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4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宏观调控的挑战与对策从第三篇各章内容看,都是中国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各领域的运行状态与对策,本章准备就它们的共性进行一些讨论。这不仅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问题,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能源与环境相关的理念和实践问题。

24 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宏观调控的挑战与对策

从第三篇各章内容看,都是中国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各领域的运行状态与对策,本章准备就它们的共性(宏观调控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一些讨论。

24.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理念

胡宝清(2005)、王书华(2008)等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24.1.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学和经济生态学共同研究的对象

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中介技术耦合的开放大系统,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对象。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还是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其中区域生态系统由区域内的无机环境(气候、土地、水、矿藏等)和生物群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两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系统,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部分组成(胡宝清等,2005)。

24.1.2 生态经济的概念

生态经济学和经济生态学都是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交叉学科。研究生态经济强调在客观认识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基础上,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力求社会—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从而有利于人类的持续进化和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通过生态经济研究,综合考虑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生态结构、功能与经济结构、功能的融合、统一,从而体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性、协同性和融合性。

24.1.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和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一般包括特定系统的结构和层次状况、系统的功能和目标、系统中的物质流、价值流和流向、途径等。它是认识对象系统的有力工具,是进一步研究对象系统的基础。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各种低一级的关系。因此,建立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概念模型也要具有不同等级和可镶嵌连接的特点,应能反映系统的构成、层次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征。从生态与经济耦合、相互作用的基本行为及作用关系出发来设计,使之以合理性的逻辑代表生态经济系统的原则。

基于此,王书华(2007)设计的(图24-1)所示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就是包括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在内的三维复合统一体。每个子系统又有其内在要素构成,主要包括技术、物质生产、人口、制度、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六个要素。各个子系统内部及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所有这些都受优化与调控(包括政策、决策、预测、管理等)体系的调节,共同维系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合发展。

图24-1 区域生态经济整合系统的三维概念模型(王书华,2007)

24.2 节能与减排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这不仅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问题,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能源与环境相关的理念和实践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科技界与有关领导发表了很多意见,这里做一些介绍。

24.2.1 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指标,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突破口(周宏春,2007)。

1)在快速发展阶段提高能源效率难度较大

2005年,我国人均能耗1.89t标准煤,约为世界人均能耗水平的一半。经济增长需要消耗能源,我国人均能耗还要增长。虽然由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均能耗增速和峰值在下降,但目前显著提高效率的难度较大。

2)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与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方向相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低于世界平均值30个百分点,低于发展中国家20个百分点。前几年,以增加供应为主要目的的钢铁、有色、电力化工、建材等项目相继投产,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3)技术进步转化为节能减排绩效需要一个过程

一些高耗能行业的先进技术已在我国出现。如我国宝钢的能耗、水耗属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技术进步转变为企业的节能绩效也不是一蹴而就,有些技术导致能效提高甚至需要10~20年时间。

4)政策和投资存在滞后效应,也有政策逆导向问题

发展改革委员会加大了节能减排的投资,但政策实施效果存在滞后效应,一些投资未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现实中还存在与政策导向相悖或逆导向问题:一方面政府文件给出的节能降耗行政信号十分明显。但是,由于人为扭曲,能源和环境压力未完全转变为价格信号和严格的环境执法,不少地方和企业仍我行我素,争先恐后上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

24.2.2 对策和建议

近期应从源头控制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中远期应加快制度建设,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1)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转变增长方式

传统发展模式中,大量生产、消费和废弃,是因为生产要素中流量越大,GDP也越大,如不改变这种考核指标,生产方式难以转变。循环经济追求物尽其用,实质在提高效率,如利用焦炉煤气等“废物”生产甲醇,既增加能源,又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另外,利用信息和知识替代自然资源投入,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利用清洁发展机制(GDM),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2)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1)完善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协调上,清除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如排斥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歧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变相激励过度开发的出口退税、最低价中标等政策。

(2)在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中,要避免重化工业的盲目扩张。

(3)对新增项目,应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门槛”,接受产业转移均要认真选择,避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3)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利用的效率

如焦炉煤气含50%~70%氢气,可回收利用;CO、SO2也可回收,过去因技术水平低没有用,现已有应用成功的经验。对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当前迫切需要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积累经验后再推广利用,不应一哄而起。

4)加强部门间协调,重视资源集成

(1)节能减排属于经济学所说的负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管制,要处理好当前与长期利益、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由经济性管制(管投资、项目、企业)向社会性管制(管安全、能耗、环保和技术标准)转变。

(3)加强部门间协调,减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防止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及有关的腐败问题。

24.3 能源与环境

24.3.1 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

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开始,中国一直遵循一种高能耗的增长模式,重工业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这一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属于能源高度密集型,需要一次能源供给的增长提供支持,而能源部门的快速扩展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生产,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影响。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能源处处长安尼·特维(Anil Terway)在2006年提出能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

