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膜炎的神经反射检查有哪些

脑膜炎的神经反射检查有哪些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小儿心理发育的基础,小儿神经系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完善,因此,无论在解剖还是在生理方面在不同时期均具有不同特点。患儿,女,8个月,因发热3d,抽搐3次入院。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

任务十四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熟悉: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指导。

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目标,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

一、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小儿心理发育的基础,小儿神经系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完善,因此,无论在解剖还是在生理方面在不同时期均具有不同特点。

1.脑

小儿出生时脑皮质细胞数已与成人的相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突触增多,功能逐渐成熟和复杂化。3岁时脑细胞的分化基本完成,8岁时与成人的无明显区别。小儿脑神经髓鞘出生后3个月形成,周围神经髓鞘3岁后形成(图3-14-1),故婴幼儿在接受外来刺激时,兴奋可传入邻近神经纤维,在大脑皮质形成的兴奋灶不明确、传导速度慢,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常较缓慢而易泛化,遇强刺激时易发生昏睡或惊厥。小儿大脑皮质发育较差,皮质下中枢兴奋性较高,肌张力也较高,常出现无意识的手足徐动。

2.脊髓

小儿脊髓相对较长,出生时脊髓的末端位于第3~4腰椎水平,出生后脊柱发育较脊髓快,4岁时脊髓末端位于第1~2腰椎间隙,故给婴幼儿做腰椎穿刺时位置要低,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图3-14-2),4岁以后同成人。

img91

图3-14-1 脑的结构

img92

图3-14-2 腰椎穿刺

3.脑脊液

新生儿脑脊液量少(约50mL),压力低,抽取脑脊液较困难,以后脑脊液逐渐增多,压力逐渐升高。正常脑脊液外观透明,细胞数不超过10×106/L(新生儿可达20×106/L),糖含量为2.8~4.4mmol/L,氯化物为118~128mmol/L,蛋白质不超过400mg/L。

4.神经反射

(1)出生时已存在以后永不消失的反射 角膜反射、结膜反射、瞳孔反射、咽反射、吞咽反射等,这些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系统有病变。

(2)出生时已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等,于出生后3~4个月消失,若这些反射出生后缺乏或短期存在后又消失或到消失时间仍存在均为异常。

(3)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的永久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各种腱反射等,若这些反射该出现而未出现或减弱则为异常。

(4)病理反射 有些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1岁内可为阳性,个别者可至2岁。脑膜刺激征、布鲁津斯基征、凯尔尼格征在新生儿时可为弱阳性。

案例引导

患儿,女,8个月,因发热3d,抽搐3次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25次/分,呼吸36次/分,烦躁不安,前囟隆起,颈强直。入院后呕吐2次,呈喷射性,量较多。问:该患儿应考虑为什么疾病?应进一步做什么检查?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如何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可以出现在任何季节,特别是冬季。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本病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常见致病菌与患儿年龄的关系: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3个月~3岁患儿多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年长儿由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入侵途径:上呼吸道(主要)、皮肤、胃肠道黏膜、脐部、颅骨骨折部位、皮肤窦道。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和对症处理,抗生素用药原则为联合、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对明确诊断而致病菌尚不详者,目前多主张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预后:若治疗及时,处理得当,预后较好,否则可危及生命或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预防:加强卫生知识宣传,保持室内卫生,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加强功能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皮肤感染等应及时、彻底治疗。

知识链接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早期和轻型病例炎性渗出物多在大脑顶部表面,以后逐渐蔓延,使全部大脑表面、基底部、脊髓被一层炎性渗出物覆盖。蛛网膜下腔充满浆液性渗出物,脑桥前面、第四脑室底及脑桥与小脑之间尤甚。脑膜表面的血管极度充血,常有血管炎,包括血管与血窦的血栓形成,血管壁坏死、破裂与出血。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及惊厥等。①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晨起明显,哭闹、咳嗽、大便用力及改变头位时加重。婴儿因颅骨未闭合可出现前囟饱满或隆起、颅缝增宽,头痛出现较晚;可出现频繁的中枢性呕吐,呈喷射性,多无明显恶心症状;也可出现生命体征改变如血压增高、脉率减慢、呼吸由快到慢而不规则等;严重颅内压增高可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②脑膜刺激征:患儿有颈抵抗、布鲁津斯基征、凯尔尼格征阳性。③意识障碍:出现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嗜睡,昏迷。④惊厥:出现局部或全身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婴幼儿多见。

