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该校四级人才梯队初步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队伍整体得到优化。科研立项方面,该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保持在每年7~10项左右,2010年达到17项。2001—2010年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4项。在2009年10月份举行的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比中,该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25位。编纂的八大系列120卷《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非洲文献集成。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浙江师范大学历来就有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文科科研人员的努力奋斗下,人文社会科学战线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成果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体成绩

1.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该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举全校之力,通过学科的不断整合、凝练,极力打造若干个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学科。2001年该校只有人文社科类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5个,2003年学校设立文科校级研究所13个,校级研究中心12个,研究规模和涉及学科规模有限。经过十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该校共有省级重点文科基地8个,人文社科类省级重点学科11个,校级重点(扶植)学科7个,校级研究所(中心)48个,学科分布更广泛合理,研究实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该校的特色学科得到长足发展,非洲研究、儿童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三个特色品牌也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除此之外,该校江南文化研究、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农村问题研究、非物质文化研究、体育文化研究等领域也有不少喜人的成果。对于这些代表学校特色和实力的学科,该校希望他们早日成为“国家队”甚至“国际队”。

2.科研人才与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科研创新,关键在人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力度,成效明显。目前,该校四级人才梯队初步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队伍整体得到优化。2001—2010年,该校坚持“人才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力量,拔尖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旗帜”的理念,努力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整体实力提升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激励机制、优化支持政策、提供良好保障,通过内部培养和面向海内外引智,大力提升科研队伍素质。现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829人,其中教授108人,副教授29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2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省特级专家1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1名、浙江省功勋教师1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6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1名,浙江省教学名师7名。

3.科研指标全面攀升

十年来,该校科研立项、论文、专著、获奖等4个主要科研指标都呈现了喜人的攀升态势。

科研立项方面,该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保持在每年7~10项左右,2010年达到1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前些年维持在3~5项左右,但2009年出现了飞跃的态势,共有32项课题立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5位,在省内位列第一;2010年度47个项目获立项资助,立项数在全国师范大学中排名第四,位列全国各高校第十。省哲社规划项目立项数此校持续维持在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续表

科研成果方面,从2004年开始统计,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其中发表于CSSCI期刊的有近3000篇,发表于权威、一级刊物上的有1000多篇。

科研获奖方面,该校也有较大的丰收。2001—2010年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4项。在2009年10月份举行的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比中,该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25位。该奖项每四年评比一次,是目前国内文科的最高奖,所以该成绩对于该校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奖我校每届获得数量都稳中有升,保持全省前列。

4.社会服务不断拓展

科研成果只有服务社会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为此我校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以咨询决策、成果转让与开发等多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咨询决策方面,原校长徐辉教授曾经在2006年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进行讲解;该校非洲研究的咨询报告曾经得到外交部长杨洁篪、省委书记赵洪祝的批示;该校的基础教育研究、农村问题研究、地方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儿童文化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决策发挥了指南作用。

该校还积极为打造人文浙江作出贡献。在2009年浙江龙泉青瓷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成功的过程中,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龙泉市委书记还专门给该校写感谢信。该校与金华市合作的大型文献工程《新编金华丛书》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2011年年底前完成157册的全部编撰。该校江南文化研究基地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农村文化景观设计与开发方面已经形成特色,每年的横向合作经费都达到几百万元。另外,该校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也做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该校的文科科研整体实力有了较大提升,日前,《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了最新中国大学总排名。2011年,该校综合实力首度进入全国高校百强,在全国706所本科院校中位居第100名,较2010年的第102名跃升2位。同类院校中,位居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第7名,较2010年跃升2位;在浙江省属高校中,继续位居第2名。

就一级指标排名而言,该校人才培养在全国686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121名,科学研究位居第85名。就学科大类排名而言,该校社会科学位居第45名,自然科学位居第105名。就学科门类排名而言,该校教育学在全国372家单位中位居第12名;文学在671家单位中位居第29名;理学在全国615家单位中位居49名;管理学在675家单位中位居第58名。

