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网络上的专业心理网站提供的心理测验还是很科学的,而大多数非专业心理网站上用来做调味品的“心理测验”,充其量只是心理游戏,顶多可以说是“趣味心理测验”,根本不能作为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人格测验即是以人格为测量对象的测验。不同心理学流派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达成共识的是人格具有复合性、相对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变性四个显著特点。

(一)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一种主要的心理测验技术,它不仅能够对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做出评估,而且还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与患者有关的其他精神病理状况。因此,智力测验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

1.智力的一般概念和智力单位 智力一词虽然应用广泛,到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定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所以在智力评估过程中,学者们都是按自己对智力定义的理解来编制测验的。多数人认为智力是一种潜在的、非单一的能力,它是一种知觉、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复杂的混合体,既与人的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也受到个体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同时智力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成熟、衰老等生理状况关系密切。

智力单位是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高低的尺度。目前主要有3种表示法:智商、百分位法、等级法,最常用的表示法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智商(IQ)表示法。智商有2种,一种是年龄智商(也称比率智商),年龄智商最早是由推孟(Terman)提出来的,在比奈量表中用得较多。比率智商能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成为比较儿童聪明程度的指标。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为:IQ=MA/CA×100,(MA为智龄,CA为实龄)。由于人的智力在成年时不会随着生理年龄持续增长,因此比率智商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这样的考虑,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离差智商是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同样的智商分数在不同的年龄水平上代表同样的相对位置,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克服了比率智商的不足,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智商测算方式,其公式为IQ=15Z+100,Z表示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的位置。百分位法是以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团体中的位次(百分位)来表示。如一个人的成绩为百分位50,说明他的智力水平中等,比他好的和差的各占一半。

2.常用智力测验

(1)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比奈量表自1905年发表以来,经多次修订和转译,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的1916年的修订本“斯坦福—比奈量表”,目前斯坦福—比奈量表国际上的最新版本是第5版。中国曾在1924年和1936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9年前两次的修订者之一吴天敏教授与几个地区的师范院校协作在全国取样,对比奈量表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吴氏修订本的适用范围是2~18岁的城市少年儿童。量表共51个试题,每一年龄段有3个试题。内容包括语义解释、理解、计算、推理、比较、记忆以及空间知觉等方面能力,如测6岁儿童要求心算简单的加减法、说出常用形容词的反义词等;测11岁儿童则要求分割几何图形、心算分数或乘除运算等。计分方法是按正确通过试题的题数计分,最后在附表中根据受试者的实际年龄即可查到相应智商(IQ)值。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了韦克斯勒所编制的一系列智力量表。1939年韦克斯勒与同事一起编制了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该量表主要面向成人,供诊断心理疾病之用。1955年韦克斯勒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1980年,WAIS再次修订后形成了WAIS-R。在WAIS的基础上,韦克斯勒分别在1949年和1963年编制了适合学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以及适合年龄更小的韦氏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后者在1967年有个修订版本,称为WPPSI-R。

趣味知识 如何看待网络“心理测验”?

“测测你的爱情观”“认识自己的个性”“星座占卜”……网络上有形形色色的所谓“心理测验”,在英文雅虎(yahoo.com)中,输入“Psychological test”(心理测验)来搜索,可以找到网站41个,网页76 771个;输入“Personality test”(人格测验),可以找到网站67个,网页76 179个;输入“love test”(爱情测验),可以找到网站37个,网页347 150个。在中文网站中,心理测验也铺天盖地而来,利用新浪(sina.com.cn)的搜索引擎,可以找到与“心理测验”有关的网站46个,网页4 320个;与“爱情测验”有关的网站3个,网页182个;与“人格测验”有关的网页187个。很多年轻人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些“测验”上,甚至对测验结果深信不疑,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网络上的“心理测验”呢?其实网络上的专业心理网站提供的心理测验还是很科学的,而大多数非专业心理网站上用来做调味品的“心理测验”,充其量只是心理游戏,顶多可以说是“趣味心理测验”,根本不能作为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换句话说,它们是哈哈镜,你如果用它们来照自己,最好抱着游戏的心态,不可全当真。

韦克斯勒系列智力量表编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都是相似的,包含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而每个分量表又含5~6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集中测量一种智力功能,不同年龄段的量表其分测验有所不同。言语分量表测验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它包括了常识、领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算术、相似性(测抽象概括能力)、词汇和数字广度等一些分测验。操作分量表则包括数字符号(译码)、图画补缺、木块图形、图片排列、物体拼凑、迷津等分测验。两个分量表可分别计算智商,最后可以合成总智商。

