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子宫有鳞状细胞会致癌么

子宫有鳞状细胞会致癌么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些儿童肿瘤、大肠癌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家族性,有专家统计约有200种以上的单基因病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某些基因引起肿瘤的危险超过90%。按照孟德尔的单基因遗传观点,可将单基因遗传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在肿瘤家族遗传性肿瘤和肿瘤前疾病是肿瘤遗传性的代表。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各种致癌因素的机会增多,多种致癌物质会在体内堆积,原癌细胞逐渐被激活,并发生异常分裂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肿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对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已经初步揭示了某些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肿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各种环境的和遗传的致癌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DNA修复基因的改变,继而引起表达水平的异常,使靶细胞发生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先多呈克隆性的增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一个克隆相对无限制的扩增,通过附加突变,选择性地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亚克隆(异质化),从而获得浸润和转移的能力(恶性转化),形成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系统的理论进行阐述,它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等。许多专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医学和生物学问题,遗传物质的不可逆改变,是促使癌基因突变的关键。

一、机体本身因素

(一)肿瘤的遗传性

肿瘤的遗传性现已被许多专家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与周围环境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有资料表明,有乳腺病家族史者比无家族史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大3倍。某些儿童肿瘤、大肠癌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家族性,有专家统计约有200种以上的单基因病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某些基因引起肿瘤的危险超过90%。按照孟德尔的单基因遗传观点,可将单基因遗传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在肿瘤家族遗传性肿瘤和肿瘤前疾病是肿瘤遗传性的代表。

1.遗传性肿瘤 据Knudson学说,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是发生在父母的生殖细胞中,所以只要有一次体细胞突变即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遗传性肿瘤发病年龄早、有家庭史,多为多发的双侧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甲状旁腺瘤、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黏膜神经节瘤、神经母细胞瘤、儿童肾肿瘤等。

2.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这类疾病有明显的遗传不稳定性,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如神经纤维瘤病,据统计其发病率是新生儿的1/3 000,约50%患者有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接近100%,约40%是新生的突变,发生癌前腺瘤息肉的年龄平均在24岁左右,到33岁左右时出现症状,一般到36岁时可作出诊断。

3.癌家族综合征 被认为具有家庭性染色体异常或有遗传性免疫缺陷。癌家族综合征的特点如下。

(1)发病年龄早,例如在30岁或40岁时就发生结肠癌,而一般在60—70岁才发病。

(2)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可达20%左右。

(3)在这些家族中,先证者的直系血亲有25%以上的人受累。

(4)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直遗传,外显率约60%。

4.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有某些遗传缺陷或疾病的个体,会表现出易患某些肿瘤的倾向。遗传易感性实际上是遗传变异对环境致癌因素的敏感程度。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有资料表明这种易感性具有遗传性,因受不同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对环境因素的易感性表现有所不同。

遗传易感性是致癌物在某种遗传因素下,通过体内代谢活化而致癌,而体内代谢酶系统的差异,是直接影响肿瘤易感性的基础。

染色体的不稳定、结构重排或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发或诱发的断裂与裂隙,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如先天愚型、急性白血病等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分裂机制紊乱有关。有家庭史者比无家属史的发病率高15~18倍。

(二)免疫缺陷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在某些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如因身体抗原或器官移植的外来抗原慢性刺激,反复感染、某些药物或输血及血液制品,都可能使已被部分抑制的免疫系统加深抑制,而引起非霍奇金淋巴瘤。此外,有缺陷的反馈功能不能控制免疫反应的程度,也会导致无限制的淋巴样增生和淋巴瘤。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充满致癌因素的环境中,并且人体内时时刻刻都产生着数以千计万计的突变细胞,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免遭癌症的侵袭,这正是人体内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和清除这些异己分子。如果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出现混乱,就不能及时识别和消除突变的癌细胞,从而出现免疫逃逸,最终发展成癌。

人体内参与肿瘤免疫的器官主要有胸腺,免疫细胞有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当发生免疫细胞缺陷,或人体免疫监视系统出现功能减弱或异常时,则机体免疫系统不能发现癌细胞。有些情况下,肿瘤细胞本身还释放“封闭因子”,来麻醉机体的免疫系统,这都使得癌变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而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1.内分泌因素 人体之所以保持各系统正常功能,主要依赖于体内内分泌腺分泌的各种激素的调节。人体的内分泌腺较多,主要有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等分泌着多种激素,调节着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代谢,若因人体内分泌腺功能缺陷、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内分泌紊乱,有可能诱发肿瘤的发生,如临床上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时,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

