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黄土高原山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

西北黄土高原山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黄土高原山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刘 敏“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是199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为94BSH013,课题负责人刘敏。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全书共20万字。在西北黄土高原山区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发展主要是一种政府发展战略的机械延伸,主要是县、乡政府从外部强力推动的结果,而来自社区内部的、自我本体发展的动力不足。
西北黄土高原山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_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精选

西北黄土高原山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

刘 敏

“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是199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为94BSH013,课题负责人刘敏。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全书共20万字。

一、研究框架

按照社会学一般的理解,“社区发展”应属“社会工作”范畴,其内涵侧重于指用以促进社区内各方面发展的工作方法。但本研究所指的社区发展既包含其一般的含义,更主要地是从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其内涵的,即将社区发展界定为黄土高原山区农村具体社区中的社会发展。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社会发展总是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实现的。有关社会发展(包括社区社会发展)动力研究文献普遍强调的动力要素包括:(1)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规范等;(2)社会主体——人及自然要素;(3)经济发展;(4)社会组织、权威、权力结构等。同时,社会学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发展的“内源性”特质。认为社会发展本质上在于社会或社区内源性的发展,即由社区内部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内力所推动的发展。社区社会发展虽然不可缺少外部力量的推动,但归根结底是根植于社区内部的、整体的和内生的变迁过程。社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作为其整体结构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社区成员的合作态度和积极参与,这种自觉自愿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社区社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在西北黄土高原山区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发展主要是一种政府发展战略的机械延伸,主要是县、乡政府从外部强力推动的结果,而来自社区内部的、自我本体发展的动力不足。因而,山村社区社会发展有待于从外部政府行为向社区行为转化,把发展动力从外源推力向内源动力转换。我们认为,发展动力的来源和转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外源动力输入阶段、外内源动力聚合阶段、内源动力扩张阶段。同时,与这三个阶段共生的有三种发展状态,即外源动力嵌入型发展、内外源动力聚合型发展和内源动力扩张型发展。由此,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假设是:(1)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符合上述三个过程,动力要素存在转换的合理性和必然性。(2)西北黄土高原山村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农村的要害,在于动力来源较多的停留于外部输入阶段,或处于向内外源动力聚合阶段的过渡过程。所以,加快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关键在于促成发展动力来源向“内源动力扩张型”的转换。(3)由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使人的生产与再生产、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环境生产与再生产等“三种生产”紧密交织在一起,由此又使社会发展与生态协调不可分割的联为一个共生体,任何发展都必须与生态再造相伴而行。如果黄土高原地区整体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离开了生态环境的治理、改良和再造,终将是一纸空谈而已。

二、主要观点

1.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的“二源动力聚合转换”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率先在农村兴起的生产经营体制变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发展。就全国来讲,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层面、规模和形态,可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外动力嵌入型发展。即发展动力源于社区外部,社区内部的动力要素处于被动状态。这种发展的领域是局部的,发展过程是间断的,发展成果是有限的。二是内外源动力聚合型发展。即发展过程由外源动力输入而起,但主要动力源于社区内部,表现为外、内源动力的有序聚合。三是内源动力扩张型发展。即在内外源动力聚合发展的基础上,社区内部的动力要素不断强化和扩张,日益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主体性力量,这时外源动力输入减缓,社区发展主要表现为高度组织化的群体自主行为。这种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名个领域,发展状态是持续的,发展成果是全面的。因而,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亟待从外部政府行为向社区自主行为转换,把发展动力从外源推力向内外源合力、内在生长力转换。此即是提出和构建二源动力聚合转换理论的实践基础。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社区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源于其内部,外源动力要通过内源动力而发挥作用。但在偏僻落后的高原山区,排斥外源动力输入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惟一有效的途径是促使外内源动力的聚合和转换。

第一为外源动力要素输入阶段。即区外组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向社区推行宏观性的社会政策、发展战略及其计划,以及输入必要的资金等。动力来源于政府的明政,表现为单一的区外组织行为。

第二为外、内源动力要素聚合阶段。即外源动力要素输入后,以社区组织为载体,与社区居民、家庭的需要相结合,形成社区发展的“二源合力”,表现为社区组织行为。

第三为内源动力扩张阶段。即在“二源合力”的基础上,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规划、社区决策和社区发展,使内源动力不断发展、扩张,外源动力要素输入相对减弱,区外组织的功能由“输入”转向“服务”,社区发展主要表现为组织化了的社区群体自主行为。