韦克斯勒系列智力量表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智力测验,其在我国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1981年,龚耀先等人在WAIS的基础上修订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CR),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WISC和WPPSI也有国内修订版本,国内其他智力测验的编制多数是基于韦克斯勒系列智力量表。

(二)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即是以人格为测量对象的测验。人格测验能够测量患者的人格特质,对鉴别和诊断病态人格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心理学流派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达成共识的是人格具有复合性、相对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变性四个显著特点。复合性是指人格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构成的整体,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相对稳定性就是指人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发生变化较为缓慢;差异性是指不同人身上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特征的强度也不尽相同,导致个人在人格上的独特性;可变性则是人格在相对稳定的同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其中的各种特征都有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

各心理学流派根据人格的特点和自己的人格理论编制了种类繁多的人格测验。伍德沃斯是第一个编制标准化人格问卷的心理学家,他于1919年发表了“个人资料表”用于军事甄选;1920年,罗夏发表了他的墨迹测验;1943年,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问世;1956年卡特尔发表16种人格因素问卷。人格测量从种类上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问卷式人格测验和投射测验。

1.问卷式人格测验(又称为客观性测验) 问卷式人格测验往往由一些问题或命题组成,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结果按标准套板计分。之所以又被称为客观性测验是因为相对于投射测验来讲,这类测验量表编制严谨,结构和任务都较为明确。常用的问卷式人格测验有如下几种。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简称MMPI):MMPI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哈慈威(Hathaway)和麦金利(McKinley)两人根据精神病临床需要于1943年编制而成的。多年来MMPI被转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临床)等方面。MMPI是采用经验效标法编制的,先从大量病史和医学档案等收集条目,然后将这些条目分别施测于效标组(确诊精神异常者)和对照组(正常人)。在比较两个组对每个条目的得分后,将能区别正常人和精神异常者的条目保留下来,最终形成550个题目,其中399个题为临床常用。MMPI分为14个分量表,其中3个是有测题的效度量表,1个是无测题的效度量表,10个为临床量表,分别是疑病性神经症、抑郁症、癔症、精神病态偏倚或病态人格、男性化-女性化、偏执狂或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和社会内向。MMPI在临床中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医生对病人的精神状况做出诊断并确定病情轻重,对于疗效判定及病情预后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该量表的优点是较为客观和系统;不足之处是对诊断的鉴别力较差,还受教育及社会文化背景的限制。我国宋维真等人从1980年开始对MMPI进行修订,1984年修订完成并建立了中国常模。

(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16PF为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教授卡特尔(Cattell)于1949年编制的。16PF的理论基础是人格的特质论,卡特尔是该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卡特尔的基本假设是整个人格系统所包括的行为都在语言中有其代表者,如果收集描述行为的全部词汇,就可以包括整个人格系统了。根据这个基本假设,卡特尔在阿尔波特等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找出了大量代表人格特质的词汇进行因素分析,经不断的筛选和评估,最终保留了16个因素含180多个题目。量表包含乐群、聪慧、稳定、恃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和紧张等方面内容,可对人的多个侧面的特征进行评估。除此之外,16PF还有8个二级因素,可对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测量。16PF早期版本在我国使用多年,对于选拔人才和职业咨询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的程嘉锡和陈国鹏已对16PF第5版进行了中文量表的初步翻译和修订。

(3)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EPQ由艾森克(Eysenk)和其夫人于1975年在伦敦编制,分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与成人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两套,前者有81题,后者则有90题。EPQ含E、N、P、L 4个分量表。其中E、N、P分别测量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分别为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E量表高分表示外向乐观,低分表示内向好静;N量表高分者可能焦虑、紧张、担忧,低分者情绪反应弱,平静缓慢;P量表高分可能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等。L量表是效度量表,用以考察被试回答问题的一致程度。由于其简便易做,EPQ目前在临床、科研等方面应用较广泛。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陈仲庚、龚耀先和刘协和等分别进行了EPQ中国版的修订,并编制了中国常模。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版(EPQ-RS)也从1997年开始由北京大学的钱铭怡等人进行了中国版的修订。

2.投射测验 投射是人格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在心理学上投射一词指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人格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亦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投射测验和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刺激反应理论和知觉理论有关。精神分析强调人格结构中的潜意识,认为必须在无结构化的刺激情境下,使潜意识中的欲望、要求等泄露出来,这正是投射测验的理论基础。刺激—反应理论和知觉理论认为个体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给外界刺激物加上某种意义,然后再表现出适当的反应,而人们的知觉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投射过程。基于这些理论基础,投射测验与其他人格测验相比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使用非结构任务作为刺激材料和测验目标的隐蔽性。目前使用较多的投射测验主要有罗夏墨迹测验和默瑞主题统觉测验。

