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飞起来
香港科技大学学生 安 楠
坐在飞机上,望着机窗外渐渐远去的浦东机场,还有在薄雾中渐渐朦胧的大上海,一周来的兴奋与激动,紧张与忙碌,开心与欢笑又渐渐浮现在脑海之中,这难忘的一周的点点滴滴又仿佛正在经历般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
一、进军上海
有着身为数学老师的爸爸,又有着身为语文老师的妈妈,大家都说我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辩才,因为我应具有数学的严谨逻辑,也应具有语文的华丽文采。但是直到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正上小学的我才第一次被辩论那无限的华语魅力所征服,冠军复旦大学队也成为我一直向往和崇拜的对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披上了科大的战袍在香港辩坛的烽火硝烟中为科大披荆斩棘,驰骋疆场。我的努力和队友的配合让我们在2003年首次为科大夺取香港冠军。肩负着香港冠军的责任和香港辩友的期待,我们在上海第九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上杀入了半决赛,我也拿到了优秀辩手的称号。
凭借上海大赛的经验和启发,休整一年后的我们在2004年一鼓作气以全胜的战绩在香港卫冕成功,我则获得全港年度最优秀辩手奖。上海名校杯的入场券被我们留住了,但是面对历届的全国冠军,面对首场就遭遇我仰慕已久的强大的复旦大学队,再看看日历上不到一周的准备时间和赛后马上开始的期末考试,我们是既激动又担心,既兴奋又无奈。
启程在即。
梦想,我们将何去何从?
二、挑战复旦
载着挑战劲敌的好奇和兴奋,也载着对上海和名校杯的盼望与憧憬,更载着向各支冠军强队学习和交流的心愿,没有任务,没有压力,我们踏上了飞往上海的班机。
作为唯一一支未曾夺得名校杯全国冠军的队伍,首场面对强大的复旦大学,再加上不利的站位,几乎没有人认为我们有获胜的机会,就连我们自己也觉得是必败无疑,甚至订好了赛后就飞的返程机票,赶回学校复习考试。但是我清楚,不论形势对我们有多么不利,不论我们获胜的几率如何渺茫,既然有资格站在赛场上,就要好好准备,好好地打好这场比赛,不管这将是我们上海之行的第一场,还是最后一场。所以虽然我们主力辩手因为飞机晚点深夜1点才进驻天益宾馆,不畏旅程的疲惫,还没有打开行李箱,还没有换上衣服,就开始了紧张积极的准备。
上海的夜色是那么宁静,那么祥和,站在天益宾馆15层的窗口,夜幕下宽阔的四平路安静地躺在路灯柔和的灯光下,只有偶尔驶过的一辆的士呼啸而过才会打破这平静和谐的上海夜。
大家一直奋战到凌晨5时许。
比赛即将开始。
还是这方舞台,但和去年装修的风格却完全不同,与去年热烈的鲜黄色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的海蓝色显得清新和典雅,而中央的那个象征王者归来的大皇冠则醒目耀眼,总警醒着我们此处强手如林。镁光灯亮起来了,无数双充满期盼的观众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我们知道,在电视机前还有更多,我们要向内地的辩论爱好者们展现香港辩论的风格,要向内地的同学们展示香港大学生的风采。对面,我景仰已久的复旦大学辩论队,胜券在握的他们显得镇定和自信,我知道,他们早已成竹在胸。
比赛开始了。
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没有想过胜负结果,也许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让我完全专注于比赛,总之没有其他的感觉,我完全沉浸在比赛中,完全陶醉在唇枪舌剑的你来我往中,全然感受不到时间飞逝,也许这就是华语辩论的魅力,也许这就是享受辩论的最高境界。对手不愧为辩坛的老将,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向我们展示出强大的实力,而我们也沉着应战,不紧不慢。结果是出乎预料的,我们竟以一分险胜。那是个不可思议的、几乎让我不敢相信的分数。公布结果的那一瞬,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那种激动,那种难以克制的冲动让我们禁不住噌地站起来,深深地向观众鞠躬。惊喜之余我不禁为复旦感到些许惋惜,他们是强大的,也许我们真的是靠着一点点运气才得以击败他们,他们虽败犹荣,而同时我更为自己和本队感到骄傲,我们用结果证实了自己的实力,我亲自战胜了自己一直景仰的对手。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也让我明白,其实所谓的“不可能”也许只是人们逃避现实的一种虚伪,世上并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用心、尽力,一切皆有可能。
三、乘胜追击
