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点与实践探析

特点与实践探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之下,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中首先作出反应并发生变化的是招生环节,其特点就是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的多样化。本节从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的分析,来观察10余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类型及其培养方式的特点,是从已有的经验或事实来进行分析,而不是从先验的或理想的模式来判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和类型。③硕士生与博士生阶段连读。

第一节 研究生招生形式、特点与实践探析

一、入学形式与培养关系探索

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然而就研究生教育自身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各个环节或方面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的密切程度有差异,因而变化的程度和速度也就不尽相同。相比之下,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中首先作出反应并发生变化的是招生环节,其特点就是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的多样化。

研究生入学形式,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是指根据既定的入学基本标准,针对不同的生源对象实施招收研究生的途径和方式。所以,入学形式从内容上看,一方面兼顾了生源对象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着某种培养目标的指向。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生入学形式是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一个接口,一个中介。入学形式类型的变化,既是社会需求变化的反映,更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某种自我调适,尽管这一调适还必须以实际培养过程的改革作为基础。

本节从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的分析,来观察10余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类型及其培养方式的特点,是从已有的经验或事实来进行分析,而不是从先验的或理想的模式来判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和类型。

(一)研究生入学形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1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的较大变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根本原因在于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培养教学、科研型的研究生基本上缓解了十年动乱造成的教学科研高层次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研究生教育及研究生培养面临着与社会全面接轨,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深刻挑战。自此,招收和培养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曾成为当时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工作改革的一个重点。这样,研究生入学类型遂有了在职人员与非在职人员之分,定向培养与非定向培养之分,定向培养中又有委托培养与非委托培养之分,大学本科毕业工作4年以上参加招生单位单独命题考试入学与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入学之分,等等。如此繁复,且诸形式之间又纵横交叉。

历史的发展来看,当研究生教育还驰骋在十年动乱后空出的培养紧缺的教学、科研人才的巨大的历史空间时,研究生入学形式的变化只是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求之一——人才知识积累和发展的连续性要求出发,在本科生与硕士生、硕士生与博士生之间的衔接等入学形式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当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走出了历史给予的特定的时空机遇,不得不面对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建立自身与社会的全面关系的时候,就不能不接受社会强烈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从研究生入学形式诸类型的相互关联来看,从单一至多元,其入学形式类型划分的根据是基于学习的连续性要求与入学者可能的学习间断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力图保持从本科生到硕士生、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不间断地学习的各种入学形式;与本科生或硕士生学习阶段结束后先工作数年,再进入高一级学位学习阶段的各种入学形式等两种基本入学形式类型的并存。对此,试作如下分析。

1.连续性的入学形式类型。这一入学形式类型的共同特点是遵循学习连贯性的要求,保持了上下层次学位学习阶段之间的衔接,在客观上为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达到对本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掌握,尤其是对掌握和运用外国语的熟练程度及其巩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对于一些基础学科(如数学、外语等)的研究生培养来说,更是如此。

(1)进入到硕士生学习阶段的连续性入学形式,主要包括:

①本科生毕业直接考入硕士生。

②优秀本科生毕业直接被推荐免试入学攻读硕士学位

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参加考试或免试。前者须经过竞争性考试;后者虽为免试,实际上也是竞争得到的机会,且有利于吸引和激励优秀本科生攻读研究生。

(2)进入到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连续性入学形式,大体上包括:

①硕士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包括经过考试入学和推荐免试(大部分培养单位一般也须经过必要的考核,但仍异于统一组织的考试)入学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形式中也包括了提前毕业(取得硕士学位)考取博士生或被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等形式,其共同标志是取得硕士学位后立即攻读博士学位。其连续性表现为硕士生与博士生两个学习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界限存在,但不间断。

②硕士生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即硕士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且为优秀,论文选题也适合做博士学位论文,且有潜力完成博士学位并有望成为优秀人才,因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与上一形式相比,其区别不仅在于免试或考试与否,而更在于其硕士生阶段原规定的学习年限尚未结束即进入了博士生阶段,即改变了事先的培养计划和进程,提前实施下一个计划。所以,这是一种因培养对象显示的特质而执行的一种入学形式,相对于上一种入学形式,其连续性更强一些。

③硕士生与博士生阶段连读(即“硕—博连读”制)。它力图将硕士生阶段与博士生阶段打通进行连续培养,因而在对知识、理论和能力培养的结构设计上,事先已有一个较为统盘的考虑,把对硕士生的培养与对博士生的培养融为一炉,在一体化的范围内循序前进。这一形式不同于上一形式的主要之处是,它从一开始就按一种计划实施培养,即使中途要进行淘汰,依实际情况作不同的分流,但是计划和要求却还是既定的。