1)能源制约

中国的人均能耗需要再增加一半方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要翻两番方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发展路径需要解决两个重大问题:①得到所需能源的途径(供给);②严重的能源短缺将危及经济和社会稳定,而能源价格的突然上涨也可能导致类似的后果。

2)能源供求

中国已探明化石燃料储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人均储量是全球水平的11%,天然气是0.4%,煤是56%,短期的解决方案进口化石燃料,但因需求量太大,一旦因地缘政治原因出现供给缩减,就会导致国际市场的投机性交易和价格的不稳定,国有企业正在寻求境外能源资产并购的机会。长期而言,要保能源安全,须增加国内的能源(传统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经济性利用,这也将有助于维持国际能源平衡。

2002年至2004年,能源消耗增加近40%,煤是最主要的能源,按目前消费水平,现有探明储量仅能维持50年消耗。到2015年消耗可望增加到每年30亿t,如果目前生产和使用模式继续不变,在中国人均消耗达发达国家水平之前,能源资源已消耗殆尽。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中的份额在逐渐提高,有助于长期能源安全,但在供给中的份额依然很小。截至2004年,小型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3 400万kW,使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使用新型可更新能源发电的国家。其他如风能(77万kW)、太阳能热水(4 500万kW热量)和乙醇(20亿L/a)也取得一些进展。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旨在降低能源行业门槛,鼓励对再生能源的投资。

3)经济价格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和能源价格,而能源价格偏低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最近,重工业的大幅扩张(某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表明,能源消耗已超过合理水平,这是低价格导致的不合理结果。

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中国能将投资决策引向提高运营效率而不是继续优先采用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设备。1980年至2000年间的GDP翻了两番,但能耗只增加了一倍。实现这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增加了许多新的现代化设备。要实现在2000年至2020年间,同样实现这一个目标,需要发出适当的能源价格信号。在前一个20年里GDP能源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0.5左右,现在已经高达1.5。为实现上述目标,需及时将此系数降到0.3左右,在实现年均GDP增幅超过7%的同时,确保能耗增幅为2%左右。唯一的途径是转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出口经济。

理论和发展经验都已表明,在根据可用资源找合适产业结构或增长模式方面,市场“看不见”的手比政府“看得见”的手更有效。存在制约因素意味着最好通过市场力量来做出选择。如果政府认同这一点,则应加快所有能源子部门的市场化改革。

4)环境制约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还将受到大量本地化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制约。目前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70万t煤、640万桶石油,这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包括固体废弃物、水资源污染和本地、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大气污染。目前每年需要处理大约3亿t废煤。

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发布的2005年可持续性指标(ESI)显示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据21个环境指标,中国在全世界145个国家中排在133位。中国存在一些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区周边90%河流受到严重污染,75%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1/3国土受到酸雨危害。2004年有60%城市未能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6个。

中国政府已实施多个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的项目。但是,中国对煤的依赖很难消除,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要实现资源保护政策,减少能源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和可持续的执法努力。

24.3.2 对中国能源与环境的政策、战略的建议

1)关于政策的建议

(1)“十一五”规划中的能源密度目标

要成功降低能源密集度,中国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之适合资源禀赋和环境现实。目前的方式是确定过热的产业部门,然后终止在建项目。但是,终止发电站或炼钢项目建设的代价十分高昂。因此需更好的解决办法。

(2)市场化改革

降低能源密集度的关键在于将能源和环境约束反映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并把环境资源消耗及其外部环境成本计入能源价格。能源市场改革应提速,使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提高价格有助于抑制需求增长,改善长期能源供给安全。

可以要求能源供应商供应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的方式来实施2020年目标,之后市场会决定选择何种再生能源。

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采用再生能源两方面都需更多直接的投资激励,如资本性投资补贴、消费者津贴和软贷款或担保,也可采取相应税收措施,比如投资税、财产税和进口税的减免。

还可参照最近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绿色凭证交易。它可用于记录遵守再生能源义务的情况,或在自愿的绿色能源市场上销售,对二氧化硫污染目前正在考虑采用类似方法进行治理。

在提高价格的同时,可以针对赤贫人口给予补助,尤其在较为寒冷的北方省份。同时必须牢记,环境污染对穷人的伤害远大于富人,因为富人通常都有应对负面影响的手段。

2)对于能源与环境战略的建议

2005年底,中华环保联合会将此前闭幕的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的“能源与环境战略”等三个分论坛收到的论文观点进行汇总,提出了三份建议书。下面为“能源与环境战略”论坛的主要内容。

(1)制定能源环境综合战略,把经济、能源与环境一并考虑

我国对能源活动实施的是一种分散的多部门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由于体制分散,造成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一致,资源重叠和冲突,不但增大了污染控制的难度,而且引起更多的能源消耗。