(2)非典型表现 3个月以下患儿起病隐匿,体温可升高或降低,面色青灰,吸吮力差,拒乳,呕吐,哭声高尖,两眼凝视,前囟饱满,肌张力增高或颅骨缝裂开,不典型惊厥发作等;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3)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脑积水(图3-14-3)及脑实质或颅神经损伤,如肢体瘫痪、面瘫(图3-14-4)、眼球运动障碍、耳聋、失明。

img93

图3-14-3 脑积水

img94

图3-14-4 面瘫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可达(20~4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8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外观呈混浊或呈脓性,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达l000×106/L以上,糖含量显著降低,甚至测不出,蛋白质含量增多。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找菌是明确化脓性脑膜炎病因的重要方法,通常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找菌阳性率为70%~90%。

(3)其他实验室检查

①血培养 早期未用抗生素者做血培养是明确致病菌的重要方法。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血培养阳性率较高。

②脑脊液特殊检查 如用免疫学方法可快速确定脑脊液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③头颅CT检查 可显示确定脑水肿、脑膜炎、硬脑膜下积液等病理改变。

【治疗原则】

(1)抗生素治疗 力争在用药24h内将脑脊液中的致病菌杀灭。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依致病菌种类而定: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应由静脉点滴给药10~14d;脑膜炎奈瑟菌用药7d;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疗程应在21d以上。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给药时间。

(2)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使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症状得到缓解,一般选用地塞米松,连续应用2~3d。

(3)对症及支持治疗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以及高热、惊厥等情况,保证能量的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新生儿多有败血症,婴幼儿有上呼吸道、皮肤或胃肠道感染史及其表现。个别患儿有中耳炎、鼻窦炎、先天发育畸形(如脑脊膜膨出)等病史及其表现。

(2)身体状况 检查有无发热、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的表现等。

知识链接

如何判断硬脑膜下积液?

硬脑膜下积液是本病常见并发症,1岁以下婴儿多见。一般出现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开始正规治疗48~72h以后。临床特点为治疗后发热、意识改变、颅内高压等临床表现不见好转,甚至逐渐加重,或渐渐好转时病情又出现反复,并伴随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硬脑膜下试验穿刺是直接的确诊手段。

(3)心理社会状况 注意评估家长及患儿对本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焦虑或恐惧的程度,应对方式。评估社区、家庭托幼机构的卫生情况,了解可能引发疾病的社会及环境因素。

(4)辅助检查 及时行腰椎穿刺检查,评估脑脊液检查结果,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脑脊液的鉴别见表3-14-1。

表3-14-1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脑脊液的鉴别

img95

续表

img96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

(4)焦虑 与预后不良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护理和预后知识。

【护理目标】

(1)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2)患儿没有受伤的情况发生。

(3)患儿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并发症得到及时救治。

(4)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5)患儿家长对疾病及预后有一定了解,能说出本病的护理要点,有接受患儿预后状况的心理准备。

【护理措施】

1.协助降低颅内压

(1)让患儿进入监护室加强监护,避免一切刺激包括声、光等,可用窗帘或灯罩遮挡强光,室内保持安静。患儿头肩抬高15°~30°,侧卧休息,以利于头部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同时避免呕吐造成窒息。避免患儿哭闹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护理和治疗操作应集中进行,动作应轻、快,以免频繁惊扰患儿使颅内高压加重。

知识链接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的治疗

(1)硬脑膜下积液 采取硬脑膜下反复穿刺将积液放出(放液量每次每侧15 mL以内)。

(2)脑室管膜炎 取侧脑室穿刺引流法缓解症状,同时适量使用抗生素行脑室内注入。

(3)脑积水 可行正中孔粘连松解、导水管扩张及脑脊液分流手术进行治疗。

(2)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眼球运动及瞳孔的变化等,每15~30min记录一次,注意肌张力改变,若发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较弱或消失、意识障碍加重、呼吸不规则、肌张力增高等,提示可能发生了脑疝,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3)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用药前要检查药液,若有结晶可将制剂瓶放在热水中浸泡待结晶消失后再用,注意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静脉滴注,以免产生结晶沉淀。用药时要先缓慢静脉推注后静脉点滴,以使血中尽快达到所需浓度,推注时不能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刺激和局部水肿。

(4)按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输入药液时应在1h内输完,因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稀释后在室温下易分解降低效价,影响疗效。由于药液浓度较高,静脉穿刺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药液外漏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由于本病静脉给药疗程较长,须有计划地选择与保护静脉,保证药液按时、准确无误地顺利输入。

2.维持正常体温

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新鲜,患儿应卧床休息,每4h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热性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3.安全保障

