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对策研究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的社会阶层的迅速发展,为统一战线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吉林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新的社会阶层成长相对于发达地区比较缓慢。认清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统战部门和统战工作者重要而光荣的任务。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及从业人员显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长春市占46%;其他八个市州占54%,每个市州平均不到7%。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对策研究

徐晓萍

新的社会阶层,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对策,深入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迫切的政治任务。

一、科学思维,正确看待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群体,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新的社会阶层的迅速发展,为统一战线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统战工作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思维跟不上形势,对新的社会阶层工作不甚了解;有的缺乏责任感,认为抓不抓无关大局;有的缺乏紧迫感,工作没有列入日程;有的缺乏积极性,工作草率应付;有的缺乏探索精神,不知如何开展。只有深化认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

一是深刻认识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性质。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他们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具有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所需要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他们发挥智力优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他们的创业实践促进了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稳定;他们参政议政,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容忽视的力量。目前全国1.5亿新的社会阶层及从业人员,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新增就业人员超过实际就业人员的半数以上。吉林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新的社会阶层成长相对于发达地区比较缓慢。但是从经济建设层面来看,2006年,吉林省民营经济GDP贡献比重已达到40%;地方财政收入贡献比重达到53%,绝大部分市州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占有多半壁江山;从政治建设层面来看,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1483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2585人。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文化建设层面来看,仅地方文化戏曲这方面,由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作的电视剧歌舞二人转等文化传播产品,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社会建设层面来看,新的社会阶层在捐资、助教、扶贫、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仅近两年统计,全省光彩事业投资人民币总计70多亿元,为贫困地区捐助、捐建小学100余所,提供就业岗位15.7万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准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的工作定位。认清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统一战线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新的着力点”。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正确处理包括阶层关系在内的“五大关系”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强调“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加强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统战部门和统战工作者重要而光荣的任务。

三是把握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将不断发展变化。六大群体出现的过程中,民办教育、个体医生等其他行业和人员在产生和增加,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和不同行业的变化,他们择业的观念和岗位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他们的利益格局也在不断调整,思想、行为方式也会进行调整;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他们个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也会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要求也会愈加强烈。总的看,新的社会阶层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只有超前思维,使认识具有前瞻性,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增强工作自觉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把握特征,深刻认识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规律

在提高对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认识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新的社会阶层的特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规律,对于提高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十分必要。新的社会阶层在发展中,各个群体在人员规模、地域分布、成分构成、群体差异、发育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多样性、可变性、复杂性,但整个群体在动态中却反映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群体特征逐渐形成

一是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及从业人员显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07年,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从业人员已增加到120万人。

二是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长春市占46%;其他八个市州占54%,每个市州平均不到7%。多聚集在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长春市,其他地区多集中在中心城市,县域人数较少。

三是来源渠道层次较多。改革开放初期的返城知青、无业人员,部分“两劳”释放人员;20世纪80年代后期“下海”的党政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和退伍军人;国有企业转制人员和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再就业职工;留学归国人员等。

四是群体间差异较大。六个群体的人数总量、受教育程度、年龄构成、政治追求、发展目标、文化品位、个人修养等都各有不同。据全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统计,全市个体户占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员的78.4%;其他五大群体人数占本市新的社会阶层人数的9%至5%不等;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仅占0.88%。各市州依据发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项比例略有差异。部分社会中介鉴证类组织发育渐趋成熟。全省中介组织有30%建立了中共党组织,高出全省新的社会阶层党的基层组织覆盖率27个百分点;党员占44%,高出全省新的社会阶层党员与新的社会阶层总人数的比例34个百分点。

2.个性特征日益凸显

新的社会阶层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总体上代表着新的生产力。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渴望自主、积极创新、勇于开拓,他们具有强烈的追求自我发展、个性独立的个性特征。

一是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勇于冲出习惯思维、社会舆论羁绊,毅然告别平静安逸的生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最大的动力是为了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为实现这一价值,他们积极追求社会效益,争取社会的认可。相当一部分人富而思进,回报社会,同时渴望获得社会的尊重。调查得知,绝大部分人都有捐赠行为,数额多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元不等。