专家认为,能源发展战略应充分考虑相应的环境影响因素,制定全面、统一和科学的能源环境综合战略。建设能源消耗少、经济发展好、环境影响小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论坛建议,国家环保部与其他部委,共同制定国家未来15年的综合能源环境战略。优先发展核能、水电、风能等“无烟燃烧”能源,降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在目标、时限、责任部门等方面具体化,把中央提出的2010年能源消耗任务(比“十五”期末降低20%)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年份,同时加强检查,根据新情况及时进行修正。

(2)能源的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我国污染物排放中煤矿和电厂占很大的比例。必须实施能源的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把住能源的生产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出台政策,加快建设煤矿污水(占全国总废水量25%)处理厂,依法关闭生产高硫高灰煤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伤亡多发的小煤矿,鼓励利用率高、安全设施好、环境设备全的规模煤矿发展,实施煤矿的安全、高效和清洁生产。

推行煤与瓦斯共同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煤田气(甲烷)的回收利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开发新能源,降低煤矿的安全隐患。

国家应尽快组织云、贵两省“西电东送”水电项目的脱硫可行性研究,试行二氧化硫排放交易制度。

(3)提倡能源的合理消费,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我国是能源的生产、消费和浪费的大国,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生活领域的奢侈型能源消费方式加剧了我国的能源压力,要提倡合理消费,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应把节约能源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应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实际,制定年度节约目标,逐步提高标准,降低单位能耗,对未完成节约降耗指标的单位实行惩罚性能源价格。

必须从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和燃料结构的改善入手,发展低耗能、少污染的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城市轻轨电车和公共交通。出台节约型汽车的法规,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

(4)开发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结构的“绿色化”

制定和实施《国家农村绿色能源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以生态富民计划为基础和突破口,让农民有能力建设和使用可再生资源,积极研发垃圾和其他生物质能的发电技术。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厂、脱硫电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有利于发展的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资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实行全额优惠的收购政策。

24.4 低碳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绩效,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带来资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等问题。1990年至2003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7亿t,增幅超过73%,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尤其是2005年的《京都议定书》生效,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及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

24.4.1 什么是低碳经济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最早提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其要点是提高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

崔大鹏(2009)认为高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低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经济对地球气候系统意味少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通过减轻温室效应来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各种气候灾难;它对世界能源系统意味少消耗化石能源,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证能源安全;它对人类环境意味科学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建立循环的低碳的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对国际社会意味构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求同存异,文明高效创新,全球化的低碳生产、低碳流通和低碳消费的和谐世界。

24.4.2 低碳能源:世界能源革命新战略

克里斯托弗·费雷文(2009)提出下列的认识。

1)生态灾难的威胁

2007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84×10-4。人类正在创造一种不同以往的气候,其危险正在以一种非自然的、加速的步伐逐步展现。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在今后十年内开始下降,否则,我们将引发世界性气候混乱失控,而这种混乱可能会持续几个世纪,我们的后代将无力阻止。

(1)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

2007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排放300亿t二氧化碳,相当每小时排入100多万t,其中煤和石油各占40%,其余是天然气造成的。水泥生产排放3.5亿t,森林砍伐和农业生产排放16亿t。1950年以来,年度化石燃料碳排放增加50%。而2002年以来排放增加的速度更快。如今,化石燃料已占全球经济动力能源的4/5。

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入能源密集型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6年人口不到世界人口20%的工业化国家占全球排放的40%。自19世纪初爆发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60%以上是由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但是现在,这种结构正在迅速改变,特别在中国。2007年,中国的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几乎并不少于美国,中美两国占全球排放的40%(见表24-1)。在发展中国家,特别在亚洲的中东,人口增加很快,越来越多的石油财富,以及低廉的、有补贴的能源价格导致能源需求迅速增加。

表24-1 1990年、2007年部分国家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注:世界观察研究所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4月的《经济展望》及其他数据计算而来.

(2)世界气候的核心问题

对世界气候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煤,它的碳含量比石油还高,除非严格控制化石燃料,支持再生能源,否则排放下降的目标将不可能实现。

烧煤发电厂目前供应世界电力40%以上,它们过高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关注碳的吸收和储藏,这些发电厂可以适合发展低碳经济。它们可以安装设备,在燃料燃烧前后吸收碳,再通过管道将二氧化碳输入地下地质水库或海洋深处,原则上说,这些碳可在那里呆上千百万年。

煤还可气化,然后将二氧化碳同其他气体分开,或在粉碎厂燃烧,可吸收90%的二氧化碳,阿尔及利亚和德国正在实施CCS(碳吸收和储藏)工程。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始政府资助的CCS计划,但是遇到不少困难。一项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主持的科研认为,美国能源部提出大规模CCS可行性计划未使关键技术得以商业化。在可储二氧化碳处,对大型水库定位、测试和颁发许可证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2)推动世界能源革命

