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管造影技术已日趋成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也有在MRA成像过程中获得“黑血”的方法,称黑色技术。此技术所显示的图像更接近解剖学情况,有利于估计血管内溃疡和评价血管狭窄程度。二维和三维MRA对比:临床应用时可灵活选用不同技术及采集方式。应用预饱和技术可分别进行单纯动脉或单纯静脉MRA,如欲显示动脉,则在成像容积静脉血流入侧加预饱和带。

实训八 MRA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实训目的】

熟悉MRA检查方法;了解如何正确检查。

【实训器材】

MRI扫描仪、人体模型或志愿者。

【实训原理】

血管造影(MRA)技术已日趋成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X射线心血管造影不同,它不是血管腔本身的成像,而是血流成像。MRA基本技术主要有3种,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1.时间飞跃法MRA 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TOF)法应用快速扫描GE技术,选取时宜的TR值和激发角,可产生血流的增强。由于脉冲间隔时间很短,扫描层面内静止组织反复被激活,纵向磁矩不能充分弛豫而处于饱和状态,信号很弱,呈灰黑色;血管内血液流动,采集MR信号时,如果血流速度足够快,成像容积内激发的饱和质子流出扫描层面外,而成像容积外完全磁化的自旋又称不饱和自旋流入扫描层面,纵向磁矩大,发出强信号呈白色,于是血管内外信号差别大,使血管显影。TOF法利用MR信号的纵向磁化矢量成像。应用此技术成像,按采集方式不同,又分为2种情况。

(1)二维TOFMRA 对缓慢或中等流速的血流敏感,用于评价静脉和严重狭窄的动脉效果好。

(2)三维TOFMRA 对快血流敏感,可用作病变的初步筛选。

TOF法除流动组织外,短T1的物质也是亮白信号,故血肿(亚急性期)可被误认为异常血管,而有附壁血栓的血管似乎与正常血管一样,易造成误诊、漏诊,分析图像时应予以注意。

2.相位对比法MRA 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法MRA应用快速扫描GE技术和极流动编码梯度脉冲,对成像层面内质子加一个先负后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脉冲。静止组织的横向磁矩亦对应出现一个先负后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称的相位改变,将正负相位叠加,总的相位差为0,故静止组织呈低或无信号;而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正负方向上相反的相位改变不同,叠加以后总的相位差大于零。其相位差与血流速度成正比,故血流呈亮白的高信号,使血流与静止组织产生良好的对比。血流速度越快,MRA血流的信号越强。PC法MRA利用MR信号的横向磁矩成像,扫描时间较TOF法长,但可测量血流速度和标示血流方向。PC法MRA对极慢血流敏感,可区分血管闭塞和极慢血流,亦分为二维和三维MRA两种形式。

黑色技术:无论应用哪一种MRA技术,血流均呈高信号,而静止组织呈灰黑色。这与传统X射线血管造影片所显示的情况刚好相反。MRI扫描仪在图像显示部分有黑白翻转功能,可将白色血管的MRA图像直接翻转成黑色血管。也有在MRA成像过程中获得“黑血”的方法,称黑色技术。

(1)洗脱效应 快速成像技术血流一般情况下呈白色,当血流速度明显加快,TR较短时,洗脱效应占主导,血流表现为黑色,即不饱和完全弛豫的质子流出成像容积,此效应在应用薄层和(或)长TE时被增强,这是获得黑血的一种方法。

(2)预饱和技术 MRA中应用预饱和技术也能使血流呈黑色。在RF脉冲发射前,施加预饱和脉冲,饱和带与扫描层面平行,RF脉冲激发后,饱和的自旋流入扫描层面,其纵向磁矩小,致血流为低信号呈黑色;相反静止组织为白色。此技术所显示的图像更接近解剖学情况,有利于估计血管内溃疡和评价血管狭窄程度。MRA的预饱和技术是一种显示血流起源和流动方式的精确方法。

二维和三维MRA对比:临床应用时可灵活选用不同技术及采集方式。应用预饱和技术可分别进行单纯动脉或单纯静脉MRA,如欲显示动脉,则在成像容积静脉血流入侧加预饱和带。不加预饱和带,则成像容积内动静脉同时显影。

3.对比增强法MRA 对比增强法MRA(contrast enhanced,CE-MRA)其原理是使用极短TR(<5 ms)与极短TE(<2 ms)的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在如此短TR与TE的情况下,各种组织的纵向磁化都很小,其信号强度也很小。如果在血管内团注磁共振顺磁性对比剂,血液的T1会极度缩短,血管T1远远短于背景组织T1,因此血液呈高信号,在血管与背影间形成强烈对比,形成血管图像。

根据对比剂到达各级血管的首过时间的不同,可以设定最佳数据采集时间,有目的地选择动脉或静脉成像。扫描时间一般为10~20 ms,对于胸、腹部应该行屏气扫描。

血管信号强度会随着钆对比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MR血管成像中一般采用0.1~0.3 mmol/kg的注射剂量,注射完药后以同样的速度注射一定剂量的生理盐水,以达到团注的效果。

【实训方法】

以脑血管为例示教。

【实训步骤】

1.开机 输入被检者资料。

2.线圈选择 8通道NV头颅专用线圈。

3.体位及采集中心 头先进,仰卧位,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颅正中矢状面与线圈纵轴尽量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在被检者头颅两侧加固定软垫。

4.扫描方位 3D-TOF使用横断方位,3D-PC使用横断及冠状方法;根据病变性质选择预饱和和静脉或动脉血流。

5.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

(1)脉冲序列 3D-TOF,3D-PC 2D-PC。

(2)采集模式 2D、3D。

(3)采集矩阵 256×(160-256)、512×(230-512)。

(4)FOV 18~20 cm。

(5)NEX 1~2次。

(6)层厚/层间距 0.15~4 mm/(-50-0)%。

(7)TR/TE/FLIP 32 ms/12 ms/20度(3D-PC)。

50 ms/7 ms/25度(3D-TOF)。

40 ms/13 ms/20度(2D-PC)。

40 ms/9 ms/25度(3D-TOF FSPGR)(图6-42)。

img194

图6-42 3D-TOFMRA

6.分析所得图像。

【思考与讨论】

1.TOF法与PC法分别有何特点

2.脑动脉或静脉检查时应选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