协助患儿将头偏向一侧,进行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拉好床栏,避免患儿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必要时应给予镇静剂。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对患儿的刺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惊厥的先兆,如惊跳、肌张力增高等,发现上述表现时及时通知医生,出现惊厥时按惊厥护理。

4.康复护理

对恢复期患儿,应进行功能训练,指导家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护理,以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

(1)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解释对患儿采取避免刺激、使头肩抬高、取侧卧位等措施的目的,介绍预后估计,增强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担忧、焦虑和紧张心理,使之能与医护人员配合。

(2)指导昏迷患儿的家长观察呼吸、脉搏、神志等情况,讲解并示范帮助患儿翻身、清洁皮肤并保持干燥等操作方法,指导家长在患儿臀部及肢体突出部位下面垫海绵垫以防发生压疮,示范并指导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及鼻饲的操作,使家长能协助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

(3)做好腰椎穿刺患儿的护理。需做腰椎穿刺的患儿在穿刺前先向家长说明检查脑脊液的目的,强调此项检查的安全性,消除其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术前排空小便,由专人固定体位,放脑脊液时速度不宜太快,放液不宜太多,留取标本后立刻送检,腰椎穿刺过程中,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穿刺后嘱家长让患儿去枕平卧6h,以防发生头痛。

(4)出院时指导家长继续观察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生和后遗症。对于婴儿每日测头围一次,并注意前囟紧张度以判断是否发生脑积水。

(5)加强社区护理,做好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卫生宣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协助建立残疾儿童康复和教养中心,使全社会重视残疾儿童的照顾和身心成长问题,使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家长能寻求到更多应对方法,减轻心理压力

案例引导

患儿,女,11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3d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惊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05次/分,呼吸28次/分,烦躁不安,前囟隆起,颈强直。问:该患儿应考虑为什么疾病?应进一步做什么检查?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三、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

病毒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炎症,约80%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虫媒病毒致病者约占5%。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病程大多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多无并发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根据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多呈急性起病,病情的轻重与病变部位有关。如病变在脑实质的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较病毒性脑膜炎的重。

(1)病毒性脑膜炎 患病前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继而发热、恶心、呕吐,婴儿常有烦躁不安,易激惹,较少发生严重意识障碍、惊厥。年长儿常诉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程多在1~2周。

(2)病毒性脑炎 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病程一般为2~3周。少数患儿可留有后遗症,如癫痫、听力障碍、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①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运动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增高。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内,蛋白质轻度升高。

(2)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儿取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3)脑电图检查 病程早期脑电图即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提示脑功能异常。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嘱患儿卧床休息,供给充足的营养,控制惊厥、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抗病毒治疗时,给予阿昔洛韦,其为高效广谱抗病毒药,可阻止病毒DNA的合成,还可给予胞磷胆碱、维生素B6、维生素E、吡拉西坦、泛酸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患儿近1~3周有无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史,有无接触动物或被昆虫叮咬史、流行病史、预防接种史。

(2)身体状况 检查有无发热、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的表现等。

(3)心理社会状况 注意评估家长及患儿对本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焦虑或恐惧的程度及应对方式。评估社区、家庭托幼机构的卫生情况,了解可能引发疾病的社会及环境因素。患儿及家长对医护人员的言行和态度非常敏感,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

(4)辅助检查 及时行脑脊液检查,并及时评估检查结果。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护理目标】

(1)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2)患儿不发生躯体运动障碍或发生后能得到及时处理。

(3)患儿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得到及时防治。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正常 保持病室的安静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光线过强,定时通风,采取舒适的体位。监测体温,如体温在38.5℃以上时,可应用物理降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2)积极促进功能恢复 ①细心的生活护理:为患儿创造良好的环境,给有幻觉、定向力障碍的患儿提供保护性照顾;协助昏迷患儿保持侧卧位,定时翻身及按摩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现压疮;帮助患儿翻身,并轻拍患儿背部,促使其排出痰液,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②恢复肢体功能:保持肢体呈功能位,病情稳定后及早帮助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在改变锻炼方式时加强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③按医嘱给予促进脑功能的药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如发现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多提示有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发生。

【健康教育】

(1)介绍本病的预后,说明本病大多在几周内可以恢复。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向家长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及保护患儿的一般知识,指导并鼓励患儿坚持智力训练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若患儿伴发脑炎时可出现后遗症,如偏瘫、幻觉、失语、学习障碍和癫痫发作等。一般年龄越小,病情越严重。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喷嚏或咳嗽后用肥皂洗手。

