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时间:2022-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过敏反应,是被IgE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与相应变应原作用后,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而引发的以局部或全身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类抗体称为变应素。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发生最有效的方法。该种皮肤试验通常是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可疑变应原稀释后,取0.1 mL在受试者前臂内侧作皮内试验。

第八章 超敏反应

学习目标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临床常见疾病。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963年Coombs和Gell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四型: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迟发型或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被IgE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与相应变应原作用后,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而引发的以局部或全身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在四型超敏反应中发生速度最快,一般在第二次接触抗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故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图8-1)。

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①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②通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的组织损伤;③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④由特异性IgE介导。

图8-1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

变应原(allergen)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能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很多,常见的有:花粉、屋尘、动物皮屑和血清;也可以是食物,如鱼、虾、牛奶、蛋类等;某些药物、蠕虫及其代谢产物亦可引起。这些物质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进入机体,使机体致敏。

(二)变应素

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类抗体称为变应素(allergins)。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甚微。哮喘、湿疹、季节性鼻炎、严重的食物过敏症者、寄生虫病等过敏患者血清中IgE含量高出正常人数倍到数十倍。IgE主要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黏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也是过敏原易于入侵并引起超敏反应的好发部位。IgE为亲细胞性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IgE Fc受体(FcεRI)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IL-4在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表明,CD4+初始T细胞被相应抗原激活后可表达IL-4等细胞因子的受体,在接受活化NK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产生的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后,可增殖分化为CD4+ Th2细胞。该种细胞及其分泌的IL-4等细胞因子,可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IgE。

(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及其表面高亲和性IgE Fc受体

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层和皮肤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数量较少,他们也可被招募到超敏反应发生部位发挥作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的IgE Fc受体,胞质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接受相应变应原作用后,他们表面的IgE Fc受体桥联而被激活,继而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四)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组织中,在血循环中仅有少量存在。通常嗜酸性粒细胞不表达高亲和性的FcεRI,且有很高的脱颗粒临界阈。当他们被某些细胞因子(如IL-3、IL-5、GM-CSF或PAF)激活后,可表达高亲和性FcεRI,同时膜表面C3bR及FcγR表达也增加。这些变化使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临界阈降低,导致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其中一类是具有毒性作用的颗粒蛋白和酶类物质,主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嗜碱性粒细胞胶原酶等,这些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也可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脂类介质类似。

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分为致敏、激发和效应三个阶段(图8-2)。

(一)致敏阶段

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IgE。IgE类抗体与IgG类抗体不同,他们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I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该抗原的致敏状态。表面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简称致敏靶细胞。游离状态的IgE抗体半衰期仅为2~3天,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后,其半衰期可维持数月甚至更长,如长期不接受变应原,致敏状态可逐渐消失。

(二)激发阶段

相应过敏原再次进入已致敏机体,与已经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E发生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膜表面FcεRI发生桥联,从而激活靶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各种生物活性介质。

(三)效应阶段

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都是由介质的生理效应直接引起的。至今已知参与超敏反应的活性介质有50种以上。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介质有两类,一类是在细胞颗粒内预先贮备的介质,如组胺、激肽释放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另一类是细胞受刺激后新合成的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这些介质共同作用可引起血管扩展、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为主的生物学效应。

图8-2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三、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起的最为常见。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蛋白共价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而致敏。当再次接触青霉素,可触发过敏性休克。但偶见少数个体在初次接触青霉素时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现象,这可能与曾经使用被青霉素污染的医疗器材或吸入空气中的青霉菌孢子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有关。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临床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这是因为这些个体曾经注射相同的血清制剂而已被致敏。

(二)呼吸道超敏反应

呼吸道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患者在吸入相应的变应原后所发生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出现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消化道超敏反应

少数人在进食鱼、虾、蛋、乳等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清化道超敏反应症状。

(四)皮肤超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皮肤荨麻疹、湿疹和血管性水肿。

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变应原皮肤试验

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发生最有效的方法。临床检测变应原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皮肤试验,简称皮试。该种皮肤试验通常是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可疑变应原稀释后,取0.1 mL在受试者前臂内侧作皮内试验。15~20 min后观察结果。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风团直径>1 cm为皮试阳性。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适用于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0.2~0.3 mL)、短间隔(20~30 min)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24 h内,将治疗剂量的抗毒素全部注入体内)。其机制可能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体内与有限数量致敏靶细胞作用后,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积累效应。因此短时间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抗血清)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大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新致敏。

2.特异性变应原减敏疗法 适用于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的患者可采用小剂量、长间隔、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疗法。其作用机制如下:①改变抗原进入途径,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抗体,而使IgE抗体应答降低;②变应原特异性IgG类抗体通过与相应变应原结合,可影响或阻断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的相互作用。这种变应原特异性IgG抗体又称为封闭抗体。

