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碎片化家庭环境下的童年生活

碎片化家庭环境下的童年生活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环境,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完整家庭环境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抑郁和孤僻的特征,影响着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融入。
碎片化家庭环境下的童年生活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碎片化家庭环境下的童年生活

●父母幻影化,能够依偎在父母的怀中竟成了留守儿童们的奢望。

有人说,我国最寂寞的地方是农村,而农村最寂寞的人是那些在孤独中默默成长的留守儿童。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为儿童提供生存必需的物质生活保障和人生教育以及归属感是家庭的固有功能。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这是每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要求。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我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少壮去打工,留下童与孤”是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在庞大的农村打工队伍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于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子女无奈地留守在家里,与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因父母外出务工所引起的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人际关系的裂变,使得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支离破碎,与父母的亲情关系日益碎片化,如此庞大的未成年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经受了一系列磨炼。与父母处在天各一方的缺乏亲情的家庭环境,使得缺乏快乐和幸福感成了留守儿童普遍的心理感受。留守儿童正常的情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能够依偎在父母的怀中竟成了留守儿童们的奢望。一些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眼角经常挂着泪水抱着父母的照片入睡。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环境,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9%的儿童常常想念在外的父母;18.4%的儿童有时想父母,4.5%的儿童很少想念父母,1.2%的儿童从来不想父母。而一名9岁留守女童在给妈妈的信中写道“让我睡在你的身边,让我摸着你的脸,让我做一个不会因你而哭的梦。在这些留守儿童的意识中,父母仅仅是一个长期飘忽的身影。由于长期处于物质与情感的双重匮乏中,他们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1]

“父母在外打工奔波,都是为了我,我理解父母。可是,有时候我一觉醒来,全身冰冷冷的,电视也没有人关。外面风刮得厉害,雨从窗户飘进来,没有人为我关窗户……这种孤独,不是人间最痛苦的吗?”这是一位12岁的儿童在其作文《我是留守儿童,我坚强》中的部分话语。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呵护和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容易产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一些儿童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关研究者在对20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有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的比例达到64.8%,甚至有8.7%与父母没有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留守儿童也很少能够直接与父母通话。虽然留守儿童渴望与父母进行情感的交流,但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难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因而大多数留守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也不大愿意寻求帮助。在200名留守儿童中,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涟源市某镇中学有个留守儿童,一天收到三四封信,精力主要用于给笔友回信,对学习几乎放弃。留守儿童要么生活中受到委屈无处倾诉,要么寻求情感生活的替代,其人格更容易为攻击性较强或偏于抑郁。对这部分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亲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2]

●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快乐和幸福感缺失

在我国社会整体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整个社会系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规范体系、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的变化。社会的这些变化反映在儿童监护方面,就是不同代与代之间在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3]从具体监护的类型看,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儿童以单亲监护为主,其次是隔代监护。研究表明,在这几种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中,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母亲作为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一般能得到比其他监护类型更好的照顾,而在亲戚监护,祖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类型下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隔代监护下的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祖辈的年龄较大、文化知识程度较低以及对留守儿童的过度溺爱,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性格和心理上明显出现偏差。同时,由于家庭成员的外出增加了单亲监护和同辈监护人员的劳务负担,他们既要承受照顾家人和儿童的重担,又要从事更为繁重的田间农业生产劳动,导致单亲监护和同辈或自我监护类型的监护人的压力过大,往往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不从心。

基于上述原因,不少由亲友临时抚养的儿童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缺乏快乐和幸福感。留守儿童与实际监护人之间的代际差异,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情感的交流,情感缺失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怀,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缺失,对社会没有信任感。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容易产生消极的变化。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监护人与儿童之间的代际差异,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由于文化差异、传统教育方法、隔代血缘的影响,大多数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一般对儿童只求吃饱穿暖,对其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很少顾及。完整家庭环境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抑郁和孤僻的特征,影响着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融入。据南方沿海某省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中,19.6%的留守少年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4]

孤独感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完整家庭环境的缺失,留守儿童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抑郁和孤僻的特征,造成难以融入正常的同龄群体。

●部分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不幸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血缘亲情的呵护,学业上没有父母悉心的指导,心理上形成的阴影更不能及时得到疏导。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应和其他儿童一样,每天能得到父母的关心与呵护,能享受到家庭的幸福与快乐。然而,长期与父母分离,以及“隔代教育”使他们得不到正常的指导与关怀,心理孤独寂寞,他们就像孤单的小布谷鸟,成长在不属于自己的家园,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难免会忧心忡忡,甚至伤害别人。支离破碎的家庭生活环境,使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儿童群体中问题最多的一个特殊群体。

