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良好基础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良好基础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学体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东南大学体育课程秉承了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和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汲取了东南大学百余年体育教学的精髓,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人为本、健康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受益。

大学体育

东南大学体育工作有着良好的传统和规范,学校领导始终把体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贯主张和要求对国家的教育、体育法规不仅要认真贯彻执行,还要做出良好的表率,更要出成果、出经验,并从各个方面切实重视和关心学校体育工作。体育在学校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新生入学教育周安排《大学生的体育规格要求》教育到学生毕业必须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到学校发展规划,从学生工作干部实绩考评到各学科和专业的评估,学校体育均占有一席之地。

一、体育课程建设的良好基础

东南大学百年体育是旧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和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发展史的缩影和见证,其体育课程的发展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02—1952年):1902年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时就将体操列入课程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8学分的普通体育学分方可毕业,这对当时重文轻武的封建旧学制来说,无疑是一进步。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采取了分场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项目,按项目、分水平在不同场地因材施教,深受学生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个时期(1952—1977年):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校一、二年级体育课为必修课,体育课两节连上,采用四段教学法,体育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式化和制度化,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两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两节体育课,早操和课间操,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有效地增进了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第三个时期(1977年至今):此时期的课程建设又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7—1982年):围绕扬州会议提出的学校体育工作应“以普及为主,以经常为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方针,明确了一年级突出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素质教学”;二年级以掌握1~2项运动技能(如篮球、排球等)为重点,每节课结束前5~10分钟进行“素质课课练”的“技能教学”。同时根据学生体质与营养状况,体育课教学实行了两节分上。在管理上实行了“体育教师对任课班级全面负责制”,要求教师既管课内又管课外,既教技术又育人,实施了定时、定点、定人的“三定”学生早操制度。由于我校工作扎实,效果显著,教育部于1981年6月在我校召开了贯彻“二个暂行规定”现场会,总结推广我校的做法和经验。

第二阶段(1982—1992年):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我校对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专长水平、掌握锻炼方法和提高体育能力为目的的“能力教学”;四(五)年级虽不上体育课,但对他们实行以参加早操、课外体育锻炼出勤与活动情况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课的辅导与检测(每学年8~10学时)。在学生早操的管理上,我们在“三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二抓”,即一抓职能部门对学生早操的管理,二抓学生考勤考核管理。这一改革的举措与实践,对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养成自觉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运动技能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2—2000年):199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基本上采用了我校体育课程的模式,为了贯彻实施好《纲要》,使东南大学的体育课程基于《纲要》,并高于《纲要》,提出了“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在校全过程接受体育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四全”体育教育思想与理念。同时将学生早操的教育与管理,提高到育人的高度去认识,并把其作为建设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整顿校风、严格校纪、建立优良学风的突破口。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体育课程不断深化改革,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理念,以《纲要》为指导,积极开展教学资源的拓展、信息化的管理、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材建设等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研究,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课程目标。开设的体育课程内容涉及22个项目38个不同等级,同时积极开发以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通过网络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满足学生“三自主”体育选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从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实际出发,由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为主体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欲望,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得到全面提高。

二、“大学体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东南大学体育课程秉承了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和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汲取了东南大学百余年体育教学的精髓,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人为本、健康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内容和手段;以蕴涵丰富的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重要途径;以培养学生进行现代生活方式为重要目标;以联结学生和自然、学校和社会,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为重要纽带。曾于1993年和2002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一类优秀课程,1989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次获得江苏省和全国高校以体育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为了适应《纲要》提出的体育课程实现“两个目标”(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确定了以“三符合”为依据的“四全”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构造了树立健康第一和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程体系,制定了适合不同目标和领域要求的个性化课程教学大纲,采取了课程体系“四化”,体育选课“三自主”,课程考试“三选择”,管理措施“三结合”的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措施,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达到89.7%,改变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2005年,东南大学“大学体育”荣获省和国家精品课程,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改革依据“三符合”: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现代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符合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课程改革必须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即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符合现代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即强调运动的健康性、和谐性、娱乐性和实用性。符合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即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2.指导思想确定“四全”:贯彻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在校全过程,达到身心俱全。

基于我校体育课程改革“三符合”的依据,我们首先确定了“四全”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一全是贯彻全面发展,即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二全是面向全体学生,即面向学校各种类型的全体学生(含研究生);三全是坚持在校全过程,即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三、四(五)年级开设达标课,使学生在校四年不断线;四全是达到身心俱全,即通过体育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3.课程体系实现“四化”:目标的科学化,内容的多样化,课内外的一体化,管理的信息化。

依据我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构造树立健康第一和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程体系。达到以下目的:(1)实现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形成积极参与锻炼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2)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即变竞技为中心、内容单一的体育课程体系为以健康为本的、多样化的现代学校体育课程新体系;(3)实现课内外的一体化,即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自主锻炼的能力;(4)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即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开发了以Web页面形式出现的体育选项课、体育课成绩管理和学生评教的网络支持系统,加快了体育课程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通过实现“四化”使学生有如下收获。

(1)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欣赏能力。

(2)掌握二至三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4.教学管理“四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队伍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课程改革与考核方法改革相结合。

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手段付诸实践,必须要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我们在全面贯彻“体育教师对任课班级全面负责制”的基础上,在教学的管理上注重“四结合”,即:体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发挥科研在课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发挥课外体育锻炼竞赛活动的杠杆作用;队伍建设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课程改革与考核方法改革相结合,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5.体育选课“三自主”: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时间,自主选择教师。