(1)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是于1921年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编制。墨迹测验首先需制作墨迹图,在纸的中央滴下墨汁,将纸对折并用力压下,再展开时就形成了两边对称但形状不定的图案。将这些图案给不同人看后发现会有不同的反应。经过筛选,罗夏最终选择了10张墨迹图作为测验材料。

(2)默瑞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TAT是由默瑞及其同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1943年默瑞发表的第三套TAT成为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验。TAT由30张内容模棱两可的黑白图片组成,要求受测者针对每一幅图画编制一个300字的故事。对受测者的反应也和罗夏墨迹测验一样不加以限制,任其自己去编造故事。之所以用这种方式,是因为TAT基本假定个人面对图画情境时编制的故事与其生活经验特别是深层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受测者常常把隐藏在自己内心的冲突和欲望通过故事表现出来。我国于1993年对TAT进行了修订,并建立了国内地区性常模。

(三)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rating scale)是用于对观察结果和印象进行量化评价的测量工具,一般用于病理现象的调查、症状的描述、疗效观察等。评定量表本质上属于人格测量,但相比一般的人格测验结构更简单、更易于操作。我国从1981年开始介绍临床评定量表,其中使用较多的有90项症状评定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Zung抑郁量表、Zung焦虑量表。

1.90项症状评定量表(简称SCL-90) SCL-90首先由Derogatis及同事在1973年推出最初的版本,后于1976年推出了正式的SCL-90-R。目前使用的版本是由王征宇翻译引进我国的,后由金华和吴文源主持将SCL-90在大量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中试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采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目前仍然是心理健康调查使用最多的工具。

SCL-90有9个症状维度,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观念、精神质。其中躯体化共12个条目,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和其他身体不适,如头痛、头晕、肌肉酸痛等;强迫共10个条目,主要反映强迫观念和行为,如一些不必要的想法经常无端出现,总是担心门窗是否未关等;人际关系敏感共9个条目,反映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宁以及对人责备求全、与异性相处害羞或不自在等倾向;抑郁共13个条目,反映了受测者的情绪低落水平,如对异性兴趣减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等;焦虑共10个条目,反映了焦虑、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及焦虑的躯体症状,如出汗、发抖等;敌对共6个条目,反映了敌对的情感和行为,如敌视他人、容易烦恼和激动、发脾气、不能自控等;恐怖共7个条目,反映了恐怖情绪,如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怕单独出门等。偏执观念共6个条目,反映了偏执性思维的内容,如敌意、猜疑等,多表现为责怪别人制造麻烦,感到有人在监视自己或谈论自己等;精神质共10个条目,则主要反映精神病症状和行为,如感到有人控制自己的思想,以为旁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等。除这9个症状维度之外,还有7个条目有关睡眠和饮食的相关内容,作参考之用。

2.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 HAMA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的,在精神科中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焦虑症状严重程度,量表包括14项: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识功能、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肌肉系统)、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会谈时行为表现。按0~4级评分,分为躯体性和精神性两类因子结构。

1960年,Hamilton又编制了HAMD,它是最早用于抑郁症的量表之一。HAMD主要用于评价已确诊为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治疗后的症状变化,目前国内外已广泛用于评价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量表包括抑郁的心境、罪恶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迟缓、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性症状、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日夜变化、人格解体、偏执症状、强迫症状、能力减退、绝望感、自卑感等诸多项目。其中11个躯体症状按0~2级评分,13个精神症状按0~4级评分。量表通过因素分析分为7个因素: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

3.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SDS是华裔教授Zung于1965年编制的,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评定时间跨度是最近1周。SDS共有20个条目,每一个条目相当于一个相关症状,按1~4级评分。SDS的总分等于各条目得分之和,将总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即得SDS标准分。标准分小于50分为无抑郁;标准分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为轻微至轻度抑郁;标准分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为中至重度抑郁;标准分大于等于70分为重度抑郁。与其他抑郁量表相比,SDS比较简短,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且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又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度和变化,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使用。

1971年Zung又编制了SAS,该量表从构造形式到具体评定方法,都与SDS十分相似,是一种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和普通人的主观感受。SAS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自评工具,有非常广泛的适用性。

附录:常见的评定量表

【量表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下表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1周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一种情况,填在后面的测验答卷纸中相应题号的评分栏中。其中“没有”是指自觉并无该项症状(问题),计1分;“较轻”是指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你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计2分;“中度”是指自觉有该项症状,对你有一定的影响,计3分;“相当重”是指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对你有相当程度的影响,计4分;“严重”是指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你的影响严重,计5分。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晕或晕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责备求全

