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的个性的辩证统一。同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就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在同“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毛泽东同志用实事求是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武装了全党,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束缚,冲出了困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建国初期,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但在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中,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相当的程度上被抛开了。随之而来的是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左”的错误倾向进一步发展起来。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句句是真理”走到了实事求是的反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仍未能摆脱个人迷信的思想樊笼,党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如何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当时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提出进行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决思想路线问题。通过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把人们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1978年12月底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从根本上澄清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各种混乱,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实际的各个方面出发,从联系着发展的实际出来,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朝着目标前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分析我国的国情,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以农村的改革为突破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及时而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结合的向导。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新的理论。1978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实事求是的同时,就提出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新的历史条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979年,他在理论务虚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不能照搬书本和别国的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同时,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摆脱落后,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一心一意地进行经济建设,现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同时,实事求是又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以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指导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武器。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辩证法,提出了共性和个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又提出了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普遍与提高相结合、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等一系列的指导实践的原则。邓小平同志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给党的事业造成的损失,一贯强调和倡导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开放的14年,他致力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共性的指导下把握个性,通过个性来把握共性,经过反复的实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的个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是不一样的。各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努力是不同的,本质上是各国独立自主的运动。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人民群众,寻找自己的道路。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指导中心是不可能有的。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来源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个性是中国的特色,共性是社会主义。这种有机的统一,就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或者说扎根于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既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原理和社会主义方向,又坚持了矛盾的特殊性和个性原理,采取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措施,从而很快打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多方面、多层次的辩证统一。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40多年了,从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而言,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而且要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同时还要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我国改革开放14年的实践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从横向看,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的领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殊矛盾。但它们都必须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原则,即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又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不同的特殊领域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从纵向看,全国各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共同的一般规律,又有各自的特殊规律。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南巡讲话时说:“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江苏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就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目前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这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把握共性与个性辩证地指导工作,无论对全国,还是对各有关地区,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的现实状况、具体途径、具体的奋斗目标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上、方向上、道路上不变,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理解和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具体的方针政策要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及时调整,一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逐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的初步概括,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概括,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进一步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在许多方面有新的认识和新的突破,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政治思想、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或者把这种反作用夸大到脱离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地步,都是形而上学的,在实践中是极端有害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互作用中,经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地总结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实事求是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根本谈不上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科学结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自己的积极行动和社会能量的解放,是历史运动和社会进步的真正杠杆。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就是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其次是不要脱离群众,“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群众的积极性”,“要保护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党的十四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并对此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性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努力,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迷信任何事物,唯独无限地推崇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道义力量和物质力量,这种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从历史运动的最深层汲取营养而在社会变革中永远勃发着无尽的生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的形成,不等于完整、系统的理论已经建设起来,实践形态的东西转化为经验形态的东西,进而转化为理论形态的东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理论形态本身的形成,则是一个更长的艰苦探索、研究、创立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来检验完成。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是一句空话。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实践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过程。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来自群众,都是党总结和提高群众的经验,又在群众中贯彻并继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注意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继我们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后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取得的科学成果。

我们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快建立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力求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往开来,团结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地实现未来的宏伟目标。

(丁振国 学习十四大精神 深化高校改革 1993.3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注释

[1]《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p.149.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p.109,p.133.

[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p.372.

[4]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p.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