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文本的照应主要包括的内容

新闻文本的照应主要包括的内容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新闻文本的照应不仅仅涉及文本结构好坏,也涉及新闻文本的价值能否很好地体现。新闻文本的照应主要包括文题照应、首尾照应和文中照应,文中照应又包括文中的事理照应、背景照应和事态照应等。在新闻文本中,文中的照应主要有总和述的照应、事与理的照应、史与实的照应、事与态的照应以及铺与垫的照应等。

二、照应

照应,是文本前后的关照和呼应。如果说过渡是使文本文脉顺畅、结构连贯,那么照应就是要使文本内容完整、结构协调;过渡解决的是结构断裂问题,照应解决的是语义残缺问题。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小说的照应,他说:“凡是跟小说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一概都毫不留情地删掉。要是您在头一章提到墙头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者第三章里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枪,那管枪就不必挂在那儿。”[15]很显然,前面提到某个事物、问题,是为后面的事物、问题作必要的交代或伏笔,这是关照;前面提到的事物或问题,后面要有落实,有回应,这是呼应。

在新闻文本中,关照和呼应不仅是文本的脉络和层次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反映着新闻事实要素之间的某种逻辑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文本语义就是残缺不全的,新闻事实要素在文本中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反映不真实的。譬如1979年7月26日的新华社新闻稿《马寅初错案彻底平反》:

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往日静悄悄的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宅院顿时热闹起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专程来到这里,拜访了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

会见是在马老的卧室进行的。马老坐在单人沙发上,在座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女儿。

李贵副部长说:“今天我受党的委托通知马老:1958年以前和1959年以后这两次对您的批判是错误的。实践证明,您的节制生育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组织上要为您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希望马老能精神愉快地度过晚年,还希望马老健康长寿。”[16]

新闻主题是“马寅初错案彻底平反”,而文本的主人公却是统战部副部长李贵,文不照题;夫人和女儿在座,没有必要。该关照、呼应的没有,所以有人批评这一报道的逻辑关系安排和人物主次安排不当。[17]

而1979年7月25日的电文标题是:

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 20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

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统战部副部长李贵前往拜访马老通知平反

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往日静悄悄的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宅院顿时热闹起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专程来到这里,拜访了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

会见是在马老的卧室进行的。马老坐在单人沙发上,在座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女儿。

李贵副部长说:“今天我受党的委托通知马老:1958年以前和1959年以后这两次对您的批判是错误的。实践证明,您的节制生育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组织上要为您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希望马老能精神愉快地度过晚年,还希望马老健康长寿。”马老兴奋愉快地回答说:“我很高兴。”“20多年前中国人口并不多,现在太多了。要尽快发展生产才行啊!”

李贵同马老谈到,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马老爽朗地笑了。他大声说:“政府工作报告是对的,我完全赞成。这样看来,我这个老头现在还能有点用处!”

马老虽然下肢瘫痪了,上肢还能自由活动。圆圆的脸上气色很好,皱纹也不多,花白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除了耳朵有点背,他的头脑是清楚的。

20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冤案终于平反。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真理在他一边!

这里,文与题是呼应的,没有主客颠倒,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受党委托的副部长是当然之主。文本中也还有两处照应不好,一是夫人和女儿在座,后面没任何涉及,的确成了不必要的多余信息;二是“热闹起来”,怎么热闹,一个副部长的家庭拜访,又不是开一个什么小型平反会,也不见庞大的拜访队伍和群众,热闹不起来,这是关照不当而“热闹”失真。由此可见,新闻文本的照应不仅仅涉及文本结构好坏,也涉及新闻文本的价值能否很好地体现。

新闻文本的照应主要包括文题照应、首尾照应和文中照应,文中照应又包括文中的事理照应、背景照应和事态照应等。

1.文题照应

文题照应是新闻文本的标题与文本内容的照应。新闻标题是新闻文本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纲目,它与文本内容的照应,反映着新闻事实的真实性,能更好地体现新闻文本的价值,反映着新闻传播思想与新闻事实的统一性,能深化主题,完善文本。前面我们分析了关于马寅初冤案平反的两个文题照应情况,足以说明这一点。再如《含泪再炸邱家湖》,题中一个“泪”字,文中的人物、背景、事件都是“含泪”的:接到命令,女区长“泪湿衣襟”;“为了全局的利益,邱家湖人民的牺牲已经够大的了”;在情与理的煎熬中,区委书记和干部们“默默咽下了几多委屈”;“一位大嫂拽住扛炸药箱的战士苦苦相求”,“一个汉子怒吼着抓起一束雷管扔到湖里”;人们“噙泪向自己的家园投去最后一瞥”。文中的照应使整个内容一线贯串,文本结构也完整严谨。

2.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是新闻文本的开头与结尾的遥相呼应,是文本首尾圆合、结构完善和完美的重要手段。如《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开头是“商业部长胡平买了双皮鞋,穿上脚不到24小时,后跟就掉了一块。”结尾是“如今,胡平已经穿上了武汉百货商场为他换的鞋,可是他的心情并没有轻松。……”结尾呼应开头,是事件的发展结果,也明确了主题,也突出了新闻事实的价值意义。