2.精神因素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长期处于精神压抑或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其癌症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出许多倍。特别是长期的精神抑郁,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反,性格开朗,精神压力小,对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群,其癌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精神抑郁的人群,这是因为精神状态能很好地调节体内的内分泌功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3.年龄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年龄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与家族遗传有关的肿瘤、白血病等,发病早。而因外界因素长期作用而致的恶性肿瘤如食管癌等发病较晚,一般情况下,45岁以后是肿瘤的高发阶段。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器官逐渐萎缩,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各类细胞容易发生突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各种致癌因素的机会增多,多种致癌物质会在体内堆积,原癌细胞逐渐被激活,并发生异常分裂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二、化学致癌因素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化学因素的致癌作用已被认们所公认,那么有哪些化学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成为人类生命的直接杀手——致癌物质。目前,据专家研究证明,有1 000多种化学物质能诱发动物肿瘤。这些化学物质与机体内的靶组织细胞中的关键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而促发肿瘤的形成。专家们根据这些相互作用模式,将其分为三大类。①直接作用的致癌物:主要有硫芥和氮芥、环氧化物、乙撑亚胺等。这些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下很不稳定,进入机体后直接共价结合到生物大分子上,并能经过代谢而灭活。这类物质能直接接触而致癌,因此,生活中应限制职业性接触。②间接作用致癌物:致癌物需经酶的代谢产物最终致癌物共价结合到生物大分子上而引起细胞癌变。③非共价作用的致癌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易接触的致癌物多为间接致癌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1.烷化剂 常存在于化疗药、杀菌药和灭菌药中,有致癌作用。烷化剂包括氮芥和硫芥类、乙撑亚胺类、磺酸酯类、环氧化物、内酯类、卤醚类中的一些化合物以及某些硫酸酯和亚硫酸酯等。它们的特点是具有烷化作用,其生物学作用类似X线,可致癌变、突变和畸形。最易导致肺癌及造血系统肿瘤等。

2.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常存在于煤烟垢、汽车废气、香烟烟雾、烟熏鱼肉、不完全燃烧的脂肪、燃烧的煤炭、石油等物质中,有致癌作用的主要是煤焦油中的3,4-苯并芘等。它们作用于机体不直接致癌,而需经激活才能引起癌变。如实验室人工合成的甲基胆蒽,1,2,5,6-二苯胼蒽,经常接触时易患皮肤癌、肺癌。

3.氨基偶氮类 常存在于纺织品、食品与饮料的染料、添加剂中,有致癌作用的主要是偶氮基因。其特点是需大量长期给药才可致癌,癌变常发生于远离给药途径的器官如肝、膀胱等。

4.亚硝基化合物 常存在于鱼类和腌肉产品中。一些天然食品中,如菠菜、萝卜、茄子、莴苣、大头菜、马齿苋等含有很高的硝酸盐,在调查中发现,肿瘤高发地区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高于低发病区。在调查中还发现,在食管癌高发区的玉米面、小米、馒头、酸菜等食物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甲基苄基亚硝胺等的含量较低发病区高。另外在谷类、鱼类、肉类、茶、烟中含有一定量的二级胺,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也可产生二级胺。这些亚硝胺类与亚硝酸盐在体内外合适的条件下即可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很容易由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前体物在人体内形成。亚硝胺及亚硝基化合物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5.真菌毒素 是自然界产生的致癌物质,如生芽的花生、马铃薯、发霉的谷类中存在着大量的黄曲霉毒素。自然界中目前发现有40多种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经检测有致癌活性的主要是真菌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就是其中被认为是致癌作用较强的代表。这些真菌毒素一般是通过污染食物而进入机体,常可引起肝癌,与肾、胃、结肠等处的腺癌也有密切的关系。

6.植物毒素 据有关报道,研究人员对近百种自然产物的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和40多种植物的粗提取物进行了致癌活性试验,结果发现,近50%以上的化合物和提取物具有致癌作用,如苏铁素可导致动物的肝癌;蕨类毒素可引起胃、肠、膀胱等的癌变;黄樟素可引起肝和食管的癌变等。

7.其他 有研究人员发现,自然界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均有致癌作用。如镍、铬可致肺癌;砷可诱发皮肤癌;氯乙烯能诱发人的肝血管肉瘤;二氯二苯、三氯乙烷、苯均可能致肝癌。

