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作者童年生活作品

中国作者童年生活作品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姚义文选《心有灵犀》,一问世就在评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他以生活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有感而发,文笔老辣,激情四溢,说理性强,学术味浓,是这部文选的最大特点。他有极高的悟性和产生语言的再生能力,这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姚仪先生的脚印深深地扎根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轨迹上。从那些清丽爽口的妙语箴言里,可以感受到他激越澎湃的生命激情。

——评姚仪先生《心有灵犀》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姚义文选《心有灵犀》,一问世就在评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作为他的忠实读者,很认真地拜读了全书,通过他洋洋洒洒45万言的真情倾诉,一种对土地、人文、生命和艺术的感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年过7旬的姚老先生,以自身的学养和不平凡的生命经历、丰富的知识积累,深刻地表现了他的人生情怀和这片土地丰厚的恩赐,我想有心的读者和我一样是有同感的。

  全书以诗词、散文、故事、论文民俗、评论编排成书,文脉莽莽,堪成洋洋大观。他以生活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有感而发,文笔老辣,激情四溢,说理性强,学术味浓,是这部文选的最大特点。姚义先生是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他在大学就读期间就表现出了很出色的文学才华,加之系统的高等教育,打造了他深厚的汉语语言功底。他有极高的悟性和产生语言的再生能力,这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大学期间常常有诗文发表于报刊。1962年他主动响应党的号召放弃西北政法学院优越的工作环境,调到陕西长武县中学,献身于基层教育事业。

  谁料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因他把《海瑞罢官》移植改编成秦腔剧本,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遭横祸,处理回家劳动改造。本来他是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为了求学,父母亲含辛茹苦,饱受煎熬,他吃苦受罪,立志发愤成才,改变命运的驱使,实现他的人生理想。谁知一夜之间,他又重归旧辙,镰刀、农具代替了他手中的笔,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面对庄稼、牛羊和苍凉的黄土沟壑,满腹经纶的他能沉默吗?农村广阔的天地成了他取之不尽的艺术创作源泉,他以宽阔的胸怀和牛一样的韧性和耐力,白天劳动晚上写作,那些从泥土里渗出来的诗情,洋溢着他火一样的生活热情,朴实宽厚得像山一样的父老乡亲成为他生活的榜样,万籁俱寂的田野滋润着他心灵的家园,山村中的鸟语花香是他心中最美妙的音符。他虽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但倒有几分青山绿水的遐思畅想。

  可惜那时创作的很多诗文都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他终生的遗憾,仅留下很少一些诗词。如他的《动乱岁月偶书12首》,正是那个非常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还有《运苗肥》写得形象逼真,如临其境,读来亲切感人:“天没明,鸡没叫。地头上,人声闹。架子车,排龙套。手推车,响满道。担儿闪,快如梭。筐儿满,像山包。小伙推,姑娘挑。娃娃抬,老汉赶着毛驴跑。千军万马齐上阵,誓叫小麦过黄河。”他用民间歌谣式的表现手法,以直抒胸臆的白描,让人们马上回到了“农业学大寨”的年代,你没身临其境,读来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像这样的诗词歌谣,作者很有代表性地选了几首。还如《大雨天里不回家》《麻地行》等,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有一种芳香四溢的田园风情韵味。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对当时的历史背景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作者那个时候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再繁重的体力劳动他都不在话下。因此,他的体验是那么深刻,那么让人心动不已。作者并没有选取当时那些壮怀激扬、轰轰烈烈的政治场面,而是从火热的生产劳动场面选取人们不曾经意的细微之处,来表现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因此,那个时代的烙印是抹也抹不掉的。

  姚仪是一路行吟的歌手,诗词、曲赋,样样通熟,收在前面的“诗言心声”,无论是田园风光、景点名胜、叙事抒情抑或风物民俗,在他的笔下生动鲜活,有声有色,耐人寻味。通过这些诗词佳作的品读,可以透视他的生活轨迹正是中国革命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期那个风云变换的年代,他都亲身经历、感受过。生活贫困、事业受挫、政治失意、前途渺茫,这对于饱学之士的姚仪将是多么的痛苦难熬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博精神走过来了,走得可歌可泣,走得艰难曲折,走得豪气横生,走得扬眉吐气。姚仪先生的脚印深深地扎根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轨迹上。“诗言心声”,是他躁动不安的灵感大释放,是他心灵世界最真实的独白,他心中流淌的那些来自农村广阔天地和政治风云变幻年代里不绝于耳的诗词曲赋,是这个阶段历史回音的浓缩点。从那些清丽爽口的妙语箴言里,可以感受到他激越澎湃的生命激情。

