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后日本的社会阶层变动与政治意识

战后日本的社会阶层变动与政治意识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后日本的社会阶层变动与政治意识王 伟一战后日本在美军占领的条件下制定了新宪法,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经济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的急剧减少,使战后日本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日本的阶级、阶层结构已与战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最重要的事实就是中间层的壮大。二在战后日本的各类舆论调查和意识调查中,阶层归属意识是主要内容之一。
战后日本的社会阶层变动与政治意识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日本研究所卷

战后日本的社会阶层变动与政治意识

王 伟

战后日本在美军占领的条件下制定了新宪法,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经济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的阶级、阶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1.战后日本的新宪法规定,取消华族及贵族制度。贵族院被取消,旧公卿、旧大名已不复存在,战前位于日本阶级结构顶点的华族销声匿迹,在日本阶层结构中“贵族”这一要素消失了。1960年,当时日本的皇太子、现在的平成天皇明仁娶一实业家之女为妻,现在的皇太子及其兄弟也都与平民百姓的女儿结成百年之好。皇室与平民的联姻,典型地说明贵族在战后日本不仅作为构成阶层的一要素不复存在,而且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它也不再占有位置。

2.战后日本经济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的,但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资本家”这一概念趋于模糊和复杂化,它已不被人们作为一个可操作概念用于数据统计。战后日本的国势调查,在区分人们职业地位时常常使用“役员”一词,它泛指公司的经理、董事、监查和团体的理事、监事以及公共社团的总裁、理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根据日本的国势调查,1960年以后所谓“役员”层在不断增加。在日本现代化大企业当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既有是股东的“役员”又有不是股东的“役员”,还有不是“役员”的股东,“役员”并不等于所有者。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这些企业还没有经历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以说他们可算做为资本家。可是他们原来是自营业主和中小企业主,属于“旧中间层”,所以“资本家”与“旧中间层”的界限也发生了变化。

3.战后日本,在几十年的发展当中,新中间层(白领工人)迅速壮大起来。白领工人与蓝领工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后者却没有。二战以后,日本迅速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人们都有上大学的机会,白领工人也随之增多。1950年以后日本的白领工人急剧上升。在日本尚未开始高速发展的1950年,白领工人为560万人,只占就业人口的15.7%,而到了1975年其数字却上升到1600万人,比1950年增加了约3倍,占就业人口的比率为30.4%,比1950年增加了两倍。到1985年其人数上升为2000万人,比1950年增加了约4倍,占就业人口的比率为35.1%,比1950年增加了约2.5倍。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蓝领工人的工作逐渐被机械代替,而白领工人的工作虽然简单的可以利用电脑来完成,但复杂的仍然需要人做,高级的脑力劳动还不能由机械来代替。因此,白领工人的位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同时,自动化机械的引进使蓝领工人白领化,事实上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4.日本战后进行了农地改革,农户自己耕种土地,战前那种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已成为过去。尽管有些地区还存在少数小规模的地主,但是,地主在战后日本的阶层结构中已不占有什么位置。

5.在战后日本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农民急速减少。经过战后的农地改革,战前日本农村那种地主与佃户的关系消失,农村实现了所谓“战后自耕农体制”,农民成为一种以中等规模的自耕生产为主要生产活动的比较均质的群体。在战后农地改革刚刚结束的1950年,日本的农业人口为170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48%,可是到1975年农业人口竟减少了近1000万人,到1985年又进一步减少到了50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比率降低到9%左右。农业生产人口的急剧减少,使战后日本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6.在日本,非农旧中间层指的是非农业“雇人的业主”、“不雇人的业主”和“家庭就业者”,也可称为非农自营业者。其人数1950年为530万人左右,约占就业人口的15.0%,1980年其绝对数上升为1000万人左右,约增加一倍,占就业人口的18.6%。到1985年,非农自营业者的人数减少到940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比率降低到16.1%。非农旧中间层和农民都是自营业者阶层,但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农民大幅度地减少,而非农旧中间层却在1980年以前一直在增加。

7.工人(蓝领工人)与新中间层一样,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迅速壮大起来。但是,与新中间层不同的是,1975年以后,蓝领工人的增加却停止了。蓝领工人与白领工人同等的速度增加,在25年的时间里有1000万人加入到了工人队伍中来了。但是,1975年以后,蓝领工人的就业比率却不再增加了。这是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所造成的经济不景气使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向缩小经营规模,进行企业裁员的方向调整经营方针,更重要的是,日本在这一时期开始了电子革命,在工厂迅速普及机器人,生产工序的机械化代替了生产第一线工人的手工劳动,整个产业结构开始向后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在战前日本作为工人阶级核心的制造业的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逐渐减少,而被计时工等非熟练工人所代替。

8.在日本,目前仍然有一些鳏寡老人或孤儿寡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生活保障,属于贫困阶层。但是,他们分散于日本各地,已不再构成战前日本那种城市贫民。

战后日本的阶级、阶层结构已与战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最重要的事实就是中间层的壮大。可以说,中间层的扩大是战后日本阶级、阶层结构的最大特点。

在战后日本的各类舆论调查和意识调查中,阶层归属意识是主要内容之一。调查表明,中间阶层的壮大和中流意识的蔓延是战后日本的最大变化之一。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全国性调查是日本总理府进行的“关于国民生活的舆论调查”和“社会阶层与社会移动全国调查”(SSM调查)。尽管两项调查的调查方法、设置的条目及调查对象不同,所得到的数据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调查结果都表明,战后几十年间,在日本认为自己属于“中流”的人在增加。