(3)避免蚊虫叮咬,夏天尽量让患儿在室内活动,如有外出,应使用防蚊虫叮咬的制剂喷洒暴露的皮肤,预防本病的发生。

案例引导

患儿,女,18个月,因出生后一直运动发育落后而就诊。患儿为妊娠35周出生,剖宫产娩出,出生时体重1500g,目前仍走路不稳,行走时呈剪刀步态,四肢肌张力增高,活动受限。请对该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四、脑性瘫痪患儿的护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严重病例还有智力低下,抽搐及视力、听力或语言功能障碍。

【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可分为三类。①出生前因素:多种因素造成胚胎早期发育异常,如胎儿期的感染、缺血、缺氧和发育畸形,母亲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腹部外伤和接触放射线等。②出生时因素:吸入羊水或胎粪、脐带绕颈所致的窒息,难产、产钳所致的产伤、颅内出血及缺氧。早产儿发生本病多与其血管脆弱易受损害及并发窒息或代谢障碍有关。③出生后因素:核黄疸、严重感染及外伤等。不少病例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患儿抬头、翻身、坐等运动发育落后,自主运动困难,运动僵硬、不协调、不对称。有肌张力和姿态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低下或高低变化不定。肌张力增高者呈足尖着地行走,或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腱反射亢进,可出现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患儿常有异常的姿势,如头和四肢不能保持在中线位上,呈弓状反张或为四肢痉挛。脑瘫患儿约有2/3合并智力发育落后,约半数伴视力、听力或语言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情绪障碍及行为障碍等。

【辅助检查】

(1)脑CT或MRI检查 能明确大脑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先天畸形等。

(2)脑电图检查 对合并癫痫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治疗原则】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和正常发育,纠正异常姿势,减轻其伤残程度。主要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尽早进行功能训练,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儿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此外可用整形外科手术及脑外手术解除肌紧张,减轻肢体畸形。有癫痫发作者按发作类型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患儿出生前有无发育异常,出生时有无窒息、产伤、颅内出血及缺氧,出生后有无严重感染及外伤等。

2.身体状况

检查患儿的瘫痪程度及肌张力改变程度,同时检查智力水平,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将脑性瘫痪分为以下类型。

(1)痉挛型 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肌、内收肌张力增高。痉挛型约占发病总数的2/3,其表现根据受累部位可分为双侧瘫、四肢瘫、偏瘫、截瘫、单瘫。

(2)手足徐动型 患儿在静止时常出现缓慢的、无规律、无目的、不协调、不能自控的动作,面部表情怪异,入睡后消失。

(3)肌张力低下型 肌张力显著降低呈软瘫状,自主动作很少,仰卧时四肢外展如仰翻的青蛙。此型见于婴幼儿时期,2~3岁后转为其他类型。

(4)强直型 少见,表现为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身体异常僵硬。使其四肢被动运动时可感觉到肢体呈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常伴有严重的智力低下。

(5)共济失调型 少见,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差、协调性差、步态蹒跚、上肢常有意向性震颤。

(6)混合型 同时兼有以上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以手足徐动型和痉挛型并存最多见。

3.心理社会状况

脑瘫患儿由于生活困难而导致其心理、精神发育障碍。家长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疾病的事实,同时由于对本病的长期护理专业技能的缺乏,而不能正确地做好家庭护理。

4.辅助检查

及时进行脑CT或MRI检查,并及时评估检查结果。

【护理诊断】

(1)生长发育改变 与脑损伤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因为长期肢体痉挛性瘫痪而发生废用综合征的可能,因躯体长期不能活动而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护理目标】

(1)患儿生长发育逐渐恢复或不恶化。

(2)患儿不出现并发症,或出现并发症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促进成长 脑瘫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的能力缺陷,须指导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正确护理,如为患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注意患儿的体位,一般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要注意培养患儿自理生活的能力,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如教会患儿在排便前向家长示意,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衣服等。对伴有听力、语言功能障碍的患儿,应按正常小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训练,多给患儿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患儿多发声,矫正发声异常,并持之以恒,以增强患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鼓励患儿与正常儿童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多表扬其进步,调动患儿的积极性,防止发生孤独、自卑心理,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2)保证营养供应 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独立进食困难的患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喂食时保持患儿头处于中线位,避免头后仰导致食物误吸。在患儿牙齿紧闭时切忌强行喂食,以防损伤牙齿。耐心地教会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