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记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胸痛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发抖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胃口不好

20.容易哭泣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怕单独出门

26.经常责怪自己

27.腰痛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感到孤独

30.感到苦闷

31.过分担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33.感到害怕

34.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39.心跳得很厉害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42.肌肉酸痛

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44.难以入睡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难以作出决定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48.呼吸有困难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脑子变空了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53.喉咙有梗塞感

54.感到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55.不能集中注意力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59.想到死亡的事

60.吃得太多

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64.醒得太早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66.睡得不稳不深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74.常与人争论

75.独自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

81.大叫或摔东西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晕倒

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86.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89.感到自己有罪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量表2】 汉密尔顿(Hamilton)焦虑量表(HAMA)

HAMA的评分为0~4分,共5级,各级的标准为:(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1.焦虑心境 担心、担忧,感到有最坏的事将要发生,容易激惹。

2.紧张 紧张感、易疲劳、不能放松、情绪反应,易哭、颤抖、感到不安。

3.害怕 害怕黑暗、陌生人、一人独处、动物、乘车或旅行及人多的场合。

4.失眠 难以入睡、易醒、睡得不深、多梦、夜惊、醒后感疲倦。

5.认知功能 或称记忆、注意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

6.抑郁心境 丧失兴趣、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抑郁、早醒、昼重夜轻。

7.躯体性焦虑,肌肉系统 肌肉酸痛、活动不灵活、肌肉抽动、肢体抽动、牙齿打颤、声音发抖。

8.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 视物模糊、发冷发热、软弱无力感、浑身刺痛。

9.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动过速、心悸、胸痛、心脏跳动感、晕倒感、心搏脱漏。

10.呼吸系统症状 胸闷、窒息感、叹息、呼吸困难。

11.胃肠道症状 吞咽困难、嗳气、消化不良(进食后腹痛、腹胀、恶心、胃部饱感)、肠动感、肠鸣、腹泻、体重减轻、便秘。

12.生殖泌尿神经系统症状 尿意频数、尿急、停经、性冷淡、早泄、阳痿。

13.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起鸡皮疙瘩、紧张性头痛、毛发竖起。

14.会谈时行为表现

(1)一般表现:紧张、不能松弛、忐忑不安,咬手指、紧紧握拳、摸弄手帕,面肌抽动、不宁顿足、手发抖、皱眉、表情僵硬、肌张力高,叹气样呼吸、面色苍白。

(2)生理表现:吞咽、打呃、安静时心率快、呼吸快(20/min以上)、腱反射亢进、震颤、瞳孔放大、眼睑跳动、易出汗、眼球突出。

【量表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其分级的标准为:(0)无;(1)轻~中度;(2)重度。

1.抑郁情绪 ①只在问到时才诉述;②在访谈中自发地表达;③不用言语也可以从表情、姿势、声音或欲哭中流露出这种情绪;④病人的自发言语和非语言表达(表情,动作)几乎完全表现为这种情绪。

2.有罪感 ①责备自己,感到自己已连累他人;②认为自己犯了罪,或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③认为目前的疾病是对自己错误的惩罚,或有罪恶妄想;④罪恶妄想伴有指责或威胁性幻觉。

3.自杀 ①觉得活着没有意义;②希望自己已经死去,或常想到与死有关的事;③消极观念(自杀念头);④有严重自杀行为。

4.入睡困难(初段失眠) ①主诉有入睡困难,上床30min后仍不能入睡。(要注意平时患者入睡的时间);②主诉每晚均有入睡困难。

5.睡眠不深(中段失眠) ①睡眠浅,多噩梦;②半夜(晚12点钟以前)曾醒来(不包括上厕所)。

6.早醒(末段失眠) ①有早醒,比平时早醒1h,但能重新入睡(应排除平时的习惯);②早醒后无法重新入睡。

7.工作和兴趣 ①提问时才诉述;②自发地直接或间接表达对活动、工作或学习失去兴趣,如感到没精打采,犹豫不决,不能坚持或需强迫自己去工作或活动;③活动时间减少或成效下降,住院患者每天参加病房劳动或娱乐不满3h;④因目前的疾病而停止工作,住院者不参加任何活动或者没有他人帮助便不能完成病室日常事务(注意不能凡住院就打4分)。

8.阻滞(指思维和言语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主动性减退) ①精神检查中发现轻度阻滞;②精神检查中发现明显阻滞;③精神检查进行困难;④完全不能回答问题(木僵)。

