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诚信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诚信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犹疑状态。因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诚信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二、诚信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一)对诚信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对1450位被调查者的问卷统计发现,有41.4%的学生认为当前我们的诚信教育效果一般,10.3%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对于我国当今社会国民的总体诚信情况,56.6%的学生认为一般,31%的学生认为较差,还有2.8%认为很差;如下表所示,认为大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一般的学生占较大比例,达到69%,而学生中的11%认为大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较差,甚至还有0.7%的学生认为很差,只有极少的学生认为很好。

img3

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看,学生对于朋友的诚信品质要求比较“宽以待人”,43.4%的学生认为允许朋友在特殊情况时有失信行为,只有2.8%的学生认为对别人如何无所谓,大不了尔虞我诈;从对自己的角度讲,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谎言可以保护自身利益时做到诚信最困难,过半的学生(51%)表示在涉及自己或他人隐私的问题上做到诚信最困难,而17.2%的学生则认为在指出他人缺点时最难做到诚信;从对构建诚信社会是否有信心的角度讲,35.2%的学生认为有时有有时没,7.6%的学生选没有,也有2.8%的学生表示不关心这个问题,21.4%的学生认为中国距离诚信社会还有20年以上的时间,20%的学生认为中国距离诚信社会还有50年以上的时间。

理想境界与现实操守,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却很难得到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遵循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诚信并不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随机性的人生态度,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要看是否涉及自身利益而定。诚信社会的“遥远观”思潮,值得引起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认真思考。

(二)在“面子”跟前,部分人很难坚守诚信的底线

在一个预设的却又很可能经常发生的场景:“考试时,你的好友坐你后面,要抄你答案,你会”中,有20.7%的学生表明很乐意给他看;有39.3%的学生回答不太愿意,但碍于朋友面子,只好给他看;12.4%的学生则表示只会给他看一次,下不为例。表明从哥们义气方面考虑,部分人很难坚守诚信的底线。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从另一个角度看,考试也是衡量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试金石”。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去判断,但考试至少直接涉及了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涉及学生在面临可能发生的不同评价时的内心选择。从以上几个题目的统计结果看,关于学习上的诚信,学生对于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对身边的不诚信现象比较反感,但是青年人往往会在所谓的面子问题上放弃诚信的约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和人的交往大大地突破了以往的家人领域,交往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在与人的交往中,舆论和面子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非常乏力,旧的信用维系手段已然失效,新的约束手段还没有建立或健全,致使一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用保障体系的缺位或“真空”,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失信行为的扩散。

(三)在涉及学生自身利益时,诚信显得很脆弱

在“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你会对你的家庭情况”一题中,六成以上的受访者(62.8%)表明要如实说;28.3%认为基本上照实说,稍微有点渲染;8.3%的学生表示按照申请要求加些渲染;0.7%的学生表示要大肆渲染。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见,多数学生认为在谎言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时很难做到诚信。可见在利益面前,诚信有时难免脆弱。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如若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就会面临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承受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个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犹疑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就不能得到保障。因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诚信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