(1)提高能源效率

减少能源浪费,用一定量的能源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如今被认为是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最经济的方法。

美国自1973年以来经济增长165%,同期,能源使用只增了34%,国家的能效翻了一番。但今天全世界能源利用产生热能一半以上都被浪费,这表明,今后提高能效有很大的潜力。

节约能源最大潜力在于其基本元素:建筑,它消耗全球能源的40%,并释放同等比例的二氧化碳。如今已拥有技术如隔热、有效照明和电器设备,使其化石能源需要可减少70%或更多。

在广泛使用综合热能和动力(CHP)方面可发现另一个提高能效的巨大机会:共生生产。通过把电力生产同工厂和建筑一体化,高温的废热可以用来发电。在另一种安装模式里,来自电厂的废热可以用于工厂和建筑的供热,将能效从33%提高到80%~90%。

(2)发展无碳能源

可再生能源几乎已供应世界电力的1/5,主要来自大型的水力发电,但增长缓慢。风能正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太阳能的增长则超过40%。

自2000年以来,风电已成长为全球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依靠通用电器、西门子、丹麦和西班牙一些风力技术集团制造的百万kW发电机,现在正欣欣向荣,总发电能力在2008年初估计超过100MW,比2004年翻了一番。如今,这一行业在世界最大的电力市场,包括中国、印度、美国和欧盟,繁荣兴旺。随着风能行业的增长,会有更多的投资用于效率更高的技术开发,使成本降低。美国风电的成本是平均每千瓦小时不到6分钱,低于天然气,大致与煤电的成本持平。

太阳能产业起点低,发展速度比风能还快。年度太阳能电池(将日光能转变为电力的半导体)生产在2007年增长51%,这种快速增长激发一波强大的技术创新浪潮。在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慕尼黑和中国深圳,许多公司用不寻常的方法改进太阳能电池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据普罗米修斯研究所2007年统计,随着产业规模化,2010年,为大型工程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价格将下降50%,在最好的地方每瓦4美元(没有补贴)。太阳能电池主要放在屋顶上,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电力,并把剩余电力输入当地电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意大利光照充足,太阳能电力预计会下降到每千瓦小时25美分不到,在今后3年内其零售价格极具竞争力。

(3)设计新的能源体系

今后几十年随着对煤依赖的减少,很可能许多地区需将20%的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门槛大大提高,这样,必须追求四项战略组合:

①使用热能和电力(CHP)系统,增加当地电力的生产能力,CHP系统包括先进的技术,比如微型发电机和可根据需要开关的燃料池;

②把可再生能源同数字智能网结合起来,将在平衡供求能力方面更灵活;

③增强低成本储藏能源的能力,在需要时可立即获得供应;

④有选择地增加高效、低成本的气体发电机的生产,以提供备用电力。

减少机动车对石油的依赖是另一关键步骤。近期最有希望的战略是转向生产新型的电力和混合动力车。因为估计在2030年电力供应只需增加10%,半数机动车的能源需要即可满足。随着通用、日产和丰田都宣布计划迅速将电力车投放市场,实现这种转变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天然气每单位能源所产生二氧化碳是煤的一半,因为它可更有效地使用,同煤相比,可减少75%的二氧化碳排放。天然气能源不像石油那样被严重开采。分析人员认为,今后几十年可能大幅增加天然气的生产。

今天大部分天然气未得到充分利用,只是用来生产低温热能,为建筑供热,为水加温,或在缺乏效率的单循环发电厂被消费掉。应该节约大量天然气资源,为高效率的CHP(综合热能和动力)电厂提供燃料,特别为微型电力系统提供燃料,它们可能在商业和居住建筑中非常普遍。

许多国家的交通部门已将乙醇加到汽油里面。巴西采取重大步骤,广泛推行可使用各种乙醇汽油组合的汽车;基于两种燃料的价格,司机可当即做出购买的决定。可从垃圾填埋场、牲畜饲养场和污水处理厂收集甲烷生物气体,以补充天然气,要不然,这些气体就会排入大气中。在德国,甲烷生物气体已加入到改进过的天然气管道中。

从长远看,天然气或许会为氢所取代,氢产生于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中一些来自非高峰期生产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力。在过渡时期,氢可在天然气管道中同天然气混合使用。

(4)增加对新能源的投入

美国公司投入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资金在2007年达到9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政府2008年投入可再生能源研发资金的15倍。2007年丹麦维斯塔斯风力技术集团用于研发的资金是1.69亿美元。它们大多数从事开发新能源并使其商业化。

不断提高的技术和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为新型能源体系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但要达到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转折点,需要出台新的公共政策和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在今后的岁月里,能源经济和世界的气候发生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将受数以千计国际性、全国性和地方性政策决定的影响。

