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厥逆”证治病机的探讨

关于“厥逆”证治病机的探讨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厥”是中医学的一个证候名,亦称“厥逆”。厥之为病范围较广,有“四肢厥逆”,简称“四逆”。有“下厥上冒”,或称“昏厥”。可见“厥”是疾病时“邪正相争”,机体上反映了阴阳偏盛,营卫气血逆乱的现象。厥逆之所以会自行恢复过来,显然是机体内部矛盾暂时自行解决的现象。欲验病人阳气的盛衰,莫贵于注意四肢之冷暖。这是因误表而致“厥逆”的一例。近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证明乌梅丸确实能治疗胆道蛔虫病。

关于“厥逆”证治病机的探讨

“厥”是中医学的一个证候名,亦称“厥逆”。厥之为病范围较广,有“四肢厥逆”,简称“四逆”。有“下厥上冒”,或称“昏厥”。有寒厥、热厥、痰厥、食厥、风厥、气厥、脏厥、煎厥、薄厥、大厥、蛔厥、尸厥等。致厥的病因不一,总的来说,厥逆的症状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种类型:

1.四肢厥冷。

2.外厥冷而内烦躁。

3.猝然昏厥,不知人事。

例如:

1.《内经》云:“厥之为病,是暴冷。”“寒厥之为病,必从五指而上于膝。”《伤寒论》厥阴篇云:“凡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这是古代医学对厥的第一种类型的定义。

2.《内经》云:“厥之为病足暴冷,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又云:“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风厥。”《伤寒论》厥阴病篇:“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又“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这是第二种类型的见证。

3.《内经》云:“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者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这是第三种类型,并说明了厥的病机。

史记·扁鹊传记》载虢太子之尸厥证,亦属于上列病型的范畴。凡厥逆诸病,一般都是发作一些时候,自己会恢复过来,故《伤寒论》厥阴病篇有“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之文。厥虽然一般自会恢复过来,可是若治疗不当,其危险性是很大的,作为医生必须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对于这一类的轻症不能麻痹大意,对第三类严重病人,也用不着惊惶失措。轻症治疗适当,可以很快恢复,对重症病人进行正确治疗,也可以起死回生。扁鹊治好了虢太子,虢君感谢曰:“有先生则生,无先生则捐躯沟壑,先生诚起死人而肉白骨”,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起耳。”这不是扁鹊谦虚,而是他医疗经验丰富,能正确地认识该病的病机规律,而知其人之不当死。理论上虽然这么说,像这样的危重尸厥,不遇扁鹊,不做正确的医疗处理,终不免于死耳。

厥的发病机理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内经》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伤寒论》厥阴病篇云:“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可见“厥”是疾病时“邪正相争”,机体上反映了阴阳偏盛,营卫气血逆乱的现象。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机体,在正常无病时,体温的恒定,血液的循环,内而脏腑,外而四肢,始终是保持着平衡状态的,故《内经》云:“阴阳均平……命曰平人。”但在病时,由于致病因素的“邪气”(外因)和人体抗病势力的“正气”(内因)相斗争,才发生了机体内部矛盾的病理作用。当人体内在的抗病势力不足时,出现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及营卫气血失调的现象。营血为阴,卫气为阳,营血赖卫气以保护、调节,如卫之阳气不足,体温减低,血行循环减弱,首先表现于四肢末端呈现厥冷。故《内经》云:“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故手足为之寒也。”

厥逆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厥冷”,甚则“烦躁吐逆,下利清谷”,或“外寒里热”(肤冷烦热)或“上热下寒”(足冷神昏)或“热与厥相代,热深厥深”。这时与其说是“寒热错杂”,毋宁看做机体内部矛盾对立统一斗争反应的现象。如营卫气血之逆乱,阴阳之胜复等,都是内因所引起矛盾的变化。厥逆之所以会自行恢复过来,显然是机体内部矛盾暂时自行解决的现象。“厥逆”之出现烦躁发热等症状,仍然是虚性兴奋的反应,所以古人叫做“阴躁”,是真寒假热的现象。

