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人角色行为与心理活动特点

病人角色行为与心理活动特点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人被人们视为遭遇不幸、需要同情与呵护的弱势人群。病人的就医动机和行为,事关其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疾病诊治。系统地分析病人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引导病人的适当就医行为具积极意义。就医经历主要与病人对其曾经就医的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关。病人心理反应指个体因病人的特定角色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

一、病人角色的行为特征

病人角色的行为特征主要指病人经常表现、反应所具有的相似或共同特征。

(一)原有角色退位

指个体的“病人角色”获得优势或主导地位后,其原有角色退至次要、服从的地位。例如,病人为诊治疾病不得不迫使原有社会角色暂时退居其次,甚至完全以病人角色取代原有角色。

(二)自制能力减弱

病人被人们视为遭遇不幸、需要同情与呵护的弱势人群。个体一旦获得病人身份,便获得了更多关注、体谅、包容。病人大多持“疾病超出个人意志所控制范畴”的观点,加之疾病所致身心失衡、情绪多变等,易产生对医护人员、亲友的依赖,适应、自我调控能力等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三)求助愿望增强

无论健康时多么自尊、好强、独立,疾病状态下很少有个体能独自排遣病痛,求助他人的愿望显著增强,如表现为主观夸大困难或困境,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他人相助等。

(四)康复动机强烈

面对疾病造成的身心危害和损伤,强烈的康复动机易导致病人“病急乱投医”,有人道听途说地选择康复捷径,结果却“欲速则不达”。例如,有大手术后病人,只知道补充营养的重要,却不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甚至违反进食规律,导致术后并发症等严重损害健康的结果。

(五)合作意愿加强

个体进入病人角色,归属、取道他人等需要均可强化病人人际合作的意愿;历经病人角色者则视良好人际合作为身心康复的适宜氛围,大多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诊治疾病。

二、病人的就医行为

“病人的就医行为”,长期被表述为“病人的求医行为”,虽一字之差,却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以病人为中心”将成为最核心的医疗理念之一,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将以“服务病人”的理念赢得众多病人的信任,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与优势。了解病人就医行为的常见类型、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更好地服务病人的前提。

(一)病人就医行为的基本类型

就医行为,指个体感到身体不适、有“病感”或出现某种症状,主动请求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给予帮助的行为。病人的就医动机和行为,事关其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疾病诊治。一般认为,病人的就医行为大致可分为:主动就医行为、被动就医行为、强制就医行为。被动就医或被强制就医者的疾病诊治主观能动性、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不及主动就医者。了解并区分病人的就医行为,可指导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针对性帮助,确保每个病人获得及时、恰当的疾病诊治。

(二)病人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系统地分析病人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引导病人的适当就医行为具积极意义。病人就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疾病认知 疾病认知适当与否,是影响病人就医行为的最主要原因。病人对其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及康复进程等信息的掌握,是其疾病认知的主要内涵。“病情严重但预后良好”的疾病认知,通常可促使病人主动积极就医;而“病情较轻但预后不好或康复进程过长”等疾病认知,则可能导致病人及亲属的消极就医行为。

2.就医条件 就医条件与人们的就医期望吻合与否,也是引发相应就医动机及行为的前提。病人的就医条件,主要包括其就医场所的行医理念、医疗设施、医疗水平、交通状况等。一般地说,行医理念越贴近病人,医疗设施越先进,医疗水平越高,通往医疗机构的交通条件越便捷,越易激发病人的就医动机,促成病人的就医行为。

3.就医经历 病人的就医经历对其就医行为多产生继发性影响,尤以首次或急危重情形下的就医经历,对病人日后的就医行为影响重大。就医经历主要与病人对其曾经就医的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关。例如,疾病诊治疗效如何?有否有创性特殊检查所留下的深刻伤痛记忆等。一般既往就医满意度高者,日后大多持积极就医动机与行为;既往就医经历有较强挫折感者,日后易导致消极就医行为。例如,某个体对有创检查留下深刻痛苦体验,日后很可能因惧怕有创检查而放弃就医。