这一形式大体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中逐步探索和推行起来的,其意义在于较为充分或深入地认识到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教学和科研型人才基础理论和学科知识系统积累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性要求。也许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吸引较为优秀的生源或力图缩短培养年限,但在实践中仍不乏按这一要求来实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种种探索,如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要求的区别和连贯、研究生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及体现这一体系的课程教学体系、把握基础理论与学科知识宽窄的度,以及课程学习与科研能力培养及其与学位论文的关系,等等,都从“硕—博连读”这一“魔瓶”中释放出来,呼唤着人们必须一一认真地对待(思考、探索和较实际地处理好)它们。

④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五年一贯制博士生)。这是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的最高形式,它与“硕—博连读”也许在内容和特征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们也容易,甚至喜欢混淆这两种形式。但是,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即在名义上,前者从一开始就以博士生而不是以硕士生名义入学(尽管中途也许作为硕士被分流出来);而后者虽然其长远目标是授予博士学位,但一开始不是、至少在名义上不是作为博士生来培养的。也许两者的目标、内涵,甚至培养过程及其操作均如出一辙,但是,当面对处于不同境遇且具不同心态及价值取向的生源时,由于两者可能在名义上或入学初的待遇上有些差别,其被接受的程度差别会更加显著。这也许超出了本节分析的范围,但是,既然讨论入学形式类型,就离不开对生源对象的分析。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然也就不得不考虑其一定的社会境遇及与这一种境遇相涉的个人价值取向会对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的影响。

2.非连续性的入学形式类型。上述连续性的入学形式类型以进入博士生的入学形式最为丰富。然而,这绝不是一幅杂乱无章、无可奈何的研究生教育的世俗画,而是依次体现的连续性程度递进的形式序列,体现了10余年来研究生教育实践者探索的轨迹。因此,追求入学形式的连续性,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人们主观上的嗜好产生的盲目追求,而恰恰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实践。

可是,连续性的规律性要求在现实社会的不同条件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正如上述进入到博士生阶段各种连续性入学形式所显示的那样,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层次及规格日趋多样化,莘莘学子的学用观及价值观亦呈多元化,非连续性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已成为经常的基本形式。

(1)从本科生到硕士的非连续性入学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大学毕业工作数年的在职人员蜂拥入学攻读研究生成为一种趋势。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人才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实践数年的各类大学毕业生纷纷心仪神圣的研究生学位,奔驰而来,掀起所谓“学位热”,尤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失去正常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仅接受了大专学历教育的同等学力者们心情更迫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吸引着更多的大学本科生,包括大部分可资深造的优秀毕业生中断继续学习的机会,而成为新的在职人员,使非连续性入学形式的生源队伍得到补充和壮大。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间断的、非连续性入学形式,将是硕士生入学形式的基本形式之一,尤其是随着各种以专业岗位为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的试点、施行和发展更是如此。此长彼消,从本科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连续性入学形式所占的比例,10年来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呈不甚“景气”的状态。

(2)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非连续性入学形式。与上述形式大体相仿。但是,其生源结构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的生源较为广泛,实际工作部门占很大的比重;后者因为层次的缘故,科研和教育单位、宏观及中观管理部门(包括经济管理部门)的生源居多。例如,文科博士生生源中在职人员居多,且大部分如前所述;理科因学科的特殊性,相对而言非连续性入学形式的生源偏少,且主要集中在科研和教育单位,并且与硕士生相比,在进入博士生阶段的非连续性入学形式中,同等学力入学者的比例要小得多,且在整体上与有硕士学位入学者的水平不相上下。

总而言之,体现着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基本矛盾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或间断性)的对立与统一,归根到底是社会规律与教育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具体结合的体现。非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其依据更多地源于社会条件,是社会规律制约教育规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规律的要求——学习的连续性要求在社会条件和生源条件的制约下,走着曲折而艰难的道路。可是,间断性作为一种“代价”,换得的能力锻炼方面的机会及对感性世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等,亦是人才培养全面要求所必需的,在某些学科又显示出对连续性方式培养的人才的某种优势,这也为事实所证明。当然,从总体上说,非连续性入学的人才培养,仍是一条继续探索之路,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高层次人才规律双重要求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

(二)研究生入学形式与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

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1.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以研究生生源特征及培养目标指向为基础,蕴涵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