留守生活给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儿童心理还不成熟,其孤独感的产生容易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留守儿童长时间处于不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呵护和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部分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一些儿童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家庭教育对儿童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儿童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的出现。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学者在在对200名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中发现:在200名留守儿童中,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分别占57.6%、35.2%、7.4%、30.6%和41.3%。同时,由于疏于教育管理,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在200名留守儿童中,有48%的儿童学习成绩为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5]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不遵守校规校纪,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育,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些留守儿童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常沉迷于电视、录像、游戏。有关媒体报道,有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儿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其父母就外出打工,该男生经常打架,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和同学打架时,这个儿童竟然说:“打伤了别人好呀,爸爸妈妈就会回来呀”。这就是一些留守儿童之所以容易出现不良行为的最简单的心理动机,在一些留守儿童看来,只有用打架的方式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才能让父母回家一次。

社会学功能学派把老年人对下一代人的社会化,看作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该学派认为,老年人历经沧桑,累积长期经验,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在下一代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老年人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即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使文化持续不断地延绵下去。目前我国妇女就业率高,社会流动加速,许多老人代替年轻父母肩负起了儿童抚育的重担,这对于稳定家庭、发展社会都是有利的,但问题在于如何克服老人们在教养儿童方面的某些缺陷,如溺爱、娇宠等,如何发挥老人们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优势,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留守的生活伤害无处逃避

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和来自父母的生活照顾与监护,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水平普遍不佳,安全隐患突出。由于留守儿童监护权的缺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应有的监护和正确的引导,常常出现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在留守儿童面对的许多问题中,人身安全和性伤害所占的比例之大、类型之多让人瞠目结舌。如2005年5月31日,涟源市荷塘镇发生特大洪水灾害,12名儿童死于洪水中,其中有11名属于留守儿童。2009年12月6日,浙江省永嘉县上塘镇一个小旅馆中,两名花季女高中生小李、小潘结伴烧炭自杀。她们的父母都在广州和上海做生意,更令人扼腕的是,小潘跟外婆、弟弟在当地租房住,小李则完全寄宿在学校,只在当年的10月份到爷爷家看过一次。在她生命的最后两个多月,再也没有见过其他亲人。2010年7月3日,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的5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相约到一古庙里喝农药自杀,幸亏被过路村民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2名学生经抢救后脱离危险。其他3人检查无恙后回家。事后得知,在5个孩子中有4个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疏于照顾,临时监护人又因种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监护权,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儿童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农村适应留守儿童的公益性娱乐设施还相当稀少,部分留守儿童放学以后没有地方可去,只能经常光顾诸如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同时,社会上一些不良书刊、黄色碟片等无不污染着儿童幼小的心灵。据报道,一位14岁的留守女孩,在父母不在家的孤独的日子里,与一名男同学陷入早恋,后来又在网上结识了一名网友,周旋于两个男友之间的她,懵懂生下一子后,在极度惶恐的心态中将婴儿抛下楼摔死,最后被收容教养。如今,这类报道已经屡见不鲜,留守儿童的人身伤害问题成了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心头挥之不去的沉甸甸的伤痛。

●温暖的家成了流浪儿童遥远的记忆和梦想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经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一些儿童的童年是在流浪中度过的。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都能看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浪儿童,而每一个在外流浪的儿童背后都有着一个辛酸的故事。据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育程度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以上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至12岁的占23%,13至15岁的占63%,16至18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看,初次流浪的占60%,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6]流浪儿童由于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环境,身体遭受了伤害,普遍生活无着落,缺少基本的健康保障,身体瘦弱,发育不良。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他们对于主流社会和群体方式有着复杂而无知的情绪。由于不能接受学校教育,没有家人的呵护和关爱,一些流浪儿童心理上没有安全感,心理发展失衡,人格扭曲,多表现为敏感、封闭、多疑、固执、缺乏合作意识,并且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尽管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几乎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成年人身上。概括起来,导致儿童流浪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无以为继;二是家庭变故,或父母双亡,或父母离异,他们处于事实上无人照顾的境地;三是家庭暴力,在家经常遭受父母等亲属的打骂,为躲避暴力而离家;四是因残疾或疾病等被父母遗弃;五是学校、家庭教育缺失,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厌学外出等等。六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总之,导致儿童流浪的原因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社会和成年人身上。

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角度分析,部分儿童之所以选择流浪,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经济排斥、家庭排斥、文化排斥、教育排斥、社交排斥和自我排斥的社会环境中,缺乏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各种资源。不管流浪儿童产生的社会原因有多么复杂多样,但本质上都与家庭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主要的是他们所在的家庭不稳定、家庭残缺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等是造成他们选择流浪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流浪儿童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由于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家庭重组后儿童受继父继母排斥,有时候儿童被夹在亲生父母与继父母之间不知所措。特别是那些长期遭受父母、继父母或养父母虐待的流浪儿童,其心灵上的伤害和人格的扭曲尤为深重。他们对家庭、父母本该具有的那种安全感、依赖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受到极大伤害。对成长在这类家庭的儿童来说,家庭已不再是温馨的港湾,父母已不再是慈爱的化身,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的是难言的委屈、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屈辱,因而逃避现实、离家出走,寻求生路就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有些父母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对残疾的子女往往采用遗弃的方式,这也造成了一部分残疾儿童流落在外,无家可归。还有些外出流浪的儿童,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们无依无着,只有选择流浪。一个流浪儿童说“我不想在家里待着,因为父母离婚了,不管我了。那个家没有温暖,没有爱,感觉生活在里面很压抑。”

