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日本教育思想的逻辑与脉络

战后日本教育思想的逻辑与脉络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教育基本法》和历史教科书为中心董炳月[1]内容提要 战后70年间日本的教育思想有其特定的逻辑与脉络。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在《日本国宪法》《教育基本法》的影响下,使用《民主主义》等教材,体制化地推行民主主义教育。因此,只有将历史教科书问题置于战后日本社会的大背景上,置于《教育基本法》体现的战后日本教育思想的逻辑与脉络之中,才能看清其本质,进而准确把握战后日本70年间思想界、教育界的整体状况。

——以《教育基本法》和历史教科书为中心

董炳月[1]

内容提要 战后70年间日本的教育思想有其特定的逻辑与脉络。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在《日本国宪法》《教育基本法》的影响下,使用《民主主义》等教材,体制化地推行民主主义教育。20世纪50年代初期,冷战格局形成,日本走上保守主义道路,保守化倾向在历史教育领域体现为回避侵略历史,历史教科书问题因此出现。世纪之交,历史修正主义思潮在日本学界和政界日渐高涨,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宣扬“皇国史观”,日本政府通过修改《教育基本法》,将战后初期日本教育的“民主个人主义”逻辑转换为“国民国家主义”逻辑。官民共谋的“教育修宪”行为,在思想与精神的层面上瓦解了《日本国宪法》。

关键词 日本 教育思想 教育基本法 历史教科书 历史修正主义 教育修宪

战后70年间,日本的教育思想以及相关的教育体制,经历了一个形成与转化的过程。总体说来,战后初期推行的“民主个人主义”教育在半个世纪之后转换为“国民国家主义”教育。在此过程中,历史教科书与《教育基本法》是两个主要的问题。这种转换完成的标志,就是扶桑社版《新历史教科书》的出版与《教育基本法》的修改。由此引起的日本知识界的论争,则展示了日本内部历史认识的差异性与思想状况的复杂性。

文部科学[2]宣布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撰、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是在2001年4月3日。该教科书掩盖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却在政府的审查中“合格”,获得成为中学教材的合法性,因此理所当然地受到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中、韩等国的抗议、批判。不过,更应注意的是,该教科书在日本国内受到的批判更为彻底,相关论争甚至成为知识界、教育界的一次事件。

在战后日本,教科书(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教科书)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历史问题。从战后初期到现在,该问题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种发展变化与日本社会的整体思想背景密切相关。使用怎样的历史教科书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与日本基本的教育思想有关,并且与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认识有关。因此,只有将历史教科书问题置于战后日本社会的大背景上,置于《教育基本法》体现的战后日本教育思想的逻辑与脉络之中,才能看清其本质,进而准确把握战后日本70年间思想界、教育界的整体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