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小康的农村文化引导

文化小康的农村文化引导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的文化场域的一个表现是文化下乡。软件类文化下乡主要有二: 一是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如文化进万家、 送欢乐下基层、 文化志愿服务、 乡村青年文化节、 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二是提供文化服务, 如电影下乡、 开展优秀出版物展销, 流动售书和各类读书活动等。
文化小康的农村文化引导_我国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研究

乡村的文化场域的一个表现是文化下乡。 文化下乡是 (文化、科技、 卫生) “三下乡” 活动的重中之重, 辽宁省文化下乡的主要活动形式有硬件及软件两类: 硬件类文化下乡主要表现为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如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 直播卫星户户通、 乡镇文化站 (村文化室)、 文化信息共享、 农家书屋工程。 软件类文化下乡主要有二: 一是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如文化进万家、 送欢乐下基层、 文化志愿服务、 乡村青年文化节、 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二是提供文化服务, 如电影下乡、 开展优秀出版物展销, 流动售书和各类读书活动等。 我们在辽宁省沈阳、 本溪、 丹东等地调查 “文化下乡” 政策及其绩效, 可以认为, 辽宁省文化下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但在硬件及软件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辽宁省 “文化下乡冶 的主要成效

(一) 村民参与公共活动的频率增加

文化下乡之前, 村民参与公共活动机会有限, 基本限于自然村(小组村民参与)、 行政村村部 (村民代表参与) 场所举行的村民自治选举。 文化下乡措施 (尤其是基础设施类), 多落脚在行政村村部。 文化活动也多在此展开, 如各地创建的绘画、 秧歌、 演奏等“村级特色文化基地”。 频繁举行的社区文化活动, 增加了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频率与能力。 这种公共参与活动改变了村民的公民文化观念。 村部由政治场所转变为政治、 社会、 文化活动场所。 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 公共参与意识与能力显著提升, 有利于农村现代公民社会建设及政治文化现代化

(二) 村民健康观念及活动有所普及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社区文化节、 “迎国庆文化活动月 (沈阳)” 等活动, 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生活认知。 农业劳动不同于健身的观念, 已经深入民心。 很多村民自发地开展健身活动, 调整生活方式。 以社区健身广场为例: 农村传统的广场多是泥土地面, 有风时尘土飞扬, 下雨时一片泥泞。 近年来, 受惠于 “村村通”、 文化广场等社会工程, 很多农村广场铺修了水泥路面 (如本溪市修建村文化广场269个)。 村民在广场活动的频率与形式大为改观。 在沈阳市苏家屯大双村, 我们看到, 受全民健身工程之惠, 村中广场装备了室外健身器材/设备。 从此, 晚饭后的村民不再待在家里看电视, 都来这里休闲娱乐, 或围坐聊天, 或学/跳健身舞。 从前孤寂的村庄之夜充满了欢笑。

二、 村民精神文化集体消费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一) 多数 “公共文化冶 项目利用率低

1. 农家书屋——使用率低, 几成摆设。 主要原因, 第一, 地理因素。 农家书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设置, 一般设在村部所在的自然村。 辽宁省行政村多由几个自然村构成。 自然村之间的距离,在3—20里不等。 村民到其他自然村的机会并不多, 单为借阅图书而到其他自然村的可能性更低。 第二, 社会因素。 我们调查过的一些村子的基本情况是, 农家书屋设在村部之内, 钥匙由村主任/村支书掌管。 一来, 村主任不会常到办公室来; 二来, 村民也怯于到村部来读书阅报; 三来, 更重要的是, 村民对村主任普遍有些敬畏心理, 不敢要求他打开书屋, 更少借阅。

2. 戏剧——下乡难, 难驻乡。 主要问题: 第一, 村民看戏难。送戏下乡活动, 限于场地及音响、 灯光等硬件设备, 多停留在乡镇。 村民去镇里看戏, 时间、 精力、 交通等成本太高, 难以成行。另外, 有些村民不满于蜻蜓点水式的 “送戏下乡”, 希望能够 “戏驻乡村”; 第二, “戏驻乡村” 亦面临困境。 辽宁新民市有过这样的尝试, 效果不佳。 在文化驻乡政策的鼓励下, 公主屯镇某村村民杨某承办了乡村剧院 “江城剧场”。 主要表演二人转节目。 后因观众日少而关门。 究其原因, 农村地区受众小, 流动人口少, 交通不便, 缺乏有效需求。

3. 电影——观众少、 不亲民。 观众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户的电视分流了一些观众。 电影放映或与农村生产节奏发生冲突, 如春种秋收时节, 有村民过于劳累而选择在家休息。 有些影片的内容, 村民或看不懂, 或不能接受。