二、标志性研究成果

1.非洲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研究院作为国家对非事务智库,秉持“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治学理念,以“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和中非合作关系”为主攻方向,承担了大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外交部、中联部、国开行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配合国家领导人出访多次在非洲主办研讨会,深入非洲开展调研,向政府部门提交大量内部咨询报告,多项政策建议被采纳,受到温家宝习近平(出席此院在南非举办的国际会议)、唐家璇等国家领导人的嘉奖与批示。编纂的八大系列120卷《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非洲文献集成。外交部副部长翟隽撰写《总序》并给予高度评价,已出版的《中非合作五十年:背景、进程与意义》(英文版)、《全球视野下的达尔富尔问题研究》等经外交部及中国驻非使馆广泛推介,对世界了解中非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受到杨洁篪外长表扬。2009年此院吸纳国内外专家组成团队,中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标志此院步入国内非洲研究领先行列。

2.《吕祖谦全集》

黄灵庚教授的此专著共16册800余万字,为南宋著名教育家、史学家、思想家吕祖谦一生著述总集,其中的绝大部分是首次整理出版。吕祖谦学术上以关洛为宗,力图调和朱熹陆九渊之间的矛盾,而兼总众说,自成学派。此书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可作为馆配重点图书。此书包括今人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吕氏著作,对吕祖谦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作了全面梳理,不仅奠定了吕学研究的基础,而且填补了浙东学术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一段空白。

3.《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梅新林教授的此专著共计80万字,获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文学二等奖。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为:其一,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提出“场景还原”、“版图复原”之“二原”说,作为创立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彼此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相辅相成,具有理论创新意义;重点提炼“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重要概念与范畴,作为系统建构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并通过辨析“内圈”八大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内外互动与循环轮动,深入揭示中国文学地理的形态表现与演变规律。其二:重构中国文学史研究范式。文学地理学对文学空间研究的拓展,旨在重新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这不仅可以克服中国文学史研究过于注重时间一维的单向度线性范式的偏失,而且将直接或间接地催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养液与活力。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该校将以博士点建设为契机,以学校创建国内百强大学为战略目标,以国家目标特别是浙江省目标为导向,以学科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上水平、上层次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地推进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取形成一批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群或特色鲜明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我校科研工作的规划和发展,建立符合我校发展特点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努力提升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层次;大力促进应用研究,切实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1.学科建设

以一级学科建设为基础,重点建设好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等重点学科。大力加强应用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综合型、应用型学科的建设,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在现有的省级重点学科中遴选若干个优势学科,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进行建设,争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适时启动校级重点学科重新认定工作,并从中培育新的省级重点学科,使我校学科发展的主线更加鲜明,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学科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形成学科集群。以特色学科为引领,继续打造科研“新名片”。在继续建设好非洲研究、儿童文化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开拓新的特色研究领域。

2.科研平台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促使科研平台上层次。继续支持已有省部级各类重点研究基地并争取有数量上的增加。争取使非洲研究院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稳定校级科研机构的总体数量,并加强科研机构的考核管理,从中择优遴选重点支持。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方面,重点支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以及文传学院非遗数字化保护硬件系统的申报和建设。

3.科研项目

加大重大项目的培育力度,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每年稳定在15项以上;每年发表CSSCI论文稳定在500篇以上,其中权威论文稳定在50篇以上,并鼓励教师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省哲社优秀成果奖评比中争取获得更多的奖项。

4.社会服务

学校的特色研究院要承担“顶天”职能,主动与中央部委加强联系、加强联动,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层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要以区域经济学科为支撑,以浙中城市群研究为突破口,紧密与金华市的全面合作,,使其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智库;也要鼓励广大教师关心现实问题,为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问题对策服务。完成《新编金华丛书》的编纂工作。加大教育学科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力度,成立教育科技服务中心,搭建大学—中小学合作共同体。同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要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加强服务。

5.学术交流

围绕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群等建设,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支持学院举办各类国际会议,争取全校每年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10个以上,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科到国外去举办学术研讨会,组织一批由本校教师编纂的学术专著到国外出版。要扩大和加深与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争取在中外合作研究机构方面有零的突破。与社科院以及著名高校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展开密切合作,争取产出一批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