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级学生干部的能力结构是什么

高级学生干部的能力结构是什么

时间:2022-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看到广大同学也十分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干部应满足同学们的这种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动和组织同学完成各种活动上,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培养能力的机会,鼓励和带领同学们在完成活动任务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构建合理的能力结构

(一)高级学生干部的能力结构

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学习期间首先要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扎扎实实地获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这需要中等以上的一般能力;其次要使自己既能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挤出时间搞好工作,又能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再次,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使自己既能在大学学习期间搞好工作,又能为将来的事业成功积累经验。这一切归根到底需要建立结构合理且不断演进的智能体系或称为能力结构。这个能力结构如表3-1所示。

表3-1 大学生干部的能力结构

img1

当然,一个人不太可能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因此,正确认识自己能力的长短优劣,以自己的优势能力为中心构建合理的能力结构,对于大学生干部来说是十分重要而且相当必要的。

(二)走出能力培养的误区

高校学生干部都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经验,往往陷入误区,这些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盲目努力,顾此失彼;急于求成,欲速不达;追求完美,丧失自信;角色不明,事倍功半。

1.盲目努力,顾此失彼

有些学生干部培养能力时喜欢盲从,不考虑与分析自己的现有能力水平及特点,自己的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何在,潜能如何等等,别人干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干。有些学生干部培养能力不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目标挂勾,凭兴趣,图新鲜,目的不明确。盲目努力的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干什么都不能坚持到底,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要走出这一误区,一方面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选择与自己的优势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在胜任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现有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使自己的总体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急于求成,欲速不达

学生干部在培养与发展自己能力的时候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障碍是急于求成,恨不得在很短时间内使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较大提高,一旦经过努力,成效不大或没什么成效,则会心灰意懒,乃至放弃努力。

应当看到,能力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取不同,获取知识主要通过认真刻苦的学习,可在较短时间内见效。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如分析解决问题、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等,这个过程更长,更艰巨。只有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坚持不懈,不畏困难,不怕失败,才能使能力得到发展。

3.追求完美,丧失自信

高校学生干部常常有一种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希望自己什么都好的不切实际的心理。当众讲话要能吸引听众,要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与人交往要十分得体周到,处处表现出既有学识,又有风度;执行任务要完成得非常优秀,让上下左右都满意。只要付出就一定要有收获,只要干了就要得到赞扬,一句话,只需要成功,而不能面对失败。一旦没有达到以上要求,就会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自责,乃至丧失自信。这是应试教育氛围下形成的追求完美心理在大学生身上的惯性表现。在中学里只依学习成绩排位,一好则百好。到了大学,对学生的评价已逐渐走向全方位,一个人要想什么都拔尖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有长处,也有短处。学生干部要学会接受自己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最优秀的事实,要承认同学们在许多方面比自己更优秀,同时,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把别人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此外,还要确定一个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达到的、具有可控性的工作目标。如果盲目追求最好,一旦达不到,就会有挫败感;若是把目标定为力争比前一次干得更好,就能确保成功,自信心也会由此得到增强。

4.角色不明,事倍功半

不少学生干部认为,当干部就是要多干工作,多干工作就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一头埋进事务堆中,干了这样忙那样,有时连上课都在想工作,甚至为了工作而影响上课。这些学生干部的问题在于角色不明,把自己从“干部”变成了“干事”,其结果是事务缠身,疲于应付,事倍功半,费力而效果不好,老师不满意,同学们还有意见。

干部就是要能够组织和带领人们共同完成某种活动,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统御能力和激励下属的能力,只知道自己干具体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干事。应当看到广大同学也十分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干部应满足同学们的这种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动和组织同学完成各种活动上,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培养能力的机会,鼓励和带领同学们在完成活动任务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工作可因有同学们的支持和参与而搞得更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1.勤奋是能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能力的高度发展,靠的是主观的勤奋努力,如两个人的先天素质差不多,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活动也大体相同,然而由于两人主观努力不同,他们的能力达到的水平也不同。这充分显示勤奋对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成功者的传记,可以看到勤奋对于能力形成的作用,马克思写《资本论》,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爱迪生的1300多项发明……都展示了“天才出自勤奋”这一真理。勤奋之所以成为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勤奋能影响一个人所从事活动的广度。凡勤奋的人,必定经常不懈地从事各种活动,使素质在活动中得以全面充分的发展,使环境对人发生更大的影响作用,这必然促进能力的高度发展,有的人甚至达到天才水平。

第二,勤奋影响一个人活动的深度,可以使素质一般的人作出伟大贡献。苏东坡27岁才开始发奋学习,最初连考科举都落选,说明他文采并不高。后来他勤奋学习,竟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英国数学家牛顿,刚生下来素质不好,体重只有三磅,中学时也不显聪明,然而由于他勤奋努力,专心致志,终于成为大科学家。对差生的研究证明,他们之中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是由于能力低,而是态度消极,不努力,懒散,使他们既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发展能力。

2.意志品质是能力发展的必备条件

任何人的创造性活动都要求集中全部精力,保持经常不断的努力,并非是一时高兴或灵机一动所能完成的。要做到精力高度集中,需要有坚强意志,去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性活动包含着极其艰巨辛苦的劳动,没有极大的意志和努力,是完不成的。人的能力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然而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克服种种不利条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我国六朝时代的江泌,家境贫寒,没有钱买油,就借月光读书,常年坚持,从不放过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曾因疲劳从茅屋上跌下来。由于他勤奋地刻苦攻读,终于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学者。

古希腊德漠斯芬,生来有口齿不清的缺陷,为克服这个短处,他以跑步和爬山时做长篇演说的方式增强音量,用口中衔着小石子的办法来校正发音。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终于克服了先天口齿不清的缺陷,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成为当时享有盛名的演说家。

许多患有严重疾病与肢体伤残的人,凭坚强的意志发展着各种能力,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出了鼓舞几代人的传世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国的许多残疾人没有双手一样写字弹琴,或两腿瘫疾仍靠双手劳动等。

3.自我严格要求是能力发展的动力

凡是在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能力的人,多半是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人。人的才能是在永不满足于已有成绩,不断向自己提出更复杂的任务中锻炼提高的。托尔斯泰对自己的巨著写了6~8次,帕斯卡修改《外省人》稿达17次之多,李时珍为把《本草纲目》写得更完备,曾进行3次大修改,几乎都是推翻成稿,重新编写,达尔文发现物种起源学说,20年后才正式发表其论著。

严格要求,可动员人内部的全部可能性与力量,去寻求解决任务的新方式和方法,这就会不断出现新任务与已有能力水平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出现与解决就会推动能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