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感受的起源和发展,审美感受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审美感受的起源和发展,审美感受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上美感的含义,即指审美意识的一种。(二)审美感受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美感的产生。人类最初的审美感受的萌芽当然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它总是与其他意识交织在一起。只有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美感才与其他意识的结合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而存在、而发展。

一、审美感受的起源和发展

(一)关于美感的含义

所谓的美感,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应。美感分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狭义的含义,即专指审美感受。所谓审美感受,是指人们接受了客观存在的诸种审美事物之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等因素的复杂心理现象。常常表现为:在感情上产生强烈反应,在理智上获得的启示,在精神上得到的满足和怡情悦性的效果。概言之,是指人们在欣赏美的活动或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对此,我国文学家茅盾说:“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的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样的情感的激动(对艺术品或自然物),叫作欣赏,也就是说,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1]这样的事例我们在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见得不少。

广义上美感的含义,即指审美意识的一种。所谓审美意识,指的是人类在审美实践的基础上,在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观点的制约和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综合,具体包括了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以及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审美趣味,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某种特有的兴趣和倾向;审美能力,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感受的敏锐性和体验、认识的敏锐性的高低水平;审美要求,就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美的看法和需求;审美理想,就是在审美要求系统化后形成的体系,是审美要求的升华。审美感受是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我们对美感既需要从狭义的即审美感受方面去认识,又要从广义的即审美意识方面去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美感的特征和本质,把握审美活动的规律。

(二)审美感受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美感的产生。马克思认为美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我们知道,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是根本不同的。动物的活动是出自生物本能的对自然界的消极适应,它的活动局限于满足生物本能需要的范围之内。与此相适应,动物的一切感觉和心理反映局限于它们的生物本能的生存活动,它们只能片面地感知事物的某些符合它们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尽管由于生存竞争的需要,某种动物对于某一自然属性的片面感受可以发展得很精细,然而,它始终不能像人类那样理解和识别客观事物的多面性和本质特征。例如,鹰比人看的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却胜于鹰。再如,狗比人具有更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起来是多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人类的感觉器官所以有此特点,正是因为他们是通过劳动和语言形成的。人类的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人类在改造客观自然的劳动过程中,也改造自己的自然本性,逐渐脱离动物状态,发展成社会的人,与此同时,语言也得到发展,它与劳动一起推动着人的多种感觉器官,也逐渐脱离动物的自然本性或本能状态,成为具有社会性质的人的感官,并不断发展完善起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的感觉在语词符号的指引下,不能够比较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性能,甚至是某些具有概括意义的性能。例如,形态色彩在比例方面的变化,各个因素之间的对称、和谐等等,而且还逐渐能够直接感知这些客观性能与人的实践的各种概括关系,开始在客观事物、客观对象身上直接感知它们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某些联系和关系。这就是在对象身上直接看见自己(某一社会、阶级、集团)的生活、实践的社会内容,看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理性,从而引起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这也是审美感受的萌芽。例如,当原始人类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狩猎活动,觉得比没有工具来得轻松顺利,劳动成果多一些时,他们开始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了初级的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于是,便产生了人类感受的萌芽。因此,我们可以说,当人类能够在客观世界中直观自己本身,感到愉快喜悦时,美感就开始产生了,审美意识也就开始产生了。

原始人制造石器的发展过程最能充分说明美感是怎么产生的。考古学的发现告诉我们,制造石器的发展规律是由大到小,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据推测,最早的石器是用一块石头把另一块石头打出薄刃来,在外形上非常粗糙,与天然石块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它毕竟打上了人的才能和智慧的烙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古老的石器,比最早的石器复杂一些了,而且有大有小。例如,距今175万年前的非洲坦桑尼亚奥尔杜韦的石器和我国山西省苪城县西侯度的石器,有的就是从砾石上打下一块石片,然后在对石片的边缘加工、打制成带尖或刃的器物。到四五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中国猿人制造的石器,形式不仅复杂多样了起来,而且细小占了绝对优势,特别是有了两侧边缘对称的尖状物。这就反映了人类对劳动工具及其与劳动相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提高了,反映了人类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按照客观的规律制造与发展石器,使先前粗糙的原始状态趋于比较细致、协调、和谐。当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实践中,显示了这些石器的威力,取得了预期的劳动效果时,人类与这些石器之间就建立了不自觉的审美关系,从而对它产生了由衷的喜爱欢愉之情,这就是人类最初的审美感受的萌芽。