“我今年15岁,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地区一个小县城。爸爸妈妈在四年前离婚了,家里只有我一个,妈妈走的时候抱着我痛哭,但是后来就再也没见到她了,我一点都不恨她,因为她是被爸爸打走的。爸爸下岗后,脾气就变得特别差,每天都喝酒,喝完了就打人,往死里打。妈妈走了后,我就没学上了,那时我上到六年级。家里的地也荒了,爸爸除了喝酒,还去赌,一输了钱我就没好日子过。基本上一两天就得挨顿毒打,他把我吊在房梁上,用皮带抽、棍子打。有一次,我一个星期都没下过床。两年前,同村的小苗觉得我很可怜,就让我和他一起去闯荡。他和我一样大,就是不爱学习。于是我就从家出走”

——一个流浪儿童的自述(引自东北新闻网2005年8月8日)

除了家庭原因之外,经济贫困也是造成儿童流浪诱因之一。王久安等(1999)研究表明,截至1999年,我国还有592个贫困县,有近5000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地区中,很多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在农闲或者遇到自然灾害时,有些家庭就带子女或者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盲目外流,无法获得稳定就业,造成一些儿童衣食无着而流落街头。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当其家庭遭受巨大变故,失去监护人的监护时,生活上会立即失去依托。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很滞后,无法为这一部分的儿童提供有效的救助,造成这些儿童处于无人教育、无人看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大多选择离家出走,而其本身又没有一技之长,最后流浪乞讨在所难免。由于长期处在经济贫困的环境中,流浪儿童对于物质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渴望。物质的匮乏激发了他们求生的本能,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研究表明,虽然贫困是影响儿童流浪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原因。一些儿童并不是吃、穿、住得不到保障才离家的。儿童之所以流浪往往同其父母观念的落后、监护缺失、教育失当、家庭人际环境不良等有关。儿童成长中所需要的家庭的温暖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的缺失是导致他们流浪的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错位也是导致部分儿童之所以选择流浪的重要原因。有的儿童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受教师批评和家长打骂而出走的。这部分流浪儿童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厌恶上学,在学校里可能是教师和其他同学歧视的对象,在家里父母对他们非常失望甚至嫌弃,于是他们选择了出外流浪,他们想逃离学校,逃离强迫他们上学的父母。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对儿童们的吸引力不大,当他们辍学在家,同时又处在贫困境遇时,选择外出流浪。2005年,湖北某校的15名初三学生集体离家出走。出走原因是在前一天的摸底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担心受到父母责骂。于是,儿童们凑了几百元钱,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后来因为钱不够,只好下车,幸亏及时被车站民警发现。令人意外的是,当民警问他们是否愿意回家时,15名少男少女大多数摇头。一个男孩说,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大人们说的都是学习,他很反感。另一个儿童说,她害怕考试,害怕父母。而离家出走的策划者说父母越是关心他的学习,他越是感觉压力大。他希望学一门手艺,可父母却反对,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儿童流浪与父母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儿童的父母对儿童先是娇纵,出现问题后又过于严厉,长此以往,造成一些儿童根本听不得批评,父母一说就负气出走。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个名叫欣雨的女孩,从小学到中学离家出走3次。她从小生活优越,在家里被宠得像个小公主,但就是不爱学习。一次老师家访时对她的父母说了她的缺点。从此以后父母对她严厉教导,但效果却出人意料。一天,她的父亲下班回家,还没进屋,就听见喧哗的音乐声,原来是她把很多同学请到了家里,正在开家庭舞会。父亲一气之下,把音乐关掉,把同学们全部赶走了。欣雨非常生气,说爸爸不尊重她,一摔门扬长而去,并且一走就是3天。这期间她的父母几乎把她可能去的所有地方都找了个遍,却没有见到她的影子。3天以后,欣雨回来了,但对于自己去哪儿了,却闭口不谈。还厉声警告父母:“如果你们再对我不好,我还走!让你们永远都找不到!”

此外,灾害、家庭变故等因素导致的儿童流浪问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每年需要救助的灾民超过7000万人。如何加强对因灾害发生而导致的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是需要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儿童社会化的三大重要保障机制。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流浪,都是我们社会环境造成的,他们都是成长道路上身心遭受着伤害特殊群体。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大量出现以及流浪儿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大保障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域,正如孔德所言,“正是通过家庭,个人才摆脱了单纯的个体人格,学会用另一种人格去生活,同时又顺从其最强大的本能”。(刘易斯·A.科塞,2007,第9页)。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家庭的伦理、秩序、规范以情感的方式不断被儿童内化、继承,成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温暖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形成儿童对别人的同情心,而且还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