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崂山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崂山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崂山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1年,崂山区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健运行,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免费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开展了健康查体。

崂山区2012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2011年,崂山区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健运行,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各项指标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顺利完成年度计划,部分指标超过(优于)年初计划。全区GDP达到364.7亿元,同比增长10.9%,人均GDP达到9.5万元;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2亿元,增长34.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4亿元,增长18.2;实际到账外资1.3亿美元,增长12%;出口28.1亿美元,增长15.2%;万元GDP能耗全市最低,较上年下降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14元,增长17.1%,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受统计口径调整影响,2011年崂山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9%,较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一)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区域转型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

1.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1.53∶56.12∶42.35调整为1.36∶55.86∶42.78。

2.企业结构得到改善。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3。在保持海尔、青烟、汉缆等大企业稳健运行的同时,一批创新驱动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壮大。2011年,税收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由2010年的5家增至7家。

3.新兴产业增势良好。高端机械制造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99.9亿元和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15.8%。

4.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2011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1.15亿元,同比增长35.7%,占服务业比重20%,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外包新签合同额2.84亿美元,同比增长89%,总量位居山东省第一;执行金额1.79亿美元,增长54%。

(二)发展动力支撑持续加强,产业承载平台拓展完善

1.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33个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28个,当年完成投资53亿元,均超额完成青岛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开工在建25个,完成投资48.1亿元)。其中,汉缆超高压和特锐德建成投产,海景大酒店和大拇指广场即将投入使用。

2.专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以科技城为载体,先后启动了生物产业园、通信产业园、国际创新园、新能源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目前,生物产业园已入驻13个项目,其中兰化所、六和总部已开工建设。通信产业园部分地块正在开展方案深化工作,7个项目确定入驻。创新园一期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3.科技城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完成了潜龙路、龙口西路和西四路等道路管网配套工程,为项目入驻创造了条件。

(三)集聚发展金融商务,“资本高地”加速隆起

1.楼宇经济提速发展。统筹推进了中船重工719所、青岛公路集团总部等一批楼宇项目的建设,建成投入使用中商大厦、半岛大厦、金石馆等高端楼宇项目,中心城区累计投入使用商务楼宇25个,投入使用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其中税收过亿元楼宇3个,过千万元楼宇8个。全区楼宇注册企业超过1800家,较2010年增加500余家。

2.金融业态日益丰富。推动海协信托迁回崂山区注册,市政府新组建注资50亿元的青岛农商行在崂山区筹建,建设银行青岛分行、青岛担保中心、海鼎资本投资公司、浙商保险青岛分公司等已落户,青岛新日日顺投资公司落户崂山,实现了全市外资投资性公司零的突破。目前,全区金融类企业总数达到83家,2011年实现区级税收1.57亿元,同比增长82%。

3.企业上市扎实推进。协调康普顿、半岛传媒等拟上市企业完成券商选择、上市材料准备等前期工作,推动阿尔普尔新能源、宇方自动化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通过券商内核,20余家后备企业正在开展产权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基础工作,基本形成了梯次发展的企业上市格局。

(四)村居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1.旧村改造项目梯次推进。列入青岛市2011年“两改”计划的9个社区中,钟家沟、牟家和松山后安置区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其余6个社区正在开展拆迁准备工作。

2.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南龙口公共租赁住房集中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限价商品房配建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开挖和打桩;西韩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集中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土石方开挖;集中居住社区一期完成了配售方案制定和对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即将发布。

3.市容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实施了辽阳东路、海尔路、世园会周边及旅游道路沿线市容整治、视觉污染治理、建筑工地环境整治、广告牌拆除、绿化美化等专项整治,市容市貌大为改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

(五)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加大,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1.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围绕推进10件实事和重点财力项目,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2011年全区民生投入达16.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6.7%。随着一批重点财力项目的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2.惠民工程顺利实施。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实验小学扩建、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主码头水工工程、王哥庄供水管道、农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新增供热119.7万平方米,沙子口中心渔港配套等市政公用项目顺利推进。

3.公共服务拓面提质。2011年开通了386、387、615、616等8条公交线路,各社区“500米范围内有公交站点”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免费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开展了健康查体。全年实现城乡就业1433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95人。首次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近200场,累计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类促进就业资金14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就业见习扶持资金130万元。2011年创成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区。

4.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个人年度报销封顶线由9.54万元提高至10.54万元,连续9年位居全省首位。深入开展了低保规范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临时困难救助金、低保家庭子女入学资助金等976万元。启动了物价上涨与低保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向全区低保居民发放生活补贴157万元。将高龄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80岁以上老年人,并将90~99岁老年人、百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100元分别提高到200元和300元。

5.维稳安保常抓不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了联合执法和工作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食品经营活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稳妥做好旧村改造、征地拆迁和社区“两委”换届等环节的稳控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和专项治理行动,促进了社会秩序和谐稳定。2011年,崂山区在全市首个成建制通过“全国安全社区”评审验收。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建设蓝色硅谷、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集中力量推进总投资410亿元的50余个市、区重点项目,确保年内新开工10个,封顶或竣工10个,完成投资50亿元。

1.加快在建项目进度。重点推进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联通云计算、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总部等项目,确保10个项目封顶或竣工。

2.力促待建项目开工。加快推进海信网络、电影交易中心、黄海制药三期、世园村度假酒店等项目,力争10个项目年内开工。

3.推进在谈项目落地。加强与钢研总院联合冶金研究院、浪潮集团青岛总部等项目对接洽谈,推动一批项目集中签约入驻崂山区。推动杰生电气、新天地等项目开展土地预审、附着物征迁等手续办理,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基础。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为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1.健全完善企业支持政策体系。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制定“两化融合”的实施细则,建成区、街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大重点企业监测调度力度。加大对年产值和税收前30名重点企业、8家全市网上直报企业、上市企业的监测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或募投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保障重点企业稳健运行。