9.激越 ①检查时有些心神不定;②明显心神不定或小动作多;③不能静坐,检查中曾起立;④搓手、咬手指、扯头发、咬嘴唇。

10.精神性焦虑 ①问及时诉述;②自发地表达;③表情和言谈流露出明显忧虑;④明显惊恐。

11.躯体性焦虑(指焦虑的生理症状,包括口干、腹胀、腹泻、打呃、腹绞痛、心悸、头痛、过度换气和叹气,以及尿频和出汗) ①轻度;②中度,有肯定的上述症状;③重度,上述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或需要处理;④严重影响生活和活动。

12.胃肠道症状 ①食欲缺乏,但不需他人鼓励便自行进食;②进食需他人催促或请求和需要应用泻药或助消化药。

13.全身症状 ①四肢,背部或颈部沉重感,背痛、头痛、肌肉疼痛,全身乏力或疲倦;②症状明显。

14.性症状(指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 ①轻度;②重度;③不能肯定,或该项对被评者不适合(不计入总分)。

15.疑病 ①对身体过分关注;②反复考虑健康问题;③有疑病妄想;④伴幻觉的疑病妄想。

16.体重减轻 按病史评定:①患者诉述可能有体重减轻;②肯定体重减轻。按体重记录评定:①1周内体重减轻超过0.5kg;②1周内体重减轻超过1kg。

17.自知力 ①知道自己有病,表现为抑郁;②知道自己有病,但归咎伙食太差,环境问题,工作过忙,病毒感染或需要休息;③完全否认有病。

18.日夜变化(如果症状在早晨或傍晚加重,先指出是哪一种,然后按其变化程度评分)(早上变化评早上,晚上变化评晚上) ①轻度变化,晨1、晚1;②重度变化,晨2、晚2。

19.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指非真实感或虚无妄想) ①问及时才诉述;②自然诉述;③有虚无妄想;④伴幻觉的虚无妄想。

20.偏执症状 ①有猜疑;②有牵连观念;③有关系妄想或被害妄想;④伴有幻觉的关系妄想或被害妄想。

21.强迫症状(指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①问及时才诉述;②自发诉述。

22.能力减退感 ①仅于提问时方引出主观体验;②患者主动表示有能力减退感;③需鼓励、指导和安慰才能完成病室日常事务或个人卫生;④穿衣、梳洗、进食、铺床或个人卫生均需他人协助。

23.绝望感 ①有时怀疑“情况是否会好转”,但解释后能接受;②持续感到“没有希望”,但解释后能接受;③对未来感到灰心、悲观和失望,解释后不能解除;④自动地反复诉述“我的病好不了啦”诸如此类的情况。

24.自卑感 ①仅在询问时诉述有自卑感(我不如他人);②自动地诉述有自卑感;③患者主动诉述;“我一无是处”或“低人一等”,与评2分者只是程度上的差别;④自卑感达妄想的程度,例如“我是废物”或类似情况。

【量表4】 焦虑自评量表(SAS)

下面有20道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1个星期以内下述情况影响您的实际感觉作出选择:“从无或偶尔有”选1,“很少有”选2,“经常有”选3,“总是如此”选4。如出现标有下划线的情况时应反向计分。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10.我觉得心跳很快(心悸)。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晕)。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或消化不良)。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我做噩梦(噩梦)。

【量表5】 自评抑郁量表(SDS)

下面有20道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1个星期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没有或很少时间”选1,“小部分时间”选2,“相当多时间”选3,“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选4。如出现标有下划线的情况时应反向计分。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忧郁)。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晨重晚轻)。

3.我要哭或想哭(易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饭像平时一样多(食欲缺乏)。

6.我的性功能正常(性兴趣减退)。

7.我感到体重减轻(体重减轻)。

8.我为便秘烦恼(便秘)。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心悸)。

10.我无故感到疲劳(易倦)。

11.我的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做事情像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能力减退)。

13.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不安)。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易激惹)。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决断困难)。

17.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无用感)。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生活空虚感)。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无价值感)。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兴趣丧失)。

一、重要概念

心理评估 护理心理评估 晤谈评估法 观察评估法 心理测验 信度 效度 离差智商

二、复习思考题

1.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心理测验按目的可以分为哪几类?

3.心理测验按测验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

4.心理测验对主试有哪些要求?

5.如何选择心理测验工具?

6.简述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7.简述艾森克人格问卷。

8.SCL-90一共有多少项目数、由哪些因子组成、是几级评分?

(王 丽 阮列敏 金彩云 于颖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