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的内容及成果基于“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所面临的问题,自1995年确定设置土木工程专业以来,与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同步,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作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组成员:蒋永生 曹双寅 舒赣平 冯健 吴京 张继文 秦卫红 张晋 范圣刚 肖士者 韩苏闽

一、设置“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历史背景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历史悠久,具有80多年的办学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多个专业合并成的“建筑工程专业”和“交通土建专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如本课程负责人于1988—1993年,与主要骨干共同承担的省教委教改课题“混凝土课程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能力培养”,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并列为江苏省首批一类优秀课程。广大教师编写出版了一大批优秀教材,《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土木工程概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建筑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等教材都是全国推荐教材,其中有四本教材获部一等奖。因此,这两个专业都是国内的优势专业。

1995年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提出的新专业目录,对原有专业进行了大力度的整合,推出了“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设立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原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城镇及矿井建设等七个专业,在全国设有该专业本科院校达三百多所。针对共同面临的如何制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教学计划,怎样更新培养目标及业务范围,建立什么样的课程体系等问题,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八个教育部重点学校于1996年共同承担了国家教委的研究课题——“土建类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1999年的全国土木系主任会议上,建议了三种培养方案。其中,本课程负责人代表东南大学提出了按大土木工程类培养的方案。

东南大学按大土木工程类培养的方案,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要求以工程基础教育代替专业基础教育;方案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强调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以实现与国际注册师制度接轨的目标;知识和能力结构要体现近期和长期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基础性和整体性。

在教学计划中,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优化。对各类课程寻求多方位的基础化、一体化、综合化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集成、优化。其中,将涉及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桥梁结构、砌体结构、地下结构、特种结构等的十多门工程结构类课程,整合成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结构类主干课程体系:“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工程结构抗震”。

“土建类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得了国家级教改成果二等奖,上述方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港航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也因此问世,它肩负着新的、特殊的历史使命。

二、“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教育思想

如采用设多个专业方向的方案,则我们有一大批成熟的全国推荐教材(均列为部“十五”规划教材)。按大土木类的培养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但缺少经验,改革力度相当大。因此,存在一个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统一认识的问题。

2.教材的编写

要建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结构类主干课程体系——“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工程结构抗震”,必须解决好系列教材。

要将现有的优秀教材如“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以及新兴的“组合结构”整合成一本《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一要忍痛割爱,二要下深工夫。

3.学时减少

教学计划总学时已由2 700学时降至2 300学时,课程由10学分降为7学分。因此,如何解决好在教学内容上的“少、精、宽、新”,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创新教育、突出研究型的特色问题,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4.教师的业务水平

受原有课程体系的束缚,教师授课“专门化”了,上“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课的教师,一般不会去上“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等课程,反之亦然。因此,教师首先面临着自身业务内容的大整合,业务水平要快速提升,要学习新知识,极大地去拓宽知识面;其次是要重新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任务十分繁重。

三、“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的内容及成果

基于“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所面临的问题,自1995年确定设置土木工程专业以来,与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同步,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作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1.在更新教育观念基础上确立了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建成高水平、高质量、国内领先的示范性课程。

分项目标:

(1)树立一个新理念。从终身教育理念出发,由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教学型”教学,向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特征的“研究型”教学转变。

(2)建好一支国内第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建好结构合理、事业心强、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高素质的、国内第一流的教师队伍。

(3)建成研究型教学的一个平台。教学内容方面,系统优化,整合集成,重基础,宽口径,强调“少、精、宽、新”,打好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教学方法方面,突出研究型的特色,在讲授、讨论、实践、作业、考核、教材等各课程要素中,强调获取信息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实践并重,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实施多形式互动交流,体现创新教育。

(4)修订、编著一套立体化教材。在编写出版《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数字化学习的“立体化教材”(包括新大纲、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在此基础上,推动后续的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及地下结构工程等主干课程新教材的建设,形成一套工程结构类“立体化教材”。

(5)更新出一个设备先进、国内外一流的综合型创新实验室。添置当代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开设综合型、研究型实验课基础上,增设跟踪学科前沿的新实验;发挥“混凝土及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作用,设立科研基金,成立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并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条件。

(6)成为全面推动相关课程建设的一个强大动力。作为学科基础中的核心课程,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动力,推动一大批相关课程的建设和教材建设;通过国内外的各种交流活动,在同类专业中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