3.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上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4.强化科技研发支撑。加快推动中科院兰化所、海工英派尔、中石化安工院、六和总部等研发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以重点科研院所为引领,以驻区高校为支撑的研发设计高地。

5.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抓好崂玻、高科热力等年综合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节能技改,加快实施沙子口污水处理厂改造、沙子口街道和北宅街道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推动青岛热电集团第三热力有限公司脱硫设施尽快验收投入运行。

(三)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加快“蓝色硅谷核心功能区”规划建设

1.明晰发展路径。编制完善《崂山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蓝色经济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区域布局和产业导向。以青岛市启动蓝色硅谷控制性详规编制为契机,抓住关键节点,加快推动王哥庄片区控规编制与报批工作,用足科技研发、人才及资源环境优势,布局科技孵化器项目,扶持发展海洋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蓝色产业。

2.加快蓝色经济项目建设。建立充实以60余个重大项目为主体支撑的蓝色项目库,重点推动海诺水务膜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生产中心投入使用,支持双瑞压载水、华澳游艇、黄海制药等扩大产能,启动海洋特征寡糖、博益特、颐中生物等20余个项目建设,加快海德威船舶压载水、贝尔特生物、中皓组织工程眼角膜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

3.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着力争取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基金、山东省“两区”建设资金、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力争生物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纳入省级蓝色经济发展特色园区,争取国家海洋重大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布局崂山。

4.优化蓝色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硬环境,重点实施科技城基础设施配套、松山后工业园等区域给排水设施完善、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建设、崂山路改造等一批工程。提升软环境,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等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产业基地和承担产业化项目。配套发展科技中介、科研外包、中试外包、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社区服务等专业化、多元化的蓝色经济服务体系

(四)加快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和企业上市步伐,发挥资本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服务促进功能

1.加强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着力推动崂山金融城控规及城市设计、中心区核心区域地下空间规划尽快通过市城规委审议,出台加快崂山区金融业、楼宇经济发展的意见,打造高水准的金融业发展载体。

2.加快金融载体建设。着力推动啤酒城改造、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等金融载体项目建设。

3.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完善上市联动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半岛传媒、康普顿等上报上市材料,力争一家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海泰新光、海诺水务等后备企业完成产权重组和股份制改造。

4.放大企业上市效应。对接特锐德、华仁、汉缆等上市企业,推动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并适时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1.高起点发展金融业。从政策激励、行政服务、银企对接等方面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企业拓展业务创造条件。加大对银行、保险、信托、证券、评估、担保、投行、基金等金融类机构特别是法人金融单位的定向招商力度。

2.繁荣发展旅游度假产业。发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品牌效应,统筹办好啤酒节、“崂山论道”、樱桃节、茶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推进景区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加快国旅中心、崂山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南线线缆入地、仰口环山健身步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海上观光旅游,指导青山渔村等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提高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集聚发展楼宇经济。围绕金融城建设,依托3个商务区,重点引进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公司集团总部、企业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培育打造一批税收收入过亿元的高端楼宇。扎实推进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总部、民营科技大厦等一批重点楼宇项目建设。

4.加快打造崂山新商圈。推动海景大酒店和大拇指广场尽快投入运营,推进利群购物广场、辽阳东路购物中心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鹏利南华和永新国际等项目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

5.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发挥青岛大剧院、青岛博物馆、会展中心等设施功能,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会议产业和休闲健身体育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六)加大惠农哺农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加快旧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崂山区旧村改造工作流程,抓好列入市“两改”考核的20个社区的村庄改造,加快推进牟家、松山后等10个社区安置区建设,新启动部分社区的村庄改造,继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落实3025套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的建筹指标。推动麦岛片区新安置区开工建设。

2.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推动崂山路改造和滨仰路与滨海公路连接线工程开工,对凉泉桥等危桥进行改造,新增、加密3条公交线路,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3.继续加大惠农支农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景区村、水源村和经济发展落后社区的帮扶,继续实施“崂山茶三项直补”政策,对部分经济落后社区排污设施和村内街巷进行整治,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4.加强安保工程建设。实施晓望河和南九水河等河道治理、部分塘坝除险加固、防火通道修建、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应急指挥平台二期、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应急安保项目。

(七)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

1.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建成启用麦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区中医院主体工程和卫生设施完善等卫生项目。继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和重大疾病病种保障范围。对全区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00元,同时相应提高住院补偿封顶线和各级医院住院补偿标准,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加快教育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推进辽阳东路南侧居住区配套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建工程、区实验幼儿园扩建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和校园完善等文化教育项目,加快市民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

3.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通过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技能培训等措施,全力促进就业,确保实现城乡就业8000人。制定《崂山区城乡居民重大疾病救助实施办法》,建立城乡社会孤老、孤残、孤儿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做好城镇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崂山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并轨办法。

4.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为部分城市社区以及条件较差的农村社区购买或修缮办公用房,改善城乡社区办公条件。加快培育发展富有崂山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和行业社会组织。

5.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抓好世园会周边环境建设,高水平策划规划与金融中心相适应的金岭公园,实施金岭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金岭公园建设,完成李宅路、崂山路、辽阳东路延长段和李沙路等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深圳路、松岭路等路段建筑立面整治,提升城市功能形象。

6.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健全城市应急体系,提高防控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全面抓好社会安全、信访安全、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