(二)致癌因素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致癌物质,但并不是接触这些物质的人都能患癌。这就要取决于自身条件、化学致癌物的量、作用时间等诸多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机体接触致癌物质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致癌物质的量。大剂量致癌物可增加肿瘤的发生,缩短潜伏期。

2.致癌作用的充分表达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无论致癌物的剂量和性质如何,在肿瘤形成前,总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潜伏期,在细胞发生恶变之前,需要一个多阶段的癌前期变化。

3.致癌作用所引起的细胞变化可传达到子细胞。大多数致癌物是诱变剂,能与DNA等大分子起共价结合。暴露于小剂量致癌物的细胞,经过好几代后,仍存在恶性变化的危险。

4.致癌作用可被非致癌因子所修饰。某些物质能加速肿瘤的前期进程,诱导恶性变,有可能增大为致癌物所改变的细胞克隆。但在机体内也存在着许多抗癌物质,这些抗癌物能在细胞癌变的不同阶段抑制致癌作用。

5.细胞增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细胞暴露于致癌物后逐渐发生增生性变化,增生使细胞恶性转化变得持久并不可逆转。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0%的肿瘤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因素中90%为化学因素。从上述所见,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致癌物质,这些致癌物质是人类癌症的主要诱发因素,也是人们应当倍加警惕并尽量远离的主要原因。

三、物理致癌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目前认为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红外线两种。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可使各种组织、体细胞对外源性和内源性致癌因子和辅助致癌因子的敏感性发生变化而致癌,也可以损伤遗传细胞在后代中引起肿瘤。

1.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物理性致癌因素,主要包括以短波和高频为特征的电磁波的辐射以及电子、质子、中子、α粒子等的辐射,长期接触镭、铀、氡、钴、锶等放射性核素可引起恶性肿瘤。

电离辐射致癌的机制:电离辐射对生物靶损伤的机制主要是产生电离,形成自由基。自由基的性质非常活泼,可以破坏正常分子结构而使生物靶损伤。电离辐射主要是引起生物靶——DNA的断裂,在细胞水平以染色体断裂形式表现为多种染色体畸变。如重复、缺失、倒位、易位等。染色体畸变的形成直接影响结构基因在基因组内的正常排列或造成基因片段的丢失和重排,甚至可能改变基因的调控机制而形成癌。

临床上常见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肿瘤有:皮肤癌、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颅内肿瘤等。

2.紫外线被认为对人和动物皮肤有致癌作用。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紫外线长期照射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的发病有关。主要是因为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细胞DNA中形成嘧啶二聚体有关。也有人认为紫外线照射后可引起细胞DNA断裂、交联和染色体畸变,紫外线抑制皮肤的免疫功能,使突变细胞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有关。

四、生物致癌因素

生物致癌因素主要是病毒,其次为细菌和真菌。致癌病毒可分为DNA肿瘤病毒与RNA肿瘤病毒两大类。

1.病毒引起肿瘤在青年和中年人中发病率最高。在引起肿瘤危险因素中,病毒的作用占了15%,仅次于吸烟。有证据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增加妇女宫颈癌的风险,EB病毒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一些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的风险,艾滋病病毒感染与Kaposi肉瘤和一些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及白血病等有关。病毒感染致癌的潜伏期很长,且只有部分感染者最终发病。这就提示,病毒感染可以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但并不是肿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2.真菌的致癌作用近些年来也备受关注,某些真菌与癌症的发生有十分明确的关系,目前认为有数十种真菌毒素对动物有致癌作用。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可能引起肝癌,它们广泛存在于污染的食品中,尤以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类的含量最多。黄曲霉毒素有许多种,是一类杂环化合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可引起人和啮齿类、鱼类、鸟类等多种动物的肝癌。其次,如黄曲霉菌镰刀菌产生的T-2毒素,在实验动物体内可诱发胃癌、胰腺癌和脑部肿瘤。产生灰黄霉素的青霉菌可诱发小鼠甲状腺癌或肝癌。实验还证明了一些食物中几种常见的真菌,如串珠镰刀菌、杂色曲菌、圆弧青霉、娄地青霉、念珠菌、白地霉等均可促进食物内亚硝胺的形成,镰刀菌的代谢产物和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互隔交链孢霉与镰刀菌与人食管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细菌感染也可以增加肿瘤的风险,如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4.其他。体内某些寄生虫与某种癌症有关,例如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中有的发生结肠癌和直肠癌,中东地区的“埃及血吸虫病”可引起膀胱癌。中华分支睾肝吸虫的感染可能引起肝脏的胆管细胞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