二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新的社会阶层有强烈的提高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和档次的愿望和竞争意识,这往往给他们以背水一战的动力和创造财富的动因。市场经济为唯利性提供了温床,竞争的环境,生存、发展、致富的动机,贷款无门、再生产投资兴业资金的紧缺,职工或从业人员对工资保险的需要和期望值,名目繁多的收费,民营、个体经济或合伙经济以个人投资为本钱的情况,使他们对利润的追求成为最迫切和首要的欲望,进一步强化了唯利性。为了盈利,他们可以节衣缩食,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为了盈利,他们顽强打拼,倾注全部心血汗水;为了盈利,他们也可以低三下四,挖门捣洞,钻政策和税收的空子;为了盈利,有的人可以购买权力换取金钱,以致违法犯罪

三是追求精神自主化。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大部分人自主性较强,意识相对独立,思想追求多元,精神需求前卫。一些层次较高的人,对改革十分关切,希望更多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但也有个别人崇尚西方的“民主”和“自由”,认识上存在片面性。相当一些人对主流思想总体上是相信不轻信;对外来思想接受有选择。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还在发生着影响。部分一夜暴富的人,精神空虚,追求享乐、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包“二奶”、赌大钱。虽然是极少数人,却影响着整体形象。

3.成长需要不断增强

一是要求自身发展和社会的改革发展协调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经济地位的提高,带来了相应的政治要求。他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特别是规模不大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对行业不正之风感受较深,更多地想通过政策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软环境的改善、一税到底的税收政策、减少管理部门和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废除多种形式的乱收费等,更多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他们期盼和关注的重点。

二是要求自身的成长与党和政府的关怀一体化。长期松散相对封闭状态下的个人或小团体的交往及一定行业内外的社会联系方式,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他们对上级组织与他们联系由衷地高兴,有“又找到组织”、“又找到党”的感觉,他们认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定位不但新鲜,而且准确,符合他们的身份。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希望在本单位建立党组织,党员希望参加党的活动,组织关系流失的党员希望恢复党员身份;有希望加入民主党派的,想要找到加入的途径;不是党员的,也希望建立联谊会之类的社团,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参加社会活动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是要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一致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大都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自我评价标准。他们渴望社会上一些人摘下有色眼镜,克服以偏概全的认识,希望党和政府多宣传他们积极的、为社会作贡献的一面,以更多地得到社会的尊重、家庭和亲友的认可。他们愿意接受依法管理和照章纳税,但少数基层管理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以权谋私、以职谋私,常使他们感到失去自尊和人格,产生在地位上不平等的感觉,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

四是利益维护和利益表达同步化。新的社会阶层由于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制的过程中,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好处及负面作用,他们感受最深;有的面临着从事的行业领域不熟、资金不够、技术不精、从业人员新且素质不高、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市场不规范运作等问题,他们的权益、利益迫切需要保护,迫切希望能在资金支持、银行贷款、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同时,急需提供一定的平台,创造发扬民主的条件,疏通利益表达的渠道,使他们相应的话语权有顺畅表达的空间,并有单位和机构认真听取和解决,以调整心态,理顺关系,维护权益。

4.政治诉求愈加强烈

通过近两年的深入调查,结合对百名六大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现场书面问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诉求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呈增强态势。现仅就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如下:

政治参与态度较为积极。他们期望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政治活动。82%的人愿意以参加政治性组织、加强与官员联系、直接从政等不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目的较明确。主要目的是通过参政影响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利。问卷显示,为了保障经济权益维护安全的占35%,争取社会地位获得认可和尊重的占22%,成就事业实现自我的占31%,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的占26%。

政治参与认知能力较强。他们对常识性政治知识掌握较全面,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有广泛共识;对党委和政府有较高认同,在对执政党的评价上,89%认为非常优秀或比较优秀,11%认为一般;对我国当前的选举性和协商性民主政治运作方式,超过半数的人表示认同。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认知能力相对较高。

政治参与的程度差异较大。问卷得知,40%有过参政议政经历,私营企业主成熟较早,代表人物较多,有过参政议政经历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而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政的机会和比率不高。

政治参与满意度较高。在遇到问题和一般经济纠纷时,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提请仲裁或诉讼、通过社团协助等政治渠道解决的占51%,与管理部门的纠纷通过政治渠道解决的占78%。解决问题较满意的占81%,不满意的占19%。

