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做到了年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以上,国内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是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高校“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对原四川大学“西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重新改组,于1999年1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而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民族学藏学基础研究,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和历史文献学,依托的博士点主要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藏族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文物学与艺术史、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政治经济学等。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8名,有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研究;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现任所长霍巍教授、副所长石硕教授。

二、主要成绩与经验

1.建设团队,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19年来,此所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地缘优势和研究专长,凝练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其中,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方向紧密围绕西藏和四省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着重对西部大开发中的藏区特殊性问题、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主动承担委托课题,积极参与咨询服务。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东部藏区“藏彝走廊”这一古代民族迁徙交融的走廊地带,以“藏彝走廊”为研究重点领域开展综合研究。由于康区对于整个藏区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故历来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此研究方向利用靠近康区,文献、档案资料丰富的地缘优势和研究专长,着重对康区的汉藏民族交融与互动、康藏地方发展史进行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方向突出西藏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强调开展实地田野工作,以调查和发掘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在青藏高原史前考古、西藏西部佛教遗存研究、西藏文物保护与遗产管理等领域成为藏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在国内和国际藏学界均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2.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积极参与现实问题研究,为党和国家提供切实有效的咨询服务

“3·14”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二天,此基地即在成都牵头组织了“四川藏学界反分裂座谈会”。此基地提交的关于“3·14”事件后藏区出现的若干新动态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统战部批复。此所先后有3名专家参与了中央对外宣传部组织的涉藏外宣专题调研,其中两人担任调研报告撰写组组长,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外宣办的高度重视,对其中“在全国高校设立涉藏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等项建议予以采纳。“5·12”汶川大地震后,此所教授提出的灾后重建中保护藏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城市迁建选址问题的意见与建议多项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所采纳。此所研究人员还承担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等委托的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等课题的研究,提出民族地区水电开发移民补偿体系建设建议,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7月,中央统战部杜青林部长在成都听取了此所霍巍所长、冉光荣教授对涉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与建议,并对涉藏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要求,给予此所极大的支持和鼓舞。

3.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学术影响

此所通过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开设“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珠峰藏学系列学术讲座”、接收国内外高端访问学者、派出中青年访问学者等多种手段,加强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术影响。

10年来,举办了20余次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例如,2002年首创的“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成为目前该研究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藏学盛会;2004年“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带动了新一轮国际性的“藏彝走廊”的研究热潮,费孝通先生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2005年主办的“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边疆地区考古及历史文化、民族关系、中华民族起源与形成等多方面问题的高度关注,形成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著。

此所还积极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和驻所研究,平均每年来访驻所专家2人次以上,每年开设讲座20余场。至今已有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政治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西藏社科院等知名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前来本所演讲。此基地还先后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瑞士著名学者等前来进行驻所研究。目前已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

此所积极派遣本所研究人员参加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派员参加了在牛津大学召开的第十届、在波恩大学召开的第十一届、在渥太华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藏学会,在哈佛大学召开的“内亚与中国: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哥本哈根大学召开的“全球视野下的亚洲多样性”国际学术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市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基本做到了年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以上,国内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

此所积极支持和派遣中青年研究人员出国进行访学和深造,近10年内,本所研究人员已获3名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名亚洲学者、1名亚洲文化协会学者基金资助赴海外访问学习,另有4名青年学者获得海外各类奖学金出国进修访问,从而大大提升了本所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与交流的能力,也扩展了本所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4.通过组织课题攻关,已基本形成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稳定的学术队伍

此所的人员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现已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具有极强潜力的学术团队。现在专职人员中正教授比例已占50%,具有博士学位者已达70%,30~50岁的青年人员比例占到60%。在过去五年内,共毕业博士研究生40多名,硕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后流动站进出站人员20多名。

5.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本基地为主体和依托,建立众多合作项目

获准建立了四川大学“985工程”二期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藏区与南亚研究”,在原来三个研究方向上,新拓展出南亚与中国藏区研究、喜马拉雅周边国家与地区研究等新的学科交叉点;在“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了学术优势,子项目“中国区域历史与宗教文化研究”获得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一致通过,圆满地达到了预定建设目标。在此基地建设的带动之下,西藏大学与四川大学在藏学研究领域的共建也获得进展,双方通过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导师互聘、课题合作等方式,促进了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0年来,此基地共承担各类项目60余项,总经费达到1000余万元,发表基地第一署名的CSSCI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其中,《藏族族源与藏东古文明》、《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西藏原始艺术》三部著作获得首届中国藏学研究最高奖“珠峰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论文集汇集了近年来藏彝走廊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传统藏学的研究中引入了区域综合研究的新型理念,起到了引领与开拓性的作用,对传统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藏区特殊化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当前藏区发展的现状提出新的发展战略与思路,获四川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青藏铁路沿线考古调查报告》、《皮央·东噶遗址考古报告》以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为研究对象,填补了西藏科学发掘工作的空白,为藏学研究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新的实物资料,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在现实研究方面,此所先后为中央统战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等提供了长期的咨询服务,有20余次获得上述部门的批复意见,也显示出此基地在现实服务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度。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1)调整后的研究方向。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把握新形势下藏学研究的发展新趋势,把握全局,确定重点,对本所原有的三个研究方向即藏区现状与社会发展、藏族历史与宗教、西藏考古与艺术进行重新调整和凝练为: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研究,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2)加大对藏文文献的研究,引进精通藏语的高级优秀人才。将开展吐蕃古藏文写本、碑刻的研究以及藏文文献的研究;引进2~3名精通藏语的优秀专门人才;定期开设初、高级藏文文献研读课程,培养精通藏语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精通藏语的汉族人才。

(3)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基地开放力度,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一流学者参与重大项目研究,每年定期接收海外和国内高端学者以及中青年学者来访和驻所研究;继续加强科研项目尤其是基地重大项目的管理,修订本基地的科研管理办法,促进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4)继续通过承担实际部门委托项目,吸收实际部门人员参与课题等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

(5)继续提高本所所刊《藏学学刊》的办刊质量,加强图书资料、数据库和网站建设,扩大在国内和国际藏学界的影响。

(6)精心选题、组织学术水平高、学术影响力大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