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寒热属性表述的回顾和反思

中药寒热属性表述的回顾和反思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药寒热属性的表述研究非常复杂,至今尚无公认的研究方法。笔者曾同他人发表的4篇文章,深感对中药寒热属性的表述以及研究方法,颇有回顾反思的必要,现讨论如下。本文参考文献[2]所引大多数中医药文献认为马钱子性寒的4点理由,系作者分析归纳的结果,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但不充足。据此难以推翻马钱子性寒的论断,尚需提供更加翔实的论据。据此支持马钱子性温的立论。

中药寒热属性的表述研究非常复杂,至今尚无公认的研究方法。笔者曾同他人发表的4篇文章,深感对中药寒热属性的表述以及研究方法,颇有回顾反思的必要,现讨论如下。

(一)关于物种分类学共性规律

在本文参考文献[1]~[4]中,主要是引用物种分类学共性规律的品种相近,所含活性成分(次生代谢产物)类型基本相同或相似原理进行推断。基于活性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据此认为活性成分类型基本相同或相似,药用物种的药性(如寒热)和功能主治也就应该基本相同或相似。

上述规律性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黄连(味连)、云连、上角叶黄连(雅连)、峨嵋野连、日本黄连,都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都含有小檗碱、黄连碱和甲基黄连碱,性味都是苦寒,都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热性病高热、目赤肿痛、痈疖疮疡等。但是,中药药性非常复杂,仅仅凭借“品种相近”或“同科同属”,有时还不够,甚至还必须是同组、同系才行。加之有些中药药用部位变了,不仅性效有变化,连药名都跟着变了,这类例子很多,如麻黄(草质茎)与麻黄根,金银花(花蕾)与忍冬藤(茎枝),马兜铃(果实)、青木香(根)与天仙藤(地上部分)等。表明古人对药性的认识,依据科属(尽管当时尚无科属),但又不限于科属,还有其他一些不为现代所知的依据在其中,这是需要挖掘的。

(二)马钱子药性辨析

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的干燥成熟种子。参考文献[1]、[2]提到历代大多数中医药文献(含1990年版及之前的《中国药典》)认为马钱子性寒的依据不足,认为应当性温。其理由如下。

1.从历代中医药文献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2]提到历代大多数中医药文献认为马钱子性寒的4点根据是:①因马钱子味苦定为性寒;②《本草纲目》记载马钱子的4个附方中有3个治热病,中医理论治热病用寒药,故马钱子性寒;③马钱子中毒用肉桂解毒,肉桂性味辛热,因知马钱子性寒;④马钱子治疗痈疽疗效可靠,痈疽多属热证,说明马钱子性寒。

亦有论文认为马钱子应属性温,理由:①马钱子“能消肿散结,温经通络,尤其是对风寒湿痹,血瘀肿痛效果甚佳”,因此,马钱子虽苦但不为寒;②以辛热的肉桂解毒,“用之甚少,也未见报道,其临床可靠性尚未证明”(寓意马钱子性寒论据不力);③认为马钱子中毒“用中药寒凉之品绿豆甘草,或用麻醉镇静之品来解痉定惊,疗效迅速可靠,临床报道甚多,经实践和研究均已证明”(寓意马钱子性温)。根据这3点“认为本品性寒”,似乎过于勉强。

本文参考文献[2]所引大多数中医药文献认为马钱子性寒的4点理由,系作者分析归纳的结果,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但不充足。据此难以推翻马钱子性寒的论断,尚需提供更加翔实的论据。文献[2]认为马钱子性温的理由,也未引用具体、可靠、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性温的论点。因此,马钱子性寒的结论能否推翻?马钱子性温的结论能否成立?均有待深入研究。若从物种分类共性规律看,马钱子是马钱科马钱属植物马钱的种子。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马钱科马钱属植物种子供药用,有寒热属性记载的品种,如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lora)的种子牛眼珠、马金长子(S.ignatii)的种子、尾叶马钱(S.wallichiana)的种子、云南马钱(S.yunnanensis)的种子和车里马钱(滇南马钱)S.nitida的种子等,他们的药性都属寒。所以,马钱子药性属温尚难确认。

2.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理论来看

文献[1]、[2]提到根据《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理论,可以由药物主治之病性判断药性之寒热。中医认为,风、寒、湿痹大多数是由风、寒、湿邪所致,本文参考文献[2]根据:①马钱子擅长治疗风湿、类风湿、顽固性关节疼痛、顽痹、麻木等。②应用马钱子粉或含马钱子的复方治疗静脉炎、脑血栓、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③用马钱子局部外用治疗面神经麻痹。④用马钱子为主的马钱子丸治疗行痹、痛痹、着痹等顽固性疾病,疗效满意。⑤用龙马自来丹治疗痹症2 000多例,疗效满意。⑥治疗风、寒、湿邪的九转回春丹、舒风定痛丸、九分散、八厘散等,都是用马钱子为主要药物。推论马钱子药性是温热而不是寒凉。