2.美感的独立和发展。人类最初的审美感受的萌芽当然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它总是与其他意识交织在一起。只有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美感才与其他意识的结合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而存在、而发展。在人类的蛮荒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人们的审美对象和实用对象是一个东西,或者是他们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是他们所猎获的动物,所以,当时的审美意识也是和对事物实用价值的认识混同在一起。拿原始艺术来说,实际就是物态化的美感。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体现出来的美感。我们考察原始艺术,就会发现它同生产劳动、祈祷仪式、人种繁衍等具有实际功利目的活动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原始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中,首先发现了某些自然物和产品的使用价值,产生了有用感。普列汉诺夫研究原始文化时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个个原始部落和原始人,都有用油脂、植物的汁液、泥土涂抹身体的习惯。人们最初的意图,是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觉得这样涂抹的身体是美丽的,于是就开始为了审美的快感而涂抹身体。

原始艺术史提供的材料证明,人类的审美意识直接产生在劳动的基础上,为生产实践所决定和制约的,甚至艺术活动与生产劳动不可分离。比如,在原始农牧部落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非洲的巴苏托族的卡菲尔人,这里的妇女手上带着一动就响的金属环子。她们往往聚集在一块用手磨麦子,随着手臂有规律的运动,环子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伴着她们唱的歌,十分和谐。这种场合下,音乐与劳动结合在一起,音乐的节奏是由生产劳动的节奏所决定的。因此,毕歇尔得出结论:“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相互联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成分只具有从属的意义。”[2]

原始人最初的舞蹈也是这样。南尼答那峨有一个土著部落叫巴戈巴斯人。这里的男女都从事农业劳动。在播种的日子里男女一大早就要聚集在一起干活。男人走在前面,一面跳舞,一面把铁镐插入地里。妇女跟在他们的后面,把谷粒撒到男人所挖的坑里,用土把它盖好。这一切都进行得那么认真,那么严肃,这说明舞蹈本身就是追求功利目的的活动。

以上事例说明,最初的审美意识还没有完全从生产实践中独立出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3]这种情况反映着当时审美对象尚未独立的特点,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与其他意识是未分化的。审美感受还不能摆脱对客观现象的直接的实用关系和欲望的要求,还不能够感受到对象的广阔生活内容和社会意义,还束缚在感受本身而缺乏想象、理解的自由活动。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人的语言、思维的发达,人们的审美感受才日益扩展了对社会生活理解的能力,增添了理性认识的内容,获得了自己独特的本质,逐渐从生理快感中分化出来。普列汉诺夫说:“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的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4]无论是原始绘画、雕刻、音乐、舞蹈,还是纹身、装饰,都是从实用快感发展到美感的。从生理快感、实用快感到美感的飞跃,其决定因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日渐丰富,原始人在满足自身最低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仅产生了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社会分工出现以后,对于审美意识的独立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审美意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

二、审美感受的本质

(一)审美感受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从哲学认识论的观点看,美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头脑中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这种社会意识形式任何时候都是第二性的,受着第一性审美对象的制约。离开了审美对象,便谈不到产生美感。但是美感对审美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被动的反映,不是刻板消极的摹写,而是能动的反映。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主动积极地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这一方面表现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不是一般的感受,而是一种再创造。例如,通过联想、想象把以往的表象记忆汇合到审美活动中,补充、丰富、再创造审美对象中的美,从而加深体验,增强审美情感的反应,获得美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表现为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反作用于审美对象,促进美的创造和发展。艺术美就是充分发挥作家这种能动的反作用而创造出来的。在社会美的创造和发展中,人的审美意识的反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自然美的发展中,同样离不开这种能动的反作用。例如,巫山上的神女峰,就这块巨石而言,是无所谓神女不神女的。但是,有人在一定的方位发现这块巨石有点像人,越看越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妇女,与审美理想中的女性美很相似,于是命名为神女峰,成为审美对象。后来的人们也是在已经形成的关于神女峰的具体意识的指导下,确定了自己对神女峰的欣赏方向,增添了欣赏兴趣。在审美活动中,充分发挥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只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需的。只有发挥了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实践还进一步说明,美感是最需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意识。有时候它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得异常强烈,以至于有的客观存在的美,只有依靠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才能说明。我们这样强调美感的主观能动性,目的并不是要说美感是第一性的。恰恰相反,我们始终认为,审美对象的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美是第一性的,美感是第二性的。正因为美感的产生总是有客观存在的美的某些表现所引起的,所以它必然要受客观存在的美和审美实践的检验。美的客观存在性是不以审美主体的反映为转移的。

(二)审美感受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美感既然是一种反映,是一种社会意识,那就必然是人类为了改造世界而认识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实际上,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四种。美感的方式正是艺术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仅能使人们具体生动地把握世界,而且还能在可感的形象中对照自己的本质力量,激起满足和喜悦之情,获得美感享受,产生强有力的改造世界的激情。通过美感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这一特点,是其他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所没有的,也是人们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所不可少的。当然,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使客观存在的美在刺激审美主体后产生的主观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从而使它成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三、审美感受的基本特征

