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人文生态的内涵和特征

农村人文生态的内涵和特征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村的单位是村落,从几家的小村落到上千家的大村落,这其中包含信任、认同等文化资源和合作交往的社会功能。农民在村落中又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家族思想影响广大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家族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精髓。
农村人文生态的内涵和特征_新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2.1 农村人文生态的内涵和特征

2.1.1 农村人文生态的内涵

新农村的人文生态环境(human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指文化观念意识与思维方式及其生存状态,是制度、体制、机制及组织等构成的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实体,即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形态的实物,如各类农村建筑、公共设施、蕴含文化底蕴的古迹、发明创造等;二是精神层面,包括具有文化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内含于村民心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底蕴等,农民与土地的特殊联系使农村社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乡情氛围;三是管理与体制层面,指对农村居民起制约、规范作用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社会组织机构等。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农村人文生态系统的主要内容。

人文生态的丰富多彩和延绵传承构成一个村镇的“文脉”和“村镇记忆”。抛开管理和体制层面,主要归结为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即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一切文化成果的总和。文化生态不可再生,必须加以保护和创新。许多传统风格一旦变异,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人居环境一旦破坏,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和历史的遗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村落文化、传统文化及其载体历史建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文化建设系统是由外圈环境系统(资金、设施以及文化产业链等)、内圈环境系统(认识、思维等)以及渗透传导系统(干部、宣传等)3个子系统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建和谐。而作为子系统的外圈环境系统,由于其物质制约性、构建基础性以及发展推动性等特点,直接决定了对其他两个子系统的保障与决定作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作为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农村文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农村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而言,农村文化则仅指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是农民精神状态的反映,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标志。

新农村的文化“属于精神形态的文化,即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对应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艺术等各项事业的开展以及良好的乡风民俗、道德习惯的养成”。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应该只当作简单的搞文化活动,而应该把“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中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否则,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会导致农民素质的普遍低下。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技能普遍较低,农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接受能力。二是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失衡。三是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四是小农意识浓厚,封建意识残留。一些陈规陋习在农村里又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人文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教育农民、改造农村。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的代表梁漱溟曾指出:中国农村问题源于“文化破坏”、“教育不兴”,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最重要的法子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他的这一思想在今天看来仍不乏启迪意义。

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新时期农村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提高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1.2 农村人文生态的特征

1.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人文生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物质性的形式有器物、建筑等;非物质性的形式有行为、制度、社会意识等。

2.乡土性和独特性

费孝通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农村的单位是村落,从几家的小村落到上千家的大村落,这其中包含信任、认同等文化资源和合作交往的社会功能。农民在村落中又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家族思想影响广大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家族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说,农民围绕土地所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农民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被动性和滞后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处事方式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既有自然人文与文化遗产的区别,又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还有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不同。

3.可利用性和不可再生性

文化生态是高潜质的资源,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社会保障。既然文化生态由人类创造,那么人类也可以合理利用现有文化生态来发展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既可以弘扬、挖掘、整理传统优秀文化,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在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文化生态软实力。

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人类如果破坏自己赖以发展的文化生态,割断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生态平衡将被打破,文化基因谱系将断裂,文化多样性将消失,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资源将枯竭。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因此在文化生态上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

4.归属性和直观性

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由于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而农民群众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接受,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理解、消化和认同的过程。而且由于农民单纯朴实的小农意识,一旦接受某种思想、文化,就会积极参与并融入自己的生活。由于农村整体的落后,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农民对文化信息和内容的接受和反馈只能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相适应,也就是说与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复杂深奥的文化难以让农民理解接受,而简单易懂、大众化的文化形式则是农民乐于接受的,因此农村文化存在明显的直观性。

5.季节性和多样性

由于与农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物质生活的季节性,决定了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具有类似耕作、收获等的季节性。农村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是客观的存在。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农村文化形式的多样性。

6.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包含。加快经济发展既是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竞争,也是环境的竞争。抓环境就是抓机遇,优化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文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经济欠发达、“人文生态环境”有独到优势的地区,更需要挖掘和整合其要素。同样道理,新农村建设中“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举足轻重。“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相比,是一个工期长、见效慢的工程,由此也常常成为一些地区在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殊不知,落后的“人文生态环境会遏制人的创造力、独创性与创新精神,这也就遏制了各产业、行业的生产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一个包含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方针。一方面,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农村经济的繁荣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农村的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就会失去智力的保障,整个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只有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1.3 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文生态环境”是一种高潜质的资源,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社会保障。优化人文生态环境,能实现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良好的社会人文生态是良好自然生态的保障。建设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与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等重要。而且,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一旦确立,软实力的优势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人文生态的发展需要其构成要素相互协调、统一、可持续地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应有之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顺利推进的内在需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党在农村地区执政基础的需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