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小康的农村平台体系建设

文化小康的农村平台体系建设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 我们对近年来辽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工作实践作了典型调研, 以期获取有效经验及理论启示, 为今后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辽宁省又投资300万元, 为文化共享工程专门制作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9年义务教育的名校、 名师、 名课的视频课件, 送到农村学生家里, 受到了高度评价。在省文化厅下设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 组织专业工作队伍,建立节目制作平台, 根据广大群众
文化小康的农村平台体系建设_我国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效能。 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为此, 我们对近年来辽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工作实践作了典型调研, 以期获取有效经验及理论启示, 为今后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 辽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实践

(一) 模式选择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中央开始组织实施的。 主要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 通过工程网络体系, 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 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抓好这项工程, 对于改变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 缩小城乡 “数字鸿沟”、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特别是对于辽宁来说, 这项工程对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前些年, 辽宁省陆续建成了一些文化共享工程乡镇和行政村服务点。 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 工程推进成效不明显。 2008年, 辽宁省委、 省政府把文化共享工程列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全力加以推进。 早期曾经考虑借鉴其他地区经验, 用卫星传输方式 (天网模式) 和互联网传输方式 (IPTV模式) 建设共享工程传播网络。 但经过深入论证和试点, 原有思路和办法很难达到目的。 主要问题是:

1. 建设成本高

按照布点到行政村的水平看, 辽宁省有74个涉农县 (区)、942多个乡镇、1.1万个行政村。 在这样大的范围里, 按天网模式建设共享工程需要投资2.8亿元。 这种模式一个乡用一个天线接收卫星信号, 用明线连接传送到村, 线路长, 易损坏, 维护费用高,维修难度大。 按照IPTV模式建设, 用互联网传输, 需要投资1.8亿元, 除每个行政村要配电脑、 投影机、 大屏幕等高端设备以外,每个基层服务点还需要设专人操作维护, 并每年向网络运营商支付几百元网络费。 同时由于使用商业性网络, 能否确保公益属性, 具有不确定性。 这两种模式相对于人口覆盖率, 资金使用效率都比较低。

2. 服务范围小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这两种模式的服务范围只能达到行政村。 如果再送到全省5万多个自然村, 进而送到650余万农户家里, 将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天文数字。 这就意味着即使本村人要从这项工程中得到实惠, 也必须离开家门到专设的服务点去。 自然村农民和分散居住农民享受服务, 就要走更远。 在北方农村, 漫长的冬季农闲季节, 让农民翻山越岭地到行政村去看电脑, 脱离北方农村的实际, 脱离农民的生活习惯, 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很难发挥作用。

3. 使用不方便

一个行政村的服务点只有一台电脑、 一台投影仪, 不能满足全村人的需要。 在现有的农村文化条件下, 大多数农民不会使用电脑和投影仪; 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 电脑不可能在农村大面积普及。电脑及其他高端设备投资大, 更新快, 运行费用高, 操作复杂, 用于推行文化共享工程难以实现其公共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

以上三个问题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按这两种模式, 即使花巨资把工程推广到行政村去, 广大农民实际上还是得不到实惠, 用有的农民的话说 “就是个摆设”。

要想达到建设这项工程的目的,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农村广大农民为本的观念, 从实际出发, 调整思路, 找到一条成本低、 覆盖广、 推广方便、 使用便捷的新路子, 把文化共享工程送进千家万户, 真正使全省几千万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由此出发,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 经过反复认真的研究论证, 辽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选择了一条新路, 提出以 “广电模式” 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实现覆盖全省农村、 进村入户。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种模式比较

(二) 具体做法

辽宁 “广电模式” 总的原则是公益事业走公益渠道。 具体做法是: 用已经覆盖全省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 传输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 采用 “进村和入户相结合、 广播和点播相结合” 的方式分层次推进, 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里用电视机就能收听收看共享工程节目, 实现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1. 传输方式

