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年是生活理想的源头

童年是生活理想的源头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童年,那个被我们认为充满无忧无虑的欢乐、嬉戏和童话的年龄,是生活理想的源头。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周围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纷繁复杂的,他们在这里所看到的有美也有丑、有幸福也有苦难。其实,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理想。理想的真正确立,一般要到青年时期。但毫无疑问,童年一定是理想的源头。我们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有怎样的取舍?理想的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童年,那个被我们认为充满无忧无虑的欢乐、嬉戏和童话的年龄,是生活理想的源头。他们的公民精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时候奠定。我们的学生将成为怎样的公民,这要看在童年时代周围环境给孩子展现的是什么,是什么使他欣赏和神往,是什么使他愤懑并使他哭泣(不是因个人委屈而是因同情别人的遭遇而哭泣)。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周围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纷繁复杂的,他们在这里所看到的有美也有丑、有幸福也有苦难。孩子把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把人们过去和现在生活中的一切都划分为善和恶。为了在童年就打下人道主义和正义感的基础,应该教会孩子正确识别善与恶。(《育人三部曲》,第241页)

朱永新解读

许多地方有“抓周”的风俗:即在孩子周岁的时候,让他在一个盘子里选择一件东西,有图书,有钢笔,有梳子等等,选择了什么,意味着他今后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

孩子大一点的时候,我们追问他的理想,询问他未来想做什么职业的时候,也会听到诸如科学家、解放军、老师、官员等各种各样的答案。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实的理想。理想的真正确立,一般要到青年时期。但毫无疑问,童年一定是理想的源头。正如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的那样,孩子看见什么,他就成为什么。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呈现什么,提供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感动他,让他欣赏神往?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教育他,让他愤懑哭泣?我们自己有怎样的价值选择?我们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有怎样的取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理想的形成。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不是用词语告诉孩子应该拥有怎样的理想,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理想的道路其实是自己走出来的。

网友感言

朱郑州:知识可以言传,素质只能身教。坚韧、勇敢、 自信、谦虚、有理想等都是素质。理想的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家庭成员、学校、老师等为孩子做了榜样,都是身教,优良素质和修养都是在微观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理想的道路其实是自己走出来的。父母必思,父母必做,父母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张建:父母行走的身影,就是对孩子无声的召唤。

窗边的豆蔓:让小环境——家充满温馨、温暖的爱,孩子就会带着爱去观察大环境——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