  《心有灵犀》把姚仪定格在一个文化苦旅的学者位置上。书中收编了他创作的诗词、散文、故事、论文、评论等诸多篇章,都是他历年来为自己和朋友精心打造的。我们不得不叹服他知识的全面性和文学创作的广泛性。38年的教学生涯,他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教师的职业,世界性的评价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讲台是他人生的战场,给学生传授知识是他孜孜以求的事业,工作的职责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的心灵世界无比的高贵和纯净,他没有半点的虚伪和骄傲。他对于知识的顶礼膜拜和学生的渴望追求期待心情,养成了他虔诚的治学精神,良心促使他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因此,这些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一如他的作品。文学即人学。姚仪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文选中的“难忘真情”“文友风采”“故事小品”泛读评说”“问俗关陇”等栏下的67篇文章,从很大的程度上一线贯穿。这就是:以对土地人文历史民俗的深刻理解和个性化的理性思考,不事雕饰地给予人文精神的极大关爱,给文学艺术以生命本质回归自然家园的栖息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返璞归真,让人回味不尽。如对母亲的回忆和对父亲的怀念以及对妻子、恩师追忆的文章,除渗透着浓烈的思念意识和深厚的感情之外,还流淌着强烈生命意识的律动。他对母亲的回忆深刻清晰,贫困潦倒的岁月,母亲是30多口家庭的衣食希望,她贤惠温良,菩萨心肠。父亲的生活原形木刻般地成了他心中的雕像。

  此文以民国时期在军营供职的父亲为古灵台的题词“复见巍然”为引子,行文冷峻,以事抒情。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是沉重的,父亲的生命过程,就像一棵老树。他有一个细节描写,给父亲的手上挑枣刺,发现好多枣刺都长在老茧里。作者的笔活像一把刻刀,通过贫困生活细节入情入理的描写,把父亲雕刻得活像一尊木雕艺术品。“复见巍然”,父亲是也。还有对老伴、老师的情深似海如泣如诉的追忆,人情世态和伦理道德上给读者以灵魂深处的震撼和心灵的拷问,不得不让人掩卷沉思。

  文选的一个亮点章节是“泛读评说”,收录作者对国内31位很有影响的作家、诗人和书画家的评论文章,足以展现他的理论水平和艺术造诣。他谈古诗新韵,新诗概说,小说漫评,书画点评,中西传记文学比较,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放得开,收得拢,以大视野、大场景、大文化来透视作者的心灵世界和创作风格,以丰富的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积淀,融个人感情和理性思考于一体,把自己和作者摆在同一位置,给作者以中肯入理的褒扬和善意的批评。理论上的深入浅出和对他人作品分析把握的程度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理论观、学术观和艺术观。他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行文的酣畅淋漓,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似清风拂面。他能站在远古和现代文化层面来纵观当前各个艺术门类的走向和势态,这与他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学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奔忙劳累了一生的他,体弱多病,亲人是他晚年生活宁静的港湾,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他68岁的时候,不到一月时间里老伴因病去世,年仅32岁的儿子车祸丧生,他本身的经历和遭遇硬把他写成了一部悲壮的书。但他没有沉没在痛苦的折磨中,他对生活的穿透力和直面人生的态度都有深刻的领悟,世态人情的冷暖,满目青山的逸致,互生互动,为他进一步理性地观察评说诸多艺术家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打造了他笔下的东风芳雨花土情。

  编在文选后面的是众多专家、教授和作家对姚仪先生著作的评论,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艺术创作的成果和在全国的影响。勿需赘言,姚仪在文学评论和诗词创作上的成果是辉煌的、有目共睹的。他桃李满天下,文友遍中国,为文为人一如他的教学,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他默默无闻,深居简出,不求回报,只求奉献,慕名请他写评论的作家、学者、教授占去了他大量的创作时间,他乐此不疲,深得人们的崇拜和尊敬。行文至此,我不由地想起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的诗句:“老夫喜做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对于年过七旬的姚老先生来说再也恰当不过了,他以勤奋笔耕为乐趣,以高贵的灵魂和美好的心灵高扬着他艺术生命的激情。我们真诚地祝愿他一路走好,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更多更美的艺术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