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体制造“恐艾”的公众

媒体制造“恐艾”的公众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中国艾滋病报道,经历了浪漫化、妖魔化和猎奇化三个阶段。就此,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媒体对待艾滋病的报道态度也是如此。目前艾滋病在中国迅速传播的现实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贫困带来的吸毒、卖淫等现象是传播的重要渠道,而艾滋病病源的隐匿和公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匮乏则使防治和干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媒体制造了“恐艾”的公众。

阅读材料:媒体制造“恐艾”的公众[11]

综观中国艾滋病报道,经历了浪漫化、妖魔化和猎奇化三个阶段。公众对艾滋病的无知、恐惧、歧视,都与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有直接的关系。

鸡尾酒疗法”的发明者何大一博士在“2003清华大学AIDS与SARS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正呈一个急增的状态,我们预计到2010年以前,中国感染艾滋病人数将在一千万到两千万。”2004年6月29日,中国卫生部通报了中国艾滋病的疫情:“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2003年,卫生部会同有关国际组织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领域的首席专家邵一鸣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正处在艾滋病真正大流行的前沿,艾滋病感染者估计累计人数为100万,目前存活84万,而我们现在发现的只有4万多例。”也就是说,95%的传染源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正是由于艾滋病传播链在中国的较为隐匿的特殊性,才使其迅速传播并难以控制。

中国的艾滋病传染源为何具有如此强的隐匿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公众缺乏对艾滋病病理的最基本了解,大多数公众视艾滋病为“麻风病”之类的烈性传染病,唯恐避之不及。此外,由于世界首例艾滋病发现于美国的男性同性恋者,因此,在深受儒教传统影响的中国,多数人以道德者自居,给艾滋病患者贴上道德的标签,认为艾滋病是“上天对性乱者的惩罚”。

正因普遍存在着的社会歧视,一个人患上艾滋病并公之于众以后,他的亲戚、朋友、同事、邻居都会离开他,鄙视他,这给患者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和事实上的孤立,他会失去几乎所有的社会地位。面对如此的情景,多数人是绝望,也有一些人开始报复社会,使更多人染病。而这样的报道更加深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公众对艾滋病的无知、恐惧、歧视,都与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有直接的关系。就此,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

从时间上中国艾滋病报道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浪漫化阶段。1981年,当世界上首次发现艾滋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新的传染病时,中国刚刚从封闭的年代走出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只把它看成是“外国人的病”,是“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的象征”。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内地发现艾滋病例的时候,一些地方官员“怕影响投资环境”,拼命封锁消息,不允许将真实的情况公之于众。而恰恰在这一时期,艾滋病毒利用人们的无知,在地下迅速传播。

二、妖魔化阶段。当艾滋病的阴影开始在中国扩大的时候,为了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一些报纸和杂志开始报道艾滋病的消息,并以大量“惊心动魄”的语言突出艾滋病的可怕性,诸如“世纪瘟疫——艾滋病”等,类似这样的报道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用语使得艾滋病从一开始就在公众的头脑里留下恐怖的印象。

三、猎奇化阶段。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媒体开始走向产业化,大量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迅速组建,并纷纷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媒体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营利靠广告收视率或阅读率就是媒体生存的关键,抢到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新闻就成了媒体的生命线,因此媒体猎奇化风气愈演愈烈。媒体对待艾滋病的报道态度也是如此。

目前艾滋病在中国迅速传播的现实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贫困带来的吸毒、卖淫等现象是传播的重要渠道,而艾滋病病源的隐匿和公众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匮乏则使防治和干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媒体制造了“恐艾”的公众。如果艾滋病防治的宣传能够成功地告诉所有的人:健康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生存安危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歧视和排斥他们,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和侵犯他们的人权则可能加剧艾滋病在地下的传播,危及人类的整体利益。那么,这一宣传所唤起的就是普遍人性力量。它要表现的精神就是: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就是关爱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健康传播的概念特点及行为模式。

2.简述拉斯维尔传播模式及各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3.简述健康传播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

4.简述健康传播策略制定方法。

【注释】

[1]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45.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7.

[3]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50.

[4]黄建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协会通讯,2006(2).

[5]张田勘.疾病谱与医学模式的多元化转变[N].中国医药报,2003-06-03(80).

[6]李争艳.专家:我国慢性病迅速上升凸显健康教育缺失[OL].新华网,2004-11-12.

[7]贾伟廉.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02.

[8]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38.

[9]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60.

[10]张晓燕,潘文慧.高校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初探[J].武汉大学教学研究,2009,(2):42.

[11]李希光.艾滋病媒体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