为满足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的需要,我们打破了原有系别、年级、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实行了满足学生要求的网上“三自主”选课:自主选择上课内容,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开设了21个项目37个不同等级的体育课程(同一内容分成初级班、提高班、专长班);自主选择时间,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程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即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所选课程的上课教师。

6.课程考试“三选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内容,自由选择考试难度,自由选择考试时间。

世界上没有不考试的教育,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其学习的效果将通过考试来评价。为了客观、公正、正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在考试的手段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内容,即在教学大纲中所列的考试内容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考核内容;二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难度,由于我们采取了学生网上自主选课,虽然我们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了不同等级的初级班和提高班等,但同一教学班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我们设置了不同难度的考试内容,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三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时间。

7.学习评价“三尊重”: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决定了学生体育效果评价理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倘若缺少了“主体”——学生的参与,其评价的效果也必将失去其生命力。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不仅有参与考核评价的要求,同时通过十余年的体育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他们也基本具备了参与自评、互评的能力。为此我们进行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8.教学评价“四注重”:注重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或督导评价,注重条件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注重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首先,基于评价主体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价值标准和目标取向的不同,以及学生、同行、领导或督导员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实行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或督导员评价相结合;其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既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品德素养、业务能力等自身条件,也有赖于教师的备课,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等教学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和育人的效果上,因此我们注重条件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的结合;第三,为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除对课堂常规、教书育人等共性内容建立统一标准外,对于非共性的内容允许标准有所不同,做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第四,为了适应不同主体的需求,教师会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这种改革往往又是超常规的,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不可能符合评价的固有标准和准则,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评价时,既按评价的固有标准和原则进行静态的评价,又按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动态评价,将二者结合起来。

9.教学效果“三体现”:体现在体育意识的增强,体现在锻炼习惯的养成,体现在身心健康的达成。

教学效果是各项工作的总体现,由于我们始终抓住体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学活用活,而且每位同学都能掌握1~2个强度与难度不大、运动负荷适中、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课外体育辅导,充分利用学生体育协会,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发挥的空间,达到了学生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提高、体育习惯养成的效果。

10.体育课程“三特色”:每一个学生接受在校全过程的体育教育,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受益。

我校体育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了每一个学生接受在校全过程的体育教育。我校是全国体育课程最早覆盖学生在校全过程的高校之一,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测试课。同时将体育课程辐射到研究生,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在校全过程的体育教育。

(2)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和教学资源的拓展,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三自主”)。不断开发、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开设了向贴近未来职业性质的休闲文化体育,向促进健身健心的民族传统内容等社会化、职业化、生活化方面转变与拓展的体育课程。同时为满足学生选项的需要,开发了以Web页面形式出现的体育选项课网络支持系统,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的需求,开展了学生网上评教,进行体育理论网上考试等,实现了体育课程的信息化管理。

(3)课程内容注重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一方面开设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求的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如一年级体育基础课,二、三年级兴趣选项课以及体育保健课、运动训练提高课等,同时为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和不同水平要求,设置了不同学习目标要求的初级班、提高班和专长班,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以及网络教学的形式,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体育教育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时,坚持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以体育教学为主线和中心,使体育课向着有趣、宽松、自由,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体育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运动,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校园、社会的各种体育活动,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效

“大学体育”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成,为我校的体育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课程教学、群众体育、运动训练、科研、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师资队伍从建设初期的3个硕士发展到现在的4个博士、9个硕士。体育学科建设也已从单一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已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点的体育学科。以陈瑜教授领衔的体育教学团队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团队”称号。

2.注重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体育课程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不仅学生对体育课程认同度高,而且连续五次在全校学生网上评教中位列第二,申报的成果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积极申报省、国家级教学成果,学生体质不断增强。

3.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开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踊跃参与。我校2005年连续第六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唯一连续六次获此殊荣的学校,我们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已深深地扎根在广大学生的心中。

4.竞技体育水平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2006年的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获得高校部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07年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连续第五次荣获“校长杯”突出贡献奖,校女子排球队参加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第三名。

5.以九龙湖校区一期工程建设为标志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四、新举措、新局面、新高度

自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校在以体育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未来,以“大学体育”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以体育科学研究为先导,以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为两翼,全面推进以“放眼世界大运会”和“面向全体大学生”为目标的学校体育战略,以提高适应未来挑战的学生身心素质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契机,构筑以学科建设、队伍管理、场地建设等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1.在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方面,积极开发体育资源,创造条件开设40门以上各类别和各层次的课程,使体育课程教学在学校诸多课程中成为教学形式最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一门课程,满意率达到95%以上。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申报教学改革国家级、省级课题,编写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教材,使他们学以致用,终身受益。利用网络优势争取更多的课程、多媒体课件上网。体育课程改革正在争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在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和教学骨干团队建设。一方面通过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博士、教授来校任教,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任用工作。制定“学历提升”、“青年教师五年培养计划”、“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等一系列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在具体做法上,实施“五用”法教育和管理:用精神激励队伍,用感情团结队伍,用制度管理队伍,用任务锻炼队伍,用榜样教育队伍。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合格率达到98%以上,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各项指标检测的平均数均高于省和全国普通高校。

4.在开展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和课余运动训练方面,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群众体育工作、竞技体育水平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