新闻文本的首尾照应并不是为照应而照应,它除了作为文章结构圆合外,也是文本内容发展的必然:从新闻事实到主题表现,从新闻事实发生到结果,从新闻评论的论点到结论。结尾呼应开头,无论是展开,是关联,还是再现,都不是开头简单而机械的重复,而是开头顺理成章的发展,是开头必然发展的升华。

3.文中照应

文中照应是文本中前面出现的内容与后面出现的内容相呼应。文中照应表现在各个方面,大到事实的整体与构成元素的吻合照应、新闻事件发展过程逻辑的合理、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与人物思想性格的呼应等等;小到细节作用、用词强度等的前后照应。在新闻文本中,文中的照应主要有总和述的照应、事与理的照应、史与实的照应、事与态的照应以及铺与垫的照应等。

总和述的照应 总和述的照应是导语或其他开头等对事实的总括与后面对事实要素具体表述一致的照应。总括事实中提到的事实要素,在后面的具体表现中有落实,使事实表述完整、统一。特别是的消息报道中,导语中提到的事实元素,后面要有照应;后面阐述的事实“导语中要有交代。如《“光棍堂”引来了四只“金凤凰”》,导语中称:人们传诵着一段“‘光棍堂’引来了四只‘金凤凰’”的佳话。主体叙述中交代“光棍堂”:四个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他家成了村上有名的“光棍堂”;呼应“金凤凰”:四个儿媳妇,有三个是贫农的女儿。如果缺乏照应,导语的事实是无叶之木,后面的事实是无源之水。

事与理的照应 事与理的照应是文中主题概括、认识评价等与事实相符的照应。在新闻文本中,有时对新闻事实作适当的价值评议、主题思想概括或评说,与事实形成事理关照,使新闻语义更明确,读者更容易把握新闻事实。特别在通讯等文本中,这种关照用得很普遍。比如《金牌不是名牌》,文本的第一个板块是“闪光的金牌没有市场”,整个板块以理关事,以事应理:

金银牌一直青睐着辽宁——520多块,占全国近1/6。

市场不肯把她那媚人秋波送向辽宁——“万家乐”热水器去年销货30万台,而“沈满乐”只有8万台,1990年辽宁机械产品全国积压第一……

有金牌无市场,金牌大省的处境着实可怜——60%的国营企业亏损,11个城市的工业全部亏损。

金牌大省成了亏损大省。

这种事与理的照应使用使文本的语义脉络清楚,结构层次分明,读来可信。

史与实的照应 史与实的照应是新闻背景等历史与事实现实的呼应。新闻的背景材料是为说明新闻事实服务的,要能关照现实事实。有的新闻事实必须用历史背景来呼应,才能更好地展现新闻事实。如《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导语中提到,“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第四自然段就用历史事实来照应“不断萎缩”: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水面达6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重要调节湖泊的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18]

这一照应有力地衬托出了“治理洞庭湖,还历史本来面目”的重大意义,突出了新闻事实的“历史性大转折”主题。

事与态的照应 事与态的照应是新闻事实的构成元素之间或前后变化形态的关联。文中前面提到的事实,在后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相照应,也就是前面有枪,后面要开枪。在新闻文本中,一个景物、一个事物、一个工具等作为一个新闻元素出现,是为新闻事实的展开服务的,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关联。如1983年8月20日《丹东日报》的消息《抢菜记》,是一篇现场特写式的报道,第二自然段开头写道:“12点。拖拉机从院内开出,停在商场大门对面的砖墙下,准备卸菜。”接下就是营业员一个个装菜,排队买菜的人抢菜打架……这似乎只是按事情发生的情况的自然叙述,其实“停在商场大门对面的砖墙下”是颇有用意的,它为后面记者能“突然”看到“商场院内墙上一张‘营业试题’”作了铺垫。没有这个铺垫,这个情节将无法展开,只有再安排进去采访观察,整个报道的现场感就会受影响。

前有铺垫,后有照应 前面举到的《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导语之后紧接着写道,“会见是在马老的卧室进行的”。尽管通知平反事大,但也是家庭拜访,为什么要写出会见的位置呢?这个铺垫,是为后面写马老下肢瘫痪行走不便的铺垫。这个前后照应的事实元素,也反映出副部长对马老的尊重和体贴,反映出领导的作风。

前有伏笔,后有破译 这样,新闻故事情节才能合理展开,才能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增强感染力。如《两个“最好学”的汉字》,开头是这样的:

我有几位以前从未到过中国、也不懂中文的美国朋友,前不久来华旅游。不消几天,他们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已经学会了两个中国字。

“一定是‘你好’。”我猜。他们笑着摇摇头。

“那么一定是‘谢谢!’”居然仍未猜中。

“‘再见’!”美国朋友依然摇头,表情不无神秘。

一猜、二猜、三猜,铺垫之足。紧接着破解:

正疑惑中,他们揭开谜底,用汉语说:“没有!”吐字发音之清晰纯正,无可挑剔。

……这次学“没有”两字的机会高度密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