(3)功能训练 脑瘫患儿大脑病变是静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永远不变。如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同时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进而加重智力障碍。婴幼儿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能及早开始适当的康复,可获得最佳效果。因此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开始功能锻炼,瘫痪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并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肌肉、关节运动和改善肌张力。可配合推拿、按摩、针灸及理疗等,以纠正异常姿势,平衡肌张力。严重肢体畸形者5岁后可考虑手术矫正。

(4)皮肤护理 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患儿往往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要常帮助患儿翻身,白天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发生压疮及其他感染。

【健康教育】

(1)做好产前保健 在妊娠早期预防感染性疾病,如风疹、弓形虫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等。避免外伤及难产,预防胎儿受伤。避免早产,因为体重过低是脑性瘫痪的一个重要因素。

(2)做好新生儿疾病的预防 主要是预防新生儿呼吸暂停、低血糖、胆红素脑病、颅内感染及出血等疾病。

(3)做好患儿的特殊教育 对患儿应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和职业训练,培养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并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尽可能地做到生活自理。

任务小结

小儿脑组织的生长非常迅速。新生儿的脑在大体形态上与成人的差别不大,但发育差,随着年龄增长,脑细胞的数目稍有增加,但脑细胞的功能明显成熟与复杂化。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由上呼吸道、皮肤、胃肠道黏膜、脐部等途径传染;典型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护理要点是协助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体温、安全保障和康复护理;治疗原则是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联合、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和对症处理;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可预防本病的发生。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炎症,约80%由肠道病毒引起,5%经昆虫叮咬侵入人体;炎症病变在脑膜时,临床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患病前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护理要点是维持正常体温、积极促进功能恢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原则是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严重病例还有智力低下,抽搐及视力、听力或语言功能障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和正常发育,纠正异常姿势,减轻其伤残程度。

能力检测

一、名词解释

1.化脓性脑膜炎   2.脑膜刺激征  3.脑性瘫痪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脑膜炎双球菌  B.流感嗜血菌  C.肺炎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铜绿假单胞菌

2.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入侵途径是(  )。

A.呼吸道感染  B.胃肠道感染    C.皮肤化脓病灶

D.脐部感染   E.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3.与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不相符的是(  )。

A.外观混浊   B.压力增加    C.蛋白质含量减少

D.细胞数量多  E.糖、氯化物减少

4.小儿出生时即存在且终身不消失的反射是(  )。

A.觅食反射  B.角膜反射  C.腹壁反射  D.提睾反射  E.吸吮反射

5.以下哪一项不是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

A.颜面水肿  B.前囟饱满  C.偏瘫  D.惊厥  E.幻觉、失语

6.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特点不相符的是(  )。

A.外观混浊      B.压力正常或增加  C.蛋白质轻度升高

D.细胞数量轻度增多  E.糖、氯化物正常

7.化脓性脑膜炎腰椎穿刺后应嘱患儿去枕平卧(  )。

A.2h  B.3h  C.4h  D.5h  E.6h

(二)A2型题

1.患儿,女,5个月。因高热伴有喷射性呕吐入院,现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前囟隆起,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

A.保持室内安静    B.让患儿取平卧位

C.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E.静脉应用降颅内压药先快后慢

2.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观察病情变化时,发现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提示(  )。

A.复发       B.正常反应    C.脑疝

D.中枢性呼吸衰竭  E.抗生素剂量不够

3.患儿,女,8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护士巡视时发现患儿出现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此时应立即给予的护理措施是(  )。

A.保持安静,取平卧位      B.各项护理操作分开进行

C.加快输液速度以防止休克    D.静脉推注甘露醇

E.观察患儿的呼吸节律及瞳孔的变化

(三)A3/A4型题

(1~2题共用题干)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呕吐3d,惊厥2次入院,脑脊液检查结果支持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应除外(  )。

A.脑疝     B.脑积水    C.肺部感染

D.脑室管膜炎  E.硬脑膜下积液

2.入院后患儿突然全身抽搐持续10min,继而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四肢肌张力增高,可能发生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

A.脑疝  B.脑脓肿  C.脑积水  D.硬膜下积液  E.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简答题

1.小儿有哪些先天性反射?何时消失?

2.化脓性脑膜炎常见致病菌有哪些?最常见的入侵途径是什么?

3.患儿,8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现患儿烦躁不安,出现严重喷射性呕吐,前囟隆起,高热持续不降。请问:

(1)该患儿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2)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4.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如何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

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1.D 2.A 3.C 4.B 5.A 6.A 7.E

(二)1.B 2.C 3.D

(三)1.C 2.A

(朱鹏云 孙庆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