主要采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 在少数偏远地区采用卫星传输。从传输渠道上, 各级广电机构无偿提供两个模拟频道用于传输文化信息资源, 确保有线电视网络连通地区的农民群众, 收看到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 从系统结构上, 分为省级分中心和前端播出平台、广播电视传输网络、 县级有线电视播出前端以及点播型机顶盒四部分。

2. 接收方式

主要分为广播和点播两种方式。 广播方式是指, 采取播放模拟电视频道的方式直接进入每个农户, 打开电视机就可以在特定频道上收看。 点播方式是指, 每个自然村设立服务点, 配置点播型机顶盒, 或直接为农户家中安装机顶盒, 根据不同网络条件, 具体包括推送式机顶盒 (Push VOD)、 数字双向机顶盒 (VOD)、 准视频点播(NVOD) 三种。 将信息资源推送到机顶盒中, 农民在服务点或家中就可方便地点播收看。

3. 信息来源

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提供的资源为主, 同时整合辽宁省文化、 教育、 农业、 人口计生、 科协等部门信息资源, 其中包括金农热线、 聚焦三农、 供求信息、 科普之窗、 教学园地、 知识讲堂、 文化艺术、 新闻回放、 阳光政务、 图书阅览、 电影欣赏等,《人民日报》 《辽宁日报》 等党报党刊都可通过机顶盒点播阅读。特别应该指出的是, 教育部将现有版权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 共计700小时的视频节目, 提供给辽宁文化共享工程使用。 辽宁省又投资300万元, 为文化共享工程专门制作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9年义务教育的名校、 名师、 名课的视频课件, 送到农村学生家里, 受到了高度评价。 国家农业部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将广大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民务工培训等资源纳入进来, 受到了普遍欢迎。 这一平台已经成为各种公共服务信息的传播载体

4. 管理机制

在省文化厅下设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 组织专业工作队伍,建立节目制作平台, 根据广大群众的需求, 专门负责信息资源的征集、 编辑、 制作。 在省广电局下设共享工程维修管理中心, 负责传输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的管护维修。 基层点播服务点大多设在农村计划生育中心户, 纳入全省人口计生服务体系统一管理。 建立财政保障长效机制, 工程运行管理维护费用由省、 市、 县财政分别负担,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切实保证全省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的经常性支出, 确保工程稳定运行、 有效管理、 长效惠民

(三) 优势特点

1. 把握方向、 服务到位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益性事业, 通过广电网络传输文化信息资源, 从信息源到传输网络, 能确保在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之内运行, 安全有效地提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更好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2. 整合资源、 降低成本

用广电网络传输文化信息, 是对文化共享和广播电视村村通两大工程的有机整合。 并可在此基础上将文化信息、 党员教育、 计划生育、 农业科普等公共信息资源传到农户家中。 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能够极大降低各项公益传播事业的建设成本, 提高综合效益。

3. 广泛覆盖、 便捷传输

广电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经营, 已经覆盖大部分地区, 带宽容量大, 维护成本低, 运行管理经验成熟。 在广大农村地区, 利用有线电视传输文化信息资源便捷实用, 可以迅速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 提高普及率。

4. 进村入户、 长效惠民

通过广播的方式和机顶盒的方式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通过电视机接收信息, 操作简单, 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信息资源, 实现了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四) 实施效果

2008年10月, 辽宁省全面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 截至目前, 全省已经推广机顶盒点播用户近300万户, 其中农村100万户。 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 村文化活动室及农村计划生育中心户、 农业科技协会组织, 全省设立了6万多个服务点, 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 点播机顶盒安装入户, 广大群众坐在家里就可享受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辽宁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资金投入全部由各级政府筹措, 没有增加农民群众的负担。

