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城市化的实现机制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化的浪潮?许多农民生产在农村,家庭成员生活在城市,这种“家庭分离式”的城市化是酒泉的一大特点。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但在占国土面积不到2.6%的大中城市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人口。

第三节 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化的浪潮?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归纳起来城市化的动因主要是四大效应。

1.产业聚集效应

工业生产与传统的农业生产不同,它需要广泛的分工与协作。信息渠道畅通,市场供求便利,创新环境优越,是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工业不可能分散在广阔的区域进行个别生产,而必须集中到较小的空间。工业的聚集效应要求与此伴生的城市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主要表现在:各种行业集中到城市,形成了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这样可大大减少个别行业、个别企业生活服务性投资,减少“小而全”式的辅助性生产,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城市拥有各行各业熟练的人才和劳动力,偏远的乡村则很难找到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类人才,工业集中到城市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有较大的通用性,基础设施集中在空间较小、企业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利用率较高,投资回收期较短,这与分散的乡村相比,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长久以来,我国基础设施优先向城市倾斜,除主观上“不统筹、不兼顾”之外,客观上存在着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在效率上有较大的差异。城市本身是一个密集的市场,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城市汇集,城市与外界的交通、信息便利,很容易连接国内外大市场。城市拥有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这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外部效益”,这比企业孤立于城市之外能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城市是区域内政治、文化中心,工业生产布局在城市能较好地、便捷地利用“行政资源”。上述聚集效应引导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这种产业集中化趋势又要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功能不断完善,这正是推动城市化的重大动因。产业聚集应符合最低临界值原则,即新建或扩建一个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有达到这个临界值,投资者才有利可图,作出投资决策。一般来讲,人口越集中的地方,市场规模就越大,就越容易吸引企业投资,工业也趋向于集中。

2.比较利益驱动效应

非农产业具有更大的边际生产力,它可以给劳动者与经营者带来比农业更高的经济收入,这种“拉力”必然引导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实践证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比较利益悬殊愈大,则城市对农村人口的“拉力”就越强;越是贫困的乡村,农民工进城的推力越大,进城务工的人员越多。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城市用工缩减,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酒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城市非农产业的“拉力”较弱,但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特别是农村孩子进城读书的愿望十分迫切,这种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向往和长远利益的驱动,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许多农民生产在农村,家庭成员生活在城市,这种“家庭分离式”的城市化是酒泉的一大特点。

3.资源稀缺压力效应

可耕地的有限性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多。若大量的人口滞留、生活在农村,将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这种“推力”促使农村人口向生产效率更高、密集度更大的城市转移。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城市可以利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成果和新创造的就业空间,把大量农村人口集中到城市,并且保持城市生态环境不被恶化。同时,通过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保证城市的农产品供给。农村人口减少,密度降低,使生态逐步修复,绿化面积扩大。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但在占国土面积不到2.6%的大中城市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人口。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实现快速城市化以来,森林得到迅速恢复,1983年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68.2%。

4.需求带动效应

城市化发展除受产业聚集效应、比较利益驱动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外,也与城市各产业部门的“需求连带”有关。一个工厂的建立,拉动了上游产品的需求,增加了下游产品的供给,同时又增加了就业岗位,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从而刺激了消费部门的成长;消费部门的成长又带动从业人员收入的增加,从而带动区域内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再增长,推动城市产业的不断扩张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