政治参与的渠道不够通畅。遇到一般纠纷时,默默忍受的占17%,私下自行协商解决的或自发联合起来争取的占28%;认为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的比例是26%,参与机会少的是22%,参与成本大、作用不大的是15%。

政治参与趋势看好。有24%赞成直接向党政有关部门提交,47%愿意向人大政协提交,10%愿意通过各种听证会表达,5%愿意通过社团反映,10%愿意通过媒体、个人、网络或其他途径反映。总的政治参与的趋势是:参与的形式是从忍让自我消化向公开表达发展;途径是由自行解决向寻求依法解决发展;走向是由单纯寻求保护向主动争取更大利益发展;立足点是由关心个体局部利益向关心行业群体利益发展;动机由追求荣誉性参与向实质性参与发展。

三、攻克难点,不断探索新的社会阶层的工作对策

当前,除非公经济外,其他领域新的社会阶层工作难度较大。积极探索,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攻克难点,深入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

(一)提高认知力,创新工作模式

从新的社会阶层状态上看,一是分布“广”,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二是对象“散”,组织松散、产业分散、人员分散;三是问题“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广泛地接受着各种意识形态、各种生活方式、各种发展模式的影响,思想多元,认识多样,遇到的问题多,意见要求也多。从新的社会阶层工作状态上看,一是联系的渠道“少”,上级部门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所在组织、机构、单位、个体之间缺乏紧密联结的链条,社区大多无人员、无精力抓,社团因管理方式多样,党组织关系所在地方不一(有的在系统、协会、社区或人事部门的再就业中心,有的在个人兜里),不好抓;二是工作环节“缺”,适应这项工作新的工作格局、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工作保障、工作经费等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到位,工作没有抓手;三是承担的任务“重”,这项工作涉及科技进步、社会监督、行业监管、司法公正、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舆论宣传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十分重要。

新的社会阶层独立于体制外,传统工作思路和工作途径已不适应。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计划经济指挥下经济模式的整齐划一、从上到下紧凑的层级行政管理程序、一级对一级严密的党的领导方式,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已经转换了形式。这些组织、机构与政府管理部门脱钩,使行政管理趋向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实现;党的组织覆盖面的缩小,使党的政治领导趋向通过党的方针政策的领导,通过先进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的传播和灌输,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方式走向局部化(以个体和经济单位为主)、区域化(以街道社区为主)和社会化(以社团、商会、同业公会等团体和民间组织为依托)。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创造性地工作,对传统方式的扬弃、对工作对策的研究和工作模式的探索都达到较高水平。

要有效地开展新的社会阶层工作,既要寻找工作空间,又要研究工作渠道;既要寻找工作薄弱点,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突出抓好代表人物,又要发挥代表人物的凝聚和辐射作用,团结教育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既要做到统筹兼顾,又要加强协调指导。总体上,横向要增加覆盖面,纵向要增加联结力。在工作环节上,要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在联席会议的牵头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管理指导职能。在指导的方式上,要加强分类指导。对非公经济组织,要依靠街道、社区党组织,依靠工商联和内部商会及同业公会党组织;对新的社会组织,在发挥各级联席会议作用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社团的作用。

(二)提高协调力,发挥牵头协调功能

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统战部门牵头的协调机制,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保证,是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性的制度基础。

联席会议作为协调机制,其组成和运行应考虑以下因素:

1.组成单位工作覆盖面要大

新的社会阶层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管理部门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中的社团较多,涉及组织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行业管理、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如组织、宣传、人事、民政、司法、财政、建设、工商等省直部门;以新的社会阶层为主体的省级社团,如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只有把与新的社会阶层联系紧密的部门和单位都吸收进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吉林省情况来看,联席会议共有41个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参加,组成单位覆盖面大,实际运行效果较好。

2.具有协调指导的权威性

参加部门和单位具有宏观调控、行业管理、业务指导等职能。参加部门分管领导为联席会议领导成员,各社团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参加部门分管处(室)处长为联席会议的工作人员,地方党委统战部部长为联席会议召集人。