24.4.3 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1)英国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当时,英国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英国首相布朗于2007年11月阐述英国的主张是,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这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达到峰值,到2050年削减一半。为此,需建低碳排放的全球经济模式,确保未来20年全球22万亿美元的新能源投资,通过能源的提高和碳排放量的降低,应对气球变暖。

英国的目标是:2020年CO2比1990年减排20%,2050年减排60%,并创建低碳经济。其措施有:①提出“低碳城市”政策,要求所有建筑物在2016年实现零排放。②设立气候变化税。企业如愿订协议,其减排投资可免税。③通过《气候变化法案》,为排放量设定总量限制。④计划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商业CO2捕集和封存(CCS)清洁煤电厂项目,以示范CCS的全过程。⑤推动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场,以市场力量建立碳的全球价格,英国认为这是一种最有效和创新性的行动(张坤民,2008)。

2)欧盟

2009年美欧会议(11月30日)召开前,欧盟各成员国已就“气候融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同意自2010年至2012年每年拿出50亿至70亿欧元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欧盟主张,发达国家应在减排和提供财政支持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到40%,到2050年减排80%到95%。同时,欧盟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做出反映其责任与能力的明确承诺。

3)美国

美国白宫在2009年11月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

白宫还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4)中国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24.4.4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战略

1)挑战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上海市环科院等都较早开展有关国际合作研究,初步探讨与分析低碳经济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对中国面临的挑战加深了认识(张坤民,2008)。

(1)能源禀赋——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

中国拥有居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第三位的煤探明储量,第十一位的石油探明储量,但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只有135t标准煤,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1%,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即使是水能资源,按人均量也低于世界人均量。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又特别不利。

(2)发展水平——能源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

中国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

(3)总量突出——剖析碳排放总量和“内涵能源”

关于碳排放总量,人口是重要因素。中国人口占世界20%,目前的排放总量显著。中国自1950年到2002年,化石燃料CO2排放量只占同期世界排放量的9.3%,人均CO2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

所谓内涵能源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鉴于中国当前的经贸结构,必然存在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据2007年由英国政府资助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CO2约为11亿t。这表明,中国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及产生的温室气体中约有1/4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如果这部分商品由发达国家自己生产,他们不得不花钱去碳交易市场购买相应的减排额度。

(4)锁定效应——将会影响今后几十年的决策后果

所谓锁定效应(Locked-in Effect)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一旦投入,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

中国在发展电力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燃煤发电技术的弊端,推广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等先进发电技术,倘无综合的国家决策和落实国际合作,其巨额资金与高新技术难度极大。若继续用传统技术,当未来需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时,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如何在此过程中,超前运筹,避免锁定效应束缚,是一项紧迫的挑战。

2)战略

(1)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框架

①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落实节能措施。

②改变能源价格体系,实行煤炭以质定价。

③加快电力建设,提高煤炭转换成电能的比重。

④发展大机组,淘汰、改造中低压机组以节能降耗。

⑤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比例。

⑥鼓励城市发展煤气和天然气,集中供热,热电联产。

⑦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2)坚持不懈地节能减排

这是中国缓解资源约束的现实选择。中国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全面推进节能,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节能20%的目标。主要措施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强工业节能,实施节能工程,加强管理节能,倡导社会节能。这些措施的节能效果显著。

(3)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是负责任的一员。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均应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是中国有关的第一部报告,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等12个部门88位专家编写,2006年12月发布。该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并增加碳吸收汇,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于2007年6月4日发布。方案记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及中国将采取的政策手段框架,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节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节能新技术,推进碳汇技术和其他适应技术等。

(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见表24-2)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将从当时的7%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优先开发水力和风力能源;到2020年共需投资2万亿元;国家将出台各种税收和财政激励措施,包括补贴和税收减免,还将出台市场导向的优惠政策,包括设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较高售价。

表24-2 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装机容量,单位:kW)

注:表中Gtoc是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的缩写。
源自: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5)推进核电建设与科学发展替代能源

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0月发布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目前核电占中国装机容量的1.6%,2010年规划目标占4%。

同时,未来新能源的研发也在加快步伐。如同济大学研制的第4代燃料电池汽车已于2007年亮相。氢燃料电池自行车也在上海上市。该车现售2万元,大量生产后,可降4 000元,同目前的铅蓄电池电动车有竞争力。

3)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1)低碳经济是经济、环境和社会兼容的综合性大问题,需要寻求“多赢”方案。

①认识存在于各问题之间的关联。

②考虑恰当的替代政策方案,以满足经济、环境、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不是流行的处理单个问题的方法。

③选择对各国和全球都能产生多重效益的相关政策。

(2)把握全球和国内问题的关联性。

①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所有地球人参与。国际谈判仅是一个方面,基础在国内。

②必须认识中国目前处于能源与环境压力最重的工业化阶段,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理念并创新,才能化压力为动力。