如前所述,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在内容上兼顾了生源对象的特点,又有着某种培养目标的指向。因为,入学形式类型的调整或产生,首先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一般要经过特定的生源对象反映出来,并通过他们被选择入学加以培养得到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是质料(生源对象)决定形式(入学形式类型)。因为要满足特定的生源对象的需要,并使这种需要与既定的入学标准适当结合起来,势必调整或选择合适的入学形式。而且,入学形式与培养目标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入学形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或体现了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质料并不具有无限的可塑性,或者毋宁说,为实现某一特定的培养目标,可以依照利于这一培养目标的生源对象的特点,设定具体的入学形式类型。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关系来看,虽然培养目标是一种既定的具体规定,不完全就是规格本身,它还包括对培养对象适应未来工作的基本要求等。但是,培养目标无疑是制约培养规格的重要因素,尽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培养规格的实际培养过程的实施。由此可见,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又以其蕴涵的培养目标的指向,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有某种决定作用。如果对各种入学形式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作适当引申,也可以窥测到研究生教育的各种培养规格在生源(即培养对象)方面的某些依据。

2.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点。

首先,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蕴涵的培养目标的层次差别决定了硕士生与博士生培养方式的基本区别。10多年来,我国硕士生的培养是以课程学习和论文训练并重作为基本的培养方式,博士生的培养则以科研训练为主,结合科研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其重点是以独立完成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作为标志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其次,以不同生源对象特点为基础的各种入学形式,使得对这些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特点。以各种连续性程度不同的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为例,硕士生毕业直接攻读博士,与“硕—博连读”或本科毕业直接攻读五年一贯制博士学位,它们在培养方式上的差别,首先在于它们各自的起点不同,因此在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安排比例上呈由低向高递进趋势。前者“补”的成分多,围绕论文选题的因素很突出,且常为可能导致的所谓“博士不博”而伤脑筋;后者统筹考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及拓展的成分居重,体现出连贯的培养方式的特点或优点。例如,将非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与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对各自类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作用作一比较,可以发现,非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一般以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系统性学习作为重点,连续性入学形式类型的硕士生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往往有较好的基础。又如,在职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是通过一种较为特殊的非连续性入学形式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培养的,其在职学习必须结合本专业岗位进行,周期一般较长,甚至在学习期间仍不时体现某种非连续性的特点,这一般是由他们所处的在职身份及面临的工学矛盾所决定的。

由上可见,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与培养方式的关联是一种本质特征的延续,在此,质料(即生源特质)决定入学形式类型,已衍化为质料(即生源特质)通过入学形式类型决定培养方式。

总之,通过以上对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及其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关系的分析,我们的基本认识是:研究生入学形式类型是探索既适合本国国情,又符合育人规律的研究生入学的重要途径或方式。它们的产生,首先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尤其是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在不同时期发展的需要,具有深刻的国情内容和特点;其实现又形成为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成为体现本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重要方面,体现了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活力。研究生教育在不同时期创造的新的入学形式类型,往往孕育和产生了研究生教育新的培养规格、类型,形成并影响着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新特点,从而也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兆。10余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不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吗!

二、招生工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招生工作的主要特点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招生工作与本科生招生工作相比,由于考生来源及培养层次、规格和目标要求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招生层次不一,考生来源复杂,选拔方式和培养类型多样化。研究生招生包括硕士生及博士生两个不同的层次,招生类别分为普通的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考生的来源有内地考生、港澳台考生及外籍考生,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并有应届毕业生、在职人员及无业人员之分。其选拔方式有公开招考(统考、联考和单独考试)、推荐免试(直升硕士)、提前攻博及“硕—博连读”等。从培养类型看,有非定向、定向、自筹经费及委托培养4种。而按培养或学习方式分,又有脱产与半脱产及非在职与在职之区别,等等。

2.招生专业种类繁多,考试科目设置不规范,考务组织工作十分复杂。研究生招生涉及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科(过去为654个)。由于招生专业(二级学科)种类过多,而我国沿用多年的选拔研究生办法又强调必须按专业进行,因而研究生招生具有专业性强的属性,以致业务课考试科目的设置十分复杂,难以规范。不同的招生单位、不同的学科专业,甚至于同一单位同一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其考试科目也各不相同。研究生入学考试有统考、联考及单独考试3种形式,实际操作又分成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考务工作量巨大,而且非常复杂。目前,仅统考和联考硕士生招生的报名、初试、通用公共课的命题及评卷等部分考务工作,由教育部和省市招办组织实施,而硕士生初试中大量的业务课命题、评卷、复试和政审、录取等工作,以及博士生招生中的整个工作环节及操作程序,均由招生单位自行承担。往往一个招生单位,仅统考这种形式的初试阶段,就需要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近300个考点进行多次的联系和沟通。而从考试时间来看,硕士生招生又与博士生招生交叉进行,相对于本科生招生工作而言,其考务组织工作难度更大。