4.就医经费 就医经费对病人就医行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医疗费用高低、就医个体所承担的经费支付比例、人们对医疗经费的价值认同等。一般有医疗保险、无需承担高额医疗经费者的就医行为较主动;而无医疗保险、需自行承担高额费用、不能对所支付费用产生价值认同的个体,其就医行为大多比较消极。尤其是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当部分病人因无法适应从享有全额医疗保险到必须自己承担一定就医经费等变化,其就医行为可能从既往的主动就医行为模式,转为较被动就医行为模式。

5.社会支持 对病人就医行为具重要影响的社会支持包括:亲友、单位等对病人就医行为的态度、个体的工作待遇及职业发展目标等。一般情况下,亲友、同事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促成病人的主动就医行为;个体的较高职业发展目标及繁忙的工作安排等,则会阻碍其就医行为。例如,有人担心病人角色会影响其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会对就医行为患得患失;有些人则因其事业心强,无暇顾及自身健康状况下降,总采用被动就医行为。

6.个体人格 病人的就医行为还与其性格倾向、病痛体验、生存动机等个体人格因素密切相关。一个人乐观开朗与否、病痛体验是否敏感、生存动机是否强烈等,均可影响其就医行为。生存动机强烈者、病痛体验较敏感者、对疾病预后乐观自信者,其就医行为通常比较积极;反之,易导致消极就医行为。

上述病人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非孤立或单一的,而是由各种因素交织或叠加地影响病人的就医行为,而且对千差万别的个体的就医行为所产生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三、病人心理反应的若干规律

此处的“病人”概念指医生和病人共同认可、真正意义上的病人;主要指被确定患有躯体疾病、在非精神科医疗机构接受疾病诊治的病人。

病人心理反应指个体因病人的特定角色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其实病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并不仅仅限于疾病本身,而是涉及社会、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形式,重在掌握一般规律,举一反三。以下重点阐述病人对疾病本身所产生心理反应的若干规律。

(一)病人心理活动与疾病严重程度

病人心理活动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主要有以下特征。

1.病人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认知”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疾病本身的轻重缓急、痛苦程度等,对病人心理活动都具有直接影响。但病人的“病痛程度”体验通常有较强主观色彩,即病人所认识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相关。病痛体验的深浅更主要取决于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具体表现为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一般来说,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强且耐受性差的病人,总是过高估计其疾病严重程度。例如,具疑病倾向而无任何实际病痛的病人易轻信江湖巫医对其疾病严重程度的恐吓之说,对“莫须有”的疾病诊断极度恐慌。又如,某高度敏感的冠心病早期病人,虽经医生诊断为“心脏功能良好”,并被告知“目前完全具有正常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只要适当控制饮食,注意劳逸结合等”,他却仍然整天卧床不起,对其体力因“失用性减退”而发生的乏力、气短等现象感到极度恐惧等。相反,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差且耐受性强的病人总是较低地估计其疾病严重程度。例如,某人虽患有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但因未发生“病感”而固执地自认身体一向很好,也不会产生由疾病所致的心理活动。而某胃癌病人耐受性强且敏感性差,虽早已有明显的胃部不适,却自认是偶然现象而十分大意,很随意地自服一些对症药物,迟迟不去医院诊治,直至疾病晚期,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后,才为自己已丧失宝贵的治疗时机而痛悔不已。

2.病人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实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不同个体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显著差异主要受其个性等心理特质的影响。此处所指“病人心理活动与其疾病的实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是病人心理活动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即那些平日乐观、开朗且自制力较强的个体自知身患重病后,同样会因疾病的严重后果而产生复杂心理活动或激烈内心冲突。虽然他们通常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一般不会有过激情绪状态或极端冲动行为,但他们同样会对其疾病所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产生恐惧感。理由很简单,因为任何一个具有正常心理活动的个体,都不会对其可能面对的“死亡威胁”无动于衷。包括个别没有“病感”的病人在内,当他们在家人的强制下就医自知病情严重后,一般都不会再拒绝就医,相反会产生一种追悔莫及的自责。