厥逆发病的外在因素有多种,例如:“外感,内伤,因痰,因气,因食,因蛔虫,以及因误治等。而内在因子则主要在于亡(无)阳”。经验证明,有因误汗或误下促使亡阳而致厥逆者。故张仲景《伤寒论》中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诸四逆者,不可下”“阴已虚尺脉弱者,不可下之”“伤寒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等,都是为了这个。欲验病人阳气的盛衰,莫贵于注意四肢之冷暖。《伤寒论》中经常提到“四肢温”“指头寒”以及“脚挛急”“蜷卧”“四肢微厥”“手足厥冷”等,这就是要我们警惕亡阳的辨证诊断。

如果病情有亡阳先兆证候的时候,误用了汗、下等治法,就可以促使厥逆的发病。试看《伤寒论》太阳病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及以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这是因误表而致“厥逆”的一例。我们知道“伤寒脉浮自汗出”本来是桂枝汤的证,可是该病人有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等阳衰征兆,应该用桂枝加附子汤,不料那位医生忽略了亡阳的证候,只简单地用了桂枝汤,非但病不解,相反促使阳亡于外而厥逆。又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里所谓“坏病”,是指治疗不得其法的变证,那时必须观察其脉象和证候,按照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进行救误救逆的治疗。

经方“辨证论治”规律如此森严,所谓“辨证”,一点也不能离开证候,“论治”一点也不能离开方药。经方根据证候而施方药,反过来可以根据方药推论病证。

我们再根据厥逆证治诸方,来推求“厥逆”的病因和病理:四逆汤中的生姜、附子、甘草为回阳救逆之剂,“四肢厥逆”当然纯属亡阳虚寒之证。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之治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姜、附、葱白仍然是回阳通脉之剂,加童便、猪胆是热药寒用之意,可知其纵有烦热,亦属“阴躁”。吴茱萸汤之治“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等,是以呕吐为主而心下痞塞者,如阴证霍乱等类之属于胃中阳虚,寒饮痞塞而发厥逆者。茯苓四逆汤主治汗下后不解,厥而烦躁,其人必有心下痞与悸、小便不利等,其方以四逆加人参茯苓,可知其兼有饮邪。乌梅丸主治蛔厥,显然是蛔虫窜扰、酸痛、呕吐烦躁而致厥逆者。近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证明乌梅丸确实能治疗胆道蛔虫病。实践证明了中医学在两千余年前已经认识了这个病,病名“蛔厥”。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即《内经》所谓血凝于足则为厥,是阳虚血弱而四肢厥寒者,故用当归、芍药、桂枝、细辛等温煦血行之剂。本方用治常习性冻疮有效,并有改善体质、预防冻疮之功。(笔者的经验事例见《江苏中医》1961年第9、10期合刊)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是“热厥”,虽同样有厥冷,但这是真热假寒的现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这是食厥、痰厥之类,由于胸脘阻塞而致厥逆者。《金匮要略·杂疗》篇:“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以菖蒲粉吹鼻、桂末著舌下。”此取其刺激开窍的疗法。所谓气闭不通,殆因七情而致厥逆者。(笔者的经验事例见《江苏中医》1961年第9、10期合刊)

巢氏《诸病源候论·尸厥候》云:“尸厥者,阴气逆也,此由阳脉卒下坠,阴脉卒上升,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其状如死,犹微有息而不恒,脉尚动而形无知也,听其耳内,循循有如啸之声,而股间暖是也,耳内虽无啸声而脉动者,故当以尸厥治之。”《伤寒论》:“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扁鹊治虢太子尸厥,命弟子子阳针取三阳五会,又命子豹温熨两胁下,后以温药调之。显属阳卒下、阴上升之类。

总的来看,厥逆病的致病因素虽不一,而症状则以“四肢厥冷”为必有之症,即使在烦躁发热以及昏不知人等情况下,有四肢或两足厥冷者,方名为“厥”。故“厥”的症状虽错综复杂,有轻重缓急种种不同,而它的病机,则由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对抗激化而起的反应现象。中医学认为阴阳是生理变化的动力,也是病机表现的重要指征,《内经》云:“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凡此种种阴阳胜复表现的病机,都是机体内部矛盾的变化,而在“厥逆”的病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关于中医学中的阴阳、表里、营卫、气血、虚实、寒热、上下等等两点论的理论和方法,随处都有辩证法的实践意义和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作用。

以上是个人肤浅之见,请读者批评指正。

[《江苏中医》1962年第2期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