3.招生工作环节多,周期长。各招生单位从编制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目录开始,一般都需要经历招生宣传、报名、资格审查、寄发准考证、命题制卷、初试、评卷、复试、政审、签订协议书及寄发录取通知书等操作程序,其中,每录取一名研究生仅寄发各类通知就多达5~6次。从整个招生过程看,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周期甚长,以硕士生招生为例,每轮招生历时一年有余,而且需跨越两个学年。

(二)当前招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已达到相当规模的情况下,研究生招生工作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招生考试办法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日益发展的新形势。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改革和不断完善,研究生招生工作从无到有,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考试办法,这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增长,现行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尤其是硕士生招生考试办法,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硕士生业务课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十分复杂。除种类多和不够规范外,在5门初试科目中,有2~3门(外语、政治及数学)为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各省市招办集中评卷,其余的业务课考试科目则由各个招生单位自行设置、命题及评阅试卷。而最终采取全国统一确定初试合格分数线的做法,其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比性相对较差。另外,在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方面,不允许使用本校的推荐表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做法,既不利于优秀生源校际之间的交流,也影响到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选拔及培养。此外,在博士生招生中,对所有招生单位都取消招收推荐免试生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吸引和招收优秀博士研究生。

2.各学科专业之间招生不平衡、不合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各学科专业之间招收研究生比例失调的问题却日益严重。以复旦大学1999年招生情况为例,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 188名,其中文科797名,占67%,理科391名,只占33%;招收博士研究生433名,其中文科305名,占70%,理科128名,仅占30%。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市场需求的驱动,以及出国留学和就业导向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各学科专业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出现较大的差异。例如,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学科专业的报考人数连续多年居高不下,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之比,有的专业高达31∶1;而理科基础学科的有关专业,其报考人数普遍较少,个别专业近二三年内甚至无人报考。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地调节和缓解各学科专业之间招生比例严重失衡的矛盾,这也是应当引起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招生录取程序过于繁琐且实际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从目前的情况看,研究生招生的报名、考试地点过于分散,而且有些地区设立的报名点和考点又不完全一致,甚至有个别高校同时设立两个报考点,致使考务工作量明显加大,保密性差,易出纰漏。调档政审工作,更是困难重重。近年来,由于在职人员和无业人员报考研究生者越来越多,单位隶属关系复杂,考生工作流动性大,变动频繁,持假证明报考者屡见不鲜,而到正式调档政审时,往往会出现无从着手,甚至调不出档案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录取工作的进度。此外,报名登记表的填写栏目过于求全,考生编号缺乏严格的规范,考前体检的做法实际意义不大,招生周期过长,各工作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以及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等,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4.优秀生源不易流动,近亲繁殖现象很难避免。为防止本单位优秀生源(包括优秀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流失,各培养单位往往都会采取某些保护性政策和措施。例如,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只能填报本校志愿,才可获得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机会;而优秀的在读硕士生,也都留在本校硕博连读,或提前攻读本校博士学位;有的单位甚至不允许其优秀在职人员报考其他单位的研究生,致使近亲繁殖现象越趋严重,也势必使一些优秀生源不能如愿地到自己所向往的条件更好的培养单位深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更不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三)当前招生工作的主要对策

针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特点和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对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和改革。

1.以国家颁布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以复旦大学为例,为改变考试科目设置逐年膨胀、不够规范的状况,近年来,学校在编制年度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时,本着“精简、规范、通用、有效”的调整原则,对全校100个硕士生招生专业和54个博士生招生专业的业务课考试科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归并。调整后,各招生专业一般都设有1门属于一级学科范围基础知识的综合考试科目,或按一级学科设置1~2门公共基础课考试科目,同时,相近学科专业的考试科目尽可能做到一致。通过调整,全校硕士及博士生业务课考试科目分别由原来的215门减少至152门、308门减少至173门。从实施的效果看,这对于规范管理、提高入学考试质量,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的调节录取,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从全国范围而言,随着新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实施,进一步统一调整和规范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的时机已经成熟,应结合考试办法的改进,加大这一方面的改革力度。

