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日本思想史的一个考察

战后日本思想史的一个考察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丸山真男的“近代超克论”批判为中心唐永亮[1]内容提要 丸山真男是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是战后思想的象征性存在。从整体上梳理丸山真男的“近代超克论”批判的演变,既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丸山的近代观,有助于正确理解丸山思想之真意,亦可借之管窥战后日本思想的流变。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作“代译序”的孙歌撰写的《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引起了学者们对“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的热烈讨论。

——以丸山真男的“近代超克论”批判为中心

唐永亮[1]

内容提要 丸山真男是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是战后思想的象征性存在。从整体上梳理丸山真男的“近代超克论”批判的演变,既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丸山的近代观,有助于正确理解丸山思想之真意,亦可借之管窥战后日本思想的流变。从整体上看,他的“近代超克论”批判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前期和中期的“近代超克论”批判都是从“纵向”维度,即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切入的。所不同的是,前期的“近代超克论”批判,通过揭示日本近世思想中已经孕育了近代主体性的萌芽,来揭露战中的“近代超克论”所主张的回归前近代,创造新的世界秩序的欺瞒性。与之相对,中期的“近代超克论”批判则着力强调朱子学解体后,日本规范意识丧失带来的弊害。后期的“近代超克论”批判主要从“横向”维度,即文化接触论的角度切入,揭示了日本文化中的“原型”。丸山认为只有打破这种“原型”的思维方式,才能够形成近代的主体性人格。

关键词 丸山真男 近代超克 近代主义 原型 主体性

丸山真男(1914—1996)是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2]是战后思想的象征性存在。[3]东京大学的渡边浩教授认为:“二战以后对于日本思想史的所有研究都是在丸山的影响下展开的。……即使是反对他的人,也全都受到他的影响,包括我自己。”丸山真男的思想是战后思想的坐标,其他研究者根据与丸山先生的关系来分别定位[4]有人支持和继承了他的思想,这些人被称为丸山正统派,其核心是藤田省三、神岛二郎、渡边浩、饭田泰三等丸山学派的成员。当然,也有人反对和批判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论。[5]

国内学者吴晓林较早关注丸山思想研究,他在《论丸山真男的民主主义思想》一文中对丸山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特征和意义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而丸山的两部著作《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区建英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和《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中译本(王中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在中国的先后问世,则促进了中国学界对丸山真男的研究和关注。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作“代译序”的孙歌撰写的《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引起了学者们对“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的热烈讨论。所谓“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指的是“当他论述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已经存在由内部产生的近代思维时,他衡量‘近代’的标准仍然来自西方。换言之,丸山的‘近代观’是欧洲式的”。[6]孙歌一方面批判丸山思想中的这种矛盾性;另一方面,也认为“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同时也赋予了他的学说以真正的内在潜能。

施平在《也论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从〈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代译序说起》一文中,对孙歌的结论:丸山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是努力想要克服传统的障碍——“日本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丸山无论在大局观还是技术细节上,都试图不只站在日本一国的立场上来讨论问题,与西欧和亚洲诸国进行比较。[7]韩东育在《丸山真男学术立论中的事实与想象——“原型论”与“日本主义”情结》一文中则认为,丸山的思索框架是一贯的,即“近代主义—日本主义”,“近代主义”不过是与长期潜在的“日本”相共存的统一命题。而这一思考框架与丸山“有意排除中国的影响或把中国视为完全停滞的对象来对待这一潜在观念,有着至为密切的关联”[8]。唐利国在《超越“近代主义”对“日本主义”的图式——论丸山真男的政治思想史学》一文中也认为丸山真男的问题意识是一贯的,即对日本思想的近代化或日本人近代人格形成的持续关注。但他主张用超越“近代主义”对“日本主义”的图式来理解丸山的思想。[9]由此可见,弄清楚丸山是如何理解“近代”的,是解明丸山思想之真意的关键。而从整体上梳理丸山真男的“近代超克论”批判的演变,既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丸山的近代观,有助于正确理解丸山思想之真意,亦可借之管窥战后日本思想的流变。

在日本,对于“近代”的态度,可以分为“超克派”和“修正派”两派。“超克派”完全否定近代事物,主张超越近代。而“修正派”主张“居于近代之中,实行渐进的改革”。[10]丸山真男对“近代超克论”持批判立场。从整体上看,他的“近代超克论”批判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前期的“近代超克论”批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针对日本国内知识界配合军国主义的发展而兴起的所谓“近代的超克”这一思想运动进行的批判,其代表作是《近世儒教发展中徂徕学的特质及其同国学的关系》(1940)、《近世日本政治思想中的“自然”与“作为”》(1941年)、《“前期”国民主义的形成》(1944)等。中期的“近代超克论”批判是丸山真男对“二战”结束后不久在日本国内伴随着国家的复苏而“死灰复燃”的“近代超克论”的批判,其代表作品是《超国家主义的逻辑和心理》(1946)、《近代的思维》(1946)和《日本的思想》(1957)等。最后一个阶段是,1960年安保斗争后,丸山真男回应知识界中对他的近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在思想史研究中引入文化接触论这一新视角,提出了“古层”论。代表作是《开国》(1959)、《历史意识的“古层”》(1972)、《原型、古层、执拗低音》(1984)、《日本思想史中的“古层”问题》(1979)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