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常识的乐趣和妙用

反思常识的乐趣和妙用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只有了解了现代中国人的日用常行、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升华概括出哲学的道理,才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才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渗透在常识之中,成为人们内心的真实信仰,而不是挂在嘴上、言不由衷的虚假观念。马克思主义确实也征服了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心灵。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著作如能有较好的学风、文风,其意义可能也是很大的。

(五)反思常识的乐趣和妙用

我们试以这样一个分析为例:熟悉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农村的老太太怒极而骂,特别是在骂与自己血缘较近的人时,常有“丧天理”、“灭良心”、“丧天良”等一类话。对此,如果我们稍作一点反思就会发现许多严肃的哲学问题。首先,我们知道,“天理”、“良心”一类概念是儒家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在古代中国是以何种传播渠道深入人心的,它怎样由哲学知识转化为人们的常识的?显然,儒家哲学不离日用常行,专注人事,从反思常识中形成的概念、命题,更容易回到常识之中。这对于我们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只有了解了现代中国人的日用常行、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升华概括出哲学的道理,才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才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渗透在常识之中,成为人们内心的真实信仰,而不是挂在嘴上、言不由衷的虚假观念。其次,“天理”、“良心”一类概念成功地向常识的渗透,也可能是由于它抓住了人这个根本。按照前文的看法,哲学反思是最彻底的思考,它思考人之为人的道理,而“天理”、“良心”讲的就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它可能与康德的“绝对命令”相近),因而它具有十分强大的规范力量,以至在今天它对很多中国人仍有约束力。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十分自信,坚信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确实也征服了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心灵。而今天我们的某种理论危机是否因为忽略了人这个根本,从而我们的理论也就缺少了真正的彻底性?最后,“天理”、“良心”一类概念能够转化为常识,也可能借助于它的某种传播的技巧。简练、平实与自然语言的接近,显然是哲学理论化为常识的必要手段。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著作如能有较好的学风、文风,其意义可能也是很大的。以上我们对一个很熟悉的事实的反思,可能使我们获得一些教益,我们是否也能得到某种理智的快感呢?熟知并非真知,从常识中发现某些哲学道理,我相信这是有魅力的,其中也会有许多乐趣。

【注释】

[1]参见[德]赖欣巴哈著,伯尼译:《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