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融合经济的显著成效

文化融合经济的显著成效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这些成绩,确实可以看到文化融合经济的理念在南海得到普及,人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在文化引领经济融合的措施激励下,南海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更进一步坚定了南海市民对文化融合经济的支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市民认识到,岭南文化复兴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然而其
文化融合经济的显著成效_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

第四节 文化融合经济的显著成效

通过文化融合经济的政策实施,南海在文化融合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这些成绩,确实可以看到文化融合经济的理念在南海得到普及,人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经验。

一、文化形象得到提升

文化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只有坚持“大融合”,形成产业链,拓展产业面,才能产生集聚效应,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体育、建筑等多元产业融合。在旅游文化融合上,南海努力开发旅游产品,致力于建设旅游精品,培育了一批有品位、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及旅游文化演艺产品,如把龙舟赛、醒狮、武术等南海传统的技艺精品化、产业化,同时构建集休闲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传统街区,重点搞好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在旅游装备制造、游乐设施、户外活动用具、酒店用品等产品领域发挥南海区制造业优势,形成规模聚集发展态势。

制造业离不开文化,产业升级更离不开文化。南海区委区政府以狮山镇作为试点单位,解决外来工融合的问题,发挥文化在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积极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理念,完善规范性和创新型的企业制度。狮山镇通过完善企业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主题活动,营造了和谐友爱的企业氛围,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和企业内部的宣传文化阵地,塑造特色鲜明的企业形象,打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设立“文产融合奖”,对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企业和创意产品进行评比,设立“十佳企业奖”和“十佳产品奖”并进行奖励。这些举措均强化了文化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与作用,有力推动了南海制造业的文化含量与技术含量,促进了南海绿色经济、文化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南海的城市形象,推进了社区文化的建设,形成了文化宜居环境。许多外来工在南海工作,体会到人的生存尊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因此能够自觉地融入到南海社会中,为南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提升南海形象这一方面,西樵山的文化融合经济所取得的成果也值得肯定。在国家层面强力推进的节能减排倒逼机制,西樵陶瓷、纺织两大支柱产业是首当其冲的整治对象,一旦这两个污染大、耗能大的产业关门倒闭,就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直接使地方经济失去了主心骨。路在何方?政府经过长期思索和科学论证,决定实施以西樵山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吹响了建设“文翰樵山”岭南文化高地号角。之后,一系列的文化项目得到启动,重建三湖书院、筹建岭南文化研究院、打造西樵山梦工场、开建国字号龙舟基地……如今,超过30个项目正在西翼片区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其中文化类项目有近20个,其余的也是以文化引领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曾经的低端产业与工业污染还历历在目。然而,经过5年的阵痛与思索,西翼片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主题和性格——文化统领城市、产业、环境和公民素质重点突围,以西樵山为核心树立西翼城市标杆,让西翼嬗变成最有岭南风格的文化高地,培育文化增长型城市。[1]通过转型与包装,西樵山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南海的文化形象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经济效益明显

南海在实施文化融合经济的过程中,尝到了许多甜头,更加坚定了走这一道路的决心与信心,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专项活动实施方案(2012—2013年)》等文件。各政府部门执行力很强,按照文件精神,通力合作,举办了多种活动,推动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如佛山市南海区文体旅游局、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决定于2012—2013年在南海开展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活动,举办“文产融合奖”的评比,重点落在传统行业与数字内容、动漫广告等新媒体产业进行融合的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及文化创意品牌,业已带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西樵山采用文化融合经济的做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找到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把纺织园区升级为循环经济园区,实行“三统一”(统一供水、统一供气、统一废水回收)的清洁生产模式,实现环保的前端治理,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纺织业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关停和整治一批不达标的陶瓷和纺织企业,启动活化水资源计划整治内河涌。“以前天空灰蒙蒙的,河涌臭烘烘的,谁会来西樵山体验文化旅游。”南海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长梁耀斌如此描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之前的西樵山。

然而,现在通过加大发展文化旅游业,有步骤地治理高污染、耗能大的企业,南海区保留提升了10家建陶企业(其中西樵占7家),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原来的3%,曾经“受苦受难”的宝贝树种,现在重新绽放出久违的美丽花朵——凋谢了十余载的丹桂终于又开花了。西樵山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迎来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文化、环境、旅游、饮食等行业的融合,极大地推进了西樵山无烟工业的发展。

三、文化融合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对于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醍醐灌顶的观点:任何国家和个人,发达或是不发达,任何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它的文化选择而不是经济选择。面对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使南海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质量,这让南海的决策者们陷入了沉思和思考,不由自主地选择了一条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道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后,南海市民在进行文化实践后,真实地感受到文化在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发出了“没有文化的复兴,南海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南海选择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发展的道路走对了”等感叹。

看到天空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清新,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南海市民从当初狐疑的眼神变成了坚毅的目光:南海必须在文化增长型城市理念下,通过文化统领产业、城市、环境、社会和公民素质,以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质量高一层楼,逐步摆脱传统制造业一枝独秀,但社会其他产业有待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的局面。

在文化引领经济融合的措施激励下,南海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更进一步坚定了南海市民对文化融合经济的支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市民认识到,岭南文化复兴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然而其起到的引领作用在于,给这座城市注入了灵魂,形成文化自觉,产业、城市等领域的发展就有了更高的视野和战略思维,从而实现整体的转型升级,创造了一个县级城市通过文化引领,实现“中国梦”、“南海梦”的文化建设奇迹。

【注释】

[1]《西翼片区发力文化增长型城市》,《珠江时报》2011年7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