(二) 提供精神文化活动产品的管理体系不够顺畅

1. 偏重项目管理, 轻视可持续发展。 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倾向于项目运作与管理, 若能采取项目方式操作, 绩效相对理想。 以村村通工程、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为主。 如鞍山市兴建农家书屋854个, 本溪市修建或改扩建村文化活动室258个。 而那些不便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的文化服务, 则进展缓慢。 如送法下乡、婚育知识下乡、 送戏下乡、 特色文化扶持, 等等。

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配合不力。 文化服务结构共分三层次。 不同层级的政府公共文化行政组织、 不同类型的政府延伸型文化运作组织 (文化事业单位)、 社会文化组织 (志愿者等组织)。三者缺乏协调, 难以有效配合。 系统结构内部功能亦难协调。 文化、 广电、 新闻出版、 文联、 作协等属于同级行政建制, 在村庄精神文化的集体消费品的提供过程中, 各行其政。 最为突出的是 “抓典型” 现象, 某些 “明星” 村获得多家组织机构的重复资助, 集体消费项目叠床架屋, 其他村庄则未沾雨露。

三、 辽宁省 “文化下乡冶 的几点建议

(一) 推进制度建设, 提升相关设施利用率

1. 关于农家书屋方面。 (1) 制定并严格执行农家书屋的运行制度。 如专人管理、 定期开放, 等等。 我们建议, 可将行政村农家书屋与村中小卖店组合。 小卖店已经成为村中休闲场所, 且有专人看护, 将书屋设于小卖店之侧, 能够增加书屋的可获得性与可利用率。 (2) 在推行农家书屋之余, 可在自然村加设图书资料员。 将农家书屋的资料/图书分流一些到各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设一名资料员 (可由组长或小卖店店主兼任), 由其负责图书借阅的登记工作。 如此, 或能大大提升其他自然村村民接触图书的机会, 改善阅读习惯。

2. 关于电影下乡方面。 不必拘泥于 “2131工程” 要求, 放映时间可与辽宁省农业生产节奏配合, 农闲密、 农忙疏。 加强信息反馈制度, 在电影内容的选择方面, 把握村民偏好, 当然农民也不是只能观看农村题材电影, 也要注意到农村文化多元趋势。

(二) 规划管理环节,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1. 加强财政支持。 (1) 文化预算的体制、 机制与总体方案,宜以地方预算案的形式出现, 即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年一度的人代会预算案审查程序, 再由预算执行部门按分灶、 调控的双重互补原则形成与各项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机构接口。 (2) 吸纳社会资金。 在西方国家, 公共文化的社会捐助资金多者占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 建议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社会资金捐助通道, 形式有直接捐赠、 税前列支赞助、 公益收购中的间接性支持、 遗产奉献等。

2. 科学规划与控制。 如图书馆、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农村流动书库工程、 流动文化车工程、 文化广场工程、 特色文化基地等, 需要动态规划项目体系, 确定并分配文化产品的供应方式, 解决供而不当、 供而不求、 供而不足、 供而超量的局面。

3.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文化下乡政策的特殊性在于, 它缺乏准确的项目目标, 难以确保文化政策的规范性、 程序性、 长效性与社会均等性, 难以从精英利益的价值偏好中挣脱出来。 建议增加与第三方机构 (如科研机构) 合作, 制定并依从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 充分利用农村 “本土资源冶, 促成低耗高效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

1. 传承地区文化传统及盘活地区资源。 前述送戏下乡的困境,其因或在于对送戏下乡项目功能的理解。 我们认为, 剧团、 文化馆等事业单位与农村受众及地域面积之比, 不可能做到 “驻乡” 或“常下乡”。 那些对艺术家们 “蜻蜓点水” 式送戏下乡的批评, 有失公允。 艺术表演的魅力在于近距离观赏 (及互动)。 送戏下乡项目的功能主要是让村民有机会现场观看艺术家表演, 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

2. 各级政府部门要鼓励、 扶持地方文化项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民的精神文化消费在其生活空间中的比重日益上升。(1) 小卖店正在成为农村生活中的休闲娱乐场所。 若能鼓励、 扶持小卖店开发积极的健身娱乐项目, 或能事半功倍。 如今, 每个自然村/组都有小卖店。 村民们聚在那里聊天、 打牌 (或麻将)。 建议借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模式, 鼓励、 支持那些具备空间、 设施条件的小卖店增加棋类、 球类等益智、 健身项目。 (2) 整饬社区小学体育设施, 并于课外时间 (如周末) 向村民开放。 我们在丹东凤城赛马镇调查时, 看到这里的篮球文化非常流行。 幸福村小学的篮球场由村里6个村民集资兴建 (每人6000元)。 村里经常在这里举行篮球比赛, 每逢比赛, 村里洋溢节日的气氛。 村民说: “过年也不如这个 (比赛) 有意思。” 在村民刘某的支持下, 村里还组队参加市里的篮球赛。 这种休闲体育活动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 “买篮球” 部分地取代了 “打麻将”。

3. 广泛注重吸收社会资源。 国际、 国内有很多专志于农村文化事业的社会组织, 他们通过基金、 硬件、 技术、 师资等形式提供支持。 建议政府 (文化、 教育等) 管理部门, 组织本省相关社会组织, 扩展其外联范围与能力, 促进合作; 并增加政府购买服务, 引导这些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活动。

(四) 文化主题艺术建设

公共艺术项目作为辽宁城区建设重要的支柱产业,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推动公共艺术项目在老工业区的建设, 既是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实现老工业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 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对老工业区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推动公共艺术项目建设与老城区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需要创新发展理念、 加强顶层设计, 不断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把提升工业文化内涵、 体现人文关怀、 塑造老城区品牌形象、 实现文化经济价值贯穿到公共艺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以促进老工业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 拓展公共艺术项目的整体化和多样化, 促进老工业区转型升级

(1) 构建公共艺术项目品牌体系。 辽宁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 但目前存在城区形象不鲜明、 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依托各区域特色主题文化资源, 将特色文化内涵融入公共艺术项目建设之中。 整合各区域分散的公共艺术形象, 整体打造共享型公共艺术品牌, 构建城区景观轴线、 节点、 区域三级公共艺术品牌体系。

(2) 创新公共艺术项目和业态, 大力发展主题性公共艺术, 提升公共艺术的多样性。 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 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 公共艺术项目建设要不断审视和挖掘老工业区的艺术文化元素,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找准定位, 提升公共艺术所带来的文化感染力和吸引力, 努力打造独具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公共艺术项目。

(3) 以文化传播教育功能为中心提升公共艺术的综合服务力。公共艺术项目产业是提升城市环境, 实现城市空间人性化和人文化, 塑造地域文化和城市品牌效应, 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功能俱全的产业体系, 务必要用文化力量来提升公共艺术项目所具有的综合功能, 以此延长产业链条。

2. 借力老工业区振兴战略, 推动公共艺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要借助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搭建起来的市场平台, 大力开拓文化消费市场, 推动公共艺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形成老工业文化与公共艺术产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1) 加强文化艺术场馆建设力度。 文化场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而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能赖以存活的文化场馆都有其完善的规划和严格的制度。 为了保证内部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设立艺术基金, 创新机制, 建立政府与其他民营企业所组成的非营利的基金, 形成一个资金平台。

(2) 继续举办各类工业文化节庆活动。 推出一批具有工业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活动, 更加注重增强活动中民众的参与性, 满足民众体验文化、 体验城区风情的愿望, 使公共艺术活动成为辽宁老工业区特色文化的传播载体

(3) 大力开发老工业基地文化标志性旅游纪念品。 抓住旅游者文化需求与经历纪念需求的消费心理, 精心创作一批融入辽宁老工业基地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 通过旅游市场的大力推广,让具有地域标志性文化符号的纪念品成为游客来辽宁老工业区的“必购品”, 成为省际、 国际友好往来、 工业文化交流的 “必需品”。

3. 创新体制机制, 为公共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推进公共艺术项目建设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是保证。

(1) 健全工业文化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机制。 正确处理工业遗产的继承与创新关系。 加大对工业遗产、 不可再生工业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力度, 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公共艺术项目建设。

(2) 创新公共艺术项目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 做好公共艺术项目遴选的民主机制与程序、 相关专家团体的协作和公众舆论的监督工作。 对公共艺术项目建设规划、 资金投入、 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协调指导, 保证和促进公共艺术合理、 健康和高水平的发展。

(3) 统筹公共艺术文化和工业文化两大产业文化对外宣传机制。 一方面统筹形象, 实现公共艺术文化形象和老工业区域形象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统筹行动, 实现对外文化交流、 对外旅游宣传相互促进, 建立健全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联合促销、 全方位开拓市场营销机制, 更好地展示老工业区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当公共艺术项目建设所带来城区文化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发展空间取得一定范围的拓展时, 以民众为对象的城区文化教育体系也开始以一种开放的、 互动的、 蓄积的、 蓬勃向上的形态出现。 城市的文化价值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仅仅依靠提升绿色景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不但不会使城市环境产生独特的价值标识系统, 反而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 公共艺术结合城市环境的创新发展是当代城市建设的生命价值体现, 更是存储城市文化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于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城区更应该在文化保护和振兴上加大力度, 从整体上使老工业区的 “魅力系统” 升级。 展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当下, 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职责艰巨, 任重而道远。 如何实践公共艺术项目建设和城市城区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是辽宁城区建设的长久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