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与城市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与城市政治文明建设

时间:2022-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实践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其经历极不平常:既有艳阳高照的畅快和欢乐,也有苦雨疾风的忧愁和烦恼;既有骄人的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也有严重的失误令子孙万代引以为戒。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的双重转型与城市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把广大解放区(尤其是老解放区——苏区和抗日敌后革命根据地)变成了中国政治上最民主最先进的社区,开创了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新阶段。1944年,随“记者团”赴延安采访的中外记者,在感慨边区民主政治建设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有人担心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共产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它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实事求是地说,记者们的中肯意见,对共产党人执政是具有警醒和鞭策作用的。送别中外记者先生们之后5年,中国共产党就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有50多年了。这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实践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其经历极不平常:既有艳阳高照的畅快和欢乐,也有苦雨疾风的忧愁和烦恼;既有骄人的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也有严重的失误令子孙万代引以为戒。人们常常把鉴戒锁定为残留的封建专制政治的影响和遗毒,是它不断地干扰甚至破坏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正常发展,其猖獗表现在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不可否认,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人们却很少从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制度化角度去观察问题,即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看做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并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检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找出哀之而又鉴之的经验教训,这才是当务之急。可喜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政治实践使我们看到,当代中国尽管还有一些非文明甚至反文明的因素,对政治文明建设进行干扰乃至破坏;但是,党和国家十分注重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条件下,不但极其鲜明地重新提出了马克思的“政治文明”这个科学概念,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实实在在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制度化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历史、对待现实、对待未来,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环境中,清醒而科学地推动包括城市政治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