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一、项目的背景和思路本项目是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为了应对新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态势,针对原有的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其中《大学语文》已累计出版20多万册,在省内外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

一、项目的背景和思路

本项目是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为了应对新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态势,针对原有的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

项目的改革思路是:从研究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入手,首先确定理工科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继而明确相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再确定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所需的课程体系,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二、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本项目自2000年申报及立项后,就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开展了相应的新的研究,从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到思考、发表相关的论文、制订方案、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教材、初步实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所提出的方案已体现在2001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然后又进一步体现在200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

从项目的实践情况看,效果是良好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项目的主要成果简介

1.研究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项目明确了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和谐发展的人。笔者针对此问题共发表了以下5篇文章:①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己任,《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3期;②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第1期;③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比翼齐飞,促进人才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8期;④和谐——教育的最高目标,《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9期;⑤让哲学返璞归真情理相通,《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8期。另外,笔者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发表了一篇论文:美国MIT2002—2003教学计划简介及启示,《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在第3篇文章中,笔者明确提出,“科学和人文的融合就如同组成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A,或一个大写的人字。所以只有这两个方面相结合,即横向整合(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纵向深化(指从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并进而向素质层面深化)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完整的教育和和谐的教育,而不是只注重了一半的教育。只有既重视科学技术又重视人文教育的学校,才是一所成熟的大学,也才能真正成为一流大学”。

2.确定了理工科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和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相一致,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和谐发展的人才。

我们认为,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理工科院校,专业口径的宽窄程度会有一些差别,但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和加强通识教育这两点是一致的。对重点理工科院校,这一模式已得到共识(注:笔者于1997年11月在浙江大学召开的全国理工科大学教学改革协作组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此观点)。

3.确定了理工科院校的课程体系。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根据学校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应有不同的课程体系。这些不同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强调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的学科研究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既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渗透,又强调了理工的结合。这类课程体系可形象地比喻为A字型课程体系;二是较注重专业,基础以够用为度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可比喻为Ⅰ字型课程体系;三是以面向职业为主的高职类人才的课程体系,其重点在职业所需的多种专门知识和技能,这类课程体系可比喻为Y字型课程体系。

对东南大学,我们选取A字型课程体系,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和谐,强调通识教育,强调专业口径的拓宽,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4.确定了重点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重点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年前,按照“两课+文化素质教育课”模式实施。两课的课程体系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模式实施,但加强了社会实践,改革了考试方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为:大学语文(2学分)、经济管理基础(3学分)为全校必修,另要求学生在文学文化类、美学艺术类和社会科学类三类中各选一门课程(2学分,共6学分),要求学生完成文化素质教育实践1学分(听8次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写2篇读书报告),共计12学分。

第二阶段为2003年及以后。第一步将三类课的名称及具体课程进行了调整,分为文学历史类、哲学社科类和经典导读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大学生中倡导阅读文化经典,东南大学是较早提出和实施的。我们认为,文化经典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一个生活在现代、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如果不读上一些这样的经典,就不可能真正在精神上成人,就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也不能称为是有文化的人。所以,应该大力倡导并切实落实经典导读。2003年11月中旬,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发起,并由东南大学主办的“经典阅读与人文教育”高层论坛,对这一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具体课程如下表。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类分组必修课程表

img26

续 表

img27

同时在文学院对人文社科类必修课程进行了调整,确定为8门:大学语文、美学与艺术鉴赏、哲学导论、大学伦理学、大学心理学、历史研究、法理概论、经济管理原理。第二步准备在试点基础上,将两课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统一规划,形成结构整体优化、内容先进更新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大学的课程设置应遵循建立在“训练”和“装备”心灵的重要原则之上,设置那些学生在今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永远不会有时间和机会去探求的学问和课程,而这些学问和课程又正是人类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所以,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原理性、经典性和前沿性三个原则,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多种形式。

5.编写出版相关教材。

其中《大学语文》已累计出版20多万册,在省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该课程是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正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美学与艺术鉴赏”也获得校内外师生的好评。笔者虽然是工科出身,但近年来也向学生开设了“中华人文精神”课程,几年来有1 000多名学生选修。笔者同时编写了《老子论语今读》一书,2003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学期还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老庄哲学导读”课程,并有一批其他教材出版,在此不一一列举。

6.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人文讲座,在东南大学形成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举办高水平人文讲座,共计达600多场,听众20多万人次。一大批顶尖级人文与科学大师被邀讲学,如费孝通、钱伟长、王蒙、杨振宁、丁肇中、田长霖、许倬云、张信刚、金耀基、张世英、高清海、陈鼓应、成中英、林清玄、余光中、余秋雨、朱维铮、葛剑雄、冯其庸、庞朴、刘梦溪、楼宇烈、陈平原、赵敦华,葛兆光、李强、吴国盛、吴福辉、钱理群、李慎之、张岂之、杨叔子等,使一所原来以工为主的东南大学形成了浓厚的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大师的魅力。这些讲座在南京乃至全国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两本人文讲演录《中国文化与科学》和《中国文化与全球化》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自我评价

我们认为,本项目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些实在的成果,已达到项目申报书提出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在校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五、项目的推广价值及进一步研究、实践的思路

我们认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可供全国各类理工科院校参考。编写的教材和人文讲演录也可供各院校选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特别是统筹考虑“两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进一步组织编写高水平教材,以期待这一课题推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