3.工作指导方针和内容明确

联席会议遵循“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主要是加强宏观指导,传达精神,通报情况,研究重要问题;开展调研,沟通信息,掌握动态;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畅通渠道,创新载体,维护权益;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促进在“两新”中建立党组织,指导社团有关工作;加强代表人士的推荐和培养,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等。

4.工作规范和制度具有约束力

各单位落实目标责任,就会议制度、调研制度、总结、报告、建议和信息报送制度作出规定。

5.发挥各级新的社会阶层联席会议的作用

省委统战部加强协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市(州)成立联席会议,发挥各自的作用;省联席会议加强对各市(州)联席会议的指导,上下左右形成合力,保证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提高执行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按照中央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社团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网络为媒介、活动为抓手”的要求,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具体搞好“五个建设”:

1.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就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当前,在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所在的组织中,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缺位,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缺失。由于教育渠道的缺乏和教育方式的单一,一些人忙于创业发展和自我积累,缺乏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有些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认为职工就是一心为钱,不用讲什么企业文化;他们创业发展的经历常伴随着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体验,但有些人对社会的负面看得较多,个别人对党持怀疑观望态度。因此,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中,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2.促进“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建设

新的社会阶层大部分党员没有纳入到组织管理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和机构、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中介组织)共60969个,党的基层组织2279个,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占3%。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党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纳入到党组织管理之中。有些党员因无基层组织而无活动;外资企业有的连党员身份也流失了;一些年轻人想加入中共或民主党派,但找不到发展的组织。在百人调查问卷中,信仰宗教的占填报人数的30%。只有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有力地实施党的政治领导,更好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3.加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渠道建设

社团是新的社会阶层相对集中的领域,加强社团统战工作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基础。吉林省民间组织共有18729个,其中省级民间组织有666个。省级民间组织中以统战工作成员为主的社团167个,民办学校101个;有专业性和联合性社团68个,会员11万人;行业性社团99个,单位会员50万户。依托社团党组织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是根本之策。应加强社团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方面,依靠工商联组织,在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建立健全党组织,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依靠行业管理指导部门,在行业性、公证性和服务性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借鉴吉林省司法系统管理律师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做法,在省直层面建立健全隶属于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由分管厅局领导担任党委书记、协会负责人担任党委副书记、配备专职党务干部的党建工作模式。这样,既有利于省委各个组成部门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也便于通过新的社会阶层联席会议开展统战工作。

4.加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基层建设

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进街道、社区,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日程。在发挥好本街道、本社区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作用的同时,大力宣传党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方针政策,以期引起各方面重视;抓好街属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创新、借助多种载体开展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借鉴工会、民政、计生、医保、保险等十项工作进入社区的方式,在社区中配备相应人员,推动工作的开展。统战部门应抓好街、区试点,加强指导。

5.加强新的社会阶层工作载体建设

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分散性和参加社会活动的选择性、趋利性,要求我们创新工作载体,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以体现出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尊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载体是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开展考察调研、扶贫济困、专业咨询、主题论坛等,寓统战工作于各项活动之中。

(四)提升推动力,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

只有紧紧依靠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统战干部队伍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形成的合力,才能开创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抓好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关键是各级党委重视,前提是统战部门真抓,重点是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

1.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统战工作目标责任制

把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作为地方及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统战工作的年度计划,纳入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教育培训的一项基本内容。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结对子”制度,以利于了解情况,体察民情,联系感情,推动工作。

2.加大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抓新的社会阶层工作的力度

各级统战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省级统战部门在明确工商经济处重点抓新经济组织统战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处重点抓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同时,加强处室间的协调配合;市(州)党委统战部门应有专人抓,任务重的应加强力量;县(市)区党委统战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领导分工抓;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定党务干部兼职做好这项工作。

3.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

真正把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大社会贡献、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推荐选拔上来,一般应有行业管理部门和所在社团的推荐,征求所在工作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统战部门抓好考察、培训、确定代表人士后备人选的工作;建立后备人选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相关培养制度,对重点培养的人物,可吸收参加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听取重要精神和意见;可组织参观考察、主题调研、公益活动,在实践中考察政治表现;既要引导他们在行业自律中锻炼提高,对领军人物还应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培养;在政治安排上,适当增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数量,畅通参政议政渠道,发挥他们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推荐适当数量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担任领导职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委统战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