(二)病人心理活动与年龄阶段

此指体现在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因疾病而产生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但不包括老年的“退行性”心理反应。

病人的心理活动也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同年龄阶段的病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病人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与其年龄增长成正相关 婴幼患儿除因疾病所致不适而哭闹不止外,基本不具备产生其他心理活动的能力。诸如他们所表现的依恋母亲、“皮肤饥饿”等心理反应,并非患儿在疾病过程中特有的心理活动,即使将正常婴幼儿与母亲分离,他们同样会产生不安全感等心理恐慌。故后者不属于婴幼患儿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增长,患儿有了主体与客体的概念后,便逐渐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对死亡的恐惧。但此时疾病对其所产生的健康危机感,通常还是比较抽象、含糊的,所以他们因疾病而导致的心理活动也比较单纯。例如,患儿看到同龄人患重病死去时,可能会以为小伙伴睡着了;稍微年长点儿的患儿,可能会有些偶然、短暂的恐惧或伤感,并出现相应的行为反应,但他们仍无法真正理解“死”的概念,儿童天性中的无忧无虑很快又得到恢复。多数情况下,患儿凭借其对当时身体状态的尚好感觉而保持着天真和快乐。此外,由于患儿的社会化水平很低,他们大多不懂得因其疾病严重后果而关注父母及他人的态度,更不会有成人般的牵挂或担忧。

在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年龄阶段,病人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活动逐渐变得复杂。他们开始懂得关注自己的疾病预后,重视自身健康问题,会根据已有疾病知识做各种推测,担忧未来等。但大多数未婚的年轻病人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基本围绕着自己与疾病这个中心,一般也不会太复杂。

疾病过程中心理活动最复杂的病人是一些处于中壮年的个体。家庭、社会等特别角色往往使其对疾病不良后果所致各种影响考虑得特别多,因而疾病使其产生的内心冲突尤其激烈,他们自身因疾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特别大。尤其是事业上“如日中天”或距成功仅“一步之遥”的病人,常常难以自拔地陷入“要事业还是要健康”等激烈心理冲突中。尚有幼小孩子的重病病人(如接受心脏换瓣手术的病人),他们既有为孩子而求生的强烈愿望,又有担心发生意外而撇下孩子的极度恐惧;他们既有为根治病痛不惜一切代价的坚定决心,又有无法排遣的对“人财两空”的惶恐不安等。此类强大心理压力和激烈内心冲突,有时可能成为病人身心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的直接原因。

老年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比中壮年病人似乎又单纯了许多。当其自以为基本完成了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人生义务时,通常能比较平静对待病痛,可没有太多的遗憾和牵挂。虽然当今人们都有健康长寿、安享晚年的良好愿望,但某病人个体终究有一个“年龄越大越能坦然面对不良疾病预后”的心理活动规律。例如,对疾病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老年病人大多比中年病人更具有心理准备。随着现代人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老年病人不再满足于多活几年,而显现出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趋势。例如,七八十岁的老年病人主动要求接受手术等具有较大风险的疾病治疗方式来解除其病痛的越来越多,一次次促使以前固守的手术治疗年龄禁区被打破。这一方面表明,相当一些老年病人对疾病态度及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渴望能够拥有更加健康、愉快的晚年;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年病人对生命的自我价值观念更加超脱,越来越认同“赖活不如好死”的哲理。

2.病人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其年龄增长成负相关 病人心理活动的外显性,即病人对疾病的情绪表达。无论个体情绪的稳定性、自控能力或掩饰能力,都呈现“病人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其年龄增长成反比”的规律。

病人年龄越小,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就与其内心体验越相符。通常患儿总是用最直接的情绪表现形式,如哭闹等表达其对病痛的主观体验。但同龄患儿因疾病所致心理活动的具体表达方式又因患儿个性特征而不同。性格外向的患儿总是比性格内向的患儿更直接地反映其内心体验。