小小的欢腾和庆祝之后,理智让我们在胜利面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虽然最强的对手已经被我们击败,但在王者归来的名校杯这方芳草地上,没有任何一支可以小看的队伍,任何一支队伍都有理由也有实力轻松战胜我们,而我们唯有加倍努力,乘胜追击。
重新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备战中。
由来自每一名队员的热情所聚合而成的强大得超乎想象的巨大凝聚力让我振奋,让我感动。天天挑灯夜读到凌晨三四点钟,以至于大家昏睡在椅子上;桌上总有买给大家的精美夜宵,那种感动就像上海小吃的美味一样让人留恋;那分积极,那种各行其责的认真态度;那分投入,那种轻松自然的和谐氛围;时而雄辩滔滔,时而欢笑阵阵,不经意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说米卢给中国发明了“快乐足球”的话,那我们就真真正正诠释了“快乐辩论”的内涵。就在这样的紧张而又愉快的准备中,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半决赛正悄然逼近。
虽然我们上届半决赛输给西北大学,而决赛西北大学又输给了上海财经大学,保留主力的上财今年从理论上说不能不胜过我们。但是我们轻松的心态、清新的风格、清晰的思路却又一次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机智的对决、幽默的言语,精彩之处比比皆是,我们和上财一同上演了一场激烈精彩的比赛。
结果,我们又胜了。
四、决战西交
“我们是改写历史的队伍”,我对我的队员们这么说。是呀,走到这步,我们不光改写了科大的历史,现在我们还在改写香港的辩论发展史。严格来说,对于从未进过决赛的香港代表队来说,能连挫两支劲旅,在历届冠军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杀进决赛实在称得上是一个突破。但面对号称“铁立论”的西安交大,面对还没完全理解,甚至有些陌生的决赛辩题,面对仅有的两天准备时间,我们知道责任的含义。
令人感动的是,所有已经离开赛场的各路代表队都向我们伸出了充满温暖的帮助之手。不论是精神上的鼓励,还是技术上的意见;不论是辩题的剖析,还是准备的经验;不论是借给我们道具,还是为我们的小品构思出谋划策;我们带来的卡片不够了,他们送给我们;我们缺少资料,他们拿出心爱的哲学书让我们拜读……如果说杀进决赛的意外带给我们的只有惊喜的话,那来自内地兄弟学校的满怀真挚的热情,那份浓浓的、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形成的深厚的友情则带给我们的是最大最真的、最为发自内心的愉悦。一时间,我们就像老朋友,相识了很久又从来没有被分开过的老朋友,突然,我想到了和内地一衣带水的香港,还不是靠着内地的源源不断的帮助和供给才得以蓬勃发展,就像此时此刻……这种透过辩论升华出来的感情,早已超越了辩论和比赛本身的境界,那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来自人间的最高尚的温情。谢谢,那些好心人;谢谢,来自内地学校的温暖。
决赛场上,西交的尖锐让我们目瞪口呆,他们超乎想象的强大攻击力打得我们一时难以招架,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强队的含义,也让我们对辩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鉴于不利的立场,我们制定了严防死守,寻机反击的战略,但是到了场上我们才意识到对手的强大。我们还在低头修建防守攻势的时候自己的阵地就已经被敌人轰得面目全非,快被夷为平地了。这是我们的切身感受。西交的尖锐让我们感觉就像一把利刃,轻轻一触就是一道伤口。虽然我们顽强抵抗,也打出了一些精彩的回合,但还是以较大悬殊败北。
我们的黑马历程走到了尽头。亚军,香港代表队的历史最好成绩。我的最佳辩手,香港队参赛历史上的第一人。我们在领教了复旦的辩论技巧、上财的咄咄逼人、西交的“铁立论”后,在镁光灯下、鲜花丛中,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大家尊敬的目光中,载着荣誉和这份难忘的回忆,微笑着、含着激动的泪花,载着我们亲手改写的香港历史走下上海教育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这方熟悉的舞台。
一周的故事,很快便讲完。一周的经历,却总也回忆不尽。辩论,不仅仅是思维、口才和知识的较量,更是一种让人受益终身的人生经历。我们在辩论中学会迎接挑战,在辩论中学会战胜自我,在辩论中学会团结协作,在辩论中学会经历惊喜,经历挫折,经历“大场面”。第十届名校杯带给我们的决不仅仅是些许荣誉,更有人生的历练,对待生活的态度,审视世界的眼光。我们在辩论中丰富自己,升华友谊。我们在辩论中成长。
飞机飞着,穿过了厚厚的云层,迎着灿烂的阳光,飞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