2.建议国家尽快试行“两段制”考试办法。作为第一阶段考试(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目前统考科目中的外国语、政治理论及数学等科目可继续保留,其中政治理论课考试不必再有文、理科之分,数学一至数学四应予考试的学科专业面也可适当扩大,而少数免考数学的学科专业,可按学科门类或相近一级学科设置1门通用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上述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内容的确定及考务组织工作,均由教育部统一规范和统筹安排,并确定合格分数线。凡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可凭省市高招办出具的合格证书填报志愿,参加有关招生单位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入学考试),即2门业务课考试,考试方式由各单位自行确定。然后,再由各招生单位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并报教育部备案。

3.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推荐免试方式选拔研究生的办法,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和激励机制,尽快扭转各学科专业之间研究生招生不平衡、不合理的局面。作为调控各学科专业招生比例失调的一种手段,不少招生单位近年来采取适当扩大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基础学科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比例等改进措施,这对于缓解某些学科专业生源不足的矛盾,起到了一定调节作用。但由于国家允许免试直升名额有限,调控的力度尚不够大。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今后在分配和下达推荐免试硕士生名额时,对国家重点高校、尤其是重点综合性大学给予更多的倾斜政策,并取消限制使用本校的推荐表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生的做法。在理、工科基础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方面,有必要恢复招收推荐免试生的办法。同时,希望教育部注意加大对国家重点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投资力度,尽快在全国设立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专项奖学金,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基础学科,特别是理、工科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切实调节和缓解基础学科研究生招生生源紧缺的矛盾。

4.进一步减政放权,调整和简化招生录取工作程序,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效率。首先,在招生计划与招生规模的管理上,建议教育部适当放宽对于计划外招收研究生的限制,允许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或招生单位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生源情况及办学条件,自行调节计划外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其次,为减少招生环节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必要对全国各地现有的面向外省市招生单位的硕士生报名点进行调整和归并,并使报名点和初试考点做到完全一致。从简化招生工作环节的角度考虑,适当减少报考硕士生登记表的填写栏目和考生编号的位数,以及将目前实行的考前体检和录取政审改在新生入学报到后和正式注册前进行,将可大大提高招生工作的实效。同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可能简化招生录取的审批程序,以缩短招生工作周期,使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与硕士生招生之间能够在时间上更好地衔接,以免顾此失彼和影响工作。

5.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工作。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和招生工作量的急剧增加,各级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辅助管理工作。应加大投资的力度,改善硬件设备的配备,加强管理软件的研制开发及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作用,尽快实现招生工作计算机全程辅助管理,以切实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招生工作改革实践与创新

(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和机遇

从本质上来讲,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对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说,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到本单位研究生的规模发展和生源的质量。同时,研究生招生工作,又是各个培养单位如何主动适应学科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进行直接沟通和相互协调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为适应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正面临着有关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改革的任务,而研究生招生改革深化要求也愈益突出为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需求,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热点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认清形势,转变我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推进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改革,确实一直是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而不断地引起我们的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前进。

以复旦大学为例,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的20年来,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完善,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1999年招生的规模数达1634人,其中硕士生1194人(含招收港、澳、台硕士生6人),博士生440人(含招收港、澳、台博士生7人)。博士生与硕士生招生人数的比例将达1∶2.7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达到4 467人(包括外国留学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 224人),若按1名博士生折合3名本科生、1名硕士生折合2名本科生计算,在校学生在规模上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的新格局,为创建一流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工作与其他兄弟高校一样,在探索中奋进,研究生招生工作逐步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形成了目前正在实行中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单独入学考试、MBA联考、提前入学攻读博士学位等几种招生基本运行方式,并在微观运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规范。在招生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也逐步实行研究生招生的计算机全程辅助管理。在加强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研究生院管理干部结合实际工作,对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改革方案与建议。有些改革措施和办法,对当时该校扩大和改变招生生源结构,对保证生源质量和入学水平,适应和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又面临着新世纪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办法,特别是沿用多年的硕士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已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和研究生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在硕士生招生工作中,长期存在着诸如:招生考试科目的偏窄影响大学本科教育,使部分考生产生偏科现象;基础性学科报考的优秀生源匮乏;招生专业的学科研究方向越分越细,业务课考试科目种类偏多、覆盖面小、内容窄、评分宽严不一,且考试成绩缺乏可比性,还易滋生“近亲繁殖”;考务工作量越趋繁琐等矛盾和弊端,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等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如何缓解现行研究生招生办法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弊端,并在国家尚未进行重大革新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历年改革的实践经验,继续贯彻按需招生,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的微观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和保证招生质量,这是我们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面对的实际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根据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精神,以及世纪之交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新形势,于1996年部署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即《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工作,并于1997年正式颁布了该目录。这一目录的全面修订,旨在理顺和规范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至88个,二级学科由原来的654个减至381个,并出现了不分设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和较多由原有几个二级学科合并为一的二级学科,以及必须按一级学科范围进行招生的学科。因此,实施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将给学校在招生、培养、学位与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必将给学校带来新的改革途径和任务。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和面对这一新情况与变化,招生工作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改革,已往提到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1997年夏,研究生院召开了全校由各学院、系(所)负责研究生工作的主任、秘书、指导教师代表及管理干部参加的研究生工作会议,研究生招生改革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议形成了《关于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并就进一步改进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取得了一些共识。这一关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宏观指导性文件以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对照学校调整、优化后的招生专业目录的变化情况,对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提出了若干改革措施与办法,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作了一些补充与探索。