③在研究和实现低碳经济进程中,探索创新的低碳机制、技术和产品,才可能为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当前,让更多决策者和公众了解低碳经济。

①从各领域和行业进行研究、布局试点和实践。

②制定可行的实施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和综合政策。

③结合气候谈判,加强国际合作,利用中国碳足迹流量大存量小、全国总量大人均量小的比较优势,争取更好的发展机遇。

24.4.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做负责的大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宋德勇等(2009)参考国外经济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必须跟上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策工具设计应从主要靠行政手段向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转变。

1)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政策工具

(1)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看,有以下四个侧重点:

①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改变能源结构。

②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③降低“高碳”产业比例,优化产业结构。

④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改变生活方式。

(2)各国的低碳经济政策有以下四个侧重点:

①低碳能源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能源技术的政策等。

②低碳技术政策,包括碳减排技术、应用和转让、碳封存技术等的政策。

③低碳产业政策,包括鼓励低碳产业发展、产品生产、限制高碳产品生产与进口等政策。

④低碳消费政策,包括绿色包装、采购、物流、社区等政策。

以上政策中的鼓励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是重点,尤其是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更是重中之重。

(3)发达国家为实现其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设计了各种有效的低碳政策工具。其显著特点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尽可能调动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消费者)的积极性,政府发挥制定规则和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工具基本类型如表24-3所示。

表24-3 发达国家低碳政策工具主要类型

源自:宋德勇等(2009)根据外文文献整理.

2)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及其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有政策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措施之中,且以行政手段为主,与发达国家的市场为主的政策工具有较大区别。

①低碳政策工具主要以“命令—控制”类的行政手段为主。其主要方式有:目标责任制;提高环境影响评判标准;强制淘汰落后产能。

②财政税收工具力度加大。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

③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现有排污权交易是以二氧化硫为主,如山东、山西等省及华能等企业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我国在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④在标签计划、第三方融资工具方面,我国推出《能源效率标记管理办法》和其他措施,极大地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⑤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规划独具特色。

(2)我国目前以“目标责任制”为主线,“命令—控制”为主体政策工具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①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的确立和分解缺乏科学依据,中央—地方—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极为高昂的政策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甚至使政策变成一纸空文,或是收获一些“假数据”,执行效率低,成效不明显。

②国有大中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是政策执行的重点,面对大量低小散企业,尽管淘汰落后的措施对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也由于监管成本高,导致在体制外运行,增大政策执行难度。

③现有财税政策不够灵活,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扩散支持力度不够,对固定资产投资激励较多,而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关注不够,存在大量“买得起,用不起”,“平时不运转,检查来了才运转”的现象。

④碳排放交易市场尚未建立,市场类政策工具应用不够。我国排污权交易进展太慢,没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工具创新的建议

从西方国家发展历程和我国的现实看,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创新,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实现主要依靠“领导重视”、狠抓落实的“人治”向主要依靠法律和制度的“法治”框架转变。当务之急是推进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积极建立国家间、国内区域间和企业间碳排放交易市场。

中国特色的碳排放市场体系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①建立与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接的碳排放交易机制。

②建立与日本等地对接的亚太地区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心。

③在国内建立各省际的“碳源—碳汇”交易市场。

④建立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

(2)要从以控制—命令为主向主要依靠市场的政策工具转变,在借鉴国外经验时要注意“本土化”。

①在宏观层面,要以国家规划与指导目录及“绿色”财税政策为主,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符合我国工艺特点的普适节能、清洁能源、碳减排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②在区域、产业层面,推行许可证交易、生态工业园规划、自愿协议,要结合中国国情,建立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总量分配—绩效考评—排污权交易”相结合的新机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③在微观层面,推广两部收费制、标签、认证计划,第三方融资等政策工具,重点解决企业资金和市场问题,鼓励低碳化的投资,保障设备运转,鼓励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

(3)完善现有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更完善的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统计数据库,将目前统计考评体系之外的大量中小企业及农村地区纳入进来。

(4)发挥媒体和公众的作用,健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加强媒体和公众的作用,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政府、企业完成碳经济的目标和指标。

总之,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创新,在于充分利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种机制,发挥“胡萝卜+大棒”两种作用力,在存量调整过程中主要靠“看得见的手”,对增量调整应更多依赖“看不见的手”,减少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其收益,促进全社会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

24.5 生态经济学理念简介

应对区域生态经济宏观调控的挑战,建立相关对策,需要了解一些生态经济学的理念,下面简介有关内容。

24.5.1 生态恢复经济学

目前,国内外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退化生态系统所覆盖,全球130亿hm2土地面积中15%已退化,我国的退化生态系统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0%,而对严重的生态破坏,如何搞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焦点。

