全体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不同情况下的全面发展。

从认识论讲,人有性别、贤愚、兴趣、特长、个性、智商、价值取向等等的不同,也必须因材施教,一锅烩的教育方式看起来很省事,却是最害人的教育方式。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前文已引用了这则语录,不做翻译了。这是孔子最著名的因材施教的个例。孔子对同一个问题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这是因个人的性格的不同:冉求缩畏不前,所以孔子鼓励他大胆地前进一步;仲由“兼人”,勇而直,有时做事不考虑后果,所以,孔子要约束他做事要稳重,三思而后行,要先退一步。子路和冉求都是“四科十哲”的学生,孔子就是这样把他们培育出来的。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第六》)

孔子说:“对于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讲高深的知识学问;对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讲那些高深的知识学问。”这是孔子从才智方面的不同,论述为什么要实施因材施教。人的才智总不是相同的,这是客观存在,正如人的五个指头有长短不同一样。如果你主观上把五个指头拉扯得一样齐,不外乎有两种结果:一是不可能;二是拉齐了,手却受伤了。同样,对才智不同的人硬要他们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不外乎也有两种结果:一、才智高的不感兴趣;二、才智低的茫然。他们的共同结果是:一无所获,都受到了伤害。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经过学习而有知识的是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的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样的百姓是下等了。”孔子的本意是把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四等,目的在于勉励人们勤奋学习,孜孜以求。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所讨论的是人的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属于天资方面的还是学习态度方面的。那么,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性呢?对教师来说,除“生而知之”的天才外,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困而不学”的人,第一步还得引导他们,让他们达到“困而学之”,再进一步达到“学而知之”,这是教师的责任

下面是《孔子家语》中记录的一则有趣的故事。一次,子路被孔子召见。孔子问:“有智慧的人怎么样呢?仁德的人又怎么样呢?”子路回答说:“有智慧的人使别人了解自己,仁德的人让别人爱自己。”孔子说:“可以称为士了。”既而,子贡被召见,孔子又向他问了这个问题。子贡说:“有智慧的人理解别人,仁德的人爱护别人。”孔子说:“可以称为士了。”继而召见颜回,仍问了同一个问题。颜回回答说:“有智慧的人有自知之明,仁德的人自尊自爱。”孔子说:“可以称为士中的君子了。”三个人都是孔子的爱徒,但三个人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可见其智慧的高低、道德修养的差异。三个人的回答都对,特别是子贡的回答,“智者知人,仁者爱人”,那可引用了孔子曾经说过的原话,已经是很高深的了。但是,不管是子路还是子贡,都是对别人而言。而颜回的回答就不同了,他不是站在对别人而言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的“智者自知,仁者自爱”,显然要高出一筹。所以,孔子评价说:“可谓士君子矣。”人有人不同,花有各样红。他们之间,不仅智商不同,而且情商也不同;不仅认识能力不同,而且道德水准也不同,三人呈三种不同的档次。由此可见,对他们三人的教育,可不能同样对待,只能因材施教。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这两章主要讲子路。孔子再一次教育我们,教学必须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子路“喭”,“喭”者,粗鲁,莽撞也。他“尚勇”,勇猛刚烈,但失于粗俗不雅。他可以当着孔子的面说:“夫子迂也。”所以,孔子也曾当面批评他:“野哉,由也!”当子路提出的问题是“尚勇”时,孔子就有针对性地教育他:“君子以义为上。”崇尚勇敢是对的,但是君子应当把“义”看作最高尚的行为,因为君子如果有勇而无义,就会做强盗。这真是对症下药!所以,因材施教,必须因人而异。

由此观之,因材施教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因材施教,才有了“四科十哲”,“贤人七十有二”。

在因材施教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深入了解学生,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如果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在一位教师的头脑中只是一团糨糊,他如何因材施教?而孔子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他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中肯的评价,所以,他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施教的具体方案。上面所举的例子统统如此。孔子把子路从一个卑微的、没有学习基础的、连饭都吃不上的乡野小子,培养成了一个孔子自愧不如其勇的英雄,是孔子用心培养,用心血浇灌、因材施教的结果。一次,子路鼓琴,有杀伐之声,孔子听后,对冉求说:“真是严重啊,仲由太不成才了!”孔子讲了许多音乐的中和之理,认为殷纣王好北方杀伐的音乐,很快就亡了,现在见子路不习先王中和之制,而习亡国之声,断言“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惧而自悔,静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过而能改,其进矣乎!”(《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可见,深入了解学生,对因材施教何等重要!

第二,要分科教学。

孔子将学生分为四科,已经认识到分科教学的重要性了,这种开创性的举动,是孔子大智慧的结晶,也是孔子教学实践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学生志趣的不同,特长的不同,爱好的不同,这就促使孔子产生分门别类进行教学的思考,再将这一思考运用到教学之中,其效果显而易见。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自然是既抓不到眉毛,也抓不到胡子。不如抓了眉毛,再抓胡子,就做到了两全其美。实践证明,分科教学,不仅培养出了赫赫有名的“十哲”,也附带出一大批贤者。

第三,要分层教学。

前文论及的子路、子贡、颜渊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深浅层次的回答,是因材施教中必须实行分层教学的最有力的论据。

如果分科教学是因为学生的志趣、特长、爱好的不同的话,那么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才智的高低、对知识认知的等级的不同而决定的。对这种客观存在,千万不可一视同仁,必须分别对待,分层教学,每个人才可能有所收获。

第四,要发挥特长,激发个性发展。

有的在德行上,有的在言语上,有的在政事上,有的在文学上,有的在其他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长,要激发其个性的发展。比如闵子骞,是孝的模范,孔子很赞赏他的孝行。有人推荐他出去做官,他婉言谢绝了,并且说:如果再来找,我就到汶水之上了,他不喜欢从政,所以采取了回避政策。又比如子贡是一个口才非常好的人,德行也不错,还很会做生意,所以孔子常常派他从事外交活动,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他从事外交活动,善于辞令做了很详尽的记载。这些都是孔子善于发挥特长,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