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的7次学位授权审核,以及按新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对应和调整,学校现已在25个一级学科的100个专业及2个专业学位(MBA和法律专业学位)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19个一级学科的50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不包括已经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所覆盖的其他专业)、有10个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招收培养研究生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体系。这些新学科体系为今后培养和造就众多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规格类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未来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及良好开端。虽然招生专业点数量少了,但学科范围扩大了。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切切实实地以实施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契机,更好地适应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变化后的实际情况,推动研究生招生的各项工作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

(二)适应社会需求,优化招生专业方向,合理制定招生计划

我们首先抓住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机遇,围绕研究生招生如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着重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调整和优化学科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招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前提。

研究方向是招生专业(二级学科)的子学科(系统),属三级学科。根据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理顺一级学科和拓宽二级学科内涵的要求,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调整和优化研究方向的设置,注意发挥各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发掘潜在的学术力量,为提高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质量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要求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在突出本学科已有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并力求体现前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对同一专业内所设置的研究方向,应在总体上对本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一定范围的覆盖面,既不宜过窄,又要避免重复,以及保持相对稳定等原则。经过调整与优化,全校招收研究生专业的研究方向数(以调整前后两年的平均数计算)从原来的443个调整为目前的426个,减少了17个,同时增设了不少新的学科研究方向。每一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数平均在4.2个至4.8个之间,使各招生专业的研究方向设置更加合理和规范。并明确规定全校招收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研究方向应与经充分论证、审核后列入培养方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不得随意更改。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优化招生专业方向,基本上改变了过去有的研究方向设置过多、过散,越分越细,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以课题代替研究方向,以及有的专业长期以来只设置一个研究方向等不科学、不规范的混乱状况。合理调整和优化学科研究方向设置,为招生专业目录的编制、招生计划数的落实和安排,以及规范招生考务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等,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制定研究生的招生计划。

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趋旺,“市场调节”效应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反映也越来越突出,一些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剧增,而一般学校和理科类、艰苦行业有关专业生源严重不足。为缓解这些矛盾,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制定并形成的“通过全国统一划线来控制全国招生规模”的招生办法进行了改革,即在下达国家招生计划的同时,确定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规模,同时辅以全国统一划线等必要的质量保证手段,采用质量和规模控制两者并用的办法,以达到宏观规模控制及保证质量、择优录取的目的。实施这一新办法,一方面招生规模在前期确定,减少了录取时的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学校录取时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招生工作的压力往前移,对招生计划的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招生单位,如何通过社会反馈信息,对人才需求和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作出科学的预测与规划,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招生质量,并根据需求和可能,合理地确定各学科专业的年度招生人数,就显得更加必要。

近几年,复旦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和教育部每年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数与规模数,结合本校整体建设及自身办学条件,注意充分发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了年度招生计划的安排和落实。同时,力求做到合理和规范。在具体确定各专业年度招生计划数时,主要参照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对近几年生源严重不足的学科专业,研究生院在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时,一般暂不增加招生名额。但为了鼓励各学院、系(所)、中心发挥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对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优秀生源的学科专业,则适当增加实际招生名额。

(2)对师资力量强、梯队合理,管理规范而且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在确保生源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招生名额。

(3)对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学科专业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或承担国家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的学科专业,适当增加招生名额。

(4)对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应用性学科专业,适当增加招收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自费)培养研究生的人数。

(5)对那些生源不足、又属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尤其是理科基础学科,以及目前正在高速成长中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可给予适当倾斜和扶持。