(三)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①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等介质生成。②色甘酸二钠可稳定细胞膜、阻止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③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合成,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甲基黄嘌呤和氨茶碱则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分解,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物,可通过与组胺竞争结合效应器官细胞膜上组胺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乙酰水杨酸为缓激肽拮抗剂;多根皮甘酊磷酸盐则对白三烯具有拮抗作用。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不仅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还可使外周毛细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因此在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具有重要作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除可解痉外,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轻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Ⅱ型超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超敏反应(图8-3)。

图8-3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均可成为Ⅱ型超敏反应中被攻击的靶细胞。靶细胞表面抗原主要包括:①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②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细胞壁成分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糖蛋白之间的共同抗原;③因感染或理化因素改变的自身抗原;④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二)抗体、补体或靶细胞的作用

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类抗体。①该类抗体具有补体C1q结合点,与靶细胞表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或通过补体裂解产物C3b介导的调理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②IgG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效应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表面相应受体(FcγR)结合,对靶细胞产生调理作用和/或ADCC作用,使之溶解破坏;③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可导致靶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图8-4)。

图8-4 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 多发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如将A型供血者的血误输给B型受血者,由于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受者血清中有天然抗A抗体,两者结合后激活补体可使红细胞溶解破坏引起溶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可因母子间Rh血型不符引起。如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在首次分娩时,胎儿血进入母体内,母亲被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刺激,产生了以IgG类为主的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时,抗Rh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Rh抗原结合,红细胞被溶解破坏。分娩后72 h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能成功的预防Rh血型不符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感染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EB病毒)后,能使红细胞膜表面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自身改变的红细胞特异性结合,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青霉素、磺胺、安替比林等药物抗原表位能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获得免疫原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药物抗原表位特异性的抗体。这种抗体与药物结合的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作用,或与药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再与具有IgG Fc受体的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结合,可引起药物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又称为Goodpasture综合征,是由自身抗体引起的以肺出血和严重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疾病。自身抗体与肺泡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中存在的共同抗原结合,并在局部激活补体,形成膜攻击复合体,使细胞溶解破坏。同时在吞噬细胞和NK细胞作用下,可通过调理吞噬和ADCC效应使肺泡和肾小球基底膜发生损伤。

6.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是一种特殊的Ⅱ型超敏反应,即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病人产生了针对甲状腺上皮细胞膜表面甲状腺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受体的自身抗体,TSH的生理功能是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产生甲状腺素。自身抗体与TSH受体结合,其作用与TSH本身相同,因而导致对甲状腺上皮细胞刺激的失调,甚至在无TSH存在下也能产生过量甲状腺素,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有人将这种刺激型超敏反应归为V型超敏反应,但多数人认为它是Ⅱ型超敏反应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图8-5)。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x type)或血管炎型(vasculitic type)超敏反应。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影响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因素

1.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大小 这是一个主要因素,因很小的免疫复合物容易从肾排出,或在血液中循环,不易发生沉积,大的免疫复合物易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一般而言,相对分子质量1 000 kD左右的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易沉积在组织中。

2.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 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积的程度与机体从血循环中清除它们的能力呈反比。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消除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以及补体功能的完整性所决定。

3.抗原和抗体的理化特性 抗原和抗体的表面电荷之间结合的亲和力以及抗体的类别等均影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复合物中的抗原如带正电荷,那么这种复合物就很容易与肾小球基底膜上带负电的成分相结合,因而沉积在基底膜上。这种复合物产生的组织损伤一般较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4.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因素 这些因素对于决定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位置是重要的。为行使形成尿液或滑膜液的功能,肾小球和滑膜中的毛细血管是在高流体静压下通过毛细血管壁而超过滤的,因此它们成为免疫复合物最常沉积的部位之一。

5.炎症介质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与炎症细胞结合并刺激它们在局部产生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胺等介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且由于内皮细胞间距增大而增加了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结果放大了组织损伤、使病情加重。

在体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结局不但取决于抗原和抗体本身的量,而且还取决于它们数量的相对比例。抗原抗体的相对比例决定了复合物的性质以及在体内的分布。抗体过剩和轻度抗原过剩的复合物迅速沉积在抗原进入局部。

(二)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和致病机制

1.补体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局部水肿,同时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引起组织损伤。膜攻击复合物在局部组织细胞表面形成后,可通过细胞溶解作用使损伤进一步加重。

2.血小板的作用 免疫复合物和C3b可使血小板活化产生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胺类,多种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充血和水肿。同时可使血小板聚集并通过激活凝血机制形成微血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出血和组织坏死。

3.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浸润是Ⅲ型超敏反应病理组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局部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过程中,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弹性纤维酶和碱性蛋白酶等,使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组织细胞发生损伤。

