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殖健康面临的挑战

生殖健康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足这些需求每年大约需要39亿美元,可以避免0.52亿例妊娠,进而防止0.23亿例计划外生育、0.22亿例人工流产、0.14亿例婴儿死亡和14.2万例孕产妇死亡。人工流产作为控制生育数量和质量的一种事后补救性手段,对保证妇女生殖权利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殖健康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工流产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高低是衡量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工流产对象中未婚女性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出现手术意外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已婚对象。

第二节 生殖健康面临的挑战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后代人的素质。但不管从世界还是国内的实际状况看,生殖健康水平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存在巨大的挑战。

一、全球生殖健康状况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4年枟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枠,全球生殖健康状况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生殖健康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1)虽然全球避孕措施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增长,但仍然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发展中国家已婚妇女避孕率增长迅速,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60%以上。现代避孕方法占避孕措施采用总量的90%,目前最常用的避孕方法是女性结扎、宫内节育器和避孕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安全套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使用。目前通过每年71亿美元避孕药具的使用,预防了1.87亿例意外怀孕、0.6亿例计划外分娩、1.05亿例人工流产、0.27亿例婴儿死亡、21.5万例孕产妇死亡和68.5万例妊娠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尚有1.37亿对已婚夫妇有避孕需求但未能采取措施,6400万对夫妇对其使用的避孕措施感到不满意或认为其不可靠。满足这些需求每年大约需要39亿美元,可以避免0.52亿例妊娠,进而防止0.23亿例计划外生育、0.22亿例人工流产、0.14亿例婴儿死亡和14.2万例孕产妇死亡。影响避孕措施使用的主要障碍在于:无法得到服务以及缺医少药和设备;缺少可以选择的、适合妇女及其家庭的方式;缺少选择所需的知识;缺少社区和配偶的支持;错误的信息和谣传;缺乏资金;副作用及缺乏指导和跟踪服务;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没有良性互动。

(2)人工流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巨大。人工流产作为控制生育数量和质量的一种事后补救性手段,对保证妇女生殖权利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殖健康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工流产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高低是衡量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每年全世界有5000万人选择进行人工流产。因手术人员的技术不熟练或手术条件不具备,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子宫穿孔、出血、子宫感染和盆腔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有些国家高达20%~30%。特别是在人工流产不合法的国家,孕产妇死亡中86%归因于人工流产。每天全世界因人工流产而死亡者达500例。人工流产对象中未婚女性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出现手术意外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已婚对象。

(3)虽然孕产妇死亡率在全球有下降趋势,但总量仍然巨大,地区差异明显。目前每年约有800万名妇女遭受致命的妊娠并发症威胁,其中52.9万多人死亡,99%的孕产妇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因妊娠导致的感染和伤害的数量比这个数字多很多倍。孕产妇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已降至10/10万左右,但在发展中国家都在200~1000/10万左右,少数国家高达20000/10万。妇女怀孕的风险在富国和穷国间存在高达上百倍的差异。世界各地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非常相似,80%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产科并发症,如大出血、产道瘘管、堕胎并发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难产。另外20%常死于妊娠和分娩导致原有疾病的恶化。孕产妇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延误获得适宜的服务以及延误在医疗设施内获得服务的时机。目前估计15%的孕产妇将经历严重的妊娠和分娩并发症,需要到医疗机构接受产科治疗。而孕产妇疾病有不少缘于不良心理状态、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发展中国家的孕妇1/3没有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60%的分娩发生在没有医疗设施的地方,只有50%的分娩得到训练有素的人的帮助。孕产妇死亡中未婚女性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更为特殊的“少女妈妈”群体,其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更大。

(4)不孕不育等问题仍是生殖健康的难题。据估计全世界不孕率约10%。东非、阿拉伯半岛国家仍然存在残害女性生殖器的现象。有8000万人受阴蒂切除(割礼)残害,有些女性因遭受阴道环切术后分娩时大出血而死亡。作为最不受重视的生殖健康问题之一,产道瘘管常导致婴儿死亡,患病妇女被社会排斥,被丈夫抛弃和指责。受害者主要是社会上最边际化的人群,全世界约有200万名女性。生活在贫困边远地区、没有文化的女性因为早育、营养不良、缺乏产科急诊服务等原因而发生产道瘘管,每年新增病例为5万~10万。通过各种努力,包括减少早婚早孕、增加避孕节育和产科服务可以预防产瘘。

(5)婴儿死亡率、儿童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呈下降趋势,但地区间差异巨大。婴儿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为6‰左右,但在发展中国家为50‰~100‰,少数达200‰~300‰。全世界每年婴儿死亡约0.25亿例,儿童死亡为0.14亿例。

(6)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越来越严重。目前每年大约有3.4亿例15~49岁新发性传播疾病病人,其中大约有1.3亿例滴虫感染病人,1.3亿例细菌性、病毒性性病病人;0.6亿~0.8亿对夫妇由于未治疗性传播疾病导致不育;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癌有关,每年导致24万名妇女死亡。

目前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880万人死于艾滋病。HI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表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每年有500万名新感染者,超过3/5通过性传播,其中40%是妇女,20%是儿童;每年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到42%(2002年数据)。未得到治疗的性病病人感染和传播HIV的机会比普通人增加10倍以上。

男用和女用安全套是仅有的能显著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避孕工具。在诊断和治疗性传播疾病的过程中,社会性别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妇女通常比男性更易受感染,却更难筛查,因为70%感染性病的妇女没有征象,而男性只有10%。

二、我国生殖健康状况

2000年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了全国生殖健康状况专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他来源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1)避孕节育措施中由女性使用的占83%,同时避孕措施使用失败的对象中由女性使用的也占到84%。40%~60%的女性对自己使用的避孕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甚了解。另外,根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已婚育龄人群中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0.48%,避孕节育措施中由女性使用的比例已上升到86.96%。推算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为0.53%,人工流产比(人工流产数与活产数的比值)为0.135。

(2)性传播疾病病人数量还处于上升阶段。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45%以上,成年男性性病患病率为6.5%。国家人口计生委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同期调查显示,20%~70%的育龄妇女患有至少一种生殖道感染,其中45%为隐性,感染者因没有症状而不能主动就诊;占55%的显性发病感染者中,大多数亦不能及时就诊;能正确选择就医并配合治疗达到痊愈的感染者不足5%。

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目前HIV感染者可能已经超过100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将达1000万人;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已经从静脉吸毒传播向性传播转变;卖淫和男同性恋者的感染率分别达到10%和5%;10%左右的感染者年龄在20岁以下;育龄妇女中仍有27.38%的人没有听说过艾滋病。

(3)妇科疾病检出率为20.77%,产前检查率为73.55%,住院分娩率为53.27%,专业人员接生率为80.30%。25%的男性有性功能障碍或性心理障碍;每年出生的缺陷儿约有40~50万人;婚后1年原发性不孕率(指育龄夫妇婚后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1年内仍未受孕者)为17.13%(2001年抽样调查数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已婚育龄妇女早婚率为0.66%,绝对数达4.7万例。

上述这些数据仅反映了目前生殖健康领域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解决的生殖健康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如男性生殖健康问题整体上尚未受到重视;未婚对象特别是青少年,作为生殖健康服务的一个主体对象的地位还远未获得确认;妇女在承担繁衍后代这一重担时,仍然面临着比男性大得多的风险,特别是在性与生育问题中还没有完全的自主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