除参照上述几点原则外,在具体落实和下达招生计划数时,还着重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为配合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从1998年开始,研究生招生计划部分试行按学院下达的办法,其余仍按系、所下达,并将年度招生规模数落实在相关的学科专业上;

第二,对博士生招生计划的下达和落实,主要是根据各学院、系(所)当年在校、在岗和经学校批准延聘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人数,并规定了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及定向培养)博士生人数。

与此同时,还注意到招生学科专业或指导教师,是否有相对稳定的研究课题和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是否有一支结构较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是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实际研究成果;能否开设出有较高质量的学位课程和应具备的实验和图书资料等影响招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在招生的录取阶段,除了力争体现上述各条基本原则外,还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宏观调控全校招生计划数与招生的录取数,以弥补招生计划分配与相应专业报考生源不足的矛盾。每年度在考虑各专业录取名单时,都优先满足理科基础学科的招生数,再将多余的计划数用于其他专业。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改革和探索,努力规范招生工作微观运行机制

按照上述文件中形成的改革思路,复旦大学在近几年具体实施各项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又作了一些新的补充和进行了不少新的改革探索与试验,逐步规范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微观运行程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合理设置入学考试科目。

以实施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契机,经与各学院、系(所)反复酝酿和协商,形成共识后,对全校100个硕士生招生专业点及50个博士生招生专业点的业务课入学考试科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归并和规范。无论是招收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各专业均设有1门属于一级学科范围基础知识的综合考试科目,或按一级学科设有1门至2门公共基础课考试科目。硕士生和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的门数分别由过去的215门和308门调整为现在的152门和173门。考试科目门数不仅相对减少了,而且比过去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在考试科目设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科目的设置分别按以下原则执行:

(1)硕士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在5门考试科目中,初试除外国语和政治理论课外,其余3门业务课考试科目(经济、管理等学科有关专业含统考数学科目外)中1门应为一级学科范围基础知识综合考试(统称××学基础知识),另2门(经济、管理等学科有关专业1门)须在二级学科范围设置考试科目,这2门中可有1门适当设置选考科目。若本一级学科所属各专业原已设置2门公共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则一级学科综合考试可作为复试(面试)科目。同一专业(含不同系、所的同一专业)的考试科目必须一致。同时,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考试科目也力求做到相同。

(2)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在4门考试科目中,除外国语(包括基础外语、一级学科范围专业外语两部分)外,其余3门业务课考试科目中1门应为一级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考试(笔试或口试,统称××学综合基础知识),另2门在二级学科范围设置考试科目,其中1门应为本专业公共的基础课考试科目(笔试),另1门可适当兼顾研究方向设置考试科目(笔试或口试)。每个专业的业务课必须有2门为笔试。同一专业(含不同系、所的同一专业)的考试科目尽可能保持一致。

以上基本原则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是实施新学科专业目录、改进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思路与框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又作了适当补充、完善。如今,全校绝大部分专业研究生业务课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都贯彻和体现了上述基本原则,在考试科目设置规范化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有的学科还通盘考虑了硕士生与博士生两个不同层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特点和衔接问题。

从这几年实践效果来看,各方反映良好。由于全校各专业业务课都有1~2门一级学科范围、覆盖面较宽的及1门二级学科范围命题的考试科目,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考试科目设置的新格局。避免了过去有些学科专业考试科目设置过多、过窄、过乱,甚至有的按研究方向或课题或指导教师要求设置考试科目的情况,改变了过去以介绍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作为1门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的尴尬局面。使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更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新生入学质量。

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改进其他招生工作方式和方法。

为了提高生源质量和招生工作的实效,根据过去几年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研究生人数逐年剧增,而最终录取比例极少,以及培养过程中面临诸多实际困难等状况,经过认真调研与分析,从1998年起,对生源较好且报名人数较多的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外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共30个硕士生招生专业,试行限制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的办法,并从1999年开始在全校硕士生及博士生招生专业(MBA除外)中加以推广。实践证明,采取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和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对各专业报考人数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个别专业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为了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以及各行各业对复合型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学校除了在组织和提高生源质量上采取一些新措施外,特别鼓励和欢迎考生跨学科间的交叉报考,包括鼓励理工科学生报考文科、管理类各专业的研究生,并在政策上向跨学科考生倾斜。考虑到这类考生均严格按所报考专业有关考试科目进行入学考试,在录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注意优先录取跨学科报考的考生。

