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文化的含义

农村文化的含义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值得研究。这首先需要对农村文化的含义有清晰的理解和定位。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精神动力。总体而言,相比较城市文化,建立于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农村文化具有传统性、保守性的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社会,乡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以及风俗礼仪为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文化的含义_农村变迁与秩序构建:转型期农村现代化变迁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村发展的日益重视,国家逐渐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很多地区建立了农家书屋,一些地方开展“电影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试图通过轰轰烈烈的活动使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但是通过对一些基层村庄的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国家的“文化下乡”活动参与度不高,农家书屋也无人问津,对“电影下乡”“科技下乡”农民并无热情,并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低俗文化泛滥,农民精神世界荒芜,除了对物质追求的强大动力之外,农民缺乏精神信仰,农村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这值得我们深思。在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值得研究。这首先需要对农村文化的含义有清晰的理解和定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及其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包括知识、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等等。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1]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对文化做出经典权威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2]综合以上关于文化的观点及农村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农村文化指的是适合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农村提供秩序规范,体现农民人文关怀的一整套娱乐方式、道德规范和意义体系。农村文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信仰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实体性文化。所谓信仰性文化,是指农民的精神追求,是个人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根本思考。信仰文化可以划分为价值信仰和宗教信仰两个方面,价值信仰指农民对自己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与基本坚持,以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认识。其在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农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看法,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延续生命意义的追问。规范性文化是农村社会的公共规则、村规民约、公共舆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农村实体性文化,是指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参与的乡土性质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它包括日常娱乐活动、节日剧场化表演以及各种民间仪式。实体文化包括: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组织、文化活动等。[3]

农村文化是农村发展的精神引擎,它既包括风俗习惯,也包括道德法律以及农村的各种文化设施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精神动力。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自然风俗、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农村地区的文化习俗有着很大差别。总体而言,相比较城市文化,建立于传统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农村文化具有传统性、保守性的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社会,乡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以及风俗礼仪为农村社会秩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