图8-5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是一种实验性Ⅲ型超敏反应。Arthus于1903年发现用马血清皮内反复免疫家兔几周后,当再次重复注射同样血清后,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反应,3~6 h反应达高峰。红肿程度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注射5~6次后,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反应可自行消退或痊愈,此即Arthus反应。其机制是:所注射的抗原与血管内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注射部位的小动脉壁上,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

2.类Arthus反应 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IgG类抗体,若此时再次注射胰岛素,即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与Arthus反应类似的局部炎症反应。②长期吸入某种真菌孢子或含有动物蛋白的粉尘,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IgG类抗体。当上述抗原物质与相应抗体在肺泡和肺泡间质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时,可引起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临床上称为超敏反应性肺炎。

(二)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与Arthus反应不同,血清病是一种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用抗毒素(马血清)被动免疫预防或治疗时,有些病人在注射后7~10天出现体温升高、全身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症状。有的还可有轻度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这是由于患者体内抗毒素抗体已经产生,而抗毒素尚未完全排除,二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所致。由于该病主要因注射异种动物血清所致,故称为血清病。用抗蛇毒抗体治疗蛇咬伤,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病,用抗淋巴细胞或抗胸腺细胞血清治疗移植排斥反应时也可出现血清病。血清病具有自限性,在停止注入上述血清后,症状可自行消退。

2.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在有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病情况下,因抗原持续存在而使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长期存在。很多肾小球肾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肾中有DNA/抗DNA/补体沉积物、链球菌某些菌株感染以后所引起的肾病以及与三日疟有关的尼日利亚儿童的肾病综合征

3.复合物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沉积 脉络膜是一个主要的过滤场所,故也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在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病人的神经组织中有麻疹抗原和相应抗体的复合物沉积。在血清病和系统红斑狼疹的皮疹中,其表皮与真皮连接的基底膜上有IC和C3沉积。最近报告,结节性多动脉炎病损部位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复合物。青霉素等药物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后具有免疫原性,与相应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亦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与上述的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三种类型的超敏反应不同,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24~72 h方可出现炎症反应,因此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和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效应T细胞的形成

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是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经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后,能以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便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活化。这些活化T细胞在IL-12和IFN-γ等细胞因子作用下,有效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即CD4+效应Th1细胞和CD8+效应Tc细胞,有些中途停止分化,成为静息状态的记忆T细胞。

(二)效应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

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再次与相同抗原接触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1.CD4+ 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CD4+ Th1细胞再次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可释放IFN-γ、TNF-β、IL-2等细胞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免疫损伤。其机制是:细胞因子可招募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抗原存在部位,在IFN-γ参与下单核巨噬细胞被活化,通过释放溶酶体酶等炎症介质引起组织损伤;TNF-β和Mφ产生的TNF -α对靶细胞及其周围组织细胞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并引起组织损伤,同时可促进局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有利于血流中单核细胞进入抗原存在部位,从而扩大炎症反应。

2.CD8+ 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CD8+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可脱颗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介质,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也可通过其表面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或通过分泌大量TNF-α使靶细胞凋亡(图8-6)。事实上,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免疫应答完全相同,前者实际上即是细胞免疫应答的负面影响,即在清除抗原的同时,也造成机体的组织损伤和病理过程。

图8-6 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胞内寄生菌、病毒和某些真菌感染可引起机体发生Ⅳ型超敏反应。由于该种超敏反应是在感染过程中发生的,故称为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核病时的肺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和麻风病人皮肤肉芽肿形成,以及结核菌素皮试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均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

2.接触性皮炎 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对环境中抗原的湿疹样皮肤病。引起本病的抗原主要是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和金属,如镍、染料、磺胺等药物和有毒植物等。外来半抗原物质可能与表皮细胞内角蛋白结合形式完全抗原,富含MHC分子的郎格罕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使机体产生小分子抗原表位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此时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即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急性皮损表现为红肿和水疱,重症者可有剥脱性皮炎,慢性表现为丘疹和鳞屑。

总之,上述四型超敏反应各具特征,但需指出的是:临床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常可见两型或三型反应共存。因大多免疫应答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因此其发病机制和组织损伤绝非由单独一型超敏反应所能解释,可能以某一型为主或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不同型超敏反应所主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损伤主要由Ⅲ型超敏反应所致,而同时发生的血细胞减少症则起因于Ⅱ型超敏反应。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主要是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也可由Ⅱ型超敏反应所致。同一抗原也可在不同条件下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所致的超敏反应通常以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哮喘等Ⅰ型超敏反应为主;但青霉素长期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结合于血细胞表面而引起Ⅱ型超敏反应;如与血清蛋白质结合可能出现局部类Arthus反应和关节炎等Ⅲ型超敏反应;而青霉素油膏局部应用可引起Ⅳ型超敏反应。此外,青霉素引起的I和Ⅲ、Ⅱ和Ⅳ混合型超敏反应的病例也偶有发生。

(王 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