表1 阶层归属意识的年度变化(关于国民生活的舆论调查)  %

img2

资料来源:根据1985年社会阶层和社会移动全国调查委员会编《1985年社会阶层和社会移动全国调查报告书》,第二卷,“阶层意识的动态”第44页图表整理。

表2 阶层归属意识的年度变化(SSM调查)  %

img3

资料来源:同表1。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发现,中上、中中、中下的人们相加,日本认为自己属于“中流”的人高达9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阶层归属意识集中体现了战后日本的社会意识的变化,它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日本战后社会较战前趋于平等。阶层归属意识属于一种个人判断,这种判断的依据主要是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在日本进行的各项调查表明,人们在决定自己的阶层归属时看重的是经济收入、学历、职业的社会评价、财产、整个生活的富裕程度等因素。

关于“中流意识”问题,日本学界议论颇多,但有一点大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调查当中回答自己属于“中流”的具有“中流意识”的人们并没有构成一个“中流阶级”。这首先是因为他们的绝大多数人不具有一定的资产,地位也不稳定。所谓“中流阶层”在社会地位上并不具有共同的特征,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所谓中流意识的形成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多是基于职业、学历、收入等客观标准而形成的一种意识。但是在日本又有它的特色,即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日本是一个群体主义盛行的社会,日本人在各方面既不愿标新立异,也不愿被排除在群体之外,都想过随大流的生活。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家装上空调于是家家装,一家买了汽车大家都相仿,去海外旅游时髦便趋之若鹜。结果,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整齐划一,缺乏个性,但这恰恰是产生大量“中流意识”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地位的非整合性是“中流意识”的又一个基础。所谓社会地位的非整合性是指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一致,即有些人虽然学历高,职业名声好,但收入却较低;相反有些人收入虽高,但却没有高学历,职业地位也不高。这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一致性使人们从中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平衡,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自己本来所属的阶层。

“中流意识”的产生,一方面它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在意识,反映人们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它把达到“中流”或“和别人一样的生活”作为生活目标,激发了人们的工作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感到自己的生活是“中流”,而不是“下”,带来了肯定现状、趋于保守的社会意识。这种意识自然也反映到了人们对政党的支持率上。

1955~1985年期间,在政党支持态度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所谓革新政党、特别是社会党的衰退。这里要谈的不是支持率本身的变化。而是构成支持率的支持层的变化。

1955年,所谓革新政党(社会党和共产党)的主要支持层是高学历层、白领及蓝领工人和其他专业人员(也可以说他们都是城市居民)。在此后日本发生的“高学历化”、“城市化”、“产业化”的社会变迁中,这些阶层都是急剧扩大的阶层。因此,按理说,这些阶层所支持的政党在以后的发展中,本应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革新政党(特别是社会党)的支持率不但没上升,反而急剧下降。

在阶级、阶层所属和政党支持态度方面,1955年资本家、旧中间阶层与新中间阶层、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支持自民党的比率高,后者支持革新政党的比率高。但是,到了1985年,两者之间的差别虽然没有消失,可两者对自民党的支持率都呈上升趋势,而对革新政党的支持率却大幅度下降。而在阶层归属意识上,1955年,资本家和中产阶级对自民党的支持率高,工人阶级对革新政党的支持率高。而在阶层归属意识上,对政党的支持态度却没有大的变化。1985年,在阶级归属意识上,一方面资本家和中间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政党支持率的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其政党支持模式与1955年基本没有变化。但是,阶级归属意识上的政党支持率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所属阶层越高对自民党的支持率就越高,所属阶层越低对革新政党的支持率越高。

人们的政治态度在日本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发生了变化。但是,同时还可以发现阶级在政党支持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在对自民党和革新政党的支持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阶级归属意识的不同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政党支持率。在把自己归属于工人阶级的人们当中,确实阶层低的人比阶层高的人对革新政党的支持率要更高些,但其比率的差别非常之小。这一点对一直支持革新政党的人们和革新政党都非常重要。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作为革新政党的日本社会党和日本共产党都公开宣布放弃阶级意识形态,强调自己是“国民各阶层的政党”。但是,不可否认,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依然是阶级意识形态色彩很强的政党。

根据日本每隔10年进行一次的SSM调查,战后几十年来自民党的支持率一直稳定在40%左右,而所谓革新政党的支持率却不断下降。这是一种宏观的、长期的倾向,并不是始终存在于任何时期。日本新闻媒介或调查机构也经常进行一些舆论调查,结果表明日本各政党的支持率在短期内都是有增有减。

从政党支持率的角度讲,引起这种定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无党派层的存在。无党派层在日本被称为“无支持政党”层,也就是不固定支持某政党的群体。“无支持政党”在日本并不是新近出现的现象,早在1955年,“无支持政党”的人们就有约20%。但是,到1975年“无支持政党”层却剧增到约30%。“无支持政党”层的增加时期与所谓革新政党的衰退期相重合,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青年阶层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有更多的晋升加薪的机会,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年轻人开始脱离政治,更关心工作、家庭、个人爱好等,在个人生活领域当中寻找自我价值,并能在其中得到一定的满足。日本所进行的其他有关调查也表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对现实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持不满态度的青年人逐渐减少,而满足于现状的人却在增多。

日本青年这种对现状的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意识和行动,这一点便充分地表现在日本青年的政党支持率上。

面对青年人的意识变化,革新政党没有灵敏地把握住,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尽管阶级意识形态、反传统意识形态已不再能吸引年轻人,可革新政党却没有能提出取而代之的新的目标。“无支持政党”中既包括从支持革新政党中脱离出来的人,也包括许多对自民党抱有好感的人。这些“无支持政党”人们的存在,一方面给政党支持率带来短期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对自民党支持率的长期稳定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面前,日本青年安居现状,热衷于私生活,脱离政治,对周围的事缺少关心,思想意识趋于保守。

(原载高增杰主编:《日本的社会思潮与国民情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