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资源的课堂微型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案例——《火山和地震》

网络资源的课堂微型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案例——《火山和地震》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准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火山和地震的相关信息。

8.5 基于网络资源的课堂微型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案例——《火山和地震》

1.案例说明

这是姚伟峰老师设计的江苏科学出版社第十一册自然第七课《火山和地震》的研究课,其课堂教学实录和评析获全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和小学自然教学杂志组织的“新标准、新理念、新实践”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在有关杂志上。

2.案例分析

设计者根据对《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跨越时空的限制,把宏观地球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使学生对地震和火山喷发现象的原因从表象认识建立到概念的高度,并能解决周围可能“发生”的问题。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总体设计与步骤:

教学的总体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进行“收集事实”、结合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拓展事实”,形成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由五项教学活动构成:

(1)观察自然现象,提出研究的项目。让学生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2)展开初步探究,进行信息的收集。学生针对研究项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从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及因特网中收集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然后分小组交流,互相学习,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初步共享。

(3)发布研究成果,进行信息的整理。学生对收集的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并且发布在网上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4)实现资源共享,进行信息的应用。学生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教师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褶皱”、“断裂”现象的表象,构建地震发生和火山喷发的过程及概念。

(5)总结学习过程,进行信息的拓展。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总结,完成由表象到概念的知识建构过程。

附:《火山和地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资源浏览的学习,能初步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现象及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网络资源的搜集、研究、整理、应用,学生能初步掌握“收集事实—研究事实—整理事实—应用事实”的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4)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火山和地震的相关信息。

教师:构建《火山和地震》探究学习网站。

·课堂教学过程

img98

续表

img99

续表

img100

续表

img101

续表

img102

3.案例点评

课堂微型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采用探究式方法去进行微型专题研究”,具体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教师设置微型研究课题,提供资料和指导,让学生在自己完全能控制的范围内经历和体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理解研究方法的意义。如何在一节课中把研究性学习的微型课题、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结构三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是提高课堂微型研究教学效率的关键。通常,在一节课内学生研究的问题不能设置太多,至多两个,最好一个;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要明确具体,要注意某些知识是学生可以自主建构的,或者有些问题本身就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设计研究型学习主题,并设计微型研究活动和反馈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种整合课程一般以一门课程为主,采用主题模块和微型课程,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去。本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探索的状态下,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类似科学家发现、概括事物的经历。由学生主动选择研究问题,进行网络资源的搜集、研究、整理、应用,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事实—研究事实—整理事实—应用事实”的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积极性和志趣,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本课中不是简单地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它结合了模拟实验等传统教学手段,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