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是硬件,创新是软件

知识是硬件,创新是软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可能产生“高峰体验”,这就是创新的一种表现。王极盛教授在科研成果奖、专著、论文、科普文章与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均名列中国心理学界前茅。他的针刺麻醉心理研究被评为1973年中国科学院重要研究成果。
知识是硬件,创新是软件_王极盛与心理学

我这个人比较敏感,善于抓住问题,1979年5月3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建议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一文,同年又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事实证明都是有前瞻性的,也体现了我的创新能力。我是搞理论研究的,但我从来不从理论到理论,我主张从实践中来,所以有人说:“王极盛不是文学家,但他却能成功得出版二十多部心理学及创造性研究的论著,而且每一部论著都能吸引众多的读者,这种能将自己的‘架子’溶于广大读者的认同感中,这在学术界并不多见,这也是王教授的质朴思想的反映。”王教授不但没有“架子”,他认为做学问要尊重事实,要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观点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对大家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每个人应该都会经历这种思维过程: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高峰体验”。就是说,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适、非常自在与非常快乐的体验。应该说,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可能产生“高峰体验”,这就是创新的一种表现。我说的创新呢,和目前各界提的创新不太一样,一般人们所说的创新就是指一种能力的创新,思维的创新,而我认为还包括了创新的人格及创新意识。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就看你会不会用你的创新思维了。它是一个方法论,就像知识一样,老师教了,你学了,但你不一定就真正学会了,关键还看你会不会用,用它来指导你的生活,你的学习,思路开阔了,就能发展。

我觉得,现在的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听话教育”“分数教育”,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一个思维呆板、视野狭窄的人,又如何谈什么发展呢?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应试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素质,高考考的是什么?考的是你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你的心理素质。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创新的条件之一,掌握了知识,才能运用知识,应用地如何就是考你的心理素质如何,还有你的创新能力如何。我有一本书,叫《创新时代——未来成功者的超质菜单》,里面有一名词,叫作灵感功能态,当人的大脑创造力达到饱和状态后,在某种诱因的刺激下,灵感会突如其来地降临。写文章也要讲灵感,灵感就是创新,这样,你可能会一次次地经历“高峰体验”。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了。我们从王教授家出来的时候,外面是蓝天白云和暖暖的阳光。我们聊起了这位刚刚会过面的老师,心里涌起无限的敬意。跟那个年代出来的学者交流,我们每每都被那些银发老人所感动,他们对学问真的非常敬业,非常有责任心,对我们提出来的问题,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解释,而且态度非常诚恳。我们喜欢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很真实!

个人档案:王极盛,中国著名心理家与创造学家。1962年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工作。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88年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为博士生导师。

王极盛教授在科研成果奖、专著、论文、科普文章与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均名列中国心理学界前茅。他出版专著32部,其中《青年心理学》一书发行了近85万册,居我国心理学著作出版发行之冠。他1986年出版的《科学创造心理学》被日本创造心理学权威誉为“世界第一本科学创造心理学”。他的针刺麻醉心理研究被评为1973年中国科学院重要研究成果。1999年他开始研究高考,对3万多名中学生作过心理测试;免费接受近2000名考生、家长的咨询;对267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采访,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原载《现代教育报》2002年10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