随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人们开始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如何按照社会化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了害羞、维护自身形象等自我保护的心理现象,学会了根据他人评价调节自身行为等。能掩饰内心的真实情感,是个体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从人们公认“孩子最真实”的不争事实中,也可了解“年龄越小,情绪的掩饰性越差”的心理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毕竟个体的情绪外显程度还与病人的动机、个性特征、病人个体对疾病的承受能力等许多因素有关。在“病人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其年龄增长成反比”这个基本规律中,老年病人可有例外。一些老年病人因其自身已发生“退行性”心理活动特点,会出现类似“稚童”的心理反应。

(三)病人心理活动与疾病治疗方式

病人心理活动在其疾病治疗方式上的反应特征与其在疾病严重程度上的反应特征基本类似,主要是与疾病治疗方式是否对病人造成创伤或损害以及对病人疾病转归的利弊影响程度有关,同样也有实际程度与认知程度的问题。

1.病人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危险程度成正相关 病人对疾病治疗方式的危险程度认知,与个体的医疗知识背景有一定相关性。实践报告表明,对疾病治疗方式的危险程度估计过高的病人中相当一部分自己是或曾经是医务工作者。特别在发生急症或接受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时,他们总会过多地联想曾经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最严重的不良预后,因而由疾病治疗方式所致的心理活动强度也特别高。例如,某女性中年医护人员因下腹部良性包块接受风险不大的常规手术。因她始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极度担忧,整个手术过程都处于高度亢奋的紧张状态。她情绪激动且痛阈显著偏低,对手术治疗过程呈明显不合作状态,迫使麻醉师不断追加药量,致术中麻醉用药达到较高浓度。术后病人自认已闯过所有风险关,加之其在术中高度亢奋所致的身心疲惫,她才放松持续紧绷的情绪状态。然而,此时该病人的机体应激能力已趋向衰竭,体内积聚的较高药效浓度迅速扩散而致呼吸抑制而死亡。这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该典型案例却可进一步说明,病人的心理活动强度,既可因其对疾病治疗方式的“认知”危险程度而起也可反过来对其疾病治疗方式的实际危险程度发生作用。

2.病人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治疗方式的实际危险程度成正相关 此类问题,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十分突出。例如,根据医院管理制度及相应法规,无论病人将接受的手术大或小、复杂或简单,术前都必须把手术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向病人及亲属详细交代,并要求病人亲属签字以示认同。但主刀医生在进行术前谈话时,通常都采取同一模式。于是,无论接受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的病人或是接受心脏换瓣手术的病人,同样都要面对“可能发生麻醉意外而心脏骤停,可能出现术中大出血,可能发生术后感染”等一系列令其难以认同的术前交代。尽管这两类手术风险截然不同的病人对疾病治疗方式的危险程度认知均受到相似“术前交代”的影响,但他们因手术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强度绝不可能等同。将接受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的病人可能若无其事,安睡如常;而将接受心脏换瓣手术的病人,则可能因对手术风险的担忧而彻夜难眠。即使医护人员不作特别交代,病人也可根据其自身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或经其他途径了解其疾病治疗方式的危险程度,相应地产生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但术前对病人交代手术风险的方式和措辞,仍然很值得医护人员思考,能否采取较婉转的方式向病人表述,既使病人建立必要的心理准备,又能较大程度地降低病人的心理活动强度,确保病人以其最适宜的身心状态,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度过手术关。

病人的心理反应既有特异性的,也有非特异性的。例如,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状态即为病人的非特异性反应类似发热、腹痛等临床4大非特异性症状,临床各科病人均可发生。而病人因急症、癌症、器官移植、意外伤残、临终等健康严重受损或生命遭遇威胁所致孤独、冷漠、厌世等强烈心理反应,则类似疟疾的间歇热、伤寒的玫瑰疹等特异性症状或体征,属于特异性心理反应。但这些特异性反应相对于病人群体,仍然是其共性化心理反应,如临床各科及各系统疾病病人都可能遭遇急症、癌症、器官移植、意外伤残、临终等情形,了解这些有助于护士在实施病人心理评估过程中举一反三,也可提示护士及时、特别地关注这些易发生心理危机的病人中的弱势个体。

(刘晓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