几十年来,关于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系统经济损失及生态恢复经济价值等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这些理论研究都是关于某个方面的、零星的,而完整的、综合的生态恢复经济价值过程的研究尚未涉及。为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管理工作和实施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应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生态恢复经济学,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恢复经济理论框架。

虞依娜、彭少麟(2009)对如何建立生态恢复经济学提出以下看法:

生态恢复经济学是对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的一门学科,生态恢复经济学的建立,可在两个方面为人类知识的发展做出贡献:一是扩展恢复生态科学的内涵,使人们对于生态恢复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这个极为重要的视角;二是实现经济科学在比较现实与客观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增强经济学对社会现象与人类行为的解释力,为人类进行生态恢复的现实行动提供帮助。

1)生态恢复经济学的概念

生态恢复经济学是建立在动态性、发展性和生态性基础上的多种理论有机整合,是恢复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并有机组合形成的生态经济分支学科,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它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很多来源于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经济学等,研究生态恢复经济问题需要跨学科的交叉和合作。

它是评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分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期间的成本效益以及评价恢复过程中的经济价值动态变化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客观运动规律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

2)生态恢复经济学的内容

(1)生态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

生态系统退化的经济损失,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退化而产生的生态资本减少,以及生态价值(如土壤保持价值、CO2贮存价值、O2释放价值、温度调节价值)降低所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

(2)生态恢复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是漫长的,需要长期的管理投入,同时又有临界阈值。其次,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维持恢复的保障,没有经济效益,恢复结果难以维持,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因此,需根据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实际需求,估算退化生态系统的损失额,确定生态 恢复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时空分配、运行规律、恢复效果和资金投资策略等。

(3)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价值评估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是一个长期的恢复过程,在不同的恢复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价值,其某些功能和恢复经济价值的发展过程将会在某一时期达到稳定状态。同时,在恢复期间将产生社会效益,改善周边社区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应该对这些效益进行评估。

24.5.2 区域生态经济学

1)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某一时空范围内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是由区域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其中区域生态系统由区域内无机环境(气候、土地、水、矿藏等)和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两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系统是指一定区域的人类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系统,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部分组成(胡宝清等,2005)。

2)区域生态经济学的概念

区域生态经济学作为生态经济学的核心分支学科,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这是百家争鸣的结果,也是生态经济学的地域性、整体系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所决定的。胡宝清等认为区域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交融为研究的知识背景,以特定区域(如流域、城市、山地等)为研究客体,着重研究这些区域自有人类以来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发展过程和运行机制,并针对这些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适时地进行调控优化和恢复重建,目的在于使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科。

3)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生态学把经济系统作为其外部性来考虑;经济学往往又把生态系统作为其外部性来考虑。由于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2)地域性。区域生态经济学是以具体的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核心,所以它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其研究要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生态经济的特征,进行理论的高度抽象、深化和实证分析。

(3)整体性。任何一个区域生态经济系统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区域生态经济学反对用孤立、片面的观点去看待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而要求从整体上看待生态经济问题。20世纪60年代,由于把系统思想引入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学的整体性观念因此逐渐成熟。

(4)战略性。区域生态经济学是在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生态平衡与经济均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基础上,从长远效益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因而能够比较正确地处理局部和整体、近期和长远的关系。所以说,区域生态经济学既是一门解剖现状、正视问题的学科,又是一门高瞻远瞩、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决策不可缺少的综合性科学。

(5)应用性。区域生态经济学将经济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一门实战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理论基础,是制定国民经济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是制定工农业发展规划乃至国际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解决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许涤新,1987)。

4)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区域内自然资源优劣势分析及开发和保护问题;

②生态经济区划的科学依据;

③区域内生态经济开发与发展;

④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

⑤区域内生态环境破坏、污染及其防治;

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复合网络结构;

⑦特定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同其他区域生态经济系统间的关系等问题。

5)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替

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处在不断有序演化之中的动态结构。从其演化历史看,大致可分为原始型、掠夺型和协调型区域生态经济结构三种类型。可以认为任何区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到目前为止都正处于这三个类型中的某个阶段(如图24-2)。

图24-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图(胡宝清等,2005)

(1)原始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这类系统是指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简单耦合而形成。它主要存在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时期的农业和生物产品为原料的家庭手工业中。自然经济不仅生产规模较小,单位分散、孤立、互不往来,而且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破坏不多,这种特点使这类系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综合体系。

(2)掠夺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这类系统是指经济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以掠夺的方式同生态系统结合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对社会财富和自然资源掠夺的历史。这种结构不仅是资本主义所特有,任何对森林、地力和其他资源实行耗竭性处理条件下所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都属于掠夺型的结构。它是人们把发展经济建立在向自然生态环境索取资源的基础上,以大规模消耗资源和环境质量为代价,因而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与日俱增。

(3)协调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这类系统是指开放的经济系统按生态经济规律与生态系统结合成低耗、高效、优质、多种产品输出的生态经济系统。人类在受自然界无数次惩罚之后,逐渐认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比原始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更高级、更符合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本质的协调型生态经济系统。

