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人格结构及心性发展阶段等学说。在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弗洛姆、阿德勒、沙利文、霍妮等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补充,他们的学说被称作是“新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主要包括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等。客体关系理论是由英国的梅朗丽·克莱因从精神分析发展而来。美国的科胡特发表了《自体心理学》并创立了自体心理学学派。

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人格结构及心性发展阶段等学说。他非常重视人的生物本能,强调心理内部的动力特征,特别是性驱力的作用,创建了心理冲突的模型,相对不太重视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环境因素对心理功能的影响。

在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弗洛姆、阿德勒、沙利文、霍妮等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补充,他们的学说被称作是“新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引申和发展,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早年人际关系对心理功能发展的影响,对婴儿两岁以内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提出了心理功能缺损模型,用以解释边缘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和心理内部的组织结构。精神分析的现代理论主要包括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等。

一、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继承了内驱力的思想,同时,她重视自我的功能,强调自我并不是被动地应付着本我和环境的关系,自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她还对自我的心理防御功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和描述,发表了《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她认为儿童自我功能的退行,无论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还是由内部原因带来的,都是对压力的正常和暂时的反应。“任何给定的孩子,无论其发展到何种水平,都能够通过自我发展的规律来说明其内驱力和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环境影响的反应。”

二、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客体是“利比多”投注的对象。客体关系理论是由英国的梅朗丽·克莱因从精神分析发展而来。她把客体定义为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事物或场景。她重视婴儿早期的母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描述了人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两种基本的、摆动的精神状态:偏执分裂相位(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和抑郁相位(depression position)。克莱因认为婴儿的精神世界具有最原始的偏执分裂相位的性质,他体验到了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好的客体(好妈妈)和坏的客体(坏妈妈)。两者在婴儿心中是对立的、割裂着的、不可调和的。婴儿幻想着友好地接纳好妈妈,而排斥坏妈妈。在婴儿的眼中,天使般的好妈妈因为被爱而看起来更可爱,相反,噩梦般的坏妈妈因为婴儿的仇恨和幻想中的攻击而看起来更加可恨。随着年龄的长大,心理功能的发展,某些婴儿逐渐开始觉察到他有一个所爱的但却并不十分完美的妈妈,并且开始体验到内疚感,开始关注自己在现实的和幻想中针对妈妈的攻击。这时,婴儿进入了抑郁相位,伴随着全能感的丧失,内心出现了丧失的哀痛,婴儿对客体的感受更为复杂,包括矛盾的情感和被压抑的焦虑。

克莱因把抑郁相位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相连接。当婴儿整合爱与恨的冲突时,俄狄浦斯的欲望缠绕着被压抑的焦虑,以性的冲动和幻想出现,用于补偿攻击的结果。

三、自体心理学

美国的科胡特发表了《自体心理学》并创立了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学派。他坚持认为心理功能缺陷而非心理冲突是许多人患病的原因。他解释了一些经典内驱力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尤其是自恋。他认为自体有两个主要成分:一个是夸大的、展示性的自体,婴儿感到自己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另一个是儿童的被理想化了的父母意象,意味着别人是完美的。如果夸大性自体与理想化自体在心理内部出现隔离,就会出现心理功能的紊乱。在健康的人格中,自体的夸大性得到了修正,并导向对现实的追求,并且通过正视自体客体、形成自体与环境间的明确界限等方式,加强自体界限,最终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稳定的自体。

(丛 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