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离型药物浓度的测定

游离型药物浓度的测定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情况下,药物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基本稳定,因此,测定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总浓度基本上可以反映游离药物浓度。此外,某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呈现浓度依赖性,当达到一定浓度以上时,出现非线性结合,血药浓度增加,游离药物浓度剧增。凝胶过滤法所用的柱子成本比较高,且凝胶对药物的吸附能力较强,整个实验过程耗时很长,不适宜用于临床患者血样中的游离药物浓度测定。

药物进入血液后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结合型药物,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弱酸性药物与白蛋白结合,而弱碱性药物与α1-糖蛋白结合;另一种是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称为游离型药物。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进入相应的组织或靶器官,产生效应或进行代谢与排泄,因此,结合型药物起着类似药库的作用,与游离型药物保持动态平衡。一般情况下,药物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基本稳定,因此,测定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总浓度基本上可以反映游离药物浓度。然而,有些药物测得的血药总浓度并不反映游离药物水平,此时如果按照总浓度测定结果予以解释,将得到错误的结论,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尿毒症患者体内弱酸性药物与白蛋白结合明显降低,此时如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丙戊酸、水杨酸盐、保泰松、华法林、氯霉素、呋噻米、硫苯妥钠等药物的游离浓度会显著增加。在严重烧伤、肿瘤、炎性疾病、肾病等疾病状态下,低白蛋白水平会引起血中α1-糖蛋白浓度升高。与α1-糖蛋白结合的药物会受到影响,主要有普萘洛尔、阿米替林、丙咪嗪、去甲替林、奎尼丁、氯丙嗪、利多卡因等。此外,某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呈现浓度依赖性,当达到一定浓度以上时,出现非线性结合,血药浓度增加,游离药物浓度剧增。

目前,用于治疗药物监测中游离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平衡透析法、超离心法、凝胶过滤法和超滤法。

1.平衡透析法

平衡透析法:把半透膜做成袋状,其中加入含药血浆并扎住袋口,然后置于缓冲液中。放置达到平衡后,由于半透膜能够阻挡血浆蛋白以及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而让血中游离型药物自由通过半透膜,此时,选择适当的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方法准确测定缓冲液中的药物浓度,然后按缓冲液和血浆样品的体积计算出的浓度,即为血浆样品中游离药物的浓度。

平衡透析法是测定游离药物浓度的经典方法,但由于透析平衡耗时长,不适用于游离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2.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以超速离心机离心血样,分离蛋白,得到不含蛋白的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即为游离血药浓度。该法需要超速离心机,价格昂贵,不易推广。

3.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将起分子筛作用的载体装入层析柱中,当含有待纯化的蛋白质溶液通过层析柱时,该蛋白质即与配基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吸附在层析柱上,而其他蛋白质则流出柱外,再用缓冲液洗脱,测定其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凝胶过滤法所用的柱子成本比较高,且凝胶对药物的吸附能力较强,整个实验过程耗时很长,不适宜用于临床患者血样中的游离药物浓度测定。

4.超滤法

超滤法:将血样放在超滤器中半透膜的一侧,然后离心、分离、过滤,测定超滤液中的药物浓度,即为游离血药浓度。由于超滤法是利用离心力强迫游离药物通过半透膜,同时血浆样品中的水分也不断被滤除,使样品管中的血浆样品不断浓缩,打破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动态平衡。因此,超滤法测得的游离血药浓度与体内真实的游离血药浓度的吻合度会受到超滤速度、时间、超滤温度和超滤液体积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