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研究跨学科拓展的实现机制

文学研究跨学科拓展的实现机制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研究跨学科拓展的实现机制黎 荔[1]当代中国学术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原创性。我认为,文学研究与相邻一级学科及文学研究自身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彼此分隔,是造成当前文学研究中学术创新性匮乏的重要原因。分割的学科、地区和部门妨碍了文学研究创新局面的打开,以及跨学科的知识积累体制的形成。
文学研究跨学科拓展的实现机制_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文学研究跨学科拓展的实现机制

黎 荔[1]

当代中国学术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原创性。探究其深层原因,大约有三:一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上有乐于阐释已有的概念、理论而疏于原创探索的惯性。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与学术曾有过一个学术思潮激荡的伟大的原创时期,其后历代虽然也人才辈出,但较少原创性的思想,和先秦诸子相比,诠释远远大于原创。这种局面直到清末民初,传统儒学的价值和意义被普遍怀疑,西学蜂拥而入之时才得以改变。二是进入现代社会后职业分工、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密,不同学科间形同陌路,即使同属一个学科,由于研究时段和对象的不同,也很少互通音讯,从而人为地阻隔了学科间对话的渠道,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术业”的独立王国。研究者的学术视线容易被自己的“术业”所限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得具备宏通的眼光和识断,这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发现和创新,不利于学术本身的深度掘进和繁衍发展。三是中国话语系统的贫乏。近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大多模仿或引进西方模式,不重视本土的思想理论而滥用西方理论,此外虽然近百年来各种学术思潮兴盛,但是大多匆匆而过,深度明显不够,学者们掌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很多,但是一以贯之地用一种方法研究问题的尚不多见,由此难以形成学派,更不用说重视真正的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从而提出自己的理论,进而形成的中国学派。除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外,在学术思想建树方面,我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中国的话语系统,更不用说“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

本文探讨当前文学研究中学术创新性匮乏,正是在当代中国学术整体原创性不足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现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比较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学术泡沫化,低水平重复,学术水平弱化,质量高、学术分量重的论文或专著比以前呈下降趋势。论文题目相互撞车者多,论证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具有开创性思维者寥寥。有些论文引用的材料很多,但却缺少必要的筛选,同时更缺少从具体材料中升华出重要的思想命题的能力,未能体现出应有的学术思想和创新能力。这样一些论文,看起来似乎很扎实,但却掩盖着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在学理层次和原创能力这方面是较为欠缺的。

我认为,文学研究与相邻一级学科及文学研究自身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彼此分隔,是造成当前文学研究中学术创新性匮乏的重要原因。其表现形式是学术成果视野狭窄,信息量较小,方法论单一,缺乏突破学科、地区、部门界限的能力。分割的学科、地区和部门妨碍了文学研究创新局面的打开,以及跨学科的知识积累体制的形成。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边界正在不断交叉、融会,产生出层出不穷的新学科。文学研究在新方法论的推动下,也正在形成各自具有特色的新学科。学者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本学科内的研究是难有突破性进展的,必须要加大跨学科之间交流、对话与合作研究的力度。

钱钟书曾经指出:“人文学科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映发,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不同的科学。由于人类生命和智力的严峻局限,我们为方便起见,只能把研究领域圈得愈来愈窄,把专门学科分得愈来愈细。此外没有办法。所以,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虽在主观上是得意的事,而在客观上是不得已的事。”[2]尽管钱钟书将学术分科或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称为“没有办法”避免的选择,但他显然是以“通人”而非“专家”为其学术目标的。钱钟书的学术实践,跨越文学、史学、哲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诸人文学科,沟通诗、书、画、乐诸门学理,汇合不同学科以推源溯流,为后世学人彰显了一种知识百川交汇的中西文化和学术的会通境界,以及知识整体性在新的高度上的创化智慧。当今人类知识体系日益庞大,知识状况飞速发展、不断更新,静止的知识分类和处理知识的单一方式已经过时。从国内外的学术实践看,模糊学科边界,激活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广泛意义上跨学科的学科集群发展成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学科研究成了一种必然的学术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文学研究本身而言,在文学艺术越来越走向泛文本的时代,文艺文本变得越来越庞杂,只坚持文学学科原来的理论立场、视野和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把文学这个学科推向更具有学术包容性的层面,使那些在单一学科框架内被绝对化的知识在更复杂的框架中被重新认识,使超越学科限制的原创性研究不断涌现。

以下本文试从三方面探讨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的实现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