2.建立起了一支素质好、实力强、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课程教学梯队。

课程负责人蒋永生是老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兼任全国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他与主要教学骨干一起,长期坚持教学改革,获得过两个省级教改一等奖、两个国家级二等奖,长期讲授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是江苏省首批一类优秀课程。

主要骨干都是教授、教学战线上的佼佼者。如博士生导师曹双寅教授,是2000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舒赣平教授是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冯健教授为东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张继文教授是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该队伍中还有两个副教授、两个讲师,都具有博士学位。负责实验课和创新实践的两位副教授,均是大型实验室的负责人。

经过八年奋战,这支队伍茁壮成长,无愧为一个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有力地保证了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

3.建设起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工程结构类课程渐增,但都以工程力学为基础,其荷载及可靠度设计方法、内力分析、应力与应变分析方法等是相同的,不同点仅是材料的特性。因此,本课程改变了以各种结构材料自成体系的模式,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及新兴的“组合结构”等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构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通用化、综合化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立起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再综合的思维方法,具有“少、精、宽、新”的特色。

(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约85学时),辅以一个课程设计(一周)、4个实验(每个2学时)和10个学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组织包括五大部分。

①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先修的数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等基础课相关内容,学习结构的一般概念、荷载及可靠度设计方法、工程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掌握本专业及本课程的通用基础知识。

②构件设计原理:在掌握共性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以基本构件为主线,结合不同材料结构的特点,从宏观到细观,系统掌握构件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内容包括钢和混凝土等受弯构件变形及承载力计算原理及设计方法;钢、混凝土和砌体等受压构件计算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③综合应用(课程设计):综合应用力学和设计原理,自学构造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一人一题地进行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或钢平台设计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④实验教学:包括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实验,偏心受压构件和钢柱承载力实验。要求人人动手,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研究方法等。

⑤网络教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自2001年起就实施网络教学,利用东南大学远程学院资源,面向学生开放。网络课件由本课程组主讲教师制作并授课,坚持精讲和突出重点,配合网上课后答疑,网络辅导等方式,拓展和丰富了教学内容,师生交互,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普遍反应效果好,收获较大。

通过东南大学精品课程网页即可收看网络课件。

4.出版了《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由主要骨干曹双寅教授主编,舒赣平、冯健教授等参编,课程负责人蒋永生教授主审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在试用讲义的基础上,于2002年在国内首次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还出版了有关工程结构设计的《建筑结构设计》、《地下结构工程》和《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等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

(1)符合新世纪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

在课程体系上,既整合了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等内容,又将混凝土、钢、砌体等不同材料结构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成为土木工程类各学科的基础,实现了以基本原理为主的通用化、综合化,符合新世纪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

(2)教材内容立足基本概念,用整合、集成方法大力精减。

以少而精为前提,在掌握共性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以基本构件为主线,结合不同材料结构的特点分类阐述,将现有的“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三门必修课和“砌体结构”、“组合结构设计原理”两门限选课,整合成一门课,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常用的结构和新结构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构件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又为后续工程结构设计类课程打下宽、新、扎实的基础。三轮实践表明,用7学分的一门课,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可给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的条件。

(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综合训练。

教材内容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再综合的思维方法;教材中列入了课程负责人编著的两章教学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综合训练方面最具特色;增加了综合性习题及其难度;为了进行综合训练并配合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给出了结合实际的钢筋混凝土楼盖、钢平台的设计示例。

在大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课程门类多、内容广,与少学时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本教材正受到许多学校的青睐。

5.注重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2000年起承担了教育部“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世行贷款项目。在土建类专业中起核心作用的本课程,是该项目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已经初步建立了网络教学资源,将课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行讲一、做二、考三,开展课堂讨论,作业课题型训练,课程设计一人一题,坚持实物试验并使实验研究型化,实行开卷考试,重点考核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发动学生参与各类创新竞赛等。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

该世行贷款项目已在2003年10月由教育部组织国内著名专家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属领先水平。

四、努力方向

在前进过程中,还面临着繁重的任务:

1.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完善教学过程的“研究型”化。

2.发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加强创新实验和创新活动。

3.将现有教材及后续的工程设计类教材,修订成系列化的工程结构主干课程,并使其成为高一层次的、国内第一流的立体化教材。

我们深信,只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就能把握方向,使本课程的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尽早走向国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