据我们在陕北、宁南、陇东、陇中四大黄土高原山区和定西县小西岔村的调查,这一理论基本符合山村社会发展的实践,动力来源贴近上述三个过程并存在聚合和转换和必然性。目前高原山村社会发展普遍处于第一阶段和向第二阶段的过渡过程,只有加快动力要素向第三阶段的转换,促使内源动力的生长和扩张,才能加速山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2.黄土高原生态再造的“分级治理、多点释能”对策

考察西北黄土高原发展滞后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所致,而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这一循环链中最薄弱的环节。要实现该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强化这一环节人手。为此,我们根据江泽民“再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大西北”的指示,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生态再造的“分级冶理、多点释能”对策。

这一对策的要点是:将黄土高原划分成整体级、区域级和单元级,在这三级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即整体转型、区域减压、单元增力。

整体转型,是指作为以农业为主的黄土高原,要把生态再造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这个基础逐渐由传统农业转向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从世界农业的发展来看,由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现代农业在以其高度的功能为人类提供丰足多样的食物需要的同时,几乎不可避免的都面临生态环境基础的破坏。因而,在现代农业理论和模式中,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都以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为基本目标而独树一帜,同时也为西北黄土高原的农业转型指明了方向。

根据西奥多·W·舒尔茨的理论,我们将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转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生存农业阶段、混合农业阶段和持续农业阶段。持续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从理论和模式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程式增长型经济发展理论,改变了传统的资源观念、效益观念,把生态环境优化和质量改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力量源泉,代表着所有农业普遍的基本的走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曾小范围试验和推广的生态农业,实质是持续农业的一种具体模式,为黄土高原地区整体转向持续农业创造了经验。

区域减压,是指在人口密度较高、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劳务输出、开发型移民等措施,进行人口布局的区域性调整,减轻一定区域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压力

1982年以来,在西北地区的“三西建设”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实施移民百万计划,截至1998年已超过60万人。此次移民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移民工作的经验教训,坚持自愿原则,扶贫和开发有机结合,自力更生与扶持政策并举,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安置,使移民工作始终健康有序地进行。基本实现了成熟一批迁移一批,落户一批巩固一批,扎根一批脱贫一批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甘肃靖远县若笠乡双合村,移民前人均耕地6.95亩,移民后增加到12.4亩,粮、经、林、草的种植比例由移民前的77∶14∶6∶3,调整为59∶16∶14∶11,使生态环境逐步由掠夺型转向保护型。

单元增力,是指以组成黄土高原的无数个小流域为治理单元,进行各种措施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将以往的低能单元建成经济功能单元,将侵蚀单元变为生态功能单元,使弱质单元成为社会功能单元。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西北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国土整治的伟大创造。它巧妙地将系统论、协同学、流域经济学和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到再造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以定西县为代表的“系统协同型”、以庄浪县为代表的“梯田主导型”和以延安地区为代表的“生态恢复型”等模式,为黄土高原的生态再造提供了广阔前景。只要向他们一样,坚持不懈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长期治理,总有一天,由单元到整体,由小流域到大流域、再到整个黄土高原,都会重披绿色盛装,实现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将不再是梦想。

三、研究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总体上是以“递次推进”的态势前行的。也就是说,东部和沿海地区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为特征的现代化过程,要早于和快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早于和快于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东南沿海地区以乡村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已成定势,中部大多数地区正在向转型“临界点”逼进,而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农村社会转型临界点还不明晰,社会发展速度慢,现代化程度低,已成为制约全国现代化进程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而西北山区和丘陵荒漠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特别在黄土高原这片曾孕育过中华民族文明的土地上,近千年来由于人类无休止地索取和掠夺,已使昔日塬平地广、林草茂密的千里沃野,沦为千沟万壑、地瘠民贫、山穷水尽和灾害频繁的地方。资料表明,其年侵蚀量高达3720吨/平方公里,为长江的14倍、密西西比河的38倍、尼罗河的49倍。对于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如此恶劣的黄土高原地区,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进一步讲,如果没有像黄土高原这样的山区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又如何实现现代化呢?因此可以说,研究和探索黄土高原山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发展和治理途径,使该区域尽快融入现代化进程之中,不仅对西北地区而且对全国现代化建设而言,都是必须审慎面对诸多问题的“急中之急”。

课题最终成果2001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