本文参考文献[2]根据以上“寒证用马钱子治疗是可以获得显著疗效的”,推论马钱子药性属温,显然论据不足。因为:上述①~③马钱子所治诸病证并非都是寒证。如风湿、类风湿多属热邪所犯,或寒热兼见,面神经麻痹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④~⑥的药物为含马钱子的复方,马钱子是否为方中主要药物各家看法未必一致,即便是主要药物,其产生疗效的机制也较复杂,用于论证马钱子药性,未充分排除其他影响因素,说服力不强。

3.从配伍主治病症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2]提到历代医家应用许多以马钱子为主要药物的代表方,如①《医宗金鉴》用于温经活络的八厘散;②《医林改错》治疗寒痹的龙马自来丹;③《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四肢麻木、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的补脑振痿汤;④《救急应验(良)方》治疗外伤血瘀肿痛、寒湿痹痛、筋骨拘挛、四肢无力、类风湿关节炎等的九分散。据此支持马钱子性温的立论。

反思上述,①《医宗金鉴》的八厘散由9味药组成(文献[1、2]在原方中漏写番木鳖,番木鳖即马钱子),“治跌打损伤,接骨散瘀”(《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408页),仍难确证马钱子性温。②龙马自来丹可治癫痫(《中华本草》精选本1497页),癫痫的常见证候有痰火扰神、风痰闭神、痰瘀互结、血虚神闭、肾虚髓亏之别(《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78、79页),未必皆属寒,何况该药不常用,在常用中医药文献如《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医辞海》《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二部》《中国中成药优选》《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诠释·中药卷》等均未收载,用作证明,也缺少力度。③补脑振痿汤的主治:根据《中华本草》的记载,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肢体瘫痪”(精选本1497页),瘫痪的常见证候有肺胃津亏、肝肾阴虚、湿热阻痹、寒湿阻滞、脾胃气虚、肾阳亏虚、瘀血阻络、肝郁血虚(《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53页),未必皆属寒;根据张锡纯原著记载“治肢体痿废偏枯”,“肢体痿废,而其病因实由于脑部贫血也”,“加制马钱子者,以其能动神经使灵活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订本》520-521页)据此,也不够作为确认马钱子性温的有力证明。④九分散功能与主治为“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19页),也不足于确认马钱子性温。

4.“从药理作用和药效机理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2]提到马钱子所含主要成分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的主要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根据“现代研究证明,温热药物一般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的功能”和“中医学认为,具有提高痛阈、兴奋、强壮作用的药物的药性往往为温热”的理由,推论马钱子药性为温。

反思上述,虽然类似说法见诸多种文献,然而也有权威性著作列举不少实例,认为“尚不能简单地凭借解热作用判别药性的寒热”,“药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抑菌作用,也不能作为药性寒热判定的依据。现代科学关于药性寒热本质的研究还没有较为肯定的结论。目前,关于四气的认识和应用,仍以遵循前人经验为主”(《中华本草》精选本42页)。因此,马钱子药性温否,应当再认识。

5.“从中毒症状和解救药物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2]提到从服用马钱子的中毒症状、解救药物(意为其药性寒凉)和抢救方法(指将患者安置于阴凉房内,用麻醉镇静药抑制惊厥)推论马钱子性温。只能作为旁证资料,还不能单凭解救药药性寒凉推论马钱子的药性。

综上所述,认为马钱子性温理由尚不充分;马钱子药性寒热有待进一步论证。

(三)木鳖子药性辨析

木鳖子是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nensis(Lour.)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本文参考文献[1]提到一些中医药文献(含1990年版《中国药典》)认为木鳖子性温,文献[2]认为应偏寒凉。其理由如下。

1.从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角度看

本文参考文献[1]提到“同科属植物,或同种植物以不同的部位入药的,其成分大体相同,药性也大多相同或相近,其临床功用主治或许有所差异,但其药性截然相反的数量很少”,并引用了大量例子加以说明。其不妥之处,已如关于物种分类学共性规律所述。

2.从药物的功用主治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提到以《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理论来衡量,“木鳖子的药性显然应为寒凉或平”,并以《开宝本草》用于“妇人乳痈,肛门肿痛”,《日华子本草》“醋摩消肿毒”,《本草备要》《本草经疏》《药性歌括四百味百话解》的有关功用及摘录周凤梧主编《中药学》之“木鳖子苦寒”以支持木鳖子药性应偏寒凉的论断。上述论据虽有一定证明力度,但尚难确证。因为肿毒、乳痈、肛门肿痛等如果久治不愈,其寒热属性可能发生变化;再说“木鳖子的药性显然应为寒凉或平”,到底是寒、是凉、是平,范围也不确定。