此外,还适当调整了博士生招生的报考时间。根据前几年试行分春、秋两季招收博士生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以及在培养计划安排上存在诸多矛盾等情况,自1998年起,暂停春季招收博士生的做法,恢复了博士生一年只招一次的办法,同时将秋季招收博士生的报名和考试时间分别提前一个多月,而对部分理工科院校的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理科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博士生则采取个案处理的做法。实践表明,这一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招生与就业之间的衔接与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某些不必要的考务工作量,而且报考博士生的人数也未见有什么影响。

3.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复试把关。

复试是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复试可以进一步了解考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和了解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了解考生思想状况与表现、治学态度、个人对专业学习与爱好、兴趣与特点等情况,以考核考生是否达到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条件。为此,近年来,学校注意严格复试的各项操作规程,强调要求每个招生学科专业,必须成立复试小组,每小组由3名不同专业方向的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负责复试工作。包括笔试部分的出题要规范,口试要有详细记录,参加组织考试的每个成员都应签字,并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凡不按上述要求进行的,复试成绩不予承认。这一措施既能防止复试走过场,又能起到保证新生入学质量的目的。

4.强化微机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来,随着招生报名人数的不断增加,招生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从考生报名、初试、复试、到录取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越趋繁杂,时效性和质量要求也特别的高。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和完善计算机在招生工作中的辅助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就显得更为重要。几年来,学校继续坚持使用院内自编的硕士生招生管理软件,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报名人数分类情况统计、命题任务表、试卷的印发及封装、考场安排(含考生编号打印和考场分布示意图及考生座位表)和考试成绩的统计、成绩单的打印和邮寄等一系列复杂工作环节,都能从容地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从而确保了数字统计的准确性和工作信息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招生考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其他微观管理环节上,也采取了许多新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招生咨询和处理考生来信来访等方面,注意增强招生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并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在试卷的收发管理过程中,对未开考试卷的保密、整理、印刷、封装和发放,尤其是对试卷的密封,不再搞全院性的有众多人员参与的突击性加班,而是采取专人分工负责,少数人参与运作的方式,对阅卷前后已考过的试卷,也采取了由专人分类保管的措施。由于责任到人,使接触试题的面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每年在收发和整理及邮寄数万份试卷的保管与保密这一重要环节上,杜绝了漏洞,避免了差错,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5.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秀生源。

近几年,学校逐步改进和加大了对研究生招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的宣传力度,开辟了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宣传的新途径。每年除了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外,还根据新调整的学科专业目录,精心设计和编制年度研究生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校报的研究生招生专刊,以及其他有关招生宣传材料;已连续多年组织人员分赴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北等地重点高校进行招生宣传及咨询,实地考查和调研当地的生源情况,同时主动地解答当地考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平时还注意发动各专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利用参加本科生教学和各种重要的学术活动或合作研究等机会物色优秀生源,鼓励用人单位推荐本单位优秀在职人员前来报考该校研究生。从这几年各地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该研究生的人数来看,每年都有所增加。1997年至1999年,录取毕业于重点高校包括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源,在录取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2.20%,69.69%,71.14%。这说明复旦大学在扩大招生宣传、吸引优秀生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四)对今后招生工作的几点改革建议与设想

上述的这些改革措施和做法,对学校研究生招生的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新生入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获得了一些实效。但是离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还有不少差距,招生工作中的有些问题在目前的制度和体制下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改变与解决,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尚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实践。

为了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改革,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设想。

1.随着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转变职能,主要对招生计划及招生规模进行必要的调控,并对各单位招生录取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至于招什么人、怎么招应由各招生单位自己确定,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校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应彻底改变过去硕士生录取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破格录取由省市考试院审批,甚至连录取名单也要由全国大区组织检查后才能确定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旧模式和办法。

2.改革现行硕士生招生考试制度,尽早建立和实行已探索多年的硕士生“两段制”考试办法,采取国家统一组织考试与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并逐步推动招生单位建立起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

3.建议各个招生单位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及其他方面的合作,主张进行健康的利于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竞争,避免不负责任的炒作和恶性竞争。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及时将各年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关招生信息上网,以便广大考生能及时了解有关招生动态,早作复习迎考的准备。建议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联合办学和合作培养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在国内建立起若干个相对稳定的博士生生源基地。尤其是应该站在维护和发展国家长远利益的基点上,多方采取措施保护和优化基础学科研究生的生源。为鼓励考生报考基础学科专业,建议国家尽快在基础学科中设立“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专项奖学金”制度,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和攻读基础学科研究生。

总之,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时间紧、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深化招生工作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和实践。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努力创新,一定能够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21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