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重要基地,几十年来为建立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以及培养我国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复旦大学以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学科继续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在2004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的评估中,与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组成的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名。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一、发展历程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重要基地,几十年来为建立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以及培养我国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50年代起,上海医科大学在中西医结合工作方面不断发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一支科研队伍。在此基础之上,于1985年集中了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临床基础研究的专题研究组、研究室和实验室组建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挂靠华山医院。该所现有脏象、肿瘤、妇科、儿科、心血管病、呼吸病、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病等研究室8个,分布于复旦大学5所附属医院。研究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任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文健教授任所长。

研究所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全所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有10位专家在全国性学术机构的一级学会或二级学会担任副会长或正、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作为我国第一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年来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80多名、博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后8名。研究所主攻方向为“脏象学说研究”,和“中西医结合代谢综合征、妇科、肿瘤、儿科和神经病学研究”。

研究所曾先后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委级的科研项目60余项,目前各类在研课题20多项。多年来,全所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奖及科技进步奖40余次。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理论研究方面,将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中医的核心理论紧密结合,在肾虚证候的基因表达谱和补肾疗法对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方面有了重要进展;在临床研究方面,以创新的思路应用聚证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中医理论也有所发展。

复旦大学以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学科继续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在2004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的评估中,与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组成的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名。医疗方面,该所有6个专科进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建设行列(冠心病、糖尿病、哮喘、小儿性早熟、月经病、肿瘤),占上海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专科建设项目一半以上,并在2004年度顺利通过了验收。

科研方面,围绕学科建设,争取到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来源的资金,包括国外基金,其中近5年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有13项,省部级基金23项,国外基金7项,配套的学科建设经费近年获得各种经费成果1 200万。

近5年获得了以下奖项。

“肾本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补肾方治疗肾虚型流产对母胎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机理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胰岛素高睾酮型PCOS发病机理及中药天癸方治疗机理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

“补肾中药调整性早熟儿童青春发育进程和改善骨骼发育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补肾中药调整性早熟儿童青春发育进程和改善骨骼发育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还有一些上海市的医学科技进步奖。

教学方面增加了课程,从原来开设一门中医学,发展至3门,即《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此外,还和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合作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基础》课。编写了《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新教材,后者在国内属首创。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在做好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增加了博士后的培养,出站5名,在站3名。

(二)科研进展

1.中西医结合脏象学说研究 在肾阳虚证的基因表达谱及分子网络研究中发现肾阳虚证基因群改变的特点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抗凋亡、促增殖及免疫调节信号通络相关基因和蛋白的低表达,补肾治疗可在基因水平重塑网络的分子平衡。在补肾对老年免疫衰老,特别是对老年T细胞凋亡多基因调控模式的研究中发现,补肾可下调促凋亡基因和凋亡启动酶、执行酶,上调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延缓免疫衰老。同时发现补肾能延长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传代次数,减慢端粒缩短。通过系列研究观察到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神经—内分泌—骨代谢构成相互交叉的两大基因调控网络,用以药测证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中医“肾”在生理状态下调控机体两大系统的主要基因调控路线及规律。

2.中西医结合代谢病研究 在代谢综合征中医学病因病机的研究中,提出了不运不化,气聚为病的观点,认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证候为聚证。治则为攻补兼施,治法为益气散聚。在此基础上创制了益气散聚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脂肪肝和以中心性肥胖为主表现的到位人群进行干预,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并对中医聚证理论有所发展。机制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具有非经典途径的作用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该所在这一领域开展的工作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近年来除申请到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还申请到欧洲糖尿病学会的1项基金。

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研究 在中西医结合对习惯性流产治疗的研究中采用补肾益气方滋养育胎,临床研究显示治疗肾虚型自然流产妊娠成功率达82%~91.6%。病人外周血封闭抗体、催乳激素(PR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增高,提示该方具有调整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保胎作用。为明确其作用机制,在临床研究基础上,首先在国内建立改良溴隐亭致流产大鼠模型,从内分泌对免疫的影响为切入点,初步揭示肾虚型流产的发生、发展与母胎内分泌—免疫失调有内在本质的联系,模型特点与临床此类型流产极相似;补肾益气方具有调整内分泌—免疫网络维持妊娠的作用,并建立了体外滋养细胞培养模型,该方的含药血清对早孕胎盘的发育及内分泌功能有促进的作用。

在中西医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辨证类型与内分泌代谢有一定相关性,病人以阴虚火旺为最多,其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高黄体生成素(L H)血症以肾气虚为多见,PRL水平以肝郁组为高,可见生殖内分泌变化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采用滋阴降火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排卵率达83.33%,受孕率达66.67%。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 H/FSH)比值下降,血清甲状腺素(T)、PRL等均见恢复正常,表明补肾法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产生排卵效应。滋肾阴药能明显降低伴有高胰岛素、高雄激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胰岛素、血糖和T水平,治疗后排卵率达59.7%,妊娠率为41.2%。

4.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 重点观察了清胰化积冲剂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发现该方对S180体内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随剂量的递增而增大。其机制可能为阻止S180细胞周期于G1期和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清胰化积方对肝癌腹水瘤H22体内生长和人胰腺癌SW1990体内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瘤率无明显剂量—效应关系。清胰化积方对人胰腺癌SW1990抑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阻止肿瘤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调节癌基因及其相关的信号转导、改变肿瘤细胞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等亦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清胰化积方与化疗药物健择联合使用,对人胰腺癌SW1990体内生长抑制作用优于单纯化疗,提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联合用药使SW1990胰腺癌细胞MDR表达下降,提示该方可能通过逆转肿瘤细胞MDR,提高肿瘤细胞内化疗的浓度。此外,该方与化疗药物健择联合用药后,SW1990胰腺癌细胞凋亡率增大,提示该联合用药可促进SW1990胰腺癌细胞凋亡。临床研究表明,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以清胰化积方为主的中药长期治疗,可稳定瘤灶,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与化疗相比,该方不良反应少,作用持久。

肿瘤研究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美国癌症研究所210万美元的科研基金。

5.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研究 在用序贯疗法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疗效优于西药的基础上,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比较临床中医治疗女童性早熟的2种方法——滋阴泻火与疏肝理气法治疗女童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临床疗效。观察了用药前后2组患儿乳房Tanner分期、乳核直径;摄骨龄片,B超子宫、卵巢容积及卵泡大小和中医证候积分;部分患儿做GnRH兴奋试验。结果:2组患儿用药前后比较,治疗组患儿对乳核指数、乳房Tanner分期、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B超检查子宫,卵巢容积、卵泡大小,治疗组控制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骨龄改变比较,2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对阴虚火旺证候的改善滋阴泻火中药明显优于疏肝解郁中药逍遥丸。

在新药开发方面,清胰化积冲剂已成功进行成果转让(转让费人民币150万元),将与上海赛达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申请开发新药,并已获得专利(“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复方制剂”,专利证书号:02136330.7)。早熟Ⅱ号、淫羊藿总甙等或已转让,或已具备转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