3.从组成方剂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提到“都是治疗热性病”的方药9种(可看出属单方的2种、3味药的1种,经查阅属4味药的1种、8味药的1种、13味药的1种、20味药的1种,未知由几味药组成的2种)。2个单方一是木鳖子仁捣烂“治倒睫拳毛,风痒赤烂”,另为“治小儿丹瘤”,赤烂、丹瘤乃邪热之毒,据此说明木鳖子性寒有道理,其他7种方药用来说明木鳖子性寒就不够充分了。至于认为《中国药典》的小金丹和《中国基本中成药》的柳条膏治疗寒性病,是“都以大量的热性药物为主,木鳖子则为反佐之品”,说明木鳖子性寒也颇不得力。

4.从临床禁忌证和中毒表现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引用《本草汇言》记载的临床禁忌和《本草正》记载的中毒表现例子各1个,以支持木鳖子药性寒凉符合逻辑,只是论据不够充分,宜补充确凿的证据。

5.其他

本文参考文献[1]提到“现有的研究材料……尚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寒热属性。但从植物科属、功用主治、组方配伍(组成方剂)、禁忌证和中毒表现四个方面来看,基本可以证明木鳖子药性非温而应为寒凉”,“《国家药典》1995(年)版、2000(年)版已经根据本研究成果改变了木鳖子的药物药性”。实际上没有提供有力证据,尽管《国家药典》是整个国家的最高药事法典,毕竟不能作为判断是非的直接证据。

(四)斑蝥药性辨析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本文参考文献[1]、[3]提到若干历代重要中医药文献认为斑蝥性寒,《中国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认为斑蝥性热,文献[3]认为斑蝥药性应偏温。其理由如下。

1.从科属角度看

本文参考文献[1]、[3]提到“芫青科昆虫除斑蝥外,还有芫青(青娘子)、葛上亭长、地胆……皆为温性药物”“斑蝥不应性寒,而应为辛温或微温才合乎该科属亲缘关系的一般规律”。据此认为“温或微温”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温与微温有所不同。“偏温”的概念较模糊,界定寒热属性必须具体化。

2.从临床运用病性看

本文参考文献[1]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纲目》中斑蝥的临床用途,但皆难于界定斑蝥的寒热属性;以邹氏用斑蝥研粉外敷发泡治疗肱骨外上踝炎和施氏运用发泡膏治疗痛经,只能说斑蝥可能性温,而不能确证斑蝥必定性温。

3.从组方配伍角度看

本文参考文献[1]、[3]明确列举6个用斑蝥治病的方剂,其中明确是单方的2个,明确是复方的3个,不便判断单方、复方的1个,都难于确证斑蝥性温。

4.从中毒反应与解救药物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3]提到斑蝥中毒反应3个方面的症状,认为“表现是一派热象症状,可见斑蝥的药性应该是温热”,到底是温是热,并未确认,不等于就是温。所列举的解救药物“都是以寒凉药物为主,从而说明斑蝥的药性应该是温热”,同样未确认是温是热,也不等于就是温。

5.从主要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来看

本文参考文献[1]、[3]提到斑蝥的主要成分是斑蝥素,同科的芫青、地胆、葛上亭长等所含的主要成分也是斑蝥素,这3种药物的药性都是温热,所以斑蝥药性也该温热,同样未确认是温是热,不证明就是温。

(五)关于枳实、枳壳的品种变迁和性味变化问题

本文参考文献[1]、[4]曾对枳实、枳壳的品种变迁和性味变化问题进行探讨,该文有3处需要更正,即:①文献[1]提到“枳实、枳壳首载于《神农本草经》”;②“从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的上古本草所述之枳实、枳壳是枸橘的果实,枳实、枳壳不分,都是成熟枸橘之去核果实”;③“明、清以来,酸橙枳实、枳壳成为正品药材的基原,枸橘则由原来为枳实、枳壳正品的地位转变为次品”。

更正:①删除“、枳壳”,改为“枳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因为《神农本草经》未收载枳壳,首载枳壳的是唐代甄权的《药性论》”;②改为“从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的上古本草所述之枳实是枸橘的果实”,因为当时尚无“枳壳”之名;③将“次品”改为“伪品”,因为明、清以来源于枸橘的枳实、枳壳不再当枳实、枳壳用,若冒名顶替,则属伪品而非次品。

(六)关于厘定中药寒热属性混乱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参考文献[1]提到厘定中药寒热属性混乱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举隅,因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且所提出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方法皆未经严格实践检验,只能作为参考。

(七)结语

中药的寒热属性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自古至今,中药寒热属性表述一直混乱不清。笔者曾为解决此问题作过探讨并略呈管见,很不成熟,深感欲成其事工作量很大,鉴于正确界定中药寒热属性非常重要,建议在《中医药发展纲要》的指引下,把中药寒热属性的研究列为重点课题深入研究,为中医药理论现代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智敏.周超凡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43.

[2]管会平,周超凡.马钱子性温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67.

[3]管建新,周超凡.斑蝥性温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5):308.

[4]刘艳芳,周超凡.从枳实枳壳品种的变迁探讨其性味的变化[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3):178.

【原文见周超凡,于智敏.中药寒热属性表述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208-2210.略加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