24.5.3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杨鹏、徐志辉(2001)曾对中国生态经济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认为有关研究多是对目标的描述,缺少方法和动力要素方面的深入研究,他们建议今后研究的要点应放在消费偏好与经济的关系及约束高消耗生产体系的扩展方面。这些问题和建议对当前本学科的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缺少普遍性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

由于生态意识逐渐强化,生态哲学向各学科的漫延是一个趋势。影响经济问题的因素很多,不少与生态有关,使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边界难以确定,一般的作者都是从特定领域的生态经济问题入手,而专门研究具有普遍的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文章极少,好文章就更少。

(2)生态经济学的规律不能真正落实到政策操作层面

生态经济学已总结出来许多“规律”(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等),仍处在生态哲学的一般层面上,不能真正落到政策操作的层面。所以有时我们会感到,多少像是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为表现形式的生态哲学。

(3)学科的定义不能找到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

我们的定义是:生态经济学力求将生态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现象的关系,寻求经济活动与生态变化的良性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以这样定义,并不能使我们找到对当前事关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

(4)对当前生态经济的重要问题研究不深

中国当前生态破坏和经济不可持续的根子是基于四个有机联系方面:高物质量的消费偏好;高物质量消耗的生产体系;人口过多;人均物质资源太少。一般生态经济学文章都会涉及以上问题,但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缺少很有深度和创造性的文章。

2)完善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建议

(1)要研究需求偏好形成及演化的问题

我们认为这是一切生态问题的根本。尤其是高物质消费的需求偏好,对中国来说是近十年形成的,而且还在强化。需求偏好的变化为生产系统的关系,塑造这种需求偏好的力量,从社会伦理到社会制度,从自然因素到文化因素,从经济激励因素到约束因素,我们认为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2)高消耗的生产系统问题

长期以来,这问题受国家关注,未得到有效解决,关键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例如云南白药中,有一味重要的药叫重楼,多年采集,使这个野生资源濒于枯竭。据说即使能人工种植,也需8年才能收获。谁会愿意投入巨资于这种收益低的项目?它说明我们缺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在一个以个人短期物质利益为核心建立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3)全球经济背景下,中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国内经济界的热点,但在生态经济学领域却很少有这方面文章。以美国消费方式为样板的消费偏好和西方消耗环境和物质资源的产业将更大规模向中国转移,这对中国将有什么的深刻影响?从生态经济学基本追求的角度,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

(4)消费偏好、生产体系与生态环境的互动问题

消费偏好、生产体系与生态环境的互动问题是生态经济学研究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如果生态经济学游离这个主题,缺少深入的分析和创见性的理解,就难以真正进入国家决策层面,只能仍是学术圈子里的东西。

(5)生态经济学理论最大的缺陷是缺少方法和动力要素

在一个追求短期利益的社会中,倡导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政府政策导向应是什么?其利益冲动何在?如何组织?一个缺少明确方法取向和利益动力依托的理论,怎么能进入决策层面?

解决高物质量消费偏好和高物质量消耗生产体系的指向,应是适度消费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什么社会力量(利益驱动)能使中国经济转向这个方向呢?

3)我们的一点看法

杨鹏、徐志辉认为高物质量消费和高消耗生产是中国生态破坏和社会经济不可持续的根子,不是技术环节所能解决。

高物质量消费是中国近二十年来形成的,又是美国生活方式影响的结果。在美国,这种生活方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当时用财政和货币手段刺激内需,成了西方工业园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共同选择。然而,这是以西方国家对全球自然资源控制的扩大和消耗为前提。此时,西方绿色生态运动开始兴起,它反对资本主义的以奢华和浪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

中国的改革开放,面对的是一个追求刺激的奢华浪费的西方文明形态,若将我们纳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我们分到的,不会是低资源消耗和高知识附加值的环节,我们又没有西方国家的资源控制量,我们的生态根本承受不住,这是中国一切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们感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应建立在一条新路上,这就是将中华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绿色文明结合起来,走一条低物质消耗的文明发展之路。我们应在此背景下展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

生态经济学是反工业文明奢华浪费的消费偏好的,但要实现这个消费偏好调整的目标,我们目前需借助政治动员、非暴力的伦理、社会舆论、经济手段等综合方式,强调国家生态安全优先,公共利益优先,约束奢华消费。

生产系统的高消耗和高污染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包括技术知识积累低,资源成本和污染低的制度问题,还有对高耗环境资源和高污染项目的引进缺少约束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非政治的自觉和公众的参与,不能迅速解决。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作为经济关系外在稳定的前提,进行较单纯的经济关系的研究。但在中国没有进行纯经济研究的条件,经济问题总与制度及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根本没有离开政治和道德的经济规律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