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

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段华明 刘 敏“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课题,课题负责人段华明,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灾害社会学研究》,主编段华明,全书约20万字。这是本研究的重要特色,旨在奠定灾害社会学研究的社会思想基础。
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_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精选

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

段华明 刘 敏

“西北地区灾害与社会发展”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课题,课题负责人段华明,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灾害社会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2000年),主编段华明,全书约20万字。

一、主要内容

灾害社会学是灾害学和社会学交汇部分的融合、展开和深化,但并不是两个学科的简单相加,人们对这方面都未有深入研究。灾害社会学是研究灾害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机理、特点和规律,突出减灾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策,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新兴科学。

《研究》从灾害与社会交互作用和减灾社会化两大视野上,公分为九章对灾害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社会学研究。首先,在第一章灾害社会学研究导论中,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对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性质、对象、方法和思想基础,以及灾害社会学的发生、发展和演进进行了缜密梳理和系统分析。然后,用四章篇幅,通过对灾害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互动互馈的因果规律的探讨,从中观层面建构了对灾害与社会双向互动关系的解读框架。最后,用同样的篇幅,分减灾体制和政策体系、减灾的社会系统、灾害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控制、减灾的社会机制运行等四个问题,从实践层面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应对方略。

灾害社会学研究,是一项探索性创造性地学术实践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历史和现实的追索,让人们对灾害与社会的结缘与发展、现状与问题、变迁与前景、方略与对策等有一个理性而全面的认知。从而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期灾害与社会关系新的变化和发展规律,驾驭其演进态势,以理智的忧患意识面对各类灾害逆境和加剧的趋势。

二、主要观点

第一,灾害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架构。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社会学视角,注入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灾害进行梳理和分类,评估灾害的损失(包括社会功能和社会心理),分析灾害的机理及社会成因,研究灾害的社会性质及特征,探讨灾害与社会的互动效应,全面关注中国灾害的态势。

另一方面,对我国减灾管理的体制架构及机构设置、运作过程和应对流程,进行纵横分析,并反思其结构性缺失和社会性障碍,拓展减灾的社会境域,向科学行为与社会行为并重的社会化减灾转变,借鉴发达国家的减灾运作,构思我国减灾管理体制安排。同时关注灾害心理及行为,重在理顺减灾社会运行机制,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延拓灾害研究的新意境,建立社会学这一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架构。

第二,以社会学理念划分灾害和灾害的类型:自然型灾害——以自然变异原因为主产生的呈现为自然形态的灾害;人为型灾害——以人为原因为主产生的呈现为人为形态的灾害;自然人为灾害——以自然原因为主引发的呈现为人为形态的灾害;人为自然灾害——以人为原因为主引发的呈现自然形态的灾害。

而人为型灾害因不同主观动机又可分为:政治性灾害——出于某种政治原因的活动所导致的灾害,如战争;认识性灾害——在有局限甚至错误认识下的活动所导致的灾害,如决策失误;犯罪性灾害——犯罪活动所导致的灾害,如纵火而引起的火灾;过失性灾害——由过失行为所导致的灾害,如玩忽职守致灾;腐败性灾害——由贪赃枉法所导致的灾害。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智慧、马克思主义关人与自然的经典论述和可持续发展观,是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三大思想理论基础。

第四,从社会哲学层面对灾害的社会性、灾害与社会的互动作了深入思考。这是本研究的重要特色,旨在奠定灾害社会学研究的社会思想基础。灾害具有显著的社会性,重点分析了社会制度、人口问题、科学技术与灾害的互动态势和互馈过程,认为灾害运动对社会运行有着正负双向作用,以负向为主,宽领域地危害着社会,延缓甚至阻滞社会或某一方面的进步。灾害对于社会也有正向影响,一些正向作用是通过转化过程之后实现的。

第五,侧重研究并反思我国减灾管理体制。我国减灾管理体制是统分结合、分工负责、分门别类、分级管理和分阶段模式。其问题有,单灾种管理体制缺乏综合性,减灾管理法制建设滞后,减灾资源使用缺乏效率,防灾工程建设不到位等。为此,提出了我国减灾社会管理的改进思路:建立复合型减灾协调管理机构,形成政府主导的社会减灾主体,健全综合性减灾法律制度体系,优化配置救灾力量,着力减灾研究和工程建设,加强减灾教育和演练。

第六,减灾关注社会心理。当今减灾更要对居民进行灾害心理和行为调适,实施灾难时精神救灾和常态下心理救助,实现全方位立体减灾。这对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避免灾害的损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要求个体努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第七,着力构建减灾社会运行机制。新的减灾社会运行机制,是对现行按灾害类别,分部门的条块结合减灾机制的改革创新和功能转换,政府与社会、公民、企业、市场、国际等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突出社会化、法制化、信息化、生态化结构和整合化、系统化、专业化、协同化、规范化功能:(1)以现代化管理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减灾欲求自觉增强为减灾动力源,融减灾法律制度为准绳的硬制约与减灾社会意识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约束为一体,抑制非理性行为和不安全行为,注重消除灾害隐患,减少致灾因素;减灾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激励化害为利的行为。(2)减灾运作以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据、科学技术为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为主体,数字化信息网络、工程性与社会性减灾结合、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结合、兼顾平时与灾时、突发灾害与渐进灾害。(3)明确各科层、实业组织、社会团体、社会角色在减灾行动中的职能和权限、责任和义务,完善快速反应系统;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援助、家庭平安计划、个人自救互救的宣传教育和演练,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总之,构建有效应对灾害的社会运行机制,防患于未然,危急时刻有效整合资源化险为夷,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三、主要价值

灾害频仍是全球性问题之一,同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难题相关联系,又同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贫困失业、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相交织,日益严重的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是,我们过去在发展问题上,多注重立项,少涉及灾害。然而,理想总是遥远的,灾害确实现实的,我们只能研究它、面对它、减轻它。对全体社会成员来说,减灾防灾是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为破解这一问题付出的所有劳动,包括理论研究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这一研究探讨了灾害与社会双向互动的因果规律,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探索,对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和社会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