审美感受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具体讲有以下几种。

(一)审美感受的直觉性。所谓审美的直觉性,就是对美的事物一种不假思索的直接感受。例如,我们看到一块色彩鲜艳夺目、构图精美新颖的花布;或者在九寨沟看到一处秀丽奇妙的自然景色;或者在音乐会上听到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等,往往脱口而出,连声赞叹美,这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表现。美感的这种直觉形式以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殊的统一,是人类对真理把握的一种特殊形式。不难理解,美感直觉性的特点,取决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与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点分不开的。我们知道,美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它是具体可感的,离开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就谈不到美。这就决定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首先是由视听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形象开始的。当生动的形象映入眼帘或传入耳膜时,就唤起了审美主体头脑中早已储存的审美经验,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反映,形成直觉性的美感。另一方面,是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分不开的。人们可以将审美经验作为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形成表现记忆;同时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还可以变成条件反射。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形象及其包含的美,通过感官传到大脑后,便立即与储存的类似审美对象的形象及其包含的美的信息联系起来,同时加上审美的条件反射,这种美感就自然地表现为直觉了。

(二)审美感受的情感性。所谓情感性,指的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充满情感色彩的,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态度。任何美的感受都是动情的。例如,你欣赏一幅美的画,静听一支优美的乐曲,观看一株盛开的鲜花,若能全身心地沉浸进去,那就会被深深地打动,从而感到愉快、兴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愉快感。它是审美活动的基本内容,贯穿于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进行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始终是处在丰富的情感状态中。不仅面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对象,能激起愉快的审美情感;就是面对本身好似无情物的自然美的审美对象,同样能激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在审美活动中是完全必要的,是构成美感的重要环节,从而构成美感的主要特征。然而,美感的这种情感性特征,不是脱离思想理智的孤立的纯感性,而是经过理智上引导与规范了的情感,而这种理智引导与规范又必须是不着痕迹地进行的。

美感为什么必定具有情感性?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为什么必然动情?从根本上说,完全是审美对象感染性特征带来的必然结果。由于客观存在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因此,它有一种魅力,吸引审美主体并使之动情。因为它使审美主体肯定了自己的本质力量,确认了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威力,关照到自己本质力量的胜利。比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胜利,这种宏大的系统工程,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面对成功,人们笑逐颜开,沉浸在精神愉悦美的享受之中。许许多多的审美经验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社会美、艺术美所以能动情,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自然美之所以能动情,同样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其根本原因都在这里。

(三)审美感受的社会功利性。所谓社会功利性,就是美感中包含着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益有用的内容,满足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益有用的要求。凡是美感,不管其表现形态如何,都具有社会功利性这一特征。

美感的社会功利性在原始人的审美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直接、明显。可以说,他们的美感就是与审美的物质实用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受着物质实用的功利性的制约。例如,以狩猎活动为社会物质生产根本内容的原始人,就专门欣赏动物的美,纯以大自然中的风景为对象,还没有发现。原始人欣赏动物,热爱狩猎,对动物、对狩猎有强烈美感的原因,就在于动物狩猎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存和生活,也就是具有直接的实用的社会功利性。对于原始人来说,实用先于审美,先有社会成员的实用活动,后才产生人们对待事物的审美观点。这种审美观点一经产生,它就开始相对独立地发展着,日益以自己特殊的形式来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这个由实用到审美的过渡,是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不断前进发展的结果。审美的社会功利性的特点,实质上只是这个成果的表现。

审美观念从实用观念中分化出来后,尽管就其具体形式来说,可以表现为一种“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的自由活动,它不夹杂私欲、私利的直接考虑,可以不与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也就是在审美观念的这种似乎是非功利的形式后面,根本上仍然包含着社会的功利性质,蕴藏着较之个人直接功利目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内容,显示出对象与个人所属的社会集团、阶级的一定的功利关系。人们欣赏美的对象时,可以不意识到任何直接实用功利的目的,然而,在美的愉悦根底里,倘不伏着功利,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所以,审美意识(主要是审美感受)在这里的特点就表现为,巨大的社会功利内容和效果经由实用到审美的过渡的漫长的历史进程,已沉淀在一种似乎是非常实用、非功利(如娱乐、游戏)的心理形式里,恰恰正是通过这种似乎是非实用功利的形式来实现重大的社会功利的目的。人们通过这种娱乐、观赏,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起了不能为其他意识形态所能代替的教育作用。由此可见,美感的社会功利性的内容和效益,是体现在比较间接的方式里,通过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过程而达到和实现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美感的基本特征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说的。直觉性是从审美对象的感知认识而言的;情感性是从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互相作用时所达到的审美效果而言的;社会功利性是从美感的内容与审美活动的意义方面而言的。然而,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这几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从而显示美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