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9年入选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为我国环境法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11年2月27日,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全球首个环境法教学与研究高级培训基地于基地挂牌。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6月,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环境法学教学和研究的机构,首任所长为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现任所长为王树义教授。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1999年入选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基地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被教育部评审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度被教育部评审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为我国环境法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二、主要成绩

(1)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交叉的专职学术队伍,产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CSSCI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上百篇。

(2)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课题来源广泛,如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等上10家单位,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受到委托单位好评。另外,承担了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律师协会、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际和外国组织的国际科研项目,经费逾200万元人民币

(3)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环境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10年间,此学科招收了300余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学生200余名。

(4)积极为国家环境法治建设实践服务。参加了我国国家和地方多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起草研究或修改研究工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10年内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了数十份项目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并得到采纳。

(5)信息资料建设成绩显著。此所目前建有全国最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图书资料中心,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门户网站——“中国环境法网”、中国第一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电子期刊——《环境法》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官方网站的中文版网站。

(6)国内影响力显著。此基地主任王树义教授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聘为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蔡守秋教授、李启家教授分别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和“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蔡守秋教授被聘为国家减灾委第二届专家委员会专家,杜群教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蔡守秋教授应邀到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海洋大学、福州大学等举办调整论的讲座,引起强烈反响。《光明日报》和新华社(《东南法学论坛: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学论坛》,2004年1月13日)对此都做了专门报道。

(7)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2009年,此基地与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于武汉大学共同举办了“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第七次全球学术会议”。会议代表共200多人,其中,外国专家、学者多达110余人。2010年9月,此基地与欧洲多国联合举办“首届中欧环境法论坛”,大获成功。中欧20多个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逾50人在比利时召开论坛第一次学术会议,中国驻欧盟大使宋哲亲自出席并致辞。2011年2月27日,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全球首个环境法教学与研究高级培训基地于基地挂牌。2月28日—3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和基地共同举办的“全球环境法教学与研究高级培训班”在此基地举办,来自全国20多个高校的环境法学教授在此接受培训。

三、主要经验

(1)注重队伍建设。此基地目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队伍。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到90%,博士生导师的比例占到50%。

(2)树立精品意识,打造集体学术成果。蔡守秋教授的《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秦天宝教授的专著《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此基地主编的《环境法学文库》、《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影响日盛。

(3)立足为国家环境法制实践服务。10年来,此基地积极参与国家环境法制发展的实践,承担多项国家立法研究课题,为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提交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几十项,并基本都被采纳。此基地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决策活动的“参谋”和“智囊”。

(4)瞄准国际前沿,扩大国际影响。此基地目前是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拥有“中欧环境法论坛”、“中法环境法论坛”等常设的国际合作平台。基地在全球环境法学领域里的影响迅速提升。

(5)拓宽科研合作渠道。10年来,此基地与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外国组织合作的科研项目达几十项,科研经费达600万元之多,极大地丰富了基地的课题来源资源。

四、标志性成果

(1)蔡守秋教授的《调整论》。此书是本学科近些年来最有分量的一部学术专著,它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对法学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追问,引起了整个法学界的关注。专著出版以后,许多大学纷纷邀请蔡守秋教授去讲学访问。

(2)一大批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重视并被采纳的项目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这一类成果虽然并非是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论文,但它们得到了有关部委的肯定和采纳,直接地为国家的环境法治建设服务。这些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主要有: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几点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改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草案)》的意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改研究报告及草案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法》起草研究报告及草案专家建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法》起草研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研究报告及草案专家建议稿等。

五、“十二五”建设思路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服务国家环境法制发展,瞄准全球环境法之学科前沿,引领中国环境法学的发展方向。

(2)精心培育和打造基地标志性成果。致力6项研究:①环境法基本理论研究;②环境法基本范畴研究;③环境保护基本法比较研究;④环境法法典化研究;⑤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⑥中国流域立法研究等。前三者侧重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的理论创新,后三者侧重于服务中国的环境法治实践。

(3)继续办好“三书、一刊、两网站”,即《环境法学文库》、《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电子期刊《环境法》、环境法专业门户网站——“中国环境法网”(www.riel.whu.edu.cn)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网站”的中文版,扩大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

(4)新搭建两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即“中美加环境法论坛”及“中澳环境法论坛”和一个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平台,即“海峡两岸环境法论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