辽宁省运用 “广电模式” 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2009年6月, 文化部、 财政部、 广电总局在辽宁召开现场会推广 “广电模式”。 会议认为, 辽宁省依托广电网络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为这一工程进入千家万户找到了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路子, 也为广电网络由单一走向面向全社会的融合服务创造了全新的应用模式, 是一次理念创新、 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 辽宁的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取得的成果, 把文化共享工程真正送进全省1.1万个行政村、5万个自然屯, 送进农村千家万户, 让广大农民在自己家里, 通过电视机和遥控器流畅点播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各项内容, 给广大农民送去实实在在的文化共享, 走出了一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辽宁模式花费少, 见效快, 覆盖面广, 后续维护简便, 政府减少重复投资, 存量资源得到高效整合, 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工程。 会议要求, 全国文化、 广电系统要积极学习、 加快推广辽宁经验, 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搭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不断推进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向更高水平发展。

文化共享工程 “广电模式” 的实施, 为辽宁广大农民群众送来了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 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学科技难、 获信息难、 找市场难、 看电影难等, 这些困扰农民多年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响热烈, 给予极高评价, 认为这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做的又一件好事实事。

二、 辽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启示

辽宁以新思路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的成功实践, 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第一,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准确研判公众的需求指向和接受方式。 公众的参与度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用的核心指标。 要使文化惠民工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就必须吸引更多公众参与进来, 主动接受服务。 这就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 找到最恰当最便捷的方式, 把公众最需求最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公众手中。 辽宁的实践在准确研判广大农民群众需求、 能力和习惯的基础上, 创造了 “广电模式”, 把老百姓最想看最爱看的信息, 通过电视机这一最普及最便捷的方式, 送到千家万户, 使文化共享工程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第二,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节约高效使用财政资金。 公共财政用于公益事业, 必须把资金花在刀刃上、 花出实效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既要舍得投入, 又要精打细算。 由于公共文化需求多样性、 差异性、 易变性等特点, 加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 创新阶段, 极易造成资金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使用。 辽宁的实践花小钱办大事, 创新实践了一种模式, 使原本要投入几亿元的工程只用几千万就建成了, 体现了对公共财政支出高度负责的态度, 这也是 “广电模式”能够得以迅速实施和普及的关键所在。

第三,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众多领域、 部门、 单位, 各有各的思路、 载体和措施, 既各具特色又有相通之处, 完全可以优势互补、 共建共享。 反之, 如果各自为战, 势必造成重复建设、 浪费资源。 辽宁的实践把文化共享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统筹规划建设, 把文化、 教育、 农业、 科技、 人口计生、 党建等服务内容和工作载体都纳入到共享工程的服务体系中, 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第四,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紧紧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大趋势。 当今时代, 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愈加明显, 已成为文化发展浩荡潮流, 这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文化发展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不断增强前瞻性。 按此要求,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时, 在模式和技术上, 应留出富余, 适度超前。 否则就可能出现工程建成时技术就已落后, 面临即刻淘汰局面, 这将造成更大浪费。 辽宁的实践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大胆采用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接技术, 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数字信息双向点播, 实现了先进技术应用扎实落地, 既保证了良好用户体验, 更保证了工程在相当长时间里不会过时, 避免反复投入造成浪费。

第五,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因地因时分层次跟进实施。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最忌不分具体情况 “一刀切”, 而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 “一刀切”。 各地实际情况不同、 发展水平不同、群众需求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 因地因时制宜, 在服务模式、 服务内容、 服务手段上分层次跟进。 在实践中, 一些地方存在的工程标准下限过高、 场所标识内容统一、 管理模式一致等要求,造成工程规划千篇一律, 实效性大打折扣。 这实际上还是一种搞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的思维, 结果是有形象没有用。 辽宁的实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从各地实际出发, 在保证基本标准达标、 技术水准不落后的前提下, 丰富模式和技术选择, 赋予各市在模式选择和内容加载方面的灵活性, 努力做到 